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b><i> </i></b></h1><h5><b><i> (本文的撰写,得到了71师炮团 梁肇昌、董振东、213团协理员 谈善友 等首长们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致谢。)</i></b></h5><p class="ql-block"><br></p> <h1><b> 前 言</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壮哉!我们的71师》以美篇的文体发出去后,得到了广大文友、特别是我们原71师战友们的充分肯定,并给了笔者莫大的鞭策与鼓励。许多战友意犹未尽,纷纷鼓励笔者,将我们24军的基本情况也简单地写一写。为了不负广大战友们一片诚挚的热心,笔者参阅了许多有关我们24军的军史及有关资料,撰写了本篇拙文,以满足战友们的要求。因能力所限,拙文纰漏、瑕疵之处,诚望战友们包涵,并于及时的斧正,笔者 不胜感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笔者撰写本篇拙文时,惊闻我们24军第九任军长姚保钱中将于2018年6月9日在天津254医院不辛逝世,享年 94岁。(1925——2018)在此特致哀悼。并致将军一路走好。也向将军的亲人们表示诚挚的问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姚保钱军长永垂不朽!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52828 . 老兵(陶 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承德市所辖三区八县行政区域平面图</i></b></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过渡地带的<b>承德市,</b>是河北省的省辖市,它西南与南分别挨着北京与天津,背靠蒙辽 ,省内与秦皇岛、唐山两个沿海城市以及张家口市相邻,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b>承德市</b>跨度从北至南269千米,从西往东280千米。行政区域面积39702.4平方千米,占河北省总面积的21.15%。<b>承德市</b>距离北京市约225千米,距天津市约304千米,距唐山市约188千米,距朝阳市约271千米,距张家口市约374千米,距赤峰市约199千米。距秦皇岛市约219.8千米。据2013年统计,<b>承德市</b>户籍总人口378.15万人,少数民族以满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40%。<b>承德市</b>辖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和承德县、兴隆县、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三区八县。<b>承德市</b>是国家最优秀旅游城市,有避暑山庄、外八庙、金山岭长城、千手千眼观世音等等名胜去处。承德机场随城而建,张唐铁路、京沈高铁、锦承铁路、京通铁路沿城而过,国道101、111、112公路交叉而行 ,从北京沿京承高速到承德,只需两个多小时,交通十分便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承德地区</b>自古就是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它处于祖国的最北面,俨然是祖国的北大门。派一支虎狼之师扼守这一地区,是任何一届军事领导和军事班子的首选良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4军(52831部队)就驻防承德市。</b></p><p class="ql-block"><br></p><h5><b> <i>承德市与周边省市行政区域平面图</i></b></h5>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24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程和优良传统的英雄部队。我们部队前身红5团,红24师、红10军团、红3团、红9团、浙南红军挺进师等红军部队战斗在南方8省。中央红军长征后,他们坚持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均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战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初期,于1938年1月,分别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2团和新四军第2支队4团。第1支队2团的前身主要为湘赣边、粵赣边及东北等地游击队;第2支队4团的前身主要是闽西、闽南、浙南的游击队组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9年11月,第1、第2支队合并,组成江南指挥部;第4团则北渡长江,组成苏皖支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2团和4团分别改为第2旅4团和第3旅7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3年,2旅4团并入苏南的16旅,改称48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4年12月,粟裕亲率第1师主力3个团(3旅7团等)从苏北挺进苏浙皖边,于45年2月组成新四军苏浙军区,第16旅编为第1纵队,南下部队编为第3纵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于1945年11月北撤,原第1纵队改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946年5月,再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称第6师,辖第16(原6纵队)、18旅(原独立旅)。10月,山东野战军第7师20旅(前身为新四军7师19旅57团、皖南支队)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17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成立华东野战军。第6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各旅分别改为第16、第17、第18师。同年9月,随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大军共同经略中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第6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归第3野战军第8兵团辖制。