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原线的岁月与艺术表现——《47周年·回到京原线》短片生成记

邓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京原线的岁月与艺术表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47周年·回到京原线》短片生成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04-2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动念和背景</p><p class="ql-block">穿越太行望河谷</p><p class="ql-block">南河交会、京原线、平型关</p><p class="ql-block">短片的创作</p><p class="ql-block">平型关印迹</p><p class="ql-block">短片的再创作</p><p class="ql-block">艺术的赏析</p><p class="ql-block">艺术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动念和背景</p><p class="ql-block"> &nbsp;</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近日,铁建1团12连群里热议连连,战友们都想在铁建成立47周年的时候回京原线看看,许多战友自离开后再也没有回去过,所以热情很高。在北京的张拉全(连部通信员)和李修文(1排2班),刚刚出国旅游回京,也要赶回太原参加,张纯正(连部统计员、五中同学),虽是古交2月兵也要参加。我也想和战友们同行,一起回首往事,丰富当年记忆的好处自不待言,但因人在天津,去繁峙交通不便,心里十分纠结。恰巧儿子这段时间有空,便说他开车去,这样行程也自由宽裕些。5月5日,我们一大早去北京,借了侄女的车,出了北京已是下午。在群里发了信息,战友们得知我从北京赶来,都非常高兴。大部队第二天出发,我是最后一个报名,却比大家早一天到。</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铁建热”持续升温。铁建结束二十多年后,铁建人回忆铁建的文章,开始出现在太原日报、晚报等报刊上。影响最大的是,1994年,太原电视台记者李晋雄(先生王梦雄是2团6连的)拍摄了电视片《寻找铁建人》;2004年,1团5连的李益荣出版了小说《岁月》。这两部文艺作品,都采用了我的一些铁建照片,也算是那时我对铁建纪念的一点贡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铁建的纪念文章出现在各个网上,大部分是铁建战士所写,也有个别连团干部。近年来,铁建人相继建立了微信连群、铁建大群《铁路建设兵团之家》、铁建群主群《铁建之友》以及《铁建故事》公众号等,纪念文章犹如井喷。我连的仇太生(2排排长)、阎德喜(2排5班班长)、张纯正、梁醒民(1排1班副班长)、王燕(3排8班)也写了文章。如果说,电视片《寻找铁建人》、小说《岁月》以及最初的纪念文章,在当时的影响还仅限于铁建人,而现在大量涌现的纪念文章的影响,已然扩大到太原的老三届以及地域文化,成为那个时代太原历史回忆的重要一部分。 </p><p class="ql-block"> 我于2009年退休。走完了一辈子的工作历程,回首往事,竟发现铁建才是自己终身难忘、最值得怀念的一段经历,只有唯一,没有之二。这段经历,一言以蔽之:"脱胎换骨,刻骨铭心!"我于2007年开始写纪念文章,连在铁建时写的几篇文章,最初发在几个文学网站,还有天津老年人大学文友编辑的书籍刊物上,后来基本都发在天津知青网。再往后,随着微信的发展,最早发在《太原道》公众号,其中《重返京原线——山西铁路建设兵团·繁峙记忆》(《太原道》改名为《代号3201:铁建人重返京原线》,2016年6月15日发表),是我倾心之作。 </p><p class="ql-block"> 铁建人重返京原线的活动也日益增多。我连也有战友先后回过南河交会:1981年梁醒民,2010年5、8月我本人,2011年5月阎德喜,2011年7月我班(2排4班)郭潞、姜佑民、银重智、杨建业。其他连队也组织了回京原线的活动。 </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5月6日,我连第一次集体重返京原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越太行望河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繁峙在北京西南方向,要经过河北的涞水、易县、涞源和山西的灵丘。从西六环出来,走京昆-涞涞-张石-荣乌-天黎高速公路,全程245公里,地图时间3小时10分钟。这条新路线与京原铁路、108国道并行,相距时近时远,偶有交集。这三条路线是北京到山西最近的交通干道,中间穿越太行山脉,从河北易县进、山西灵丘出,大约150公里。