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过 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慧明)</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过 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慧明)</h3><h3> 一年一度的麦收,感觉刚刚开始就已结束,仅仅三天的时间,在收割机的奔跑轰鸣中,满地的金色麦浪便只剩麦茬了,天公毒辣辣地作美,麦粒收下不用再晒,就全部归仓了。这样的场景和速度,是我们小时候多么多么向往的啊!</h3><h3><br></h3></h3> <h3> 我们老家整个麦收的过程叫“过麦”。俗话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所以“抢秋夺麦”,不能误了农时,更要颗粒归仓。原来生产力低下,刀耕火种的,人和畜牲都不得安生,过起麦来,小到刚会走,老到九十九,没一个闲人,有句话叫“人怕过麦,牛怕过秋,驴怕过年”都是怕累。生产队过麦没什么记忆,比较清晰的场面已是包产到户了,小时候过麦繁琐、劳累,让我们一起回忆那些心有余悸的麦收场景吧。</h3> <h3> 买家什。把式把式全靠家什,临近过麦的大集上摆满了一应俱全的过麦用品,杈耙(pa)扫帚扬场锨、地排车子赶牛鞭、磨刀石头簸箕镰、石磙筛子牛套囤、麻袋钥子和扁担……,这些文化遗产在大集上早就消失了。男人们在大集上逛上几遭,根据需要购置需要的称手家什,女人们自然预备过麦需要的米面油盐,还要早早地腌上鸡蛋,过麦劳累时伙食是要好好改善一番的。</h3> <h3> 扛场院。原来过麦都有专门的场院,用来打场晒粮,现在也都没有了,残存的也成大妈跳舞的广场了。场院平时一般不用,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是做各种游戏的好地方。由于闲置不用,长些杂草,土地蓬松,不适合轧场。临近麦收时,人们就铲除杂草,用耙(ba)松起土,担水泼地,上面撒上麦秸,用头牯拉着石磙在上面一圈圈地轧,后来用拖拉机带石磙轧,轧过后用扫帚清扫干净,干后平、光、硬、实,就等割麦进场了。如果赶在雨后扛场,会节省不少挑水的力气。</h3> <h3> 割麦子。最早的记忆是人们拿镰弯腰割麦,脖子搭个手巾,天不亮就动手。磨刀不误砍柴工,割到地头就要磨磨镰、喝口水,稍事休息再干,人多的还要比比赛赛看谁割的快,场面也很热闹。年轻的、小孩子也有割破手脚的,也不用打破伤风针,顶多用槐树枝、麻批煮上几个鸡蛋吃。后来,有了安装在拖拉机前头的小收割机,只是把麦子割倒,当时已经觉得很先进了,好家伙这一个小机子,比十个人割的还要快,还要干净。当时一个村没几个拖拉机,后来渐渐多了起来,再后来,有了大型收割机,直接把麦粒收到家里去了。</h3> <h3> 捆麦子。麦子割下后,为方便运输要一个个的捆起来,这时大多是小孩在地里一根根地铺好草钥子,大人捆成一个个麦个子。草钥子要混透后才结实耐用,也有的不用草钥子,直接用收割后的两绺麦秸,把麦秸头一拧,自制成“懒钥子”,由于长度较短,捆成一个个小麦个子。</h3> <h3> 运麦子。先前,地排车是运麦子的主要工具,经过改装后,前后都安上排子,目的是多装些。用杈挑麦个子装车,用绳刹好。有牲口的套上牛、马、驴、骡拉车,没有的只好由人拉车,前边有拉的,后边有推的,前呼后拥一车车的运到场院,解开绳子,掀翻麦个子。原来的生产路不像现在的硬化路,车在车辙里走,很费劲,装车不匀称,容易翻车。后来大都用拖拉机运输了,也就直接装散厢了,也不用捆麦个子了,人也不这么累了,拉麦歪车翻车的也少了。</h3> <h3> 拾麦子。运完麦子后,落在地里的麦穗要捡拾起来,这个事一般落在不会干其他活的小孩身上,因为这个活含金量较低。我就干过这个活,早晨睡意朦胧地来到地里,因为不愿老是弯腰,一般用耙子搂,为防止耙子飘,上边绑上块砖头。</h3> <h3> 摊场。