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篇文章是郭华先生《小榆林纪事》读后感。郭华先生曾任衡水市委副书记,沧州市委书记,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因在衡水工作时习惯称呼郭书记。郭书记一向关心支持文化事业,记得1999年我首次在山东省美术馆举办个展,他亲自带领衡水市四套班子领导到济南站台助阵,让我感动不已,每每想起心里热乎乎的。2018年春节后,郭书记听说我父亲出版了村史《小榆林纪事》,打电话让我留一本看看,不仅读了,还有了读后感。在对郭书记表达谢意的同时,做成链接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谢 永 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植 根 沃 土 传 承 薪 火</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一读《 小 榆 林 纪 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郭 华 ( 楼 听 雨 )</span></p><p class="ql-block"> 小榆林不是一片榆树,是一个村庄。《小榆林纪事》不是一本散文,也不是一本游记,是一部村史。是深州市榆科镇南、北榆林村的村史。历史上应当有村史的,我也曾经参与编写一部最终流产的村史。也许是眼界所限,孤陋寡闻,这样内容丰富,大气磅礴的村史,还是第一次读到。从头到尾读完这部书,最深刻的感觉只有两句话:这部书确实值得一读;这部书定能传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村发展史。当下,“寻根”是一种时尚,而阅读《小榆林纪事》,不啻一次寻根之旅。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的先辈怎样生活,改革开放富起来之前,农村是什么样的光景,《小榆林纪事》作了全景式记叙。特别是近代以来,农村的社会管理、传统文化、生产劳动、生存状况,乃至婚丧嫁娶、村风家教、生活万象、人情百态……凡你想知道的,这本书里都有。它的容量、它的厚度,它极具特色的叙述、它严肃认真的把握,自己不去读一遍,是难以言传、难以体会的。其语言之生动已经不仅仅是接地气,它本身就是地气的凝聚,从里到外都洋溢着浓浓的地气。但这种地气并不是土气,不是农民的局限,而是站在历史的高地、道义的高地,审视并评判原汁原味的农村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小榆林纪事》就是一部记载与传承中国农耕文化的“农村宝典”。</p> <p class="ql-block"> 史书的生命在于真实。全书秉笔直书,力求真实还原历史。它真实地记载了从旧社会到新中国,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土地改革,再到改革开放,以编年的方式一一道来。书的第五编是1945至1955年的小榆林村,其中第一章即是《捷报频传的年华》。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给老百姓带来的欣喜和那个年代红红火火的景象。《小榆林纪事》的编撰者是一批农村教师和农村的文化人,他们一辈子都不曾剪断和农民之间的脐带,他们以农民的角度看待历史、书写农民,反映农民的真实心态。比如对于当年“大锅饭”时的大集体,书中写道:“当初人们是愿意把集体办好的。但集体总是好不起来,人们日渐失望,责怪声就变成了抱怨声。”他们虽然吃尽了“大锅饭”的苦头,但对于那个年代农村中令人感动、不乏温馨的事情,也如实记录。不仅动情地写下了学习雷锋活动带给小榆林的深刻变化,甚至还有一节专门写了人民公社的功业。史书的力量也在于真实。正是由于《小榆林纪事》真实地记载了农村的兴衰变迁,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通过阅读这本书也能够懂得老百姓为什么拥护共产党,为什么赞成改革开放。为什么国家要富强、农村要富起来,非坚持改革开放不可。这也是这本书给人最深刻的启迪和它所传播的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扬善抑恶,弘扬乡村文明是从始至终贯穿这本书的主线之一。它不仅记载了收养孤儿、下井救人这样积德行善、见义勇为的感人之举,遵循“不以善小而不为”的教诲,对于一些举手之劳的善事、善念,也予以记录褒奖。曾经的年代,农民在自家院子里种两畦菜也是不被允许的,而当时的村公安员谢大虎就负责带人到农民家里“铲除”这些。但进院之后,谢大虎吩咐手下人:在菜畦中间铲一溜就行了,别铲完了,给人们留下点菜吃吧(大意如此,原文为方言)。就这样一件事,书中还专门写道:人们说,大虎好心眼儿,体恤乡亲。与善举相呼应的是感恩。不论是危难之际的一臂之力,还是困难年代的一粥一饭,都铭记不忘。谢永增、谢永兴小哥俩砍的草太多,推着小木轱辘车陷在沙土里出不来,乡亲刘宝印追上他们,不仅给他们推出了流沙道,还把他们送到家。为这事,三十年之后哥俩的母亲见了刘宝印还在“提念”。家庭是乡村里的基本单位,家风是村风的基础,也是善行的温床。《小榆林纪事》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新社会里小榆林村的家庭》篇章,而其中的核心是孝道,并且依旧是通过若干小榆林的人和事,就事论理,循循善诱,扬善抑恶。书中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称之为“国教”,并宣示:培养家风要联系生活,以“国教”为标准,取优存善。