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font color="#167efb">父母是孩子的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和良好教育。为了进一步促进家园沟通、提升家园共育,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构建和谐家庭,2018年6月8日,我园为家长组织了《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的专题讲座</font>。</h3><h3><br></h3><h3><br></h3> <h3>家长朋友的热情很高,真是座无虚席啊!</h3> <h3><font color="#b04fbb"> 大三班的小朋友为爸爸妈妈带来手语操《感恩的心》,小宝贝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表演每一个动作,他们把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融化到了一字一句之间,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家长们纷纷拿出手机,想记录下这一美好的瞬间!</font></h3> <h3>讲座正式开始啦!大家正襟危坐,俨然一个个认真的小学生!</h3> <h3> 解读家庭教育:</h3><h3> <font color="#167efb">家庭教育就是家长有意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途径,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font> </h3><h3><br></h3><h3><br></h3><h3>请大家思考 (家庭教育素养与家和幸福有关系吗?)</h3> <h3>引言:家庭教育到底有多重要?</h3> <h3>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家庭教育在个教育中是最基本的教育,是个别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甚至它的发展是方向性。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学校教育是育才的,社会教育是育能的!教育孩子和教育成人是绝对不一样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font color="#b04fbb">情感。</font></h3><h3><br></h3> <h3>家庭教育的特点-------------优势</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家庭教育的权威性</font>--------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长的意志对于子女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要比其他人对孩于的制约性更大。 </h3><h3><font color="#39b54a">▲家庭教育的针对性</font>--------针对性是指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而不是凭想当然,不是一般化的说教。针对性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h3><h3><font color="#39b54a">▲家庭教育的及时性</font>--------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及时掌握,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h3><h3><font color="#39b54a">▲家庭教育的连续性</font>--------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h3> <h3>家庭教育的特点---------局限性</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家庭教育的条件不平衡-</font>-----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具备教育子女的有利条件。有的家庭有良好的家庭生活气氛和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谐。家长文化素养高,有教育能力,并且重视子女教育,也有充裕的时间。有的家庭则关系紧张,父母经常吵架,文化素养不高,对子女教育不重视,不负责任,缺乏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时间等等。</h3><h3><font color="#ed2308">▲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font>-------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往往缺乏应有的理智,遇事感情用事。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是由于这一原因。父母感情用事主要有表现为行为易走极端,或者娇惯溺爱,或者简单粗暴。</h3> <h3><font color="#ed2308">▲家庭教育比较封闭 </font> 家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教什么、如何教,用什么思想作指导,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兴趣、爱好、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这势必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h3> <h1><font color="#b04fbb">请大家牢记</font></h1> <h3>规律:现代育人的主战场是在<font color="#ed2308">家庭</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家庭教育才是所有教育的基础</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重大失误是长期忽略家庭教育</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最大失误是孩子人格培养缺失</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德育为先找准育人的核心位置</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父母需要承担起育人首要责任</font></h3> <h3>父母在家庭教育上不成熟的五个特征:</h3> <h3><font color="#b04fbb">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他才会感受到快乐;</font></h3><h3><font color="#b04fbb">他才能成长为幸福的人,人格健全的人。