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记得恰同学少年时光,让自己最焦虑的作业,恐怕就是写作文了,我的所有语文老师都告诉我,多读书、增加阅读量才能把写作这件事做好。到现在,我把同样的话也讲给了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说起来惭愧,我没有认真地看过多少本书,在接到“兰坪县沧江读书会”通知,邀约大家写写读书读后感以达到练笔和文学交流的目的。我搜寻了自己的大脑,竟发现,我读了一些书,也曾读到动情处潸然泪下,却未曾在读完一本书后,沉静地作过思考,如今提起笔来,着实无从下笔,一如当初交不出作业,困顿无门。</h3> <h3> 我不是一个作家,我去分析一本书的构思巧妙,或者谈一本书的写作技巧恐怕是要惹笑话的,我辗转迂思,觉得写作大抵还是要有目的的吧,大概还是要传播一些正能量。想到这里,一本书的名字便浮现在了我的脑海,想起这本书来,是因为在我女儿小学升初中的关键时段,我希望能通过一些有效的沟通,来帮助女儿更好地迎接她的青春期。我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是最反感说教的,我选择了和她一起读一本书,一起通过阅读别人的人生故事,用更长远的眼光来反视自己的人生,并更理智地看待自己目前的人生阶段。于是,我选择了与女儿一起阅读当代作家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小说化的家族史。作品高度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作品中,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学子们仍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我不知道一篇值得推荐的读后感应该是怎样的,我想,有许多的读者或许如我一样,是青春期孩子的母亲,我就以这样的视角与大家分享这部作品给我的启迪吧。</h3> <h3> 我和女儿分享的关键词之一是“人生价值”。12岁的女儿很愿意交流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话题,表示她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天天看动画片的小屁孩儿了,再加上她对我偶尔提起的我小时候的农村生活颇感兴趣,所以这部分交流进行得不算困难。她阅读到主人公的困苦时,眼里满含泪水,我不禁惊叹,文学拥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h3><div>主人公孙少平,是有知识的现代青年,有着可爱的执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孙少平虽家境贫困,但从来不鄙视自己的家庭出身,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div> <h3> 孙少平是在物质和思想都相对匮乏的农村长大的,是在苦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困苦的社会现实,但是摆脱狭隘的农民意识,追求具有人生价值的精神生活这种意念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孙少平来讲,在农村通过劳作,即使有一天吃穿不愁了,他还是会受煎熬的。孙少平背井离乡,做过许多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每一次精疲力竭的工作后,他不是沉沉睡去,而是战胜了身体的匮乏,在最简陋的工棚里挑灯夜读,汲取文化思想的乳汁,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在最困顿的人生低谷也决不不沉溺于世俗的欲望。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不但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反抗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之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孙少平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是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孙少平偿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之苦难,然而,他却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默默承受,顽强的坚持。正是这样的苦难,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最顽强最震撼的生命力,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的人生。孙少平是普通人物形象的一个缩写,但却和普通人物那么的不同。因为,在他大众的外衣下,珍藏着高贵的思想品格。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因为出身、环境、家庭等等客观因素有着不同的境遇,然而,那些隐藏着的不平凡,是对于自己人生价值进行了不懈雕琢的积淀,正是那些不甘和拼搏造就了一个生命的价值。</h3> <h3> 我和女儿分享的另一个关键词是“爱情”。女儿说:算了吧,我就不相信我早恋你会不抓狂!我告诉女儿:爱情是一个很难描述的东西,爱情和恋爱有时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而女儿的一句话,让我无法想象这一代孩子们在信息化的时代大海里究竟经历了什么,更让我焦虑,我要做些什么才能做好孩子的人生导师?她说:我知道,爱情就是费洛蒙,一种激素的作用。</h3><div> 爱情,是人类最青春、浪漫、圣洁的情感,我们在离开了父母的现实庇护后会更渴望去追寻,爱情其实浓缩了你对世界的认知和自己的价值追求,所以它才会在人生里程里始终举足轻重,与其说我们渴望找寻到爱情,不如说我们渴望灵魂被安慰。爱情并不独立存在,它生长的土壤是你赖以生存的价值、环境和经历。</div> <h3> 在路遥的作品中,爱情所承受的似乎太重。《平凡的世界》的爱情里渗透着多种文化因素,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蕴含在爱情描写中,是让人无限感慨的重头戏。故事里,路遥构建了不同结局的爱情故事,通过不同人物的爱情对比,表露出自己对现实的深入思考。以少平的爱为观察点,孙少平和田晓霞虽然爱得很执着,很痴烈,彼此也有坚实的情感基础,但是孙少平和田晓霞总是有意无意地回避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田晓霞,一个省委书记的女儿,省报的记者;孙少平,一个普通农民的当煤矿工人的儿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结合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难以让人从理性上认同。晓霞在陕南抗洪前线采访时,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从而这个晶莹剔透的城市姑娘在读者心中也留下了永久的魅力,她和孙少平的玫瑰色的爱情更增添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悲壮美,赢得了观众。</h3> <h3> 我大胆猜想,作者这样安排,或许出于不忍让美的东西变质吧。如果说,这个遗憾让我们觉得孙少平本来是可以跨越这些现实的障碍的,那么,后来,金秀的爱情则让我们看到,金秀是田晓霞的灵魂再现,然而孙少平对这种田晓霞式的爱情是逃避着、憧憬着、满足着、痛苦着的,他注定无法跨越自己的内心,他对生活有多顽强,他的内心就有多懦弱。少平内心里对晓霞的爱和面对金秀的爱,其实就是在自我发现与自我觉醒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希望社会承认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尊严,正因为如此,这样的爱情才如一把尖刀,那么准确地刺入读者的内心,让人在遗憾之余不免庆幸。后来,孙少平和师傅的妻子结合,一切都很平淡,那么自然而然。少平的爱跟随着田晓霞闪光的灵魂成了一种信念,而责任与善良让少平用一场最朴实的婚姻尘埃落定。它蕴含着超越爱情自身意义的人物内心的价值意义。</h3> <h3> 写到这里,迈克尔-柯蒂斯导演的电影《卡萨布兰卡》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跃上心头: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h3><div> 或许,作为母亲,为孩子指路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可能与孩子一起去探寻和发现更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更能为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路途。《平凡的世界》为读者打开的不止这一两扇窗,每个人的解读大致都会因为自己的境遇而不同,眼里的风景并不受窗户大小的影响,窗户开往的方向才会。</div> <h3>如果您已读到这里,能否给个小心心🍓️,谢谢!</h3><h3> 此篇部分图片来自百度,特此载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