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知青岁月【原创】

铃儿

<h3>  我1970年中学毕业了,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积极报名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领到了一张光荣证。从此,我就和千百万热血青年一样,有了个"昵称"——知青。70年的8月30日,我们胸戴红花,从长江路步行到火车站,登上了北去的列车,到安徽的西伯利亚—肖县插队落户,开始了我终身难忘的五年知青生涯。</h3><h3><br></h3><h3><br class="Apple-interchange-newline"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3>  就要离开合肥了,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们三个下放的同学,和好朋友到黄山照相馆拍下题词为"好儿女志在四方"的照片。拍这照片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是合肥人了,也没有想过:户口迁离合肥容易,再迁回来就不容易啦,更没有想到,当我再次成为合肥人时,是历尽煎熬的多年后,且户口本上登记的是:肖县迁入。郁闷啊😒好像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h3> <h3><br></h3><h3> 因婉云生病,我陪梅梅在杜集生产队呆了一个多月。难忘在杜集度过的中秋佳节,因为那是我们第一次远离父母在农村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清晰地记得,我们用辣椒炒了一大盆🍆子,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在洒满月光的院子中间,大家围着案板坐。小组长傅伟义用刀切开从家里带来的月饼,我们就边说边笑边吃。村子里的社员感觉很这些学生很有意思,好多人趴在围墙上看我们。</h3><h3> 一个多月后,我依依不舍地和梅梅等同学告别,回到了郝新庄。虽然我和杜集的同学只相处了几十天,但结下了深厚情谊。回城后,只要有机会,我们杜集小组插友会在一起拍照。</h3> <h3>  我们到农村的前10个月,国家每个月发给我们10元钱,定量供应40斤粮食,所以干不干活无所谓,生产队也不安排我们干重活。淮北农村的面食和山芋特养人,春节回肥时,我长得胖乎乎的。记得我到好朋友工作的地方去找她,走到她面前,她竟然没认出来我。</h3> <p class="ql-block">  我和王祯伟、许为民、洪礼宪、阮小黎、郑宪永组成了一个插队小组,被分在杜楼公社郝新庄大队第一生产队。我们很幸运,生产队长郝圣勤是个有文化的人,对我们很关心,很照顾。记得我们刚到农村时,先安排在五保户大娘家住,后来为了我们的安全,将生产队会计室腾出来给我们三个女生住。 刚到农村时,烧饭是我们需过的第一关。生产队给我们搭了个简易厨房,一个锅灶,锅灶旁有个风箱,锅灶上是个大铁锅。早饭轮流烧,中、晚饭是分工合作。我到现在都能记得小组长王祯伟歪着头拉风箱,眯着眼往灶台里填柴火的样子。难忘有一次午收季节,压井没水了,我和宪永到离住处很远的浇灌庄稼的机井去挑水的情景。那是个烈日炎炎的中午,我和宪永顶着烈日,摇摇晃晃把水挑回来。记得那时我们经常是手忙脚乱的把饭做好,刚吃完就该上工了。</p> <h3>  看到这张在棉花地里的照片,就想起摘棉花的情景。摘棉花是按斤数记工分。生产队发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带大口袋的围裙,我们自带一条床单。在棉花地里,我们两只手上下左右飞快地采摘雪白的棉花,手指经常被尖硬的棉花壳戳破。一天下来,累的腰酸背痛,能采摘20多斤,偶尔也能采到30多斤。</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和平是中学时的好朋友。难忘她在郭庄采访时,坐郭庄知青刘贤俊的自行车,颠簸几十里路来看我。几十年过去了,我俩每次回忆这件事情时,她总是说,当时没想起来给你带点东西。我总是说:看到你格外亲。那个年代的友情就是是这么简单、纯真!</h3> <h3>  有一天我正在田间劳作,平的记者朋友到我们大队来采访,找到了我,给我拍下了这张站在拖拉机旁貌似拖拉机手的照片。</h3> <h3>  记得在我们下放的第二年,陆续就有同学回城了。