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 亚 莉</h3><h3>朗诵: 丽 雯</h3> <h3> 这是承载了整个童年的小矿山。</h3><h3> 13岁离开那里,30多年间,发生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事:求学、就业、结婚、生子。也经历了生死离别:奶奶的离世,一同逃课去看六一表演的同学的突然夭折。中途,也曾回过几次采访,却总如过客,来去匆匆。</h3><h3> 最后一次回矿山,也有8年了。40周年矿庆,拍了几张照片,写了一组文字,便不曾回去。</h3><h3> 可梦里,那竹林,那蝉鸣,那上学的小路,那路边的水井,那后山上含着蜜的白茶花……随着年岁的增长,总是扑腾着闪进脑际。</h3><h3> 永远记得,午觉醒来菜园里西红柿的甜、李子的脆;</h3><h3> 永远记得,小河里水草的丰茂、鱼虾的悠闲。还有5岁时为捞一朵紫葫芦花掉进河里,被奶奶倒拖双脚上岸的情形;</h3><h3> 永远记得,住在灯光球场对面,7岁那年生麻疹,看着家中姐妹兴高采烈去看露天电影,不让出门的我急哭了,老妈灵机一动搬张竹椅,再叠张小板凳,让我坐在自家灶台上看“包厢”电影的得意情形。</h3><h3> 那纯真懵懂的童年时光呀!</h3><h3> 一晃30多年过去,曾经的物、曾经的景还在,只是更为老旧。而曾经的人,有些再也看不到了。那个有着脆脆童音的小女孩,那个喜欢打着赤脚奔跑的小女孩,早已淹没在时光隧道里。</h3><h3> 可为什么还会思念?为什么邻居大妈一句“小庆回来了”的乡音呼唤,会让我突然间泪不自禁?</h3><h3> 或许,我的根曾经留下,童年的记忆里满是矿山人纯朴的乡情。那片见证了我从幼年长成少年的土地,有太多的血脉联系,永远也无法轻轻放下。就像风筝,飞得再高再远,总有根线连着。</h3><h3> 矿山,就是我今生今世的那根线,刻在三生石上,阴阳流转,不可更改!又或许,不是留念矿山的景,而是留念一段成长的岁月?</h3><h3> 何时再回?并无答案。好在,明天,300余名矿山人将从天南地北赶至新余,叙离绪、话友谊,重温矿山温暖记忆。</h3><h3> 他们中,多为人到中年的第二代矿山人,但更多的是耄耋之年的矿山第一代先辈。他们,曾经意气风发,而今已经步履蹒跚,在小辈的搀扶下从全国各地赶来。也许此次聚后,许多老者将永不再见,但这份“赶在离世前再见一面”的浓浓矿山情,弥足珍贵。</h3><h3> 人们甚至成立了“乌石山爱心基金会”,短短几天已募集善款9万余元。只为矿山人有个灾,有个难救急济困。</h3><h3> 明天,2018年6月9日,皇厨见!</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