军长王必成,政委廖海光。下辖各师,分别改为第70、第71、第72师。6月,第70师北上配合兄弟部队解放青岛。第71师南下淮北,归鄂豫皖边区联合剿匪指挥部指挥,进剿大别山地区土匪。8月,第72师配合兄弟部队攻占长山列岛。1950年3月,第71师归建。1950年10月,第71师改建空军序列,1951年5月,改建空15师。第25军74师归第24军建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24军,参加了淮海战役。他们挥师战莱芜,一个师歼敌二万余人。飞兵垛庄,合围孟良崮,击毙敌王牌主力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鏖战豫东,活捉敌兵团司令区寿年。逐鹿淮海,与友军抗击国民党两个兵团及蒋纬国的战车旅在内的轮番进攻。打过长江去,第一个攻占江南铜陵县城,创下了赫赫战功!我们24军的将士们,南征北战,前赴后继,充分表现了攻必克,战必胜,善打大仗,硬仗,恶仗,似狂飙呼啸沙场,如猛虎永扑敌阵的英雄气概。是陈粟麾下叶王陶部队的基干力量,战斗作风骁勇剽悍,战斗力很强,,是第3野战军的主力军,也是共和国的王牌精锐部队。</p><p class="ql-block"><br></p><h5><b><i> 我们24军第一任军长 王必成中将 (1949.01——1950.03)</i></b></h5> <h5><b> <i>我们24军第一任政治委员 江渭清 (1949.01——1950.02)</i></b></h5>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我们的24军时归第3野战军第8兵团辖制。1952年9月 ,奉命编为志愿军序列,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军长兼政委 皮定均、张震(代)。时71师奉命调出,原25军所辖74师调入24军,全军改隶第9兵团。志愿军第24军率所部70、72、74师,于1952年9月12日经辽宁安东(今丹东市)入朝,参加了1953年 夏季反击战役及金城战役,10个月歼俘美、李军3.7万人,立下了名垂青史的赫赫战功。72师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用436发子弹毙敌214名,荣立特等功 ,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停战以后,我们24军参加了朝鲜经济恢复和建设,维护了停战协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10月,我们24军凯旋归国,隶属于北京军区辖制,驻防河北省唐山,部署在京郊和唐山一线,拱卫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原70师辖所部,改为北京卫戍区警卫3师。1969年10月,全军重排番号。第74师改称第70师,并以北京军区工程兵第3工区为主,重建了第71师。我们的24军辖第70、71、72师等部 ,移防至承德地区。移防后,24军军部驻承德市区,70师驻丰宁,71师驻滦平、密云,72师驻唐山,后移防隆化;其它各部均有驻地。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们24军是首批进入震区的部队,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为祖国和人民又创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步兵第71师被撤销建制及番号。同年,我们24军被改编为陆军第24集团军,军部仍驻承德市区,原部队代号52831部队,隶属于北京军区辖制,为乙类集团军。第24集团军下辖70、72两个步兵师,并编入坦克1师,炮兵旅、高炮旅及守备第4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2003年,陆军第24集团军被撤销,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进一步强军,做出了新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附: </b>我们24军及所辖各部队的代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4军部 52831部队 驻地: 承德市</p><p class="ql-block">70师 52824部队 驻地: 丰宁</p><p class="ql-block">71师 52826部队 驻地: 滦平、密云</p><p class="ql-block">72师 52829部队 驻地: 唐山、隆化</p><p class="ql-block">炮兵团 52818部队 驻地: 承德县双峰寺</p><p class="ql-block">高炮团 52827部队 驻地: 承德</p><p class="ql-block">坦克团 51267部队 驻地: 滦平</p><p class="ql-block">守备5师 51167部队 驻地: 丰宁城子镇</p><p class="ql-block">守备7师 51179部队 驻地: 沧州</p><p class="ql-block"> 51330部队 驻地: 围场</p><p class="ql-block"><br></p><h5><b> <i>我们24军第二任军长 皮定均中将 (1950.03——1953.04)</i> </b></h5> <h5><b> <i>我们24军第二任政治委员 廖海光少将 (1950.02——1951.03)</i></b></h5> <p class="ql-block"><b>步兵第70师 (52824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第70师,是由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于1949年2月改编的。师长陈仁洪,政委谢立全。其前身为新四军2支队机关及新3、新4团组建的新的第2支队,1941年4月改编为新四军6师16旅。1943年1月,与1师2旅合编为16旅。1946年1月,改编为苏浙军区第1纵队,同年11月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1946年3月,6纵扩编为华中野战军第6师,以原6纵4个团组成6师16旅。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6纵16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第70师。该师是江南新四军老部队,是新四军的甲等旅。70师所辖208、209、210团均为老部队,由新四军的46、47、48团三个主力团改编。部队战斗作风过硬,机动能力强,攻防兼备,尤其擅长野战条件下作战,为三野头等主力师,是我们24军的第一主力师,也是陈粟首长直接指挥时间最长的三个师之一。