太行山山峰陡峭,巍峨高耸,但由于道路主要穿行在宽阔的山谷中,倒也没有深山峻岭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灵丘和繁峙交界的一带,就是平型关山区,这里沟壑纵横,群峰相连。太行山脉从这里向西南延伸出恒山山脉与五台山脉。滹沱河在这里发源,两山之间就是滹沱河谷。一出平型关山区,滹沱河谷出现在眼前,平坦开阔,一片苍凉空寂。北面恒山山麓,一座烽火台俯视滹沱河谷,凭直觉,应是北河交会的那座烽火台,到家的感觉油然而生。下了高速,沿平型关山区边缘往南,再上108国道往西去大营镇,绕了半个圈,烽火台一直处在圆心,十分惹眼,是东滹沱河谷一个显著的地标。西望一马平川的滹沱河谷,还是第一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p><p class="ql-block"> 在大营镇稍作停留,镇子还是不大,几条小街道,因大风降温,街上空荡荡的,两旁店门紧闭,玻璃窗后面,一些脸张望着我们这辆远道而来的车。过南河交会时天已擦黑,没有进村。当晚住砂河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河交会、京原线、平型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大风把天空吹得碧空如洗,阳光明媚,我们直奔南河交会。</p><p class="ql-block"> 从108国道下来,过了铁路涵洞,就是南河交会。有7年没来了,村子格局没变,起了些新房,老房子少了。房东的新院铁将军把门。先直接去烽火台,过滹沱河时看到河道又窄了,水也浑浊了。北河交会也是多了些新房。山脚地势升高,俯视两个村子以及滹沱河畔。烽火台巍然屹立在山顶上,阳光的照耀下,山体泛着亮光。每次回京原线都要到这里看看,有朝圣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回村后去老院子,从院墙的豁口进去,院子有些小变化,后建的西偏房拆了、房子面墙抹了水泥。也是铁将军把门。透过窗户看到西屋的破顶棚换了新的,想住的话可以住了。</p><p class="ql-block">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去村口,见一辆大巴停在路边,大部队已到,不见人影。我们去村里,远远见到两个人迎面而来,是阎徳喜和仇太生!他俩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在群里早就熟悉了他俩,他们看我却是一愣,反应过来后我们热情拥抱,边走边聊,在街里见到大伙,高兴地握手言欢,铁旦(杨建业)叫着我的名字,冲上来和我拥抱,三四十年没见了,战友们在南河交会会面真是百感交集。和女排(3排)战友见面更为难得,想当年,我连男女战士之间相对其他连封闭些,虽然同在一个工地,干活却是各干各的,没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有一点,至今我们男排的战友都这样认为:女排战友当年受的"苦重"要比男排多得多!在连德民(2排6班)高举的连旗下,我和女排战友田秀荣(7班)、王保平(7班)、隋秋华(7班)、房晋北(8班)、贾翠屏(8班)、张树仙(8班)、李福娥(8班)、白华(9班)、赵梅琪(9班)合影,也是对那时共度艰苦岁月的情感的弥补。</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在街巷和住过的老房子、院子里与老乡拉呱着当年旧事。在我班的老院子里,郭潞、银重智、滑志远、李明俊、铁旦和我(副班长、班长)聊了许多,这次清楚了,当时这个房子住的是4个人不是5个,是我、银重智、李明俊、铁旦,后来我搬到后面巷北的一个小屋,和5班的邓福新、江尧同住,我班的王重义又补了我的位……,身临老院,一切恍如昨日。 &nbsp;</p><p class="ql-block"> 村南就是铁路,我们来到京原线的路基上,一列加长的货车隆隆驶过。田野里狂风阵阵、沙尘滚滚,连旗猎猎,仇太生带领战友们高呼"铁建万岁!"我一愣,铁建也能喊万岁?心里一琢磨,释然了:"劳工万岁!"是早在民国初年就喊出的口号,追根溯源,是19世纪国际社会对劳工地位的认同,"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此而来,这就是"初心"呀!在共和国时期,铁建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不朽的! </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想在重返京原线的时候,做一个大场面的情景模拟:大家在路基护坡上,分别做出挖土、抬筐、推车、打夯的动作,再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多角度进行拍摄,留下宝贵资料。现在的雅称叫行为艺术。因事先没有沟通,只随机做了打夯的场景,有的女战友摆了抬筐、推车的pose。在强劲的大风中,我们几个战友展开连旗,摆开架势,展现当年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一时兴起,手擎连旗迎风挥舞,感觉真的很爽,英雄豪气充满胸腔。