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莫斯科游

平剧

<h3>  说起莫斯科,我首先想到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首歌,然后想到苏联,最后才会想到俄罗斯。我想,这缘于我的父辈们常说起苏联,少年儿童时代接触的很多东西也与此有关吧。在我的心目中,苏联一直是强国的象征。忽然,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却解体了,我震惊又疑惑。后来虽然也看过一些有关方面的介绍,但它已成为一个情结。此次的俄罗斯之游,能让我近距离地接触它,感知它,激动中又带有丝丝惶恐。</h3> 5月14日早晨6点多,我坐在去重庆江北机场的车上,看着满天的朝霞,慢慢升起的太阳,心想:俄罗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h3>  北京时间上午9点,起飞了,9个小时后,于莫斯科时间13点(北京时间18点)降落于莫斯科的谢诺梅杰沃机场。抬头四望,感觉这机场还没重庆江北机场的T2航站楼大。此时正是中午,入关的窗口只有一个开着,等待入关的队伍缓慢得几乎没动。几个姐姐跑到窗口边看了后回来说,难怪七八分钟都走不了一个,因那小帅哥工作人员动作太慢,慢吞吞地翻护照,人照要反复看好多次,更不用说其他的了(这是他工作认真呢,还是动作疲踏呢?)没办法,等呗。终于2点,上班了,窗口又开了两个。慢慢地,人越来越少了。终于入关了!取到行李,导游已在出口等着我们了。跟着他上了大巴,吃过午餐,就开始了今天的行程。</h3> <h3>  我们的第一站是麻雀山(也叫列宁山)观景台。当导游说我们已到山顶,准备下车去观景台时,我们一片愕然:咦,根本没上山呀,怎么就到山顶了?导游说:“你们到了观景台就明白了。”一会儿,我们就到观景台了。原来莫斯科地势平坦,这儿比其他地方稍高点。站在这儿能看到整个市区和莫斯科河。图左方那个椭圆形的建筑,就是俄罗斯最大的体育场——卢日尼基体育场。</h3> <h3>  卢日尼基体育场,曾被称为列宁体育场,有84745个座位,是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2018年7月的足球世界杯决赛也将在此进行。不知到那时,这儿该是怎样一副盛况呢?</h3> <h3>  在观景台转过身,就看见传说中的“莫大”——莫斯科国立大学。这儿出过许多名人,像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前韩国总统金大中、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一的安东.契诃夫等都是其校友。它在我们父辈心中更是享有极高的声誉,因我国50年代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就在这里留学深造。这所大学是俄罗斯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由俄国伟大的科学家M.V.罗蒙诺索夫于1775年创建。又因是沙俄女皇1月25日下令建立的,所以每年的1月25日就是俄罗斯的大学生节。莫大32层的主楼是斯大林塔楼式建筑,包括55米的尖顶在内,总高240米,顶端是五角星徽章,两侧是18层的副楼,各装有直径9米的大钟,因而显得十分雄伟。</h3> <h3>  莫斯科大学周围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鲜花繁茂,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吟唱的就是“莫大”的周边景色。其实,不光是莫斯科大学绿树环绕,整个莫斯科城也是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素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俄罗斯人曾自豪地说:“你们都是在城市中搞绿化,而我们却是在森林中建城市。”</h3> <h3>  挺有特色的一个小亭,位于观景台到莫斯科大学之间的公路边,估计是宣传亭之类的。</h3> <h3>  回酒店的路上,看见的莫斯科的商务区,位于莫斯科河畔。听说这是莫斯科唯一的高楼聚集区。这些高楼外观独特,十分漂亮,很有迪拜的感觉。据说由于经济危机,这个商务区现在都还未完全竣工。</h3> <h3>  回酒店的路途中,见到的一些建筑。