就是把运到场院的麦子和撒到场里晒干,但也有将就,要麦头朝上,要厚薄适度,厚了轧不透,薄了摊的少。</h3> <h3> 翻场。就是把摊在场里的麦子再翻一翻,怕晒不透,摊场可用手、用杈,翻场一般用杈。杈,原来是用木头的,天然长成的,后来大都用铁制的。翻场最烦人的是,越热的时候越要翻,趁热打铁的道理吧?</h3> <h3> 轧场。麦子晒好后,就要用石磙轧场了,原先用牛、马等拉石磙轧场一圈圈地轧,后来用拖拉机轧。有拖拉机的很忙,轧完了这家轧那家,有时还到别的村去轧。拖拉机拖着石磙在麦场里转小圈,每圈都有重叠,每圈都有外延,每处都轧上几遍后,就用叉把轧好的麦子翻过来,这也叫翻场,翻好后再重新轧一遍。</h3> <h3> 拾场。轧过场后,先用三股杈抖麦秸,抖掉麦粒,把麦秸堆在一边,渐渐地长麦秸少了,便用四股的排杈把麦秸堆在一边,边堆边有人杈到一旁堆起来,因为还要轧二遍,所以不用仔细打麦垛。没有一条街了,就用木耙、刮板、扬锨等把剩余的麦粒、麦糠、碎麦秸堆起来,等待扬场。有句话叫高手在民间,在拾场的时候,原先是用杈一杈一杈的端,后来有人发明了安装在地排车脚上的大铁管杈,一人顶5、6个人,还不累。</h3> <h3> 扬场。拾场后的麦粒有很多杂物,夹裹着尘土、麦糠、碎麦秸等。要趁着有风,用扬锨把这些杂质扬走。扬锨是用五合板做的,很轻巧。扬场是个技术活,顶风而上,还要散开的均匀,杂质才被风扬去的干净。扬场一般两个配合,一人扬,一人戴着草帽或蒙块手巾(怕麦粒落到头上)把扬出来没有飘走的麦粒表面的麦秸、麦糠等杂质用扫帚轻轻漫走。扬场要趁风,有时晚上来了风也要扬场,倒是比较凉快。老天爷爷较劲,一时没有风,心急等不及的,后来用上了大风扇扬场。</h3> <h3>晒麦粒。扬干净的麦粒,要根据情况摊在场里晒几天,干好后装在洗好的化肥袋子里拉回家,该入囤的入囤,该交爱国粮的交爱国粮了。记得小时候交爱国粮的场面很是火爆,挨号形成很长的地排车队伍,牢记“养马当头,种地完粮”的古训,热情高涨,从不质疑这爱国粮爱到哪里去了。 </h3> <h3> 轧二遍。轧二遍并不是单单为了多打多少粮食,而是原因轧二遍后,麦秸比较柔软,好用来喂头牯,也好用来打垛保存,没有牲口的也好用来出售。尤其是用脱粒机打麦子的,虽然省去了从摊场到拾场的步骤,但是也不少用人,往机子里续麦子像主厨,还得几个配菜的,还得几个打下手的,况且还很尘土飞扬,吐口吐沫都是黑的,还时常发生因疲劳伤人的事故。用脱粒机打过的麦秸更硬,更需要轧二遍。</h3> <h3> 打麦秸垛。打完二遍的麦秸要垛成麦秸垛,打麦秸垛时先打一个圆圆的底,打到一定高度时,就要有一个人站在中间,把麦秸在上面铺开,指挥大家往哪里堆积,到最后还要堆出一个鼓鼓的圆顶,以便雨水流下来而不渗进垛里。过一段时间,还要用麦糠和泥给垛戴上一个厚厚的帽子,放几年麦秸都保存的很好。</h3> <h3> 过麦,曾是我们老家农村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一切都为麦收让路,学校、企业、机关都要放麦假支援过麦,这是一场和老天爷争时间抢速度的全民战争。过麦也传递着人与人的亲情,互通有无,相互帮扶。记忆里,麦收大都在焦渴、枯燥、乏累和困盹中度过,农忙无闲人,大人不歇晌地干,孩子送水送饭,稍有空闲都累得在场院里睡着。麦收现场是个现实的教育基地,大人们都谆谆告诫孩子们,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在农村拽牛尾巴。时间如白驹过隙!昔日“麦收有五忙:割、拉、打、晒、藏”的情景已不复存在,人们不再为收麦子而着急上火,轻轻松松几小时就搞定了。</h3> <h3> 现在的过麦已经不是过去意义的麦收了。但是相对来说农民还是非常辛苦,今年小麦歉收,价格走低,教育医疗养老隐形负担不小,生活压力较大,愿全社会进一步关注关心关爱田野里顶烈日、冒严寒辛勤劳作的父老乡亲。<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8年6月10日</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