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div> 漉湖</div><div> 漉湖,那个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几次整装都未能成行,直到遇见我先生,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漉湖人,才有幸去到那里!</div><div> 清明时节晴朗的一天,我们便带上儿子从益阳驱车近两小时车程,途经沅江,茅草街大桥,到南大,最后抵达漉湖———亚洲第一苇场!从过了茅草街大桥后车子就好象一直在一条黄绿交织的锦缎上行驶,两旁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绿荫成冠,一路延展。树下金灿灿的油菜花,花海连绵、甜香扑鼻!这些都无暇细细领略,一路狂奔!此刻归家的心情应是跟这车速一样的急切。</div><div> 进到村口,在右边一块刻着“亚洲第一苇场”的大石头旁边先生停了车,离家近二十年的他感触最深,这是转业回地方,一切尘埃落定后回家。抱着儿子,他笑了笑说,爸爸当年就是从这出去的,现在,我们回来喽!虽然说得云淡风轻,但我却能知道这些年他的不易、艰辛,他的努力!决定带着儿子步行,路两边的垂柳绽出了绿芽,淡淡的绿,轻到象烟!折了几根编了个头圈,再插上几朵油菜花,给儿子戴头上,他就一路笑着往前跑,稚嫩的小脸蛋上沾满了油菜花的花粉!侄儿侄女们已经都外出求学、工作,家里只剩勤劳朴实的哥嫂。先生已经先到,哥嫂得知我们都回了,远远的就看到他们在桥那头相迎!哥嫂寡言,却最是朴实勤劳节俭,远近都是出了名的!因整日的劳作被晒到黑黝黝的脸上却露着是最温暖的笑容。回到家里,嫂子开始张罗可口的饭菜。可别小看漉湖哦,这有最鲜嫩爽口,全天然的绿色食品——芦笋。芦笋号称江南的小人参可不是虚来的,当嫩嫩的笋尖从肥沃的泥土里钻出来还顶着白色的绒毛,他们被暖暖的春风温柔的抚摸后,就开始一个劲的疯长,这时候人们就开始下湖采它的嫩笋了。采芦笋那可是一项特别艰辛的工作,得穿上雨靴、厚实的外套,深入到芦苇荡里,挑选肥嫩多汁的嫩茎采下来,一层一层剥掉外面的叶子,最后剩下中间一根筷子粗细的芯,这就是鲜嫩爽口的芦笋了,通常一大捆才能剥下一小碟子成品,拿回家煮过后才能食用。凉拌清炒、下火锅都是一流的口感!还有那自带春天气息的野芹菜和蓠蒿,这些躲在芦苇下面嫩到手掐都能出水的小野菜啊,在这肥沃的土地里跟着芦苇一起较劲一样的生长着!一大把野芹摘掉叶子放锅里大火随便翻滚几下,起锅便是一道美味无穷只属于春天的菜!蓠蒿可以选择清炒或跟腊肉一起下锅,再豪气的洒点辣椒,自带清香,开胃下饭!而野生的黄鳝,数嫂子做的最好吃!鲜嫩Q弹,辣得恰到好处总让我大快朵颐!还有各种鱼虾蟹类都是漉湖的特产,都能让你口福眼福俱饱,意犹未尽满载而归!</div><div> 饭后我们决定去芦苇荡里!并不是对那渔帆点点,绿波荡漾的景色仰慕已久,而是想看看当年父母为了我们姐弟俩能衣食无缺,而每年的秋冬来这里收割芦苇赚取微薄的生活开支的地方!直到我真正站在这,站在这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丛边,那份震撼,那份心疼,让我瞬间热泪盈眶,几度哽咽久久不能言语!这些芦苇长得比人都高,棵棵粗状结实。一棵接一棵,一片接一片,连绵到天际!风拂过,吹得万头攒动,绿浪翻滚!我竟仿佛看到了我那瘦削坚强的母亲在芦苇丛中,在那用干枯的芦杆搭建的工棚里面烧火煮饭,洗衣劳作!她每日里帮大家伙做饭洗衣,缝缝补补,冬日里河水刺骨,那么多人的衣物、饭菜啊!一双手得冻成什么样子!而父亲则和那一群割苇大军们进入芦苇深处手舞镰刀挥汗如雨。秋收完刚进山砍的芦苇,叶子和芦杆还是青的,那些叫早树柴,又湿又重!砍好后扎成捆,再一捆一捆的用肩扛到一起打成堆。那一堆又一堆的芦杆码成的小山啊,得磨掉我父亲肩上多少层皮!初冬经霜后芦苇黄了叶子也掉光了的那种叫响连子,一棵一棵象刀一样扎手,又割破过我父亲的手多少个口子啊!泪眼婆娑间先生轻拥肩头,默默的安慰着我。他最能懂那份艰辛,因为小时候也跟着哥哥下到芦苇荡里赚取工分!我们久久的站着,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的看着苇丛涌动,默默的听着归帆笛鸣!</div><div> 离开漉湖,车上塞满了各类鲜果蔬菜,鱼虾鸡蛋,那些都是哥嫂的爱!每一次全新的启程都是因为身后亲人们那浓浓的爱,让我们不畏途中艰辛,勇往直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