</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错位:把自身履行的职责定位在围绕课堂教学,抓孩子的学习上,充当老师的“助教”和孩子学习的“拐杖”。</font></h3><h3><font color="#ed2308">越位:漠视孩子的权利,过多地包办代替和干预。</font></h3><h3><font color="#ed2308">缺位:监护责任缺失,对孩子生而不养,生而不育。</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会带来惨痛的代价!</font></h3> <h3> 一对乖巧的姐弟俩,来到成人“孤儿院”中,在一名女士的引导下,他们开始面试一组组的父母,选择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父母,那么谁会成为他们正确的父母呢?来面试的第一组“孤儿”父母:父亲温和地看书,母亲也很可亲,第二组的父母:父亲开朗大笑,母亲正在喝果汁,笑容甜美。第三组的父母:父亲绅士,母亲温柔,正在野外散步,看到这三组父母的时候,孩子的脸上带着既憧憬又愉悦的笑容。 然后这一位女士强行把这对姐弟拉到第四对父母身边:卧室凌乱、母亲酗酒、父母争吵······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也变了,变得惊恐、局促不安。发人深思的是:孩子最后是和第四组父母走了·····看似有选择权,而事实上上天似乎又开了个玩笑,这对可爱的儿女最后和这样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徒留下前面的父母惋惜···前面三组父母给孩子传递出这样的信息:这个家庭看起来是和谐的,父母是和蔼可亲的。于是孩子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希望,嘴角挂上了幸福的微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四组的父母,妈妈酗酒,爸爸大吼,而家里凌乱不堪……完完全全的负面能量正在涌现出来,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孩子的感受是立刻变得胆怯、惊恐、不知所措!不经让我们沉思,不和谐的家庭,必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避免的恐惧,将会影响着他们的一生。</h3> <h3><font color="#167efb"> 不要总在孩子身上找问题,应该关注家庭整体</font></h3><h3></h3><h3> 如果一位父亲总是忙着工作,家庭教育几乎就成为了母亲的重担,而夫妻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这位母亲的安全感便有可能会寄托于孩子,母亲聚焦于孩子,不仅母亲焦虑,孩子也感到很大的压力。而夫妻之间的矛盾,又常常拿孩子来说事情,因为孩子是他们共同的纽带。比如有时会打骂孩子:“你这孩子脾气和你爸一模一样!”“你这么笨和你妈学的!”然而,夹在中间的孩子是多么的无辜啊! </h3><h3> 有的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往往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导致他们心神不定,而没有安全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父母的婚姻质量太差,或家庭成员的互动不够和谐。如果孩子生命的种子播在缺乏家庭质量的土壤上,又怎能希求它结出幸福的果实来呢?当父母对孩子不满意,或认为孩子出现了各种状况时,要想到那绝不仅仅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请先用目光审视现在的家庭整体状态是怎样的。 </h3> <h3>看到这张图,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h3> <h3> 有人评论 “这就是榜样”,有人留言“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有其母必有其女,有其父必有其子!”...... 当好榜样比当好保姆更重要! </h3><h3> 毫无疑问,能对图片进行评论和留言的,几乎都是宝妈宝爸,都对照片呈现的场景感慨万千,或许也会因自己曾经毫无节制地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而后悔,暗暗下决心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改掉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毛病。 </h3><h3>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不需要对着教科书教育孩子,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 对孩子实施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孩子喜欢看书,家里一定有他模仿的榜样,比如这对看书的母子。</h3> <h3><font color="#39b54a">父母是原件</font></h3><h3><font color="#b04fbb">家庭是复印机</font></h3><h3><font color="#ff8a00">孩子是复印件</font></h3> <h3> 早在25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也说:“<font color="#ed230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font>”其本意是说,如果管理人员本身品行端正,那么即便不发号施令,他人也会以其为榜样去做;但如果其本身品行尚不端正,即便是强硬地命令他人,他人也不会听从。 这就是身教榜样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可见,<font color="#167efb">教育孩子就是做好榜样,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最好的示范。</font></h3> <h3> 父母与老师,对于孩子学习成长而言都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无论老师多么重要,都无法替代父母,好父母的确可以胜过好老师。