</p><p class="ql-block"> 我们驱车去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这是我第三次来了,第一次是1970年8月19日,我连一行12人徒步而来,返回的路上那一夜的急行军令人终生难忘。这次来的赵建群(2排5班)、蔡临(2排5班)、徐仁义(2排6班副班长)也是那次行动的一员,终生难忘也是他们的共同感受。第二次是2010年5月7日,随1团5连的李益荣、康学毅(五中同学)、张晋芳(五中同学)他们连来。</p><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里,我和赵建群特意和展柜里的日本鬼子钢盔合了影,这还是1970年见过的那个放在地上的钢盔。参观结束后,重返京原线的战友们在连旗上签下了名字。我们在返程的高速路上与大部队分手,他们去原平,我们住砂河,明日返津。战友们在京原线度过了短短的一天,却是一起回到艰苦岁月,感念悠悠往事的一天! </p><p class="ql-block"> 路过南河交会,天近傍晚,决定再进村看看。村子里面静悄悄,不见人影,夕阳给房屋、街巷、树木镶上了道道金边。余晖下的老院子十分寂静,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感觉。老院、老屋、老窗、老门、残墙、杂草,像是在无言地诉说着曾经的一切。儿子没有打扰我,让我一个人静静呆着。眼前浮现出了朗朗月光下,我坐在院子里,看原野的树木,远处的山脉,以锅当腿、锅盖当桌面、柳条帽当凳子,在煤油灯下记日记、写文章……。现在我又站在院子里,相隔47年,历史的穿越啊! </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路基上,夕阳挂在天边,浮尘的晕光使其如同一只金黄色的大轮盘,映照着铁路和大地。傍晚的南河交会、傍晚的路基,给我连重返京原线的这一天画上了句号。 </p> <p class="ql-block">短片的创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洗完了澡,儿子让我看他刚做好的短片,他把一天他拍的照片、视频串起来,配上背景音乐,用美拍大师做的,4分多钟。看后我大为惊喜,短片完整有序、简洁明快、情感激昂、振奋人心。选景、角度、清晰度很好,关键情节拍了视频,背景音乐有很强的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短片,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是做不出来的,我这样问儿子,他说确实受到了感染,有几个场面:我们见面时的亲热劲儿很真诚,他们这代人没有了;穷乡僻壤风沙滚滚,我们的劳动环境确实艰苦;我们在路基上高呼"铁建万岁!"、模拟打夯、挥舞连旗,那么热情投入……。他在挑选背景音乐时,选了美国纯音乐:Star Sky(星空),觉得很合适,我听了好几遍确实很棒,对比其它一些风格相近的乐曲,还就是这首好,简直就是为这个短片量身定制的,可以这样说,选中了这首乐曲,就理解了铁建。</p><p class="ql-block"> 我也曾想做一个好片子,但觉得很麻烦,要拍好照片、视频,要创新、不要流水账,要有合适的背景音乐,要懂得编辑软件。没想到年轻人用新的理念,抓拍住好素材,选好背景音乐,只用了我洗澡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就编辑出了很好的短片。受到儿子作品的启发,为了再完善些,我边学边弄,充实调整照片,但人老手慢,折腾到12点多,我把它定名为:《47周年·回到京原线》 。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型关印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们返程,往东走108国道,过南河交会、大营,转乡道过平型关纪念馆,经灵丘、河北回天津。</p><p class="ql-block"> 又进南河交会,这是这次来的第3次、总数的第6次。房东的新院还是铁将军把门,只好写个条子把带来的天津大麻花从门隙处扔进院子。又去老院子呆了一会儿,再去路基上看了看,然后与南河交会告别。 </p><p class="ql-block"> 过了大营不远就开始盘山,进入平型关山区。车行不久,左前方出现一座烽火台,右边山坡台地上立着一面照壁,上写"平型关"三个大字。照壁后面是夯土墙围的村子,土墙高大,像个城堡,颇有气势,原来这就是平型关村。忽想当年徒步来时到过这里,就是在照壁前拍的照片,只不过现在是新修的。见到一处旧地,好不高兴!我们绕到村子后面,继续盘山,来到山岭上的隘口,正在修建平型关城楼和城墙。从这里开始下山,拐了几个弯,过山沟又上山,到了纪念馆。 </p><p class="ql-block"> 今天这里人很少,周边环境很安静,馆内几乎无人。纪念馆后面,就是当年省六建的食堂,那次我们在这儿吃过晚饭,就开始了夜行军。山上高处有一个纪念亭,估计当年我们照相的林彪指挥所纪念碑在那儿。</p><p class="ql-block"> 主战场乔沟就是下面的山沟。