<h3>大泉沟水库以前的地名叫北源。它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汲水要道;汲,从下往上取水的意思。北源湿地的水源来自于地下,自古就有几十个泉眼和大泉沟、小泉沟等天然沟渠,所以大泉沟水库的取名来自于其间的一个大的水沟……</h3> <h3>大泉沟水库在54年开始建设前是一片水泽凹地;这里泉眼众多、沟壑纵横、芦苇丛生,是野鸭、野猪和野鱼的天堂……</h3> <h3>这是大泉沟水库现在在地图上的样子,它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3000米,近似一个椭圆形,应该说就水库而言,它真的不大……看到它你无法想象这片泽国原来的样子……它在地理上隶属石河子总场,看看周边的地名你就知道这自古就是一个不缺水的地方;你看总场的场部叫北泉镇,总场一分场的场部叫清泉集,总场四分场的场部叫泉水地;大泉沟至石河子中间的一块高地居然叫花窝子,浪漫吧?</h3> <h3>为什么会在这个位置兴建水库呢?这是因为石河子的地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石河子座落于天山北坡的山前倾斜带上,这里是古老的玛纳斯河不断冲涮形成的冲积扇平原。一层层的戈壁推散开来,一层层黄粘土沙质土掺杂着灰质土和草炭土铺盖而去……到了石河子以北大约20公里的位置,地势比石河子市区低了大约一百米。由于在这里土层变薄,地下水顺着变大的砾石缝隙渗涌出来,就形成了特有的泉水溢出带。石河子的几个水库,从西往东数,从蘑菇湖水库、大泉沟水库、夹河子水库和大海子水库都大致分布在这条地势较低的泉水溢出带上。当然,蘑菇湖是由沙湾河和宁家河汇入的天然湖泊,大泉沟是自带水源的天然洼地,而夹河子则是玛河走到这,推不动了而堆积成的高地,玛河在此东西分流,向东经六阜渠谷地流入大海子,向西被人工拦截变成了拦河性的夹河子水库。这里面国家大二型水库有两个:蘑菇湖水库库容1.8亿,大海子水库库容1.2亿,而大泉沟水库的库容只有4000万方。在气候带上,这个狭长的地带是个低压槽,气候独特,还是个冰雹带,所以这周围一直都有总场的炮点。……扯远了,还是由北源湿地说大泉沟水库。</h3> <h3>大泉沟是平原水库,当时苏联的专家认为:根据他们的经验,修建平原水库会造成周围土地盐渍化,他们建议修建山区水库。但由于建国初期重工业欠发达,搞不来太多的钢筋和水泥,于是就只好在这千古荒原上修建了一个个平原水库,这些平原水库确实带来周边特别是水库坝下几千亩至几万亩不等的土壤盐渍化,有的还造成了整个新建营区的搬迁,你比如蘑菇湖水库下灌溉学校的搬迁,但最后都在开挖排碱渠、以水排碱和这些年的水稻压碱、滴灌抗碱的人类智慧中变成了过往……站在历史高度和现代的角度看,把北源湿地变成大泉沟水库很简单: 推坑筑堤。利用冬季农闲,调集农业团场连队的机车拉土推土,施工均质碾压土坝,每20公分就撒水分层碾压一次。在北侧高台上建指挥部,东风吹,战鼓擂,芦苇荡里喇叭声声,长坝堤上红旗飘飘,坝堤下到处是用芦苇搭建的地窝子,工人宿舍、食堂、油库和物资库房都在于此,军事化管理处处都有行军打仗的风范。在石河子的兵团军垦博物馆的全景画上就有这种修建水库的画面;好一个大干严寒的荒原会战,好一幅人定胜天的劳动景象……经过两个冬季,1956年12月,大泉沟水库宣布建成了!</h3> <h3>当然,现实是残酷的环境和落后的生产力。由于缺少机力,也少不了人拉车推,把一锹锹淤泥装上木制的轨道车上,上面人拉下面人推,一点点筑起了12米左右的堤坝;所以水库的内坡不是直上直下,而是一个坡比1:3的缓坡,水库的外坡比是1:2,内坡缓的最大好处是铺砖和日后加固打板的时候比较稳当,不易滑坡或掉板。蘑菇湖水库的内坡比就是1:2,设计护坡水泥板的时候,只考虑了下侧齿墙,没有板与板之间的钢筋承插,本应该放在戈壁基础上的无纺布又放在戈壁垫料的下面,造成大浪袭来,一淘就空,一空就掉板,而大泉沟水库加固却是板下中缝无纺布,而且钢筋承插结构和齿墙结构都有,非常牢靠!记得大泉沟水库在没有加固之前的水库内坡有一个用水泥抹的二台,大约有一米宽,我经常骑着嘉陵50摩托车从二台上骑行去东坝……</h3> <h3>可以想像那时的施工工艺:所有洼地内的水被归流引汇成一股,经天然泄水口排入湟渠,这里就是以后水库里程的0+000处;湟渠,言外之意是有皇帝时就有的老渠道,是修水库前的水利设施。当时挖水库和我们现在挖鱼池一样,自然是把水排干了再挖,引水调水不了的就做个引流一直排着,水利上把这个水口子叫天然泄水口。