</h3> <h3>沙皇的一处行宫</h3> <h3>  这座红顶小屋,和我印象中的苏联建筑完全稳合。</h3> <h3>  吃过晚饭,已是七点多了,天还是那么亮。许多团友早已睡熟,我仍精神百倍,目不转晴地看着车窗外,拍下了如此美丽的夕照。</h3> <h3>  莫斯科黑得晚,亮得早,我也跟着睡得晚,醒得早。凌晨三点多钟,天已开始放亮,而重庆的凌晨三点多却不见一丝曙光。前三张是在酒店的房间里拍的,第四张是在莫斯科去圣彼得堡的火车上拍的。</h3> 15日上午,一部分人去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镇游玩,我随大家就在酒店周围逛逛。一路行来,看见海尔、华为、中国工商银行、五星红旗等,觉得格外亲切。几个姐姐情感更是强烈,马上唱起了国歌。在国内,如果有人随意唱国歌,我会觉得很奇怪,可当时,我一点也没有怪怪的感觉。想起网上批评中国大妈在国外的种种表现,其中之一就是说到处唱国歌,乱表现爱国心。我认为批评者应该没有大妈们的人生经历,所以体会不到她们的情感,理解不了她们的行为。 <h3>  位于莫斯科的中国区,房屋都是这种样式。</h3> <h3>  重庆卖30元一斤的蒲公英,在莫斯科遍地都是。都说俄罗斯缺少蔬菜,特别是绿叶类的,为什么这样好的菜却无人采摘?后来,当一位姐姐向导游问出这个疑问时,导游居然诧异地反问:“这能吃吗?”瞧瞧,别说俄罗斯人不知道,连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不知道。这只能说:世界美食在中国,中国美食在重庆。</h3> <h3> 这是酒店旁边的超市,24小时营业。进去逛时,发现蔬菜比重庆稍贵,水果差不多,其他东西都要便宜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酸奶,重庆卖十几元的这儿只要四至六元。几天后从圣彼得堡返回时,我们在这儿采购了不少东西。</h3> <h3>  在这个超市,我们还见到了一种先进的东西:在收银台边,有一个杯状的东西,比普通的矿泉水瓶子稍大,上面连接着一根管子。当收银员没零钞找补时,就拿一张纸写上一些字,连同整钞夹在一起,放入一个瓶子里,再放进杯状物中,一按按纽,嗖的一下,那瓶子顺着管道跑了。一会儿,一个瓶子装着零钞又顺着管道回来了。我惊讶极了,拍下来让朋友圈中的都来猜这东西有什么用,结果只有一人猜得靠谱点。看样子,这不是我一个人孤陋寡闻。后来,一同学给我科普了一下,说这是气动传送,国外航材管理也用,内场维修需要小零件,电脑里提出需求,管理员发料,放入里面,按钮指定传送到指定工位的一个小兜里。</h3> <h3> 下午,去参观小镇的团友们回来后,我们一起出发去参观新圣女公墓。新圣女公墓是欧洲著名的三大公墓之一,对俄罗斯的历史进程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许多名人都长眠于此,如普希金、果戈理、赫鲁晓夫等等。在这里,墓碑艺术和墓主人的思维灵魂完美地结合一起,让到这儿来瞻仰的人们没有悲哀凄凉的感觉,反而是心灵的感憾、精神的振奋和由衷的感动。看着这些墓碑雕塑,就如同和他们在默默对话,静静读着他们的人生故事。</h3><h3> 关于新圣女公墓,最让我佩服的是这样一件事:俄罗斯经济最萧条的时候,此墓的维护费用也成了很大的问题,一些土豪出重金,想在此拥有一席之地,但俄罗斯人认为这会玷污此墓的纯洁,让长眠于此的伟人受到侮辱,硬是没行通。这拒绝之举,显示出这个民族的高傲。但这高傲又是多么令人敬佩!</h3><h3> 新圣女墓旁边的小河畔景色挺不错,清清的河水倒映着绿树红房,野鸭、鸳鸯在水中嬉戏……</h3> <h3>  新圣女公墓旁的小花园</h3> <h3>新圣女公墓旁的那段莫斯科河</h3> 莫斯科的“七姐妹”,可不是七个美女,而是斯大林执政最后十年时下令修建的七座大楼: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饭店、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乌克兰饭店、文化人公寓、外交部大楼,现在人们常称为“斯大林式塔楼建筑”。据说二战胜利后,斯大林觉得莫斯科这座无产阶级的首都,“红色”建筑少得可怜,外国人来参观,这儿却连摩天大楼也没有,会觉得这是一个无精打采的首都。专家们反复论证,都认为莫斯科不适合建摩天大楼。但他们都是经过大清洗存活下来的,不会让领导难堪,于是研究设计并建造出了这种塔楼建筑。