对面坡上的老爷庙依山而建,两层院,小而精,是后来修的。在路边的凉粉摊吃凉粉时,摆摊的村妇说,伏击战那几天下大雨,鬼子的军靴打滑,爬不上来,被压在乔沟里,否则很难打胜,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乔沟往东北进入灵丘谷地,往西南进入繁峙滹沱河谷,这是从河北涞源方向进入山西的必经之地。乔沟长10余里,路窄弯多,走卡车、骡马大车很勉强。整个平型关山区,乔沟一带真是打伏击的绝佳地点。想当年,板垣征四郎骑马过平型关山区,到太原"看望"老同学阎锡山,怕走的就是这条路,他只考虑了进攻的路线,却小瞧了中国军人的抗日决心和智谋。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看在平型关隘口拍的东北方向的照片,看到了群山中的纪念馆;而在纪念馆拍的西南方向的照片,又看到了远处山岭上的平型关城楼。看来平型关战役打响时,在平型关城楼,必能望到乔沟这里硝烟四起、杀声震天……。突然感到,我们开车从大营过来的这条乡道,路过了平型关村、平型关城楼,就是当年我们徒步来的路线,在老照片里都有印迹。那时都是山间小路,翻山越岭,加上夜黑迷路,所以艰难了许多。联想当年八路军115师排兵布阵,也一定走过这条小路。</p><p class="ql-block"> 我来平型关共4次,第一次是徒步而来,既无军事地理知识,返程又是两眼一抹黑,只是感性的东西终生难忘;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坐大巴而来,聊天多于观景,还是感性的东西多于理性;而这第4次,是坐小车而来,可以细观沿途并下车察看,走完了平型关山区的全程,相比较更多了理性。 </p><p class="ql-block"> 我们出了平型关山区,过灵丘谷地、涞源山区、出太行山紫荆关进入华北平原,一路往东回到天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短片的再创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到天津,《47周年·回到京原线》余音绕梁,不绝于眼耳。儿子做的这个短片,囊括了山水风光、老乡与战友、路基与风沙、"铁建万岁!"与情景再现、高举连旗与平型关、铁路与夕阳,加上背景音乐低沉回旋、铿锵有力的旋律,表现出了铁建的艰苦生活、顽强精神和战友情谊。</p><p class="ql-block"> 但还觉得意犹未尽。儿子这时已没有时间陪我玩了,我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原作已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p><p class="ql-block"> 美拍大师已经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主要是短片没有片头和结尾,显得不完整以及其它一些问题。我的苹果笔记本的软件,现在用的最多的是Pages文稿、Numbers表格及照片等,iMovie剪辑从来没有碰过。初步看了一下,觉得很不错,直呼现在的软件这么强大!可以把以前很复杂的电影剪辑技术变得不那么复杂! </p><p class="ql-block"> 于是开始学习iMovie,于是去Apple Store听讲座:基础讲座的Mac、iPhone;进阶讲座的整理照片、Mac的进阶使用方法、在Mac上剪辑视频;创意工作坊的照片、视频项目等课程。应该感谢Apple的课程服务,不仅使人学会了使用,体会到高科技带来的高效率、高质量,而且获得成就感和精神快感。</p><p class="ql-block"> 使用iMovie编辑《47周年·回到京原线》,主要分两部分:内容的艺术表现与技术的精益求精。内容的艺术表现要求:1.过程完整、重点突出。2.节奏明快、简洁凝练。3.沉郁激越、情感充沛。4.思绪丰满、耐人寻味;技术的精益求精要求:1.画面清晰。2.构图美观。3.转场自然。4.音画和谐。</p><p class="ql-block"> 制作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挑选照片、视频—处理照片、视频—选择片头—文字编辑—背景音乐—照片、视频排序—片尾文字编辑—总体编辑。在制作过程中,边学边干,不懂就问(咨询Apple Store培训师),着实克服了不少困难,终于做出了《47周年·回到京原线》2.0版,后又进一步修改,完成了最终的2.1版,时长6'16"。这个短片还有不足、遗憾,但总体来说自己还是满意的,同时初步掌握了视频编辑技能,为今后老照片的整理开辟了一条新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的赏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7周年·回到京原线》2.1版,片头以墨绿为底色、旋转的地球为背景,在重音旋律中推出片名,接着一段低缓的乐曲,推出连名、感言、简述、题记,那一声轻捶的鼓声,带着黑白色的感言,拨动了心弦,打开了思绪,我们回到了京原线。