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追梦摩洛哥二 红色都城马拉喀什

薇笑

<h3>  到摩洛哥旅行以卡萨布兰卡为中心,分南北两条线路,南线一马拉喀什,撒哈拉沙漠。北线一首都拉巴特,梅奈克斯,菲斯,舍夫沙万,艾西拉。</h3> <h3>  到此一游的旅行,通常只走北线部分地区,而我们摩洛哥一个国家12天的行程,真可谓深度精品行。</h3> <h3>  离开卡萨布兰卡,一路向南,目的地一一红色都城马拉喀什。</h3> <h3> 马拉喀什位于阿特拉斯山脉脚下,作为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和著名古城,马拉喀什在阿拉伯语里意为红颜色,在柏柏尔语则为上帝的故乡。</h3> <h3>  至今还保留着1000多年前古老的建筑和市街,大多的民房糅和了阿拉伯伊斯兰风格和柏柏尔人的特点,红土砌成的平房或楼房,果然是一座红色之城。</h3> <h3>  由法国人设计的伊夫圣罗兰私人花园建于1920年,以蓝色为主色调,高饱和度的建筑加上热带植物,似乎更适合拍写真。</h3><h3><br /></h3> <h3>  闻名遐迩的库图比亚清真寺,被誉为北非地区最美的清真寺,原名竟然是书摊清真寺,因为在12一13世纪时,寺院门前是书摊集中之地。</h3> <h3>  由于不对非穆斯林开放,我们只能在外围拍照,这座清真寺的前身原建于1147年,后因发现建筑未正对着圣地麦加方向而被拆除,至今还能看到旧清真寺的痕迹。</h3> <h3>  据介绍这座清真寺建塔时,在粘合石块的泥浆里拌入了9600袋名贵香料,塔尖的墙壁至今还香飘四溢。还有一些独特而美妙的设置在以后的建筑中再也没有出现过。</h3> <h3>  贾马夫纳广场也被称为不眠广场,是马拉喀什最具特色的地方。这个柏柏尔人露天市场,24小时开放,历史比马拉喀什城还要古老。</h3><h3><br /></h3> <h3>  公元八九世纪时,从摩洛哥北部地区和西班牙来的商队,在前往撒哈拉南部一些国家前,都要在这里歇脚,相互做一些交易,再继续赶路。</h3> <h3>  日子久了,这里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娱乐和贸易的场所。是世界上最热闹的市场。</h3> <h3>耍猴,耍蛇,拳击,说书,算命,文身,卖草药,杂耍艺人,应有尽有。</h3> <h3>遇上卖东西的人,一旦搭讪就意味着要掉进掏钱的陷井。</h3> <h3>黄昏时分,一排排小吃,百货,水果摊点成为主角,空气中弥漫着果蔬,鱼肉香料和人们的体臭。</h3> <h3>望不到尽头的游客,商业味浓郁的集市,无处不在的骗子,只要你举起相机,便有人冲过来,手心向上,嘴里不停念叨 ,问你要小费。</h3> <h3>  两度成为摩洛哥王朝都城的马拉喀什,纵贯摩洛哥古今,凝结了伊斯兰文化和柏柏尔文化精华,直到近代,摩洛哥仍被称为 马拉喀什王国。难怪有人说,没到马拉喀什等于没来过摩洛哥。</h3> <h3>  尽管现实与想象差距如此之大,仍然挡不住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保持千年不变的不眠广场,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认识这座城市和这个民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