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味道:徐渭之青藤书屋(4)

陪你深度游 原创游记

<h3>  明朝的学生,第一次考试是童生试,考过了叫生员,考不过叫童生,这童生和你年龄无关,只要没考过,哪怕你八十了还是童生。&nbsp;</h3><h3> 尽管这是最低级别的考试,但对于参考的学生来说却至关重要,一、过不了这关,你根本没办法考秀才。二、过不了这关你也没机会获得政府的生活补贴。</h3> <h3>  虽然听上去童生试难度不大,实际要放到现在,这考试比目前高考进211要难多了。首先是人数,像徐渭所在的山阴县,一般能通过的生员数在三十人左右,山阴县是高考大县,这三十人的名额,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其次、能进入这名额,不一定能参加下次的乡试,有资格参加乡试的最差成绩也得前五名。再次、通过考试的生员,根据成绩好坏还要分级,有什么廪膳生员、增广生员和附学生员等。目的是确定谁能享受国家补贴,谁不能享受。<br /></h3><h3> 1537年,嘉靖十六年。</h3><h3> 这年十七岁的徐渭第一次参加考试,考试的结果是败北。</h3><h3> 对于这次考试,民间的传说是这样的,天才卓绝的徐渭没多久就考完了,徐渭觉得必中无疑,就在考试卷上画画,画的内容是有人到徐家去报喜。而考官不录取他的原因是嫌徐渭的文章写得太短,故而徐渭在二十岁,第二次考试的时候,特地把文章写得很长,并把原来的字文清,改名为文长。但结果依然落榜,原因是文章写得太长了。</h3> <h3>  这当然是民间传说,无非是给这个才子的不中,做一个不是因为才而是因为命的解读。<br /></h3><h3> 但徐渭的两次不中,我觉得可以从他十六岁时作的《释毁》一文中找到端倪。</h3><h3> 《释毁》一文,现在已难以找到,陶望龄在《徐文长传》中记载道:年十余,仿扬雄《解嘲》作《释毁》。据说此文一成,轰动全城。</h3><h3> 既然《释毁》不存,但《解嘲》仍在,徐渭到底为什么要特地仿扬雄的这篇文章,而这篇文章为什么能轰动全城?这最重要的原因,正是《释毁》的内容切中了科举制度的弊端,这文章的内容迅速获得当时学子的共鸣。</h3><h3> 扬雄的《解嘲》主要内容就是写读书人在体制下的无奈,扬雄认为汉以前读书人,只要有才领导很重视,所以取得功名是这样的:"夫上世之士,或解缚而相,或释褐而傅……",汉以后呢?领导就不尊重读书人了,反正我不用你,也无人能用你,"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所以就算以前那些人才,如果到现在他的命运是:"向使上世之士处乎今,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罢,又安得青紫?"</h3> <h3>  徐渭正处在科举考试最成熟、最完善的明朝,这种体制对人才的影响比之于扬雄的汉朝将更为巨大,正是扬雄文章的内容激起了徐渭极大的共鸣。扬雄的客子嘲的是扬雄的不得志,所以扬雄要给客子做解,那么徐渭要解释的毁又是什么?极有可能就是要阐述,这种体制对人才选拔的弊端和对人才的摧毁。<br /></h3><h3> 如果十六岁的徐渭,是以这种眼光审视着自己即将面对的童生试,那么他的名落孙山,似乎冥冥中已经注定,而这正是刘县令让他读古文种下的恶果。</h3><h3> 只是人总是生活在现实中,超越时代的思想,带来的不是愉悦而是痛苦,思想越深刻,痛苦越沉重。</h3><h3> 第二次未能考取生员的徐渭,背负着别人没有的压力生存。</h3> <h3>  徐渭十四岁的时候苗宜人病故。<br /></h3><h3> 苗宜人为徐渭可以说从感情到物质付出了她的全部,她对徐渭"穷百变、致百物、散数百金,竭终身之心力"。