老2团(70师210团)因作战勇猛顽强,每战必胜,打出了虎威,被新四军授予“战斗模范团”光荣称号,被江南人民称为“老虎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0师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淮南、解放青岛、渡江等重要战役战斗,其下辖各团被誉为“打不垮的46团,赶不走的47团,大大的48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9月,70师随军参加了志愿军抗美援朝,参加了上甘岭防御、金城战役等战役战斗,歼敌9600余人。1955年10月归国,驻防京郊,担负首都保卫重任。1960年4月,改编为摩托化师。1962年10月底,执行陆军机械化师编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15日,70师改隶北京卫戍区,改称警卫第3师,是卫戍区的重装师。其所辖208、209、210团也随师进行了改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9年,步兵74师改称第70师,辖所部移防河北省丰宁县。74师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第20师,是1939年5月以新四军第4支队8团、挺进团等部组建的新四军第5支队。1941年2月改为第2师第5旅,1947年2月改称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20师。20师也是一支战功卓著的部队,该师解放战争时期是三野25军头等主力师,以善打阻击战扬名,《南征北战》就是该师背景。该师历史更是悠久,是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鄂豫皖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的火种,桐柏游击队就是该师的前身,小说《桐柏英雄》写的也是这支部队。抗战成立新四军时,新四军四个支队,实力最强的第四支队的八团就是该师,后以该团为主又成立了新四军第五支队。1952年,第25军改隶空军,步兵74师改隶24军,9月随军入朝参战,歼敌1.08万人。1955年归国。1957年1月,74师改隶66军建制,参加了全国大比武。69年10月,74师重归24军建制,11月改称步兵第70师。其所辖原步兵220、221、222团,随即改为208、209、210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08团,代号52834部队,驻防丰宁县凤山镇。208团由华东野战军6纵16师46团于49年2月改编,是江南新四军老部队,基础较好,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两级的主力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09团,代号52820部队,驻防河北省隆化县。209团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6纵16师47团,49年2月改称70师209团。该团是江南新四军老部队,很有战斗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10团,代号52819部队,驻防丰宁县、怀柔区,原华野6纵16师48团,是赫赫有名的“老虎团”。49年2月改称70师210团。该团是老红军团队,是新四军早期八个主力团队中的特团,部队战斗作风勇猛顽强,长于野战条件下的攻防作战,战斗力特强,是军、师第一主力,也是三野最为著名的主力团队之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0师炮兵团,代号52823部队,驻防丰宁县南辛营乡。是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24军70师驻防的河北省丰宁县,全称应该是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部,南邻北京市怀柔区,北靠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多伦县 ,东接承德市围场县、隆化县、滦平县,西面与张家口市赤城县、沽源县接壤。丰宁满族自治县,据2013年统计,县域总面积8765平方千米,辖9镇16乡及1个民族乡,总人口40万人,有满、回、蒙、汉等13个民族,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5%。丰宁县是河北省6个坝上县之一,32个环京津县之一,13个环首都经济圈县之一。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剪纸艺术之乡。111、112国道和16条省级公路贯穿全境。丰宁县距离承德市约149千米,交通很是便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8年,步兵第70师缩编为步兵第70旅,2003年编为摩步旅,改隶陆军第65集团军建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i>我们24军第三任军长(代) 张震上将 (1953.04——1953.08)</i></b></p> <h5><i><b> 我们24军第三任政治委员 皮定均中将(兼)(1951.03——1953.03)</b></i></h5> <p class="ql-block"><b>步兵第71师 (52826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步兵第71师,是由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7师于1942年2月改编,梁金华任师长, 陈伟达任政治委员。步兵71师的前身为1943年2月组建的新四军第7师皖南支队,1946年10月改编为第7师20旅。同年10月调归华中野战军第6师为第17旅。1947年2月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第17师。该师成立后,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渡江、大别山剿匪等重要战役战斗,建立了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师部及所辖步兵211、213团机关编入空军,步兵212团改编为空军警备团。1950年12月下旬,71师师部暂改为中南军区空军航空预科总队部,211团改为1团,213团改为2团。1951年5月,改编为空军15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1年3月,皖北警备第14旅第40团,原第90师270团,原第102师305团编组新的步兵71师。