</p><p class="ql-block"> 短片以大门开启的转场方式进入主体:在轻松愉悦的旋律中,映入眼帘的是滹沱河畔,那连绵的恒山、绿树中的村庄、矗立的烽火台,是我们熟悉的山水村居画面。乐曲节奏骤然变强,村口出现了一队打着红旗行进的人群,这就是我们山西铁路建设兵团1师1团12连的队伍,我们回来了!战友们在村里与乡亲热情攀谈、在老屋前合影。我们4班的6名战友在老院子里热情交谈,留下了宝贵的视频。</p><p class="ql-block"> 在村外京原线的路基上,四野狂风阵阵、沙尘肆虐,伴着强烈的乐曲旋律,展现了艰苦的自然条件。这段视频拍得难能可贵。迎着风沙,战友们列队高呼"铁建万岁!"欢笑声中,却是对当年艰苦劳动和奉献精神的深深怀念。几位战友模拟打夯、抬筐的行为艺术,再现了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我脚立路基,背负青天,舞动连旗,乐曲铿锵激昂,气势豪迈,像极了大片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在跌宕起伏的乐曲声中,镜头切换到平型关纪念馆八路军指挥员的群雕像,侧面、背面、正面,全面展示了中国军人的英雄形象,我们全体战友与八路军指挥员雕像合影,体现了修筑京原铁路与平型关战役的精神品质一脉相承。我们在纪念馆以及连旗上签名的影像,也很好地表达了这种精神的传承。 </p><p class="ql-block"> 镜头又回到京原线路基和南河交会,已是傍晚时分。傍晚的滹沱河谷,蓝色的晚霞布满天穹,显得深邃幽远。南河交会和铁路路基上,留下了夕阳、老屋和我们的影像,寓意是深刻的:时光、历史、希望。伴随着强而快的主旋律,滹沱河谷金色的夕阳,映红了路基和闪亮的钢轨,壮阔辉煌,震撼心灵。 </p><p class="ql-block"> 片尾在繁峙地图的背景中,滚动出重回京原线的30名战友的名单,昂扬激越的乐曲渐渐弱去,留下的是永恒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47周年·回到京原线》,是我心中的铁建;接受了它,就读懂了铁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的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闭目长思,得出的感悟是:艺术对历史的成功再现,首先是源于历史自身的价值和正能量,这是其能被后人认识、理解和传承的根本。其传承方式,除口口相传,文字记载,还有艺术表现。无论何种方式,历史中具有的价值和正能量,必能被艺术所挖掘、所表现、所颂扬,无论逝去多久。反过来说,无论直接还是间接,艺术源于生活。当生活需要历史,艺术就会以各种形式去表现历史。艺术的魅力,就是高于生活,在表现历史的价值和正能量时,萃取出精华,使情感表现的更极致、思想表现的更清晰,哲理表现的更深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用艺术来表现历史,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用说文学写作,视觉、听觉所包括的其他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电影等),也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是多元化,多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四位一体的完美结合,其表现力、冲击力和感染力都无与伦比,在情感、思想、哲理等方面相对旧的艺术形式,都有极大的超越。 </p><p class="ql-block"> 我们应该感谢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这不仅使普罗大众有了发出自己声音的手段,还拥有了尽可使用的表现形式。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现在许多人不仅用电脑写作,而且运用各种软件编辑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的多媒体作品,其历史意义,怎么点赞都不过分!我们与共和国同行的这一代人,是奋斗的一代、与时俱进的一代,是能书写好历史的一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感谢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仇太生、阎德喜、赵建群、郭潞、乔尚文;感谢连旗的提议、设计、制作者:郭潞、仇太生、阎德喜、乔尚文。真得夸夸这面连旗,红军年代的风范,彰显了铁建精神的红色渊源;感谢在大风中坚持高举连旗的连德民、滑志远;感谢马千里一路照顾体弱的战友;感谢信息的提供者:张纯正、阎德喜、郭潞、李修文、梁醒民、苏秀坤、仇太生;感谢所有重返京原线的战友们!</p> <h3>《47周年·回到京原线》2.1</h3> <h3>注:此文2018-05-04首发于太原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