由斯大林式塔楼建筑,联想到我国的许多形象工程,它们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h3>  斯大林塔楼式建筑结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纪欧洲哥德式和美国1930年代摩天楼的特点,来表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建筑风格(后来被称为斯大林式新古典主义)。它们的外观大同小异,两侧或四角的配楼较矮,中央的主楼高耸,顶部是细细的塔尖。这些建筑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呈现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以显示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这是七姊妹中的五位,但我傻傻地分不清谁是谁。</h3> 20号,我们从圣彼得堡返回到了莫斯科。回来后首先参观的是莫斯科地铁站。莫斯科的地铁是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开通的,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所以基本上都在地下三四十米处。每座地铁站都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建造,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像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也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如共青团地铁站,设计主题是展示爱国史,激发人们对俄罗斯的未来充满向往,其金碧辉煌得如同沙皇宫殿。马雅可夫斯基站,以诗人名字命名,其建筑风格是“斯大林式新古典主义”,前卫的设计理念融入了传统的装饰元素,别有一番诗人般的浪漫情怀,在1938年的纽约国际展上获得大奖。基辅站的壁画自然主要是乌克兰的风光和生活情景,体现了乌克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传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地铁站,如革命广场站,以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雕塑着冲锋陷阵的苏联红军、站岗值勤的哨兵……当我们看到那些在前苏联电影中熟悉的工农兵人物雕像时,明白自己参观的就是革命广场站。它位于红场边上。 <div> 总体来说,莫斯科地铁保留了浓厚的斯大林时代色彩。从一些地铁站名就可以看出,如十月广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大街、共青团员等。而且,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库尔斯克站,仍能看到前苏联的标语“斯大林教育我们要对国家忠诚,鼓舞我们为了伟大事业努力奋斗!”作为一个在民众心中负远大于正的前苏联领导,其痕迹却仍有那么多,再想到伊凡雷帝时期建造的瓦西里大教堂和红场、沙俄时期建造的克里姆林宫和圣彼得堡市的各类建筑雕像、社会主义时代的建筑雕像,它们在社会制度的更迭中一直相安无事,和谐地并存着,我想这源于俄罗斯民族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对未来的胸有成竹。他们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和瑰宝,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必须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回过头来想想我国一些人的做法,只能扼腕叹息。</div> <h3>  早就听说来莫斯科不去红场,等于白来。因为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场所,也是俄罗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大型庆典和阅兵活动之处。它位于莫斯科市中心,面临莫斯科河。