我们不是刻意拿父母和老师进行比较,而是更强调好父母的重要性。好父母可以影响孩子的个人行为,让家庭有很好的生活氛围,通过孩子的模仿能力规范其不良习惯,让孩子把爸爸妈妈当做自己的骄傲。 </h3><h3> 所以说在幼儿园老师可以传授给孩子们知识和道理,但是在家庭当中的教育却要获取更多孩子需要知道的东西,所以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家长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就是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让孩子生活在一个非常正能量的家庭中,让父母的榜样不断的影响自己,这样的家庭氛围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会更加的优秀,树立榜样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来说意义是非凡。</h3> <h3>一位网友在地铁看到这样暖心一幕: </h3><h3>等地铁的时候,一个宝宝问脚下踩的脚印是干嘛的。爸爸妈妈还有外婆(奶奶),特别耐心地给他解释是排队的,并且整齐地排了队给宝宝看。</h3> <h3>地铁车厢内,孩子把爆米花洒在地铁车厢,父母跟孩子一起一粒一粒捡起,或许这些举动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最有力量。</h3> <h3>1、父母应有较好的行为 </h3><h3>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已被行为心理学家所证实。小孩子有极强的模仿能力,而他们模仿最多的就是天天在一起生活的父母。 一位朋友曾当作笑料向我讲述了他和儿子的一段对话。朋友说:“儿子,你这几天总玩游戏机,就不能控制一下自己,把精力用到学习上吗?”儿子回答说:“你还说我呢,爷爷经常告诉你不要在外面玩麻将,你怎么还总是整宿的玩呢?”一下子弄得这位朋友语塞舌结,可见,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相对照,甚至父母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错误的“口实”。 如果父母排队的时候插队,你还理直气壮叫孩子守纪律吗?如果父母收受贿赂,还能叫孩子长大了廉洁奉公吗? 一些父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好,因此,教育孩子的时候会说:“你别学我的样子,照我的话去行就得了。”这种双重道德标准不但行不通,还会让孩子陷入迷惘之中。 </h3><h3></h3><h3>2、家庭教育中夫妻应做到一致</h3><h3>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夫妻双方应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性,达成共识:当批评孩子时,双方应态度一致,不应该一方讲原则,严格管教,而另一方则纵容溺爱;在承担教育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上,双方不应互相推委,而是尽己所能,给孩子以最大的帮助,不存在以谁为辅的问题。夫妻双方还应十分注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论,尤其是事关孩子的是非争论。因为父母之间的不一致常常驻使得孩子没有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如果成了习惯,孩子就极有可能养成虚伪等不良习惯,有时还可导致对父母某一方的仇视与对立,为家庭的幸福埋下祸患。 因此,父母双方一定要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任务,主动走进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在父母的双重教育下健康成长。</h3> <h3>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这便是<font color="#167efb">育人先育己。</font></h3> <h3>高尔基先生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儿。”可是,怎么爱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却是摆在我们家长面前的一道必答题。</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一流的父母做榜样,</font></h3><h3><font color="#b04fbb">二流的父母做教练,</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三流的父母做保姆。</font></h3><h3><br></h3><h3> ★无数父母希望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拼尽全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教育环境,但是却往往忽略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h3> <h3>好父母家规新十条</h3><h3><br></h3><h3>1.在家里讲民主,家长要处处作则。</h3><h3>2.不要打骂孩子,要跟孩子多交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让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应有的“惩罚”。</h3><h3>3.尊重孩子,教育孩子以鼓励为主。</h3><h3>4.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h3><h3>5.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啊?”之类瞧不起孩子的话。更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h3><h3>6.给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h3><h3>7.尽量抽时间陪孩子,增进亲子关系。</h3><h3>8.尽量多表扬孩子,让孩子经常感觉到自己的进步。</h3><h3>9.帮孩子制定个人计划,同时教他完成计划的方法。</h3><h3>10.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与他商量着解决。</h3> <h3>时代变了,对于许多家庭:</h3><h3>教育不再是为了解决吃喝穿,</h3><h3>教育不再是为了找一份工作。</h3><h3>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h3><h3>教育是让孩子学会创造生活。