他们有的是病退,有的是父母单位内招,有的是转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小组也只剩下3个人了。1973年,公社将知青重新组合,我和小黎一起到10队,与毕华等6位女生组成新的插队小组。</h3><h3><br></h3> <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我们在10队住的三间草屋在村头路边,贞队长个子不高,为人憨厚,对我们关心照顾,要求也挺严的。难忘午收农忙时节,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们吃完饭,洗了洗,正准备睡觉时,加班的钟声🔔敲响了,连续多日干活,实在是太累了,我们赶紧关灯睡觉。吴队长在窗前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喊一遍,但我们都不出声,队长无可奈何,只好走了。印象中,10队的男劳力没有1队的多,所以我们就要干上山拉石头、拉车等重活。难忘有一次拉车,我们走的较快,转弯时🚗翻了,压在我的身上,好在不是重车,无大碍。</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张收藏几十年微微发黄的慰问信,就难忘春节不回城,过革命化春节的情景。大概是74年的春节,我们在农村过年。年三十晚上,我们烧饭,烧菜,忙的不亦乐乎,还买了瓶特别甜的萧县红葡萄酒。喝完酒,吃完饭睡在床上,翻来复去睡不着,想家,想亲人,思念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第二天,大队书记李绍敏请我们到他家吃饺子。这顿饺子,好吃啊!肉加萝卜,茴香调料,滋味回味无穷。干活累,能熬过来,生活苦,黑乎乎的棉籽油炒菜,没菜吃时用开水冲酱油泡饭吃,也能熬过来,就是想家的滋味最难熬!记得有一次,丁庄的乔梅、维明来了,我们相约第二天回合肥。谁知第二天早晨醒来,下起了瓢泼大雨。怎么办?大雨挡不住我们回家的脚步。我们五个人,每人披个化肥口袋,背个黄书包,步行二十多里,走到火车站,买了张三角钱的车票,坐上了回家的火车。这是我们第一次逃票,在车上虽然有说有笑,但心里是七上八下,期盼着列车早到合肥。过了蚌埠,开始查票了,我们被列车长带到了一边,教育了一番,就让我们回到了车厢内。那个年代,家家都有知青,所以对我们是宽容的😄[调皮]🚄终于到了合肥,我们从一号门出了站,欣喜若狂,大声呼喊:乌拉!乌拉!</p> <p>  这张微微发黄的照片,留下了我们在农村少有的体育活动场景。瞧!我和王希在最前面,头挨着头,脚抵着脚,咬着牙,卖力地拔河!还是王希眼力好,发现我们穿的是自己做的鞋子。那个年代的我还真是能干,不仅会做鞋,会绣花、会打毛衣,还会快速擀面条,和面做到手光、面光、盆光。</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组后来又来了两位同学,她们是刘卫民、欧阳琴。三间草屋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它的回忆。难忘我们养过的一群小🐔,这群小鸡有只公鸡是小头领。我们每天上工时会带着鸡群跟在我们的后面走几步,我们下工回来时,会看到这群鸡在门前的树底下。那是个夏天的晚上,我们听到关在厨房的🐔在叫,在外露宿的社员大声喊:学生,黄鼠狼吃鸡啦!我们都不敢起床。第二天,小鸡安然无恙。真是要感谢大声呼唤的纯朴的社员。</p><p class="ql-block"> 最难忘的是饿肚子。有一次下大雨,厨房的柴火全湿了,没法烧饭。我们晚上就没吃饭,大家在床上讲故事,讲着讲着睡着了。第二天继续下雨,无法烧饭,睡在床上,肚子咕咕叫,饿的我们头昏眼花。中午实在撑不住了,我们拿着钱和粮票到大队食堂,想买点东西吃。大队干部在招待客人。大队长很生气,大声喝斥我们。三顿没吃饭的我们哭着回去了,继续昏昏沉沉地睡。这件事惊动了家住我们生产队的公社善云书记,他叫信贞队长派人给我们烧饭,并让生产队允许我们无柴烧时,可用生产队场上的垛草。我们再也无没柴烧的后顾之忧啦!</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张照片是我有幸作为肖县特邀代表出席合肥市上山下乡先代会的珍贵留影。记得这次会议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印着"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的搪瓷大茶杯,一袋水稻种。搪瓷大茶杯陪伴了我很多年,可惜没有保存下来。水稻种向队长汇报后,队长拨了一小块地让我种。水稻水稻,在缺少水灌溉的淮北平原是无法存活的。