它占地面积大概是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是个不太规则的长方形。它的北面是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东面是古姆国立百货商场,南部是圣瓦西里大教堂,西面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及三座高塔。所以从地铁站一出来,我们就向红场进发,准备去一睹它的风采。谁知,红场封闭了,不让游客进入,说是有庆祝活动。不远万里来到莫斯科,不想空手而归,于是我们几人就在入口附近东游西逛,看什么时候能够进去。过了一阵子,发现很多俄罗斯少年儿童在老师(猜测)的带领下排队来了,从入口鱼贯而入。他们的队伍很松散,我们发现有的游客随着队伍进去了,警察连看也没看一眼,以为游客也可排队进入,就跟着队伍进去了。据目测,红场并不大,中间是一个宽敞的广场,地面铺着一块块看起来很有厚重感的砖头,周围是一些建筑。为看得更清楚,我们离开了队伍。一会儿,来了一个警察,把我们又带到队伍中。我们以为不能随便乱走,就老老实实地站在队伍中,转动身子,看着周围的一切。音乐声中,人越来越多,按队排在列宁墓前的那块广场上。列宁墓前,插着几面红旗,一列老兵笔直地站在那儿……没想到,我们竟能参加俄罗斯的祝贺活动!我正暗自庆幸,忽然又来了一个警察,对着我们又是说又是比划。我们听不懂,茫然地望着他。他把我们带出队伍,想到导游曾说过俄罗斯的警察如何不讲理,我们都有点害怕了。后来,他一直把我们带到入口,用手势告诉我们出去,我们才明白过来。好遗憾呀,差一点就参加他们的庆祝活动了。我们讨论着自己被请出来的原因,一致认为是我们所举的雨伞太醒目。这统一的黄色大伞让我们很多次轻松地在人群中找到团友,没想到也让我们被轻易地清理出去了,真是“成也伞败也伞”。后来听说这是为庆祝列宁少年先锋队建队96周年的庆祝活动。</h3> <h3>  进入红场的学生队伍一分为二,一部分沿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另一部分沿着红墙对面的广场,都向列宁墓走去。</h3> <h3> 这六把黄伞就是我们,的确够醒目的。这张照片中,更醒目的是那大面积的地砖。我刚走进红场,就觉得它硌脚、坚硬,铺得不平。当时我挺纳闷:闻名于世的红场,地面为什么却如此粗制滥造?后来在网上才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这些看起来一点也不光亮可鉴的红场地砖,却大有深意。首先是因为红场是一块不太规则的高地,铺地砖时,俄罗斯人并没有将其铲平,而是因行就势,依行而铺。其次是因为红场地砖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长方形砖,而是像一根一根的长方体砖柱子。正因如此,那地砖与其说是“铺”,不如说是“插”“嵌”。它们一根一根地直插地下,最长的竟然插到了地下2米多深。最后是因为这样铺设地砖,越踩越结实,并且是上下左右都越踩越结实。世间工匠竟然还有如此创意?真是闻所未闻。这些工匠不偷工减料、不赶工惜力,建造了经得起动辄数百年的工程,的确不简单。其实,任何事情,一旦认真去做,坚持去做,何尝不能达到极致,不能成为经典呢?</h3> <h3>大家在列宁墓前集合</h3> <h3>  列宁墓前插着几面红旗,一队老兵笔直地站在那儿。他们是不是卫国战争时的战士呢?</h3> <h3>  通过古姆商场的一道玻璃门,拍到的庆祝活动的尾声。</h3> <h3>下面是我们在红场周围看到的一些建筑</h3> <h3>  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红墙白顶,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873年。</h3> <h3> 历史博物馆前,矗立着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这是1995年5月8日,为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而立。崇拜英雄,不光在圣彼得堡的三大宫殿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现在,在莫斯科,也同样表现得如此直白。</h3> <h3> 圣瓦西里大教堂位于红场南端,紧傍克里姆林宫,建于1560年。它中央的塔高46米,有9个洋葱头状的教堂顶。