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最想父亲的时候。凄冷的风激起我对父亲的思念,岁月往事涌上心头。最近,总想为平凡朴实的父亲写点什么,让他那如尘埃般的人生在茫茫寰宇中留下一点点生命印记。</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父亲因长达34年之久的脑梗死后遗症以及近两年来的肺栓塞和肺气肿医治无效,于2018年5月25日(农历4月11日)13:55分不幸去世,享年79岁。</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默默地走了,走得那样急促,走得那么安静,没有给家人留下一句话,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哀思和永久的怀念。突然间,觉得从未和父亲好好道别,从未想过有一天,父亲会消失在这山水间,再也不会见面。</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是千百万中国普通农民中的一员,他老人家一生勤劳节俭、忠厚善良、诚实守信、秉持公正、光明磊落。为家庭、为子女、为村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0年12月12日(农历11月14日)父亲出生在陕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爷爷奶奶膝下唯一的儿子,从抗日战争到大跃进的那个年代,全国上下都缺衣少穿,贫困、饥饿是每天都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家境贫寒,生活所迫,父亲读完小学五年级不久在其表哥的推荐下,57年年底在甘肃省白银市公安处参加工作。</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父亲月工资36元还买不来一筐洋芋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爷爷、奶奶的生计问题,60年初辞职回老家接过了生活的重担。</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0年,父亲与母亲结婚,从此有了新的家庭,我们兄妹四人也陆续出生,随之而来的是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孩子抚养与教育、老人赡养,家庭的所有重担几乎全部压在父亲一个人肩上。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年代,年轻的父亲为了养家,最初成了人力车的车夫,起早贪黑,风餐露宿,顶风冒雪,奔波忙碌,父亲的很多病根儿,在这个时候就埋下了。当终日劳苦和解决饥饿成为生活的常态,这中间的所有痛苦,更多的就变成了一种活着的希望、一种求生的欲望。</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之后,在那个年代父亲属于文化人还写得一手好字,六十年代初期当过一段时间教员后,又干了大队会计、大队主任、大队支书近三十年。</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父亲当村干部的岁月里,父亲带领全村社员兴修梯田、修水库、修农田水利设施、修学校、打大坝、搞农田基本建设、办铁业社、办磨坊、办代销店等。尽管每件事情都不是大事,但是把所有的事情加起来就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使全村老少受益。</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逢乡亲们有事,都留有父亲忙碌的身影。即使遇有诸如兄弟分家或因其它而争吵之类的事,都是父亲前去解决纠纷。每当遇到什么事情,父亲总能坚持真理,秉持公正,协调解决了好多看似鸡毛蒜皮实质上是非常棘手而且最容易激化矛盾的问题,最后赢得了乡亲们的高度信任和尊重。父亲的言谈举止,身体力行无不影响着周围的人们。</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推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大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家也在父亲的精心劳作之下,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日子一天天过的好了起来。</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家兄弟多,窑洞少,眼看大哥也快到结婚的年龄,81年5月份父亲决定新箍几孔窑洞。6月份便开始打石头,8月份开始挖地基,收完秋开始用人力车拉运石头,第二年正月初二开始箍窑洞。那个时候除了大哥在外打工,二哥、我和妹妹三个年龄小还都在上学,所以,箍窑洞过程中的高强度重体力劳动绝大部分由父母完成。父亲和母亲在其中吃的苦、流的汗、受的罪,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得到。</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因多年来的积劳成疾,85年1月11日(农历84年11月21日)凌晨得脑梗死住进了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之后最终落下了右测肢体偏瘫后遗症。</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这一病在失去劳动力的同时,还要支付沉重的医药费,这无疑给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永不服输的父亲,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天天坚持锻炼,身体恢复的也较快。</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生活刚刚开始能自理之后,为了还清大哥结婚欠下的部分债务,为了保证二哥婚礼如期举行,为了我和妹妹不辍学,86年春天父亲拖着病躯用自己的左手(右手失去活动能力)拿起锄头又和母亲一起开始在田地里进行辛勤劳作。</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 父亲一生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四个养大成人,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钱。自己所经历的各种困苦,却成了父亲努力的方向和动力。</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供养子女上学上,父亲毫不吝啬。为了供我上学,在当时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光靠父亲种地的微薄收入杯水车薪。所以,父亲年年在信用社贷款来支付我的学习费用。为了我考取功名,父亲不知道操了多少心、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91年7月10日高考结束的第二天,父母很早起来就到村口等我,在那烈日炎炎下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一直等到下午七点多我出现在村口。父母焦急的等待和期盼的眼神,我能感觉到父母错综复杂的心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等高考成绩公布后,我又一次与大学的校门擦肩而过。一天中午,父亲坐在大门墩上对我说,你已老大不小到娶妻生子的年龄了,就目前咱家的条件再无能为力支撑你补习的费用,更没有能力为你娶媳妇,自己去延安找你别熟哥哥,看看那里有没有打工的地方,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做个上门女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简单的几句话,说出了父亲的无奈和失望。瞬间,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于是决定外出打工来弥补家用。到开学的时间,父亲托人给我捎话来,让我继续复读一年。可上学期我没有去复读,而是一边帮助二哥城里卖糕干些零碎活,一边复习功课。到了下学期开学的时候,父亲给我做工作并让我同学好好劝劝我继续复读。于是,我又踏上复读之路。</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功夫不负有心人。92年高考终于成功了,在外打工的我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忙回家第一时间告诉了父母,从来不流泪的父亲激动的流下了高兴的热泪。</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为我常年出门在外,不能守候在父母身边,为了少让父母担心和牵挂,一般每天都给爸妈打个电话,有时候忙的忘记打了,母亲第二天就把电话打过来,说昨天你忘记打电话,你爸催了我好几次了,让我打个电话问问你有啥事没?我一般两个月左右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每次回家父母都喜出望外,走的时候却恋恋不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安顿路上注意安全,到家了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每次,我都走得很远了,回头望望,父母总是还在远处望着渐渐远行的我......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年农历八月十五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说话间父亲流露出想去城里居住的意思。于是在征得家人一致同意后,刚刚收完秋的大哥二哥就开始帮忙装修房子,紧追慢赶,于去年国庆节前夕父母高高兴兴的搬进新居。尽管父亲仅仅在城里住了短短的六个月,但这段时间是父亲最开心快乐的时间。父亲常说,城里的房子宽敞、干净、冬天暖和;城里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灯火通明、夜色迷人是农村一辈子都见不到的繁华景象。</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想起过去那些岁月,父亲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儿女,为了我拖着残疾的身躯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每当想起父亲的时候,内心深处深深的体会到父爱如山、父爱无私、父爱伟大。</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百善孝为先,孝敬须及时。好在父亲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我们兄妹四个陆续成家立业之后父母的生活条件逐年好转。特别是我上班之后,父母的生活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伟大的父爱终于得到一点点回报。父亲的晚年生活相对于农村的大部分老人来说应该是幸福的。</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一生,任劳任怨。在我们的大家庭里,父亲上对得起长辈,下对得起子女,而子孙后代从他身上所学到的和所受的恩德是永远无法报答的。</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敬爱的老父亲, 您该歇歇了,您走了,请您放心的走吧 。我们兄妹会尽全力共同照顾好母亲,让母亲能幸福的安享晚年。</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敬爱的老父亲,天堂有路,人间有情,祝您一路走好!</span></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 21018年6月8晚23:00于西安</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 西南风5级 中雨 14—22℃</h5><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