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多情的唐家闸高岸街》

往忆情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引子:一路1400米青石砖铺就的长道,飘散着古街淡淡的韵味。偶有行人悠闲走过,把恍惚的记忆,遗落在时光里。这是一座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风情小镇唐家闸高岸街,我们时常会被一些细小的柔情与感动潜入心底,忘了自己其实也只是小街的过客。我很喜欢老镇,这可能是因为我的乡土情结和那些耳熟能详的老镇故事让我充满怀旧与好奇感。我喜欢看老镇,喜欢了解一些老镇曾经的过往,喜欢它的民风民俗,更喜欢它独特的风味、美食。高岸街邻近的东风饭店的大肉包、西工房四块钱一碗的小肉馄饨和面条,还有西市美食街上的煮潮阁海鲜、琵琶小筑、王中王牛肉店、十八间饭店、犇犇烧烤店、德旺火锅店、唐闸一楼农家菜饭店、人儿登音乐餐厅、西洋桥集装箱夜市、华宝大酒店、渝府火锅店、1895鸡煲店、唐闸印象饭店、富贵欢鸡煲店、邵记鸡煲店、唐闸一家人饭店、唐闸景澜酒店、五星啤酒店等等美味佳肴,都是我的喜爱。唐闸的饭菜价格在整个南通算最低的市价,如果你在唐闸消费800元一桌,在其他地方不低于1200元!特别是唐闸人纯朴的服务,让食客留下美好的深刻印象。老街少一份喧嚣,多一份宁静,还老街自身本就拥有的内涵,让游客在此有一种穿越,或者多一份感受,而不是来来往往的折返和浮躁,每个老镇老街都有它的特点,或历史、或人文、或景观都不尽相同。而高岸街却有她特别的故事与风釆,如下所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音乐,琴声,魅力无穷!一位摄影艺人,在我与听众专心致志地音乐沟通时,为我们留下了这一张难忘的镜头!当我再回味和寻找这一美景时,已是一生的缺撼!音乐真能让人心有灵犀!如果你觉得我的琴声好听,希望你有一天你来高岸街,我在高岸街老闸口等着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高岸街北川桥下吊脚楼已重新开张!看上去有点孤独,但孤独的人却愿意来到这里让自己心静!让孤独那份特殊感觉包裹自己!您孤独吗?若是,请来高岸街吊脚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说到唐家闸高岸街,大多数老南通人再熟悉不过了。她是人们赞誉的江苏近代第一条民营公路的起点,更是二十年代初唐家闸最繁华的地段。如今的高岸街通过如旧修旧,基本保持着许多当年的风釆与格式。从北川桥至西洋桥,铺着青一色条形板砖的步行街道,给人一种平坦、舒适的游步感觉,当然偶尔脚下几声咔吱咔吱的响声,似乎给人拾起了一份老街的沧桑感。唐家闸高岸街因创建于1905年的泽生外港水利公司而得名,其实原名叫泽生街。自开办大生纱厂后,为了开辟苏北江河水陆交通,张謇于光绪三十年(1904)创建天生港大达外江轮步公司与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外江和内河轮船公司航道开通后,张謇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从大生企业拨资疏浚唐家闸至天生港的河道(即港闸河),创建了泽生外港水利公司。公司地点设在北川桥西侧的高岸街(泽生街)上。我们今天沿北川桥顺河岸向西行百余米,可见两座大型混凝土结构的近代水闸建筑,这就是南通地区最早的近代水利工程设施。该水利工程贯通苏北内河与长江外港的水路交通,成为苏北地区水上工业运输与商务货运的重要枢纽,对地方经济以及沿岸农田水利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北川桥至船闸管理公司沿岸的这条镇内马路便是高岸街(泽生街)。由于浚港挖土筑路,泽生街及向西沿河路基高出它处许多,当地人习惯上称之为高岸街。当年与浚港同时完工的南通历史上第一条公共马路—港闸路,它的起始段正是高岸街。泽生外港水利公司现遗存有两座近代混凝土结构船闸,泊港、泽生船闸管理所旧址,职员宿舍大院以及包括天生港老船闸在内的全套工程与管理机构建筑遗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高岸街二闸口,这是我常常光顾舒发感情发泄缅怀的雅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高岸街就像似一个月牙的环形,外边缘西边与北边是一式修旧如旧、青砖小瓦的高岸街民宿、东工房和泽生后街,内边缘对面是曾经的南通造纸厂与广生油脂厂,就是如今的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月牙的内侧是一条紧靠路牙东连通扬运河西连长江的港闸河,就像一条镶嵌在高岸街中间的玉带,沿着联排式青砖小瓦建筑群一直延伸至街西南端的西洋桥畔,晶莹剔透、婀娜多姿。高岸街,这是一条别具浓郁市井风情的内港老街。张謇为大生企业职工兴建的工房大都围绕在这条街上。当年,马戏团与戏班子来闸演出,最爱吹打奏乐顺着这条环状街面招摇过市,引得沿街各工房的劳工与镇民纷纷拥向街头弄口引颈围观。还有南来北往的行船贩夫,乘着泊船待港的空闲,提上满篮满筐的山货海味、时鲜土产,上岸走街串巷、吆喝叫卖。老街一年四季商贾云集,闹忙不竭,生意做得红红火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累了,东工房空关的走弄里转转,也许你的心情会轻松许多,来吧,高岸街上我等着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曾经住在高岸街的老人们至今仍记忆深刻的老街坊、老商号有:复新春菜馆(唐家闸最大的菜馆,该店的大蟹黄包子口味特好,远近闻名)、中华理教会慈善堂、大盛和茶园、马清云茶食店(公私合营后的唐闸食品二厂)、陆鬼麻子小儿科诊所(祖传秘方,手到病除,今唐闸医院特色儿科)、卜家茶馆书场、川桥园菜馆、泽生水利公司闸管所、斗香台(土地庙)、方隆吉香店、朱成酱油坊(后来的南通市酱制品厂)、朱林豆腐坊、宣家草行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高岸街沿河高大茂盛的梧桐树,把街道遮得严严实实,透过梧桐树下的四季阳光,让遐闲时坐在树下围凳上拉风琴的我,感受一份幽静的惬意与浪漫之情。微风轻柔,掠过脸颊,弹一曲《思乡曲》,却似道出过往居民一腔浓浓的乡愁。