这9个教堂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后来分别加上去的。传说伊凡四世对这座教堂非常满意,为阻止设计师为其他人设计出同样美丽的建筑,而命人将他弄瞎了。没想到美丽的背后却是如此悲惨。</h3> <h3>  亚历山大花园内的无名烈士墓,建成于1967年胜利节前夜。墓碑上镌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墓前有一火炬,不灭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象征着烈士精神永放光芒。许多莫斯科人结婚时会来到无名烈士墓,怀着崇敬之心向无名英雄们献上美丽的鲜花。俄罗斯人的英雄情结真是无处不在。国家一号岗哨也在无名烈士墓。我们从红场被请出来后,赶到这儿,看到了国家一号岗换岗仪式的末尾。</h3> <h3>  古姆国立百货商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于1893年建成。这商场是奢侈品的天堂,但一楼过道中的冰淇淋却挺平价的,味道不错。</h3> <h3>  古姆商场的内在很现代化,外观仍是如此古朴。</h3> <h3>克里姆林宫的外墙</h3> <h3>马克恩雕像</h3> <h3>我们在莫斯科两顿午餐的餐馆边的建筑</h3> 这次九天七晚的俄罗斯之行,揭开了这个神秘国度的部分面纱。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造型各异、装饰奢华、异常漂亮的各种建筑,还有就是旅游三件宝和饮食三大金刚。 <div>  所谓旅游三件宝指的就是“水杯、雨伞、外套”。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温差大,冬季长而天气阴暗,零度以下就有103天左右,最低温零下42度。夏季也可能气温陡降,阴雨连绵,7月份的平均气温只有18.1度,最高也可达37度。全年晴朗时间只有1568小时,也就是还不到70天。正因如此,旅游三件宝必须随身携带。我们运气比较好,在这几天中多数都是晴朗的日子,玩得很开心。20号那天的降雨致使气温陡降(估计不到10度),让曾经一两天就经历四季(戏称重庆的天气变化)的我们仍冷得直打哆嗦。后来,我们都笑称这是俄罗斯为让我们加深印象故意为之。</div><div> 正因为俄罗斯的气候特点,致使蔬菜水果的品种单一,于是有了饮食三大金刚:洋葱、土豆、胡萝卜。他们的菜品中都有这三大金刚的身影,绿色蔬菜那是奢侈品级别的。也正因如此,他们喜食肉类和甜食。长此以往,身体逐渐发福,以致到老年时有点惨不忍睹了。网上说这就能解释俄罗斯人为什么年轻时貌美如花、年老时却形如木桶了。想想,好像也挺有道理的。</div><div> 因俄罗斯的气候特点,还间接造就了另一种现象:不论昂贵的还是便宜的小轿车,车身都很脏。当我们发现这种现象,问导游原因,导游说,造成的原因很多:一是俄罗斯的民用水电气很便宜,相当于不花钱,但商用的就贵多了,因此不准自己在家洗车,只能去洗车行。在洗车行洗一次车,大约需花费人民币一百元左右。二是俄罗斯经常下雨,说不定刚洗了车出来就又下雨了。三是俄罗斯对车辆的外观不检查,别说是泥了,就是洒着五颜六色的油漆,也不会有人来问。车破旧得快散架了,只要能开动,也不会有人要求你报废。这也造成了另一种现象,就是公路上什么车都有,干什么的也都有。</div> <h3>  这辆小轿车挂着一个拖斗,正驶向高速路的收费站。这在我国,是绝不允许的。</h3> <h3>  没到俄罗斯之前,听说俄罗斯床很窄,只有七八十厘米宽;听说不供应开水,只能喝冷水;听说俄罗斯人特别傲慢,对其他国家的人爱理不理;听说……总之,负面信息特别多。在这次旅游中,我们住的床都是一米五左右(火车上除外),宾馆都有供应开水,俄罗斯人对我们也很友善,和我们交谈合影,主动用翻译软件帮我们买东西,到有的地方买东西也可直接用人民币,一些重要地方还有中文标识……这一切的一切,相信都是因为我国和俄罗斯的友好外交、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虽然我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这么说好像有喊口号的嫌疑,但我真有这种感觉。很多人也说过,在国内看不顺眼的东西太多太多,但到国外一比较,还是觉得只有中国好。我想,这不仅仅是我国的确有很多方面优于外国,也有爱国情结在里面,毕竟“儿不嫌母丑”。</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