1952年7月,该师师团两级机关全部上调组建空军,营以下分队分别编入第70、第72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9年10月27日,中央军委命令,以北京军区工程兵第三工区为主整编为步兵第71师。以原工程所属153、154、155三个建筑团分别改编为步兵第211、212、213团,新建1个炮兵团,1个工兵营,1个通信营等3个直属营,尔后又组建师、团属炮兵分队,3个直属连,以及教导队、修理所、师部医院,归第24军辖制。组建工作从11月1日开始,至25日圆满结束。新建的71师按照乙种编制整编完毕后,率师直机关及211、212、213、炮兵团于1970年9月,移防河北省滦平地区和北京市密云县区,拱卫首都北大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11团,代号52835部队,驻防滦平县大屯满族乡兴洲村。211团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7师49团,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1师211团。该团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12团,代号52832部队,驻防滦平县张百湾镇。212团是由华东野战军6纵17师50团于1949年2月改编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13团,代号52828部队。驻防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213团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6纵17师51团,49年2月改称24军71师213团。该团是皖南的老部队,战斗力较强,是师主力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3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步兵213团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直属支队,归武警总部直接辖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1师炮兵团,代号52821部队,驻防滦平县长山峪镇西营子村。辖4个炮营,2个独立连,1个独立排及团卫生队。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炮兵团于当日21时就在丰润县集结,是第一支进入灾区的部队。 舍生忘死,奋力救灾,为人民又立了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71师所在驻地河北省滦平县,,归承德市辖制,位于承德市西南部,处于京、津、辽、蒙的“金三角”交汇点。距离北京市二环165千米,距离首都国际机场120千米,距离承德市避暑山庄65千米,距离天津市275千米,距离省会石家庄市465千米。滦平县县域总面积2993平方千米,辖20个乡镇,总人口32.3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9.4万人,主要是满族,占总人口的6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1985年,步兵第71师被撤销建制及番号!</b></p><p class="ql-block"><br></p><h5><b><i>我们24军第四任军长 梁金华少将 (1953.08——1956.04)</i></b></h5> <h5><b><i> 我们24军第四任政治委员 谢福林少将 (1953.03——1956.07)</i></b></h5> <p class="ql-block"><b>步兵第72师 (52829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1949年2月,由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第18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第72师。72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驻防河北省唐山地区。后随军移防至河北省隆化县张三营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隆化县,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献身的地方,位于承德市中部,七老图山脉西侧。北和东北与围场县、内蒙古相邻,南接承德市、滦平县、承德县,西邻丰宁县。隆化县。县域面积约5475.30平方千米,人口约41.40万;辖7个乡10个镇,8个民族乡,8个社区,362个行政村。2012年,被授予“中国书法之乡”称号。隆化县距北京250千米,距承德市60千米。京通铁路、承隆铁路贯通南北。隆化县公路成网,承赤高速、承张高速、承围、隆郭、等多条国省公路干线通车路程591千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4军72师的前身是1941年8月由苏中三分区机关和各县独立团、“联抗”1团组建的苏中军区第1旅,1945年10月改称苏中军区独立旅。这是一支以红军干部和部分红军连队为基础、吸收了大量知识分子的久经战斗锻炼的部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间,这支部队参加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歼敌2.41万人。在反攻作战中,曾以一个旅取得了先后在攻克泰兴和伍佑之战中,各全歼伪军一个师的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沙土集、豫东、淮海、渡江、长山列岛等重要战役战斗。在莱芜战役中,以伤亡400余人的代价歼敌2.2万余人,受到了华东野战军前委的通令表扬。孟良崮战役中,圆满完成了战役合围任务,为全歼整编74师立下了第一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9月,随军入朝参战,主要担负中线上甘岭、平康、五圣山地区防御任务,参加了金城战役,共歼敌16.2万余人。214团8连战士张桃芳创造了志愿军狙击手单人战绩的最高记录,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5年10月,72师回国,驻防唐山、隆化地区。1985年,整编为陆军第24集团军步兵第72师,执行北方乙种步兵师编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8年,72师与唐山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合编为河北陆军预备役炮兵第72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2师所辖部队简况如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14团,代号52825部队,驻防滦平县。