</h3> <h3>艺鑫幼儿园《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活动</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别做全能父母》</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别做“全能父母”</font></h3><h3>孩子小时候,我们便是他的全部。父母,这个无所不能的英雄形象带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让我们的内心在小家伙崇拜的眼光中得到滋养。然而,维持这样一个英雄形象,究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人父母的我们,有必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全能”吗?</h3><h3><font color="#167efb">“全能父母”的三种心态</font></h3><h3>1.生怕亏待了孩子,或者一不小心伤了孩子。于是凡事包办代替,不敢让孩子亲自尝试。</h3><h3>2.怀疑一切,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才能放心。</h3><h3>3.因无法在那些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为孩子提供指导而沮丧、遗憾。</h3><h3>当我们试图成为“全能父母”的时候,确实能带给孩子一些有益的影响。但是比较而言,这种影响弊大于利,甚至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妨碍。</h3><h3><font color="#167efb">“全能父母”的副作用</font></h3><h3>1.当父母表现得过于全能,有意无意间给了孩子过多干涉时,他自我发展的机会无形中就被父母剥夺了。一个被剥夺了自我发展机会的孩子,他会变得依赖、胆法、缺乏自信。以吃饭为例,如果不给孩子一个一地狼藉的机会,不给他提供发展咀嚼功能的机会,等他上了幼儿园就餐时,他就会面临各种困境。当他因此而与众不同的时候,他的内心就会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继而影响到他适应幼儿园的进程,甚至带来更多的其他问题。</h3><h3>2.不完美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益的。父母追求完美的心态,看似是为了孩子好,本质上反映的却是父母内心不够强大的事实。一个内心不够强大的父母才会怀疑一切,过分担忧一切。父母这种心态一定会传递给孩子,带给他恐慌感,妨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h3><h3>3.因自己不能全能而感到遗憾、沮丧,也是父母自贬的表现。接纳自已,才能无条件地接钠孩子。一个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会拥有更强大的自我。有强大的自我作为基础,孩子才能勇敢地走向外面,走向未来。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我,是我们给子他一生最好的礼物。</h3><h3><font color="#167efb">放弃做“全能父母”</font></h3><h3>1.言传身教,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h3><h3>当我们遇到某些事情感觉无能为力时,不妨在孩子面前坦然承认:“这件我也很沮丧。就算处理不了,也许还有别的退路。”这是一个积极的应对策路。我们如何面对世界,如何面对各种不如意以及难堪,这本身就是给孩子行不言之教,比说教有效得多,也直观得多。</h3><h3>2.适时“装傻”,让孩子接纳他自己</h3><h3>跟孩子游戏时,我们可以偶尔表现得傻一点,比如很自然地犯一些错,做不好某些事,但是不服输,继续坚持,并尝试各种解决办法。当孩子发现,父母并非他心目中的“神”,并非任何时侯都无所不能,他就能通过这种亲子游戏,更好地接纳自己,应对挫折,并在挫败中重新崛起,尝试坚持,或转换方向,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h3><h3>3.反过来求助,建立孩子的成就感</h3><h3>偶尔也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做不好”某件事,请他帮忙。当孩子能够帮助父母做点事的时侯,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这是滋养他“自我”的最好营养。当然,这样的方式不可以经常使用,若经常使用,孩子一定会看出破绽,反而对父母失去信赖。</h3><h3>4.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艺术</h3><h3>当孩子兴致勃勃探索环境,以他的方式玩要时,就算我们看出他犯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也无需急着去提醒他、纠正他。孩子自己探索之后,获得的成功体验,远远胜于我们给他的方法。</h3><h3> 总之,每个父母都有其局限性,我们无需做“全能父母”。偶尔无所作为,恰恰为孩子的发展腾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孩子的成长反而更有益。</h3><h3><br></h3> <h3>读书活动开始啦!</h3> <h3>好久没有这样放声读书啦!</h3> <h3>认真的妈妈们!</h3> <h3>宝贝们要是看到这样的爸爸,会不会很惊喜呢!</h3> <h3>一岁半的宝宝都能做到的事情,相信我们的孩子也能做到!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h3> <h3>家庭教育的误区 </h3><h3>1、过高的期望 </h3><h3>2、过度的教育 </h3><h3>3、把孩子教给别人 </h3><h3>4、忽略孩子的精神要求(物质丰富) </h3><h3>5、以爱的名义为子女作好任何事的安排。 </h3><h3>6、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h3> <h3>活动结束,家长有序离开会场。部分家长朋友还很贴心地和老师一起把小板凳收拾好,鼓掌鼓掌!</h3> <h3>家园合作提升我们的幸福感</h3> <h3> 活动结束时,我们的老师发现了一位勤劳的爸爸--------大三班杨天赐小朋友的爸爸,他不仅帮助老师一起收拾会场,还把所有的小椅子按照颜色整齐摆放在一起,主动提出要把其他班级的椅子放回原处。是不是棒棒的呢!</h3><h3> 我相信,有这样一位乐于助人的好爸爸,一定回给杨天赐小朋友带来受益终身的正面影响,让我们一起为这位好爸爸点个赞吧!</h3> <h3>家长朋友通过这次学习, 收获多多,下面一起来品读他们的读书心得吧!</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