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标志,走进雷台,就是来到了马踏飞燕的故乡——武威,地处河西走廊,历史文化悠久,习总书记构画了“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让武威人树立信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每个武威人提升素质和无私奉献的机遇,让爱的火炬永远传递,打造德城、清城、绿城、文城。</h3> <h3>2018年6月11日下午,“以爱传爱,爱心笔袋”走进甘肃武威的第一站——凉州区张义镇中心学校,为全校学生赠送了爱心笔袋及学习用品和图书。</h3> <h3>福荣姐耐心细致地摆放,将要赠送给学生们的爱心笔袋及书籍</h3> <h3>志愿者及香港爱心人士与张义镇中心学校合影留念</h3> <h3>孩子们捧着爱心书籍高兴地阅读</h3> <h3>2018年6月11日下午3点55分,“以爱传爱,爱心笔袋”走进甘肃武威的第二站——凉州区张义镇张庄小学,接到志愿者杨淑忠先生的通知,深感大爱突然来到,使我手足无措。我只能从横幅上知晓,今天来的是甘肃甘露公益武威站、阿拉善大润协会的志愿者和福荣传爱基金会的爱心一家人,看了他们的横幅,听了甘肃甘露公益武威站杨站长的讲解,我才顿悟,“福系神州,荣传关爱”的感人故事,黄福荣没离去,永远活在内地人们的心中,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以生命影响生命,雷锋精神永远在传递,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志愿工作,更不能忘记四川地震的志愿者,虽然他走了,但他的奉献精神已载史册,可歌可泣!</h3> <h3>甘肃甘露公益武威站杨站长主持活动,介绍了福荣一家人的善举,使我认识了黄福荣的二姐、三姐,对他们的大爱,深受感触,无以言表。</h3> <h3>福荣之二姐、三姐亲手为我校全体学生赠送了爱心笔袋、学习用品及图书。</h3> <h3>他们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大西北的偏远山村,也使我第一次与香港的阿姨交流,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感受了阿姨的和蔼可亲、大爱无私,并向我校赠送了纪念册,昨天我认真阅读,感受了志愿者精神,又一次让我重温了志愿者誓词,传播先进文化,践行志愿精神!</h3> <h3>学生们手牵“福系神州,荣传关爱”的横幅合影留念</h3> <h3>全校师生与志愿者、香港爱心人士合影留念</h3> <h3>志愿者与香港黄福荣爱心一家人合影留念</h3> <h3>爱心永恒,全校老师签名,让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间。</h3> <h3>老师们精神鼓舞,纷纷签名,传递大爱,从我做起。</h3> <h3>志愿者及香港黄福荣一家的爱心人士走访贫困学生家园</h3> <h3>看到瘫痪在炕的老奶奶,志愿者和爱心人士问寒问暖,赠送爱心礼包。</h3> <h3>文文家中仅有的电视和家具</h3> <h3>孩子爸爸感动的说不出话来,由于香港奶奶对单亲孩子的关爱、鼓励,孩子脸上露出了好久没有的笑脸,不由自主说了几声谢谢,向奶奶深情地说了声再见,三姐把大爱留给了这个家庭。</h3> <h3>时间紧张,三姐又走访了第二个家庭,家中四世同堂,太祖父,祖母,爸爸,妈妈,三个孩子,一共七口人,只有父亲一个人外出务工,收入地钱几乎给大女儿看病了,三姐得知,深表同情,将爱心留给了这个贫困的家。</h3> <h3>憨厚的孩子送别香港爱心奶奶</h3> <h3>福荣姐姐在张主任、陈老师和满老师的带领下去了东东和雯雯家,他们回来告知我,房屋很破旧,家里收拾的很干净,太感人,同样大姐把爱心的种子播在了农家小院,让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后改变家庭的现状,过上幸福的生活。</h3> <h3>看到他们忙碌了一晚上,为孩子们缝制爱心笔袋的身影,真可谓慈母手中线,学子爱心袋。他们的良苦用心,让我又一次沉思、感动。再读志愿者誓词: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h3> <h3>耐心,爱心,恒心,细心,关心等都写在了笔袋上,大爱无疆,爱心无限!</h3> <h3>装有文具的爱心笔袋</h3> <h3>他们一起缝制,装学习用品到敬重生命爱心笔袋中</h3> <h3>英子亲手缝制爱心笔袋</h3> <h3>学生志愿者愉悦的工作</h3> <h3>志愿者认真、细心地设计、缝制笔袋</h3> <h3>她们让自己孩子留守,工作到深夜,却去关爱贫困山区的孩子,后来杨站长说:“他们工作到凌晨四点了,担心二姐、三姐太累,身体吃不消。”我们深情感动,感受了大爱。</h3> <h3>书法家挥毫泼墨,写下了厚德载物,将感触赠送香港爱心人士。</h3> <h3>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h3> <h3>书法家赠予香港爱心人墨宝</h3> <h3>爱心永远在路上,也永远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携手共筑大爱,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爱传爱,让福荣系神州,福荣传关爱的火炬永远传递下去,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