214团前身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2团,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214团。该团是苏中军区通过统战形式发展起来的部队,战斗作风过硬,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15团,代号52833部队,驻防滦平县。215团前身为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3团,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215团。该团也是有过特殊经历的部队,作风好,战斗力很强,是军、师主力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兵216团,代号52830部队,1993年9月前驻隆化县张三营镇,同年9月后移防至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大营。216团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8师54团,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4军72师216团。该团是苏中的地方部队,战斗力较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2师炮兵团,代号52822部队,驻防唐山古冶区。后移防隆化十八里汰。</p><p class="ql-block"><br></p><h5><b><i> 我们24军第五任军长 张云龙少将 (1956.04——1964.05)</i></b></h5> <h5><i><b> 我们24军第五任政治委员 张日清少将 (1956.07——1959.02)</b></i></h5> <p class="ql-block"><b>24军坦克团 (51267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24军坦克团,其前身为1951年8月7日在江苏省徐州市组建的坦克独立第7团。该团以坦克第2师摩托步兵团1营及工兵连、迫击炮连、指挥连为基础编成,时称“战车独立第7团”。同年10月13日,划回第2战车编练基地领导指挥,担负教学保障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2年7月21日,该团改编为第2战车编练基地练习大队。1954年7月,改称装甲兵第2编练基地练习团。1956年3月,,改称第4坦克学校教练团。1968年8月,改称坦克独立第11团。1969年9月,改称北京军区独立坦克第2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6年5月,独立坦克第2团编入第24军,改称陆军第24军坦克团,设营河北省滦平县金沟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7月,24军坦克团转隶第24集团军步兵第70师,改称第70师坦克团(后称装甲团),移营至滦平县城。2003年,随第24集团军撤编,番号撤销,坦克团历史结束。</p><p class="ql-block"><br></p><h5><b> <i>我们24军第六任军长 陈仁洪少将 (1964.05——1969.11)</i></b></h5> <h5><i><b> 我们24军第六任政治委员 陈远波少将 (1959.02——1963.03)</b></i></h5> <p class="ql-block"><b>军直炮兵团 (52818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军直高炮团 (52827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这两支24军直属部队,均为1961年1月,陆军65军炮575团的加农炮营和榴弹炮营调归我们24军,与军原部分炮兵分队分别整编成24军炮兵团和高炮团。随着24军的撤编,这两支部队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br></p><h5><b> <i>我们24军第七任军长 万海峰上将 (1969.11 ——1972.05)</i></b></h5> <h5><b> <i>我们24军第七任政治委员 廖鼎琳少将 (1963.03 —— 1968)</i></b></h5> <p class="ql-block"><b>北京军区守备第5师 (51167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 北京军区守备第5师,是在1974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北京军区工程兵第七工区在丰宁县土城子镇改编的。师长 姜林,政委任家骥。下辖原工程兵第150团、215团为基础组建守备第17团、守备18团、守备19团。1979年11月,该师增编守备第20团。1980年11月1日,北京军区守备第5师由陆军第24军代管。同日,守备第17团调归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参与组建“北京军区围场守备师”并一同调归陆军第24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守备5师驻地土城镇,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北部,距县城10千米,南距北京185千米,西距京北草原旅游区40千米,111国道、324省道贯通该镇南北东西。虎蓝铁路、承张高速及规划中的京锡高速均途经此地并设有站点和出口。土城镇位于丰宁县境中部,全境总面积369.4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人口1.62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撤销北京军区守备第5师番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守备第5师(51167部队)所部如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7团 51310部队 崇礼县</p><p class="ql-block"> 18团 51173部队 隆化县</p><p class="ql-block"> 19团 51176部队 丰宁县</p><p class="ql-block"> 20团 51311部队 丰宁县上黄旗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h5><b> <i>我们24军第八任军长 唐述棣(1972.05 ——1983.05无照片。) </i></b></h5><h5><b><i> 第八任政治委员 陈仁洪少将(兼)(1968——1969.11)</i></b></h5> <p class="ql-block"><i> </i><b>北京军区守备第7师 (51179. 