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早教,甚嚣尘上。某某人家的儿女十几岁就考大学就硕博了等等,频繁见诸媒体,招惹的那些年轻家长们心里躁动不安。然而,观察了这么多年,我却很是怀疑,请看:
第一点,起码近三十多年来,无数曾经风光无限的被早教成功的儿女,现在绝大多数已泯然众人,再不见有什么影响。迄今,我的印象里,只有哈佛大学教授田晓菲,也即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的妻子,还依旧时有创建。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少年名人。1971年生,13岁直接从天津十三中升入北大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害的北大不得不一再澄清:“不是关系户。”然而,似乎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人们在谈到她的学术时,一般是就学术而谈学术,很少再顺便提她年少成名的荣光。除非写介绍她的文字,或者是在反驳她的学术观点时,捎带上那么一笔讽刺她。其余的,“年少成名”,就基本上没用处了。 第二点,几乎所有早教成功的宣言的终点就是年少成功考上了博士,似乎这就成功了。就像童话故事,几乎所有美好的爱情故事都结束在婚礼上。但是每一个成人都知道,婚礼后,才是对爱情考验的正式开始。而作为一个人才,考上博士,其实才是一个人创造性人生的一个开端,此前的岁月经历,只不过是铺垫而已。博士以后的岁月人生呢?那才是见证人之成功与否的关键,可是社会大众基本上看不到下文了。把孩子考上博士等同于人生成功,既是自我麻醉,也是玩了个概念偷换的游戏。其实,博士离成功的人生,虽然近了点,但也还有孙悟空翻那么一个筋斗的距离。
问题是,几乎所有的早教,都重在一个“考”字——考大学,考博士,说明他们还是大略遵从着现代国际通行教育的进阶,接受着现代国际通行的教育考核与认可。玩的多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游戏。故年少成名者,多是考场的少年英俊,“创”字基本靠边。与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的成名不在一个档次上。因为教育子女创新创造,不是任何家长做的了得,但按书本教考场技艺,却是国人自古就有的刻进了骨头的扎实功夫。这也是绝方仲永者们成年后了了的原因之一。 我们不妨再这样想,一个孩子,按照正常的教育途径,他是十八岁左右考上大学,二十多岁考上博士。相比早教者的,也就晚那么四五年。但就绝对数量来说,这个正常年龄段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阶段,都是占主流。说明,早教,并非人类成才的唯一,乃至也不是成才率较高的途径。如果说让孩子提前四五年考上大学就是成功,那我要说,未必!
首先看父母为了拔苗助长所付出的经济、精力等的代价。大家知道,为了早教出所谓的少年天才,代价是昂贵的,经济上的付出,就不说了。现在,各种名目的早教培训,早已形成了价格不菲的产业,有些,已经成为富人俱乐部,远非农民工、工薪阶层所承受。同时,父母为之付出的精力也是非常巨大的,乃至父母一方要抽出一人来全面靠上。基本上,父母双方的事业前途也因此而断送了。故,刻意早教子女者,往往自己的事业多成问题。你付出了如此代价,仅仅买了个比接受正常教育的孩子早几年考上大学考上博士的业绩,你起早贪黑获得的,人家按正常途径也能获得,甚至更好,值得吗? 何况,因为施行早教,生生的剥夺了孩子不可恢复重来的童年与快乐,使他们变得没有同伴,没有朋友。这也应该算进成本里面去。而且,这个成本可能更大,甚至使一个按正常进阶序列教育本可很有创造力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拔苗助长而丧失了创造力。这样的教训还少吗?这两天那位17岁考上社科院硕博连读生20岁被迫退学的湖南华容县“天才”,就是很现实的一例。
这代价,不够惨烈吗?
当然,早教成功者会如此反驳我:也许,不早教,孩子就不可能考上大学考上博士。
这个理由,初看似乎很正确,可是,细一分析,根本是掩耳盗铃,经不住推敲。
孩子教育和学习的成功,重要的是方法,方法对头,就有成功的可能。你有成功的教育方法,耄耋老者不是照样有考博士的吗?何况年少!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被刷屏的那位所谓活的最赚的台湾老人,就是证据。你有投入早教的那个拼劲,那个金钱和精力的投入,那个科学的思路,你投到按正常进阶教育的孩子身上,相信也差不到哪里去,考大学考博士成功率当然也是很大的。就是用在做父母的自己身上,你成名成家都差不到哪里去。 但是,正常发育成长起来的孩子,他有童年,有同龄的伙伴,他底色丰厚,可以说,有人生。人生,是一场慢慢的优雅的旅行,沿途诸多的风景,要三二好友坐下来,喝着茶边赏边议才有趣有味。但是,急功近利改变了这一切,催动着人们恨不得“一日看尽长安花”。不过,人的知识的汲取,可以提前进修习得,人的身心成长,却自有规律,难以提前开发。
所以,细算起来,早教,基本是一场亏本的买卖。如果的确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人的成才率,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焉能视而不见,不早早将之纳入法定教育序列?正因为它还是试验,还需要观察,然而,也仅仅是试验观察而已。早教者往往一谈就说已有数千年历史,似乎颇增加了自己的光彩,可是,反过来一想,历史越久,还一直是配角,一直没能扶上正宫娘娘的位子,不是很能说明问题或者说很有问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