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首先由各位老师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大家一起探讨、分析。</h3> <h3>业务园长对各位老师的观察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如何观察?如何分析和记录?幼儿园观察记录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观察?每一种观察记录需要从哪方面来记录……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h3><div> 1.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div><div>(1)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div><div>(2)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div><div>(3)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div><div>2,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div><div>(1)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div><div>(2)表格记录</div><div><br></div> <h3>3,根据观察的时间划分</h3><div>(1)现场记录</div><div>(2)事后回忆记录</div><div>(3)现场和事后相结合</div><div>(4)事后对现场记录进行整理时通常要遵循如下步骤:</div><div>*描述:以客观、具体描述的方式整理现场草记,将片段的记录或一张张的表格还原成连续的事件。</div><div>*回想:在整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回忆起来在此之前的观察和记录中被忽略不计的细节或背景情况。</div><div>*分析和推论:观察者的分析意见和推论,包括事情的原因(动机)、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意义、影响因素、各种相关关系等等,其中涉及到判断、归纳和各种假设性的观点。</div><div>*印象和感觉:对事件的纯粹个人性的印象和感觉,它比起前面的分析推论来,更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div><div>*进一步的信息:即在前面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和遗留的问题等,作进一步的思考,有待下一次的观察。</div> <h3>老师们认真听讲,详细记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