虽然水稻颗粒无收,但我对吴队长还是心存感激。</h3> <h3>  解放军是我从小就敬仰的人,特羡慕女兵。可我因家庭出身(爷爷是黄埔军校第十二期队部领导)这辈子都与女兵无缘。在一个寒冷冬天的下午,有个外大队的知青(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是谁了)带来了一套军装,让我去照相,圆了我穿军装的梦。我站在空旷的田野,光秃秃的树干旁,拍下了这张女兵照,过把飒爽英姿女兵瘾。</h3> <p class="ql-block">  大概在74年,婉云担任了生产队的妇女队长,我担任了记工员。记工员虽然不要出工,但每天要走很多路,到社员分散干活的地方去记工分,有时面对想多记工分的人还要坚持原则。最难忘的是每天中午吃饭时间,我要去粪场收社员家的有机肥。我顾不上难闻的气味,一边称肥料,一边记载,一边龙飞凤舞地给社员写个凭据。在农村插队四年了,我们前途迷茫,回城的路在何方?我们憧憬着早日离开农村,回到父母身边。</p> <h3>  73年以后,各级政府对知青工作越来越重视。这是我们公社参加县里知青工作会议代表留影。公社书记、生产队长、知青干部都参加了会议,可见当时对知青工作的重视。</h3> <h3>  我们大队李绍敏书记亲自抓知青工作,丁培英书记具体抓。这是我们大队的参会代表。</h3> <h3>参加县座谈会留影。</h3> <h3>  1975年初,大队给我们盖了几排瓦房,称为"知青点",我们都从低矮的草房搬到了知青点。记得为了办好知青点,我们还骑自行车到郭庄学习管理经验。知青点有食堂,有阅览室,有乒乒球桌。食堂免除了我们收工回来的做饭之累,闲暇时可以打乒乓球、看报刊杂志,让我们枯躁的插队生活有了乐趣。难忘知青点给我们插队生活带来的欢乐时光!</h3><h3>(照片由玛丽提供)</h3> <h3>  每次回到合肥时,我最喜欢到离家最近的长江照相馆,花2角5分钱拍张半寸照片。拍照片时我忘记烦恼,忘记忧愁,总是笑得很灿烂。这些照片,留下了我人生中最美的容颜,是青葱岁月最美好的回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那个年代,没有彩照。想臭美咋办?就拿着自认为拍得不错的照片到照相馆,花钱来张美美哒的彩照。</h3> <h3>  回到合肥和好同学在一起照相,是我最大的快乐。小玲、小华在城里工作,不忘我这个务农的同学。五年的知青生涯,书信连接着友情。难忘小玲时常在信里给我夹寄邮票,虽然一张邮票8分钱,但她当时工资也不高啊,我脸朝黄土背朝天,干一天活挣的工分也不过几角钱。小华手巧,我有几件衣服都是她做的,为我省下了做衣服的工💰。浓浓的同学情、深深的朋友情温暖着我,陪伴着我走过艰辛的知青岁月。</h3><h3><br></h3><h3><br></h3> <h3>  1975年我被推荐上学了。我和立群、王希在徐州云龙公园拍照留念。拍照时还不忘知青本色,把衣服的袖子卷得高高的。这张照片是我知青岁月的最后一张照片。 &nbsp;</h3><h3> 知青五年,最苦的活是挖河,肖濉新河我去挖过。睡的是大地铺,吃的是大锅饭,每天披星戴月,不知疲倦,无休止的干活,苦啊!最累的活是午收,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带件衣服,休息时,在田头倒头就睡。最怕饭还未吃完,队长喊到场上加班,累啊!最危险的活是打农药。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连口罩😷都没有。20来斤重的药筒背在身上,刺鼻的味道直往鼻孔钻,险啊!最不喜欢干的活是打玉米🌽叶子。钻进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长长的玉米叶子在我的脸上、胳膊上割出一道道小口子,汗水渗出来,钻心地疼,痛苦啊!最喜欢干的活是拉平车,三个人拉辆车,中间是个小伙,旁边两个姑娘,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大家有说有笑,想出力就拱腰,不想出力,就少拱腰。夏季晚上,小伙子还会到集体菜地偷摘黄瓜给我们吃,喜欢啊!</h3> <h3>  1975年10月,我离开了农村,踏上了求学之路。难忘知青岁月,因为那是激情燃烧又五味陈杂的青春之歌,有苦、有泪、有辛酸、有彷徨。难忘知青岁月,因为那段岁月历练了我的人生。我是个凡人,我不想说,知青岁月无怨无悔,但我想说:难忘知青岁月,那是因为我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广阔天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