51330部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北京军区守备第7师,是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于1980年11月,以河北省军区独立师师部、步兵第1团、步兵第5团和守备第5师17团为基础组建“北京军区围场守备师”,师长杨锦、 政委 尹国明。原步兵第1团改编为围场守备第1团;原守备5师17团1、2营和步兵第5团1营改编为围场守备师第2团;步兵第5团2、3营扩编为围场守备师第3团;原独立师炮兵团欠85加农炮营和守备17团炮兵营欠一个连改编为围场守备师炮兵团;部队由陆军第24军代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1年3月,北京军区围场守备师改为北京军区守备第7师,原围场守备师各团依次改编为守备第7师第26、27、28团。守备第26、27团驻防围场县执行国防施工任务,守备第28团驻防滦县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师部司、政、后机关和直属队高炮营、坦克营、修理所、教导队以及师炮兵团仍驻沧州市运河区。师部前指设在守备26团团部,隶属陆军第24军辖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5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 : 北京军区守备第7师撤销番号,改编为北京军区守备第7旅。1992年12月,北京军区守备第7旅再次精简整编并撤销番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守备第7师,驻防沧州地区,代号51179部队。1985年11月移防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代号改为51330部队。围场县,位于承德市最北部,有著名景点木兰围场。围场县距承德市区153千米,距北京市340千米。东邻内蒙古赤峰市,北接克什克腾旗,西北与内蒙古多伦县相连,南邻隆化县,西南与丰宁县接壤。总面积约9217.7平方千米,辖7个镇30个乡,总人口约55万人。是承德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县,是冀蒙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守备第7师在围场驻防,所辖部队如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守备26团 51170部队 沧州</p><p class="ql-block"> 51331部队 围场</p><p class="ql-block"> 守备27团 51165部队 沧州</p><p class="ql-block"> 守备28团 51166部队 沧州</p><p class="ql-block"> 51332部队 滦县</p><p class="ql-block"> 炮兵 团 ? 沧州</p><p class="ql-block"><br></p><h5><b> <i>我们24军第九任军长 姚保钱中将 (1983.05 ——1985.07)</i></b></h5> <h5><i><b> 我们24军第九任政治委员 李怀德大校 (1969.11 ——1970.12)</b></i></h5> <h3> 陆军第24军荣誉单位 :</h3><h3><br></h3><h3> 1.红军团 —— 步兵第70师208团</h3><h3><br></h3><h3> 2.兖州登城第一连 ——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1连</h3><h3><br></h3><h3> 3.兖州战斗英雄连 ——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2连</h3><h3><br></h3><h3> 4.兖州战斗模范连 ——步兵第70师第208团第5连</h3><h3><br></h3><h3> 5.渡江模范营 ——步兵第70师第210团第3营</h3><h3><br></h3><h5><b> <i>我们24军第十任军长 周玉书中将 (1985.07 ——1990.01)</i></b></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任政治委员 朱松岭 (1970.12 ——1978.05)</b></i></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一任军长 刘丕训少将 (1990.11 ——1993.03)</b></i></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一任政治委员 蔡别文 (1978.05 ——1984.07)</b></i></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二任军长 粟戎生中将 (1993.03——1998.08)</b></i></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二任政治委员 曲继宁中将 (1984.07 ——1985.07)</b></i></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三任军长 李世明 上将(1998.08——2003.12)</b></i></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三任政治委员 张明春少将(1985.07——1988.02)</b></i></h5> <h5><i><b> 我们24军第十四任政治委员 尹文声少将 (1988.02——1990.06)</b></i></h5> <h5><i><b>我们24军第十五任政治委员,徐自强中将(1990.061995.01)</b></i></h5> <h5><i><b>我们24军第十六任政治委员 张鼎文少将 (1995.01——2001.05)</b></i></h5> <h5><i><b>我们24军第十七任政治委员 孙 堂少将 (2001.05——2002.05)</b></i></h5> <h5><i><b>我们24军第十八任政治委员 李国辉中将 (2002.05——2003.12)</b></i></h5> <p><br></p><p><br></p><p><b><i> 作者 : 52828 老兵(陶 然)</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