当然泄水涵洞和大闸还是留给专业的水工营来施工;和现在的很多带水施工的现场一样,拟建水工建筑的前后用土打围堰进行坑内施工,完工后再把打围堰的土回填到水工建筑物四周……所以可以预见这座水库的险工险段:一是闸井室四周,这里软硬交接,回填粗糙,容易渗水;一个是天然泄水囗,这里最后合拢,下层有砂砾石,上层也做不好均质分层夯填。还有就是1+800的拐弯处,这肯定是两个施工队的分界线,质量环境有问题;最后就是东坝段了,这里坝不高,但下层就是戈壁,所以水位高时会有水平微渗,平时的渗出也很多。好了,太专业了,但道理很肤浅,用屁股想都应该想得出来,前因后果,就象把夹河子水库大坝修建在古老河床上,才出现了后来的垮坝!又扯远了……</h3> <h3>水库建成后农业就有了发展的动力。水库蓄积起来的水,在农田缺水的季节,排放入泄水渠汇入西岸大渠。西岸大渠是苏联专家设计的,其渠道笔直,水流平稳,也曾有人把它当成运河,把物资装在船上往下游送。一个西岸大渠把三个水库下游泄出的水连接起来,送水至下野地。一个蘑大引洪渠把三个水库的上游入库渠连接起来,水流通过落差向西向北输入水库,最后再输出到大渠和农渠,这就构成了石河子的水利枢纽。所以我们常说:大泉沟水库是一个注入式的平原水库。其实它自己归流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占到了水源的五分之三,大河来水只占每年入库水量五分之二。</h3> <h3>六十多年了,参加水库突击会战的各团场人员走了,水工营留下的一个警卫排变成了水库的管理单位。他们的任务是守护水库大坝安全。年复一年,他们由排变连再变营;由拿枪的警卫战士变成水利员工。他们操心的是每天引进多少水,泄出多少水?每天通过视频观察大坝,观测水位,推算库容;通过测压管绘制浸润线来关注坝体安全;其岗位讲的是恪尽职守,其工作要求的是尽心尽力,这就是一个水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场情怀……</h3> <h3>值班的夜晚无事可做,想谈点水库的古往今来,但思路却像长江之水滚滚而至;想到哪就说到哪,不为教导他人,只图娱乐自己。我想今天的这一段就叫漫谈大泉沟水库吧!</h3> <h3>这是水库单位进行的防汛演练……是假设一个险恶场景,模拟一个故事情节,然后,看你的承上启下能力。事前有很详尽的防汛预案,启动后看单位集结的速度,各组人员的分工和配合;当然也有垮坝后的转移措施……</h3> <h3>水库的闸井室……仿古阁楼建筑,上面是一层瞭望平台,所谓你在楼上看风景,楼下的人去以你为风景……选一个好天,找几个好友,斗斗地主,喝点小酒还是不错的……</h3> <h3>水库的泄水渠……也有人写泻水渠,但泄是指水平排出,而泻有从高处排出的意思。我老家浙江省诸暨市有一个五泻风景区,就是有五道瀑布,后来有人感到泻特指拉肚子,就改成了五泄风景区……虽然是网格梁干插石结构,通透滤水防冻胀,只要它的外侧没有其他水源,不形成饱合土,就不会出现冻胀变形。当然在泄水渠通畅的情况下,它也是个粗犷的观察水尺,水位上涨到第几格第几排石头,就可以估计到今天放了几个水……</h3> <h3>水库的大坝……白色的墙体是防浪墙,有点仿汉白玉建筑,高的是太阳能路灯,刚建好时那真是一道风景,但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今天不亮一个,明天不亮一个,最后终于都不亮了,搞不清是太阳能晶体板不发电,还是蓄电池不耐用,还是电灯泡有问题……</h3> <h3>水库坝后林地……这里原来只有几棵沙枣树和野柳树,还有几蓬铃铛剌,但后引进了南彊的胡杨,胡杨耐涝耐旱的特性,加上它从根部快速的分蘖繁殖特点,才使得昔日的沼泽草地变成了几百亩的胡杨树,金秋时节,一眼望去,片片金黄,非常耐看……</h3> <h3>这里有我的诗和远方……看见湖水我就想到大海……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h3> <h3>在这里,我放弃了我惊世梦想……我经常告诉自己:把工作看轻点,把事业看淡些,家庭至上,健康至尊。告诉自己:健康的活着,是对家人最大的尽责,快乐的活着,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h3> <h3>但我还有我的普世理想……环保至上,留给后人一个碧绿的北湖……</h3> <h3>巡坝的路上……我的视频都喜欢在美拍里调个颜色,选个中央公园的基色,再配个合适的音乐……</h3> <h3>这是雨后的水库坝堤……</h3> <h3>我编的图片小影……由于是走到哪里拍到哪里,所以手机里图片太多了,只好用小影制成视频……我的这篇漫谈大泉沟水库的美篇,就由此进入尾声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