读后令人击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榆林纪事》体例活泼,为同类史书提供了典范。看得出,该书的编撰,在体例上努力向地方志书看齐,但又比地方志书活泼得多。譬如专门设计了《“特别政策”时段的回忆》和《新社会里小榆林村的家庭》这样的重点章节,在地方志书中是没有的,但放到村史中,却显得非常得体,非常必要。全书既有一定之规,又不拘一格,一切以记载详尽、表达充分为标准。譬如许多章节在“纪事”之后还有“轶事”,“纪事”是正式记载,“轶事”则是补充。可恰恰是这些轶事有人物、有情节、有观点,尤为生动。书的第十二章叫《社会万象》,其中专门有一章叫《异类》。这里所说的异类不是外星人,也不是异化变种的怪物,而是村里的癞子、赌徒、“扯老婆舌头”的等等乖僻之人和悖理之事。而这些都是地方志书中少见的。该书最大的特色是讲故事,从头至尾通篇都是故事。每一个章节、每一个观点后面,至少有一个故事来佐证这个观点。从燕王扫北留下的故事到八路军抗日的故事,从勤劳致富的故事到孝老敬亲的故事,乃至封建迷信和农村中的鬼故事。借用书中的通俗语言来形容,这些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有鼻子有眼儿。这些故事既让书中的观点更加真实可信,也增加了书的吸引力和可读性。一部几十万字的史书,一口气读下来,一点儿都不觉得枯燥,这是一般史书难以做到的,也足以成为村史编写的范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有国史,村有村史。这句话是对的。但要把客观的历史变成文字记载的历史,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其中尤其难在村史上。上下五千年,从三皇五帝到清朝灭亡,从《史记》到《清史稿》,二十五史哪一部都称得上国史,但记述这五千年的村史有几部?历朝历代帝王将相的故事我们能讲三天三夜,但历朝历代农民的故事传下来的有多少?在没有接触《小榆林纪事》之前,如果有人问我:撰写一部国史难度大还是撰写一部村史难度大,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撰写国史难度大。但读了《小榆林纪事》,我深深感到编撰一部好的村史,其难度不亚于编撰一部国史。而且从存史资政的角度来看,国史村史各有千秋。历史上的农民到底怎样生存,除去少数考古发现从某一侧面予以证明之外,其真实情景只能靠分析、靠猜测。而有了《小榆林纪事》这样的史书,哪怕再过一百年、一千年,有人想要知道今天农民的生存状态,想要知道今天的执政者如何管理农民,再也不必“据考证”、“据传说”,而是据《小榆林纪事》记载:那时的农民生活幸福、心情舒畅,正跟着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奋进。当然,这部书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当下。以主编谢继忠的话说,全书“以发展变化为主旨”。我理解这里所说的发展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客观发生的发展变化,二是农民对发展变化的追求。书中对客观变化的记述让人心潮起伏,而农民对发展变化的向往和追求,更是让人刻骨铭心。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农民的所思所盼,有利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准做好农村工作,为千千万万的农民兄弟谋幸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老实说,这样一部全面、系统、详尽记载一个农村近百年历史,而且坚持以亲见、亲闻、亲历为史料取舍标准的史书,即使由专门机构专门人才来做,也算得上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但《小榆林纪事》却由一位退休的中学校长,带领村中一批有文化的“老者”,历时十年,圆满完成。我敬佩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敬佩他们倾情投入、锲而不舍的精神,敬佩他们不辞辛劳、三更五鼓的付出,更敬佩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鲁迅说过:“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有这样一批人在,乡村文明的火炬就会熊熊燃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本文再版《小榆林纪事》序言,201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span></p> <p class="ql-block"> 谢永增,1961年生,深州小榆林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燕山大学客坐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多次获得国家美术奖项。代表作有《绿源》、《沃野》、《故乡》等,作品被多个政府机构、美术馆、博物馆等处收藏,出版多部个人画集。 2019年,山西吕梁市临县人民政府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孙家沟建立了国内首个乡村艺术馆《谢永增孙家沟艺术馆》。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感 谢 大 家 关 注</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