琴声悠扬,回荡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飘扬于蓝天白云之间。也许今天的高岸街还处在旅游开发的前期并不繁华,尚无游织的人群,我能静坐于此独享清幽之乐,可谓一大幸事。相信若干年后,这里的梧桐树下围凳轮不到我来凑热闹了。抬头仰望窸窣作响的梧桐叶,一种怀旧之情、冥冥之想淡淡的萦绕在我脑海。一些人一些事、能忘的忘不了的总会在脑海中一一轻显。这世界‘情份’二字无论何年何月我们得牢记与拾起!除非你是一个硬心肠、没心没肺的莽夫!就像今天我们怀念高岸街那样的依依不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琴迎游客,人迎知己!让我您为老镇的美丽,共奏同一首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据传唐家闸著名西医袁志明开设的综合医院“志明医院”,就建在泽生外港水利公司头号闸斜对面,这是唐家闸唯一的综合医院,有内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住院部、门诊部、手术室等,并有X光室。当年,邹韬奋先生在唐家闸近乡抗日根据地患病,袁志明院长秘密前往为其救治。这已成为唐家闸故老口口相传的佳话。另值得一提的是,创建于1932年的唐闸工人子弟小学校也坐落在这条街的东南拐角。这是一所由大生一厂职工发起创办、大生厂拨付经费、工人子弟免费入学的唐家闸第二所完小,1946年学生已达千余名,解放后又扩招工农子女入读。菁菁校园,莘莘学子,老街也因此笼罩着浓浓的书香与勃勃生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夜晚漫步在高岸街道上,河两边串串渔火景观灯,还有一排排悬挂的 宫灯,恍惚之间,仿佛又把我带回那条记忆中的老街。我喜欢一个人闲步于这条清幽的老街,或追寻偶尔传来的蛙声,或凝神于锈迹斑驳的老闸口,遐想当年这里来来往往、穿梭不息的商船过闸口的繁忙景象。我喜欢看看只剩一面墙的泽生水利公司旧圵,因为这里也有一段与张謇有关的凄美爱情故事,一个后人喊她菩萨爹爹的美丽女人,在这处幽深的宅子里修心坐缸圆寂在这里。据传她面容秀丽,学识渊博,乐善好施,与世无争她一副慈善的面容与人不争,给右邻左舍施善积德,大家说她一棵菩萨的好心肠。文革期间她已七十多岁,但保养得像五六十岁的娇容,加之长时间关在屋里,皮肤特别的苍白。她寸步不移,不与外界接触,潜心修佛,直到生命的终点。那些关于她的故事,她的传说早已随风消逝,只留下残痕旧迹供爱捕风捉影的后人们细细回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每当我看到如今只剩下一段残墙断壁的原泽生水利公司旧扯,心里总是一阵心痛!为什么呢?我的电脑里还留存着当年完整的房屋结构啊!就十数年,人为地让它倒下了!遗产保护是这样的吗?心痛之余,我一个屁民无力追责谁是谁非!只能把对老镇的爱让文字表达。今天唐闸开发公司又在原地仿建了一些院子,泽生公司门垛子保留了下来,还算将过补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青瓦白墙,一切都排列得井井有条,古朴又不失趣味。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美:是一种特色美,木梁横七竖八地摆列着,接头处的一个个惟妙惟俏的猫头瓦,寓意一个人像猫一样地敏捷。屋梁木架上,刻上了精美的图案,令人赏心悦目。我很喜欢老镇这条街,这可能是因为我的乡土情结缘故吧。看着老镇那熟悉的条石路,两岸的楼阁、民宅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起舞。白色与黛色将河水染成了一幅水墨画,让河水氤氲出老街的水墨味。高岸街的桥总会很及时地出现在眼前,跨过河水,微微拱起的身躯释放出无尽的意境。而水,满怀柔情地拂过水中的桥身,从桥下从容漂游而过。流水的灵动慢慢爬上桥身,融入了桥的意境之中。古街,是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岁月的脚步轻轻,历史的印迹重重。于是,总是情难自禁,在阴雨霏霏时,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每个日子里,一定要去老镇古街走一走,静静的,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要从青石板的路上踏过,从北川桥、泽生新桥、西洋桥上走过,在扶风垂柳边驻足,情怀,就这样,一次次的沉淀与延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里的原样几乎全没了!这是一个很遗憾的败笔!希望留下的点点原生态情景不再被人为损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座我假设的泽生桥,孤零零地在黑暗中默默地依立着,没名没份,不知何日让那些梦中情人倚立桥头与您同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称江苏南通老镇唐家闸,是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原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原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嫡孙张绪武称:中国的工业始点在南通,南通的始点在唐家闸。高岸街,南通乃至全国第一条民营公路的起点,我看好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北市街,我已于2018年九月为您的重辉,向南通市相关领导与部门撰写了我的呼吁!放心吧,会好的!既使有人不开心,但是我会拼着命为您的存活而奔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南通唐闸老少挚友爱心群,为古镇早日成为旅游镇,尽献我们的奉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刚新建的唐家闸牌坊气势辉煌!引人注目,又为小镇增添一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夜色中的多情高岸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