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通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8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将2018年端午节放假通知如下: 6月17日至18日放假,共3天。6月19日(星期二)正常上课。</h3> <h3>端午节假期温馨提示:</h3><div><br></div><div>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您准备让孩子如何感受节日氛围呢?为了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有意义的节日,请家长在放假期间做好以下安全教育和科学养护:</div><div> </div><div>1、注意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 </div><div>天气转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开始启用,放假期间请您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不站在山上悬崖处或者让孩子站在海水中间。</div><div> </div><div>2、外出安全注意事项</div><div>外出活动时,请您看护好孩子,并确保孩子在您的视线范围内,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同时教育孩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处大小便等。</div><div><br></div><div>3、加强防火触电安全教育</div><div>教育孩子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玩插座、开关,不玩火,不玩电和燃气,远离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同时,教给孩子自我防范与自护自救的方法,杜绝一切触电、火灾事故的发生。</div><div> </div><div>4、加强交通安全教育</div><div>教育孩子不乘坐“三无”车辆和“三超”车辆,不在马路上玩耍,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并看清红绿灯标志、危险标志、禁止标志,注意上下车时的交通安全。</div><div> </div><div>5、严防疾病</div><div>最近是手足口病高发期,请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作息习惯,提醒孩子多喝水、勤洗手。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以减少与传染病源接触的机会。</div><div> </div><div>6、注意饮食安全卫生</div><div>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请注意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或吃过冷、变质的食品,不吃三无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或拉肚子等意外事件。同时,教育孩子不要吃过多零食,避免消化不良,引起胃肠疾病。</div><div> </div><div>7、注意居家安全教育</div><div>在家休息时,不让孩子攀爬阳台、门窗等,家中的药品、热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div><div>到的地方,并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不易助长病菌的滋生。</div><div> </div><div>8、注意身体健康</div><div>不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一般连续看电视不要超过30分钟,同时要注意看电视的方式,坐的位置要在电视的正前方。每天适当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div><div> </div><div> 9、注意生活规律</div><div>注意保持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合理安排孩子休息时间,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不要让孩子玩得太累,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div><div> </div><div>10、丰富劳动经验</div><div>多带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劳动,让孩子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能增强孩子体质又能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div><div> </div><div>11、注意健康吃粽子 </div><div>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要趁热吃,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吃粽子时,搭配白萝卜、蔬菜、水果可以促进消化,注意避免和西瓜等寒性瓜果一起吃,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div><div>12、请孩子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家庭电话、求救电话等。</div><div>对孩子进行自救自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紧急情况,会打父母的电话,会使用应急电话110、119、120。</div><div> </div><div>提醒: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是我们避免孩子安全事故最好的作为。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让安全伴随每个孩子,每个家庭。</div><div><br></div> <h3>端午节</h3><div>端午节简介</div><div><br></div><div></div><div>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div><div><br></div><div>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 <h3>端午节的来由</h3><h3><br></h3><h3>关于端午节的来由,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h3> <h3>七律·端午</h3><div>(唐)殷尧藩</div><div>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div><div>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div><div>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div><div>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div> <h3>节令门·端阳</h3><div>(清)李静山</div><div>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div><div>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div> <h3>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