而徐渭对于苗宜人的感情一直觉得恩重如山,正是苗宜人对徐渭的无私付出和极大期望,让徐渭对苗宜人哪怕赶走生母,而从未有一字抱怨,在《畸谱》记恩中,只记下了苗宜人而不是生母。在苗宜人病重期间,徐渭一直希望能以身代母,磕头到出血。显然对于十四岁的徐渭来说,此时的苗宜人是他生活的唯一保障,如果苗宜人走了,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唯一依靠的就是长兄徐淮了,而这个大他三十岁的长兄,根本没有心思照看这个弟弟,甚至都没兴趣回榴花书屋的这个家,一直浪荡各地,寻找他心目中的方外仙人,至于弟弟只是父亲留给他的一个累赘而已。陶望龄说:"幼孤,性绝敬敏。"这种不幸遭际形成的敬敏性格,既成就了徐渭的卓绝才华,也注定了他的一生苦难。</h3><h3> 苗宜人对于十四岁的徐渭,是他所有情感的寄托,所有爱的来源,甚至是他能安全生活的保障。一个百日丧父,十岁离母,十四岁又要失去苗宜人的懵懂少年来说,这将是个多么重大的打击。这个世界上最爱他的三个人,在他十四岁前都离他而去。在徐渭以后的人生中,爱似乎经常缺席,让他一个人面对这冰冷的世界。</h3> <h3>  第一次考试败北,对于徐渭似乎还不是什么大事,但二十岁的这次考场失利,徐渭已经是不能承受之重了。<br /></h3><h3> 明代的童生从理论上说,你可以一直考下去,只要坚持,只要努力,考个秀才总还是有机会的,特别对于像徐渭这样的神童来说。</h3><h3> 只是理想和现实往往有着一个面包的距离。</h3><h3> 谁都无法只读书不吃饭,于是当时的习惯,秀才考到二十岁,家里如果困难,自己觉得不是这块料,也就放弃考试了。绝大多数人不是务农,就是学门手艺,毕竟生存比理想要现实得多。张岱在《琅嬛文集》中说:后生小子无不读书,及至二十无成,然后习为手艺"。</h3><h3> 对于即将面对的这样的未来和命运,徐渭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只是这个时候的徐渭应该受到了兄长的警告,如果这次不中,就要另谋出路了,所以徐渭才有"学无效验,遂不信于父兄,而况骨肉煎逼,箕豆相燃……"。</h3> <h3>  出于现实的压力和对自己的自信,落第后的徐渭做出了其他考生不敢做的事情,向主管浙江教育的学政上书,徐渭正式向世人展现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这篇上书《上提学副使张公书》,他向当时的提学副使张岳提出了复试的请求。<br /></h3><h3> 中国历代对老百姓唯一公正的制度就是科举,直到现在唯一公正的体制也是高考。所以对这个制度公正性的重视,在历朝是极为看重的,唐伯虎就是涉嫌科场作弊,从此于体制无缘,鲁迅的爷爷就是因为科场舞弊案而导致家道衰落。</h3><h3> 张岳要给徐渭一次复试的机会是极为不易的,担着极大的风险,但徐渭的这封上书,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教育主管。</h3><h3> 徐渭说:"请假晷刻,试其短长,指掌之间,万言可求"。这份自信,如果没有足够的底气是不敢这样说的。同时他也进一步激起张岳的爱才之心,"明公岂靳毫发之劳,使才士沉沦朽没,不得仰首信眉激昂当世也!"</h3><h3> 张岳看到这份上书的时候一定被徐渭的逼人才华、困顿遭际、积极进取所感动,终于在张岳的努力下,徐渭被童生试录取,列为廪膳生员。</h3> <h3>  徐渭终于进入了体制内,有了一份国家发给的生活补贴,至少生活有了保障,可以继续以后的乡试征程了。<br /></h3><h3> 如果刘县令在徐渭十岁的时候,告诉了他人生的理想的话,那么二十岁的时候是张岳给了他进入体制内的机会。</h3><h3> 徐渭的人生似乎在这一年看到了转机,而接下来更大的幸福正等着徐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