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布泊(之一)——戈壁之谜(风光篇)

墨舞春秋

<h3>  一直以来罗布泊是个像迷一样的存在。对罗布泊的关注,源于早年彭加木在此地的离奇失踪和一系列的探险家的故事,源于当年的核试验在我心里留下的震撼。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又了解到该地域的楼兰古城这个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结点,在1500多年前神秘消失,以及由此引出的更多关于罗布泊的神秘传说。曾经的繁荣和文明湮没在历史尘烟之中,更增添了我一睹风姿的欲望。有幸的很,我真的来了。</h3><h3> 5月20日始,我们一行20余人随新疆哈密大漠飞虎越野车队开启了罗布泊探险摄影之旅,三进三出无人区,历经戈壁沙漠高温、大风、沙尘暴等自然天象和车陷沙窝、爆胎、迷路等险境,游历大海道、南湖大峡谷、小南湖、野生胡杨林、红柳滩、流动的沙山等原始景观。条件艰苦自不必说,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h3><h3><br /></h3><h3>之一:戈壁之迷</h3><h3><br /></h3> <h3><br /></h3><h3> 罗布泊是因为地壳运动由海底隆起而形成,历史上就因为干旱多沙而人迹罕至,造就了原生态的自然美和苍伤美,她的美是野性的,绝无人工雕饰,正因为无人,才美的令人窒息而震撼,美出了星际。这儿的雅丹石层次分明,那是古老地质变化的写真,层层叠叠的褶皱线条就像密码,隐含了无数的信息,等待后人去探索。其实曾经的罗布泊可不是这样的戈壁沙漠,几千年前,这儿也是潋滟葳蕤,莺飞草长的西域最大内陆湖泊,随着干旱少雨而变迁,完全干涸消失却是近代的事儿了,成了"海枯石烂"的现实版,现在有些地名中还带有"海"字、"河"字,"泽"字,也成了对往昔无尽的追忆缅怀。罗布泊消失的原因科学上语焉不详,似乎最终都归结为环境退化说,因而和楼兰一样吸引了无数的探险考古者。</h3> <h3>  据说在高空观察,干涸的罗布泊像人的耳朵,耳洞、耳廓极为神似,又称"地球之耳"。在这片荒芜陌生的土地上,每一道沟壑都盛满了久远的丝路故事,每一个断崖都述说着一个古老传奇。早起登上雅丹峡谷高处观赏大漠晨曦日出,太阳从地平线冒头,将雅丹山体和巨石投出了长长的阴影,光照处通体泛着红光,阴影处戈壁石泛着幽蓝。横卧的雅丹山体就像从几千年前驶来的巨轮,扯着风帆带护卫,捎来了楼兰王国的问候,孤立高耸的一个个巨石又仿佛是身披铠甲的威武之师,日夜守护楼兰公主的故乡。我小心又紧张地用脚步丈量这里的沟沟坎坎,指隙滤过风尘,贪婪的搜寻着一切,不为秦砖汉瓦,不为锦帛青瓷,不为汉使张骞身后的刀光剑影,也不为隐没在黄沙里的神踪秘笈,只为近距离感受散落在此,镌刻在岩石之上,融化在空气之中,绵延未绝的人类文明气息和情怀。</h3> <h3>  我们也曾在戈壁上颠簸辗转一天,只为看到大漠深处沙山夕阳的惊鸿一瞥。那天晨拍回到营地,吃完早餐,稍事休息后驾车前往沙漠深处的一处胡杨树林,中间发生一个小插曲,因为前天的沙尘暴盖住了旧的车辙,多次来过的驾驶员们迷失了方向,在无垠的戈壁荒漠上兜兜转转几圈才找到方向。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戈壁颠簸和沙漠冲浪,终于看到了稀稀落落的一片绿意,我们来到了原始胡杨林地。眼前大片枯死的胡杨树,只剩下枯干和四处散落的树枝簇拥着一颗颗活着的胡杨树,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中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助,陪伴胡杨的还有一丛丛红柳和一丛丛的骆驼刺。中午,我们在胡杨树下野餐休息,沙漠地表的温度高达60度,感谢不算高大的胡杨树给我们些许的阴凉。有几位队友因身体不适,提前撤退了,剩余的一直坚持到傍晚6:30,车队继续出发前往拍摄点戈壁深处的沙山。来到目的地,顿时被眼前的大自然震惊了,茫茫戈壁上突然隆起高高的沙山,远远看去,沙山是那么纯净柔美,在夕阳的照耀下,沙坡似绸缎般平滑,又似长裙般飘逸,沙山脊背的线条优美舒展,似撇捺钩仄,无与伦比。大家下了车也顾不得疲劳,一鼓作气登上沙山,只见沙山在眼前绵延起伏一直到天边,回过头,茫茫戈壁一望无际,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也惊叹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在戈壁中几乎一天的坚守,终于迎来一天中最美的时光,直叹苍天不负。</h3> <h3>图文原创:胡中华</h3><h3>出镜模特:阿丽娅、苹子、小玺、赵污污、里约巴萨,帕迪蔓,大熊等</h3><h3>策划服装:保哥</h3><h3>保障车队:新疆哈密大漠飞虎</h3><h3><br /></h3><h3><br /></h3><h3>敬请关注后续图文: 楼兰传说,星夜寻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