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面――小四班社会体验课程反思

似是而非

<h3>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h3> <h3>我们的这次体验课程要从一个孩子说起。</h3><h3>幼儿园的一天,然然把早饭带到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围观在她身边,一个孩子说:"这个包子我吃过的。"另一个孩子说:"我还吃过面包呢",涵涵说:"我奶奶包子是用面粉做的","那面包呢?油条呢?"其他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地问着。看来孩子们对面食不是很熟悉,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面食。</h3> <h3>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小朋友们和老师在一起快乐的玩彩泥,我发现孩子们对制作食物很感兴趣。</h3> <h3>后来每次玩超轻彩泥的时候,孩子们都喜欢用彩泥做一些好吃的,有的孩子说他做的是长长的粗面,有的孩子说他做的是包子,还有的孩子说他在做饺子,形状是千奇百态,很可爱,我就在想,为什么不让孩子们亲自体验一次做真正的面食。于是我问孩子们你们想在幼儿园亲自下厨做面条吗?孩子们很是兴奋。于是我抛出问题?――你们知道万州面食有哪些吗?我们去尝一尝吧?</h3> <h3><font color="#010101">于是孩子去各种地方,品尝了各种面食。并用绘画的形式把它表现了出来,然后我们一起到幼儿园分享了万州面的味道,孩子们都能说出一些面的名字。很高兴的上来向大家介绍自己卡片上画的面食是什么。但是说不完整。于是我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食物都是谁做的吗?然后又让孩子们去了解了厨房,厨师,以及让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去观察了万州面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在家里自己第一次尝试了怎么做自己想做的面食。从家长们发过来的照片我看到了有一部分是家长的痕迹在里面,孩子只是做做样子包了几个包面,几个饺子,看着家长们怎么去制作。很多孩子们没有真实体验到这个制作的过程。于是我们老师在群里和家长沟通后,家长慢慢能理解了老师说的体验课程,重要的不是结果,是过程。后来一部分家长们和孩子们又一起去亲子购买材料,回家亲手制作面食。我请了几个小朋友在幼儿园向大家简单的说了制作过程,说的都很肤浅。就是买材料,回来包,煮开,吃……感觉就是很多成人的语言在里面。</font></h3> <h3>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我们准备开会和家长面对面的沟通,本来说是年轻人参加,但是很遗憾来参加的一半的人都是老年人。然后我们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新样态的理念,本次体验课程小朋友在前,老师和家长在后。无论孩子们做成什么样子请不要过多的干涉到孩子,只需要照顾好孩子们的安全就好。</h3> <h3>家长们在群里,主动商量组队,哪些去购买材料,哪些负责携带工具。体验课当天,孩子们就按照设计的表格,依次完成任务。</h3> <h3>孩子们到了超市,自助购买材料,自己选材料,称秤,付款,从家长发过来的照片,以及视频中,孩子还是很有经验的,就像一个小大人。在超市认真体验每一个环节。</h3> <h3>然后一回来就开始迫不及待地开始做饭了</h3> <h3>活动延伸</h3> <h3>孩子们再次讲述面食的制作过程,比第一次上来说的时候要详细多了</h3>

孩子

面食

家长

体验

小朋友

制作

幼儿园

幼儿

万州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