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村教育,静待花开满园

岁月无痕

<h3>守望乡村教育,静待花开满园</h3><div> ——我的个人履历</div><div><br></div><div> 自上个世纪1985年开始,至今算起来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整整33个年头了。33个年头,33年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十五年的教师,十八年的校长。从胥坝到和平,又从和平到太平,从一个乡镇转到另一个乡镇,从洲区转到圩区,几经更迭,几经辗转,虽然已经双鬓染白,但却依然怀着一颗对乡村教育朴素的情怀,依然在乡村的校园里奔波着、守望着,求诸于己,静待花开……</div><div> 1963年,我出生在四面环江的江心洲——义安区胥坝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的我,在这里读完了小学、初中,1979年跨江来到太平中学(当年是完全中学)就读高中。在计划经济时代,却因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分到的粮食不够吃,因而中途辍学,高中只读了一年,便回乡务农,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回乡务农期间,我放过牛,杀过猪,在乡供销社做过杂役,干过个体户……可以说,在我这个年纪别人所吃过的苦我基本都吃过,别人没有吃过的苦我也吃过,我苦闷过、彷徨过,但更多的心中却始终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文学之梦,张贤亮、贾平凹 、王蒙、路遥、舒婷等一大批青年作家和诗人激励着我,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去阅读、去写作、去作梦,这期间,在干活之余,我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作家的作品,文学滋养着我,也是在偏僻的乡村寂寞的夜晚最美好的慰藉。</div><div> 1984年,我的第一篇作品终于变成铅字,在本地的《铜陵日报》发表,我一下成了这水乡小镇上的名人,后来又有作品陆续发表并在国庆三十五周年征文中“获奖”,更使我名声大振。</div><div> 1985年,乡里的中学缺语文教师,于是,我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胥坝中学的一名民办教师,而这教师一干却成了我一辈子的事业和一辈子的追求。</div><div> 1998年,因为文学的原因,我被借调到胥坝乡政府办公室做秘书。但是,因为对教育的不舍,我放弃了政府领导的好言挽留,于第二年又返回课堂,依然当我的老师。2000年,领导又找上我去离家较远的群心小学担任校长,不好推辞,这一干就是两年。2002年,参加县教育局与乡政府联合组织的胥坝中学校长招考,竞聘上岗,我又回到了工作13年的同事中间,成了这所学校的领头人。2004年,全省农村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试点,撤销原乡镇教办,成立中心学校,我又成了统领全乡中学、小学、幼儿园的胥坝中心学校校长。</div><div> 2006年,原铜陵县教体局在全县进行教育模式推广改革,并化整为零,所有的原教办主任和中心学校校长就地免职,公开竞聘上岗。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核,全县17个乡镇中心校校长及教办主任12人落聘,5人竞聘重新上岗,我就是这5人之一,并于2006年2月交流调任到和平中心学校担任校长。</div><div> 2011年的2月14日情人节,我又离开了工作战斗了五年的和平来到太平中心学校,和太平中心学校这个情人,一处就是7年的约会,直至现在……</div><div> 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这个“好”字的基础就是“爱与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多年来,无论是村小的校长,还是初中校长,还是中心学校校长。我一直以“爱与责任”践行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用“爱与责任”管理着所任职的学校,引领学校创出特色,和谐发展。</div><div> 在胥坝,我独僻蹊径,利用省级“举重之乡”的牌子,创建了胥坝乡“小小举重队”;在和平,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建设,建起了“论语文化墙”,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建起了安徽省第一家“乡村少年宫”,开创了安徽第一家乡村学校与澳大利亚一所学校的国际间交流,并互派师生到学校互访;在太平又利用校本优势,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校园社团活动成为全区的品牌。2008年,本人被铜陵市政府授予首届“优秀校长”;2013年,被评为全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本人也由当初高中辍学的一名民办教师成长为今天的中学高级教师。</div><div>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的校长难当,特别是乡村校长更难当。是的,办学硬件差,师资配置差,生源素质差等等,这些都可能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前行。但是,对乡村教育的“敬畏与责任”时刻警醒着我的使命感;对乡村教育的“坚守与情怀”又使我充满了幸福感。我有一张照片。这是2017年岁末学校舞蹈队和武术队参加2018年义安区春晚演出排练武术舞蹈《水乡舞韵贺新春》节目,在太平中学学生活动中心舞台排练间隙,和学生们的合影照片,24个人,24张笑脸,小的小学二年级,大的初中二年级,当这些孩子们听说校长要和他们合影时,高兴地一窝蜂挤到我身边,大家看,有偎在我怀里的,又抱着我脖子的,每个人都笑的那么天真烂漫,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做校长的快乐和幸福,一种只有做教师所特有的快乐和幸福。此时此刻,我感觉到自己也变成了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体验生活,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这是我当校长最大的收获和体验,这是其一。</div><div> 其二,与教师共同进步,使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幸福感。当校长这么多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道理,教师进步,学生才能进步,教师发展,学校才能发展,所以无论到哪个学校,教师职称是维系学校发展进步的重要抓手。2011年从和平调到太平,当时只有我一人是高级职称,而现在的太平光小学已经有三个副高职称,中学已经有6个副高职称,这在全区农村学校应该是发展最好的。另外义安区丁先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也在2017年落户太平挂牌运行。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使我体验到教师对我的感激、尊重和幸福。</div><div> 第三,与学校共同发展,享受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我能感受到责任的幸福感。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颗参天大树,那么优美的环境就是这颗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树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几年来,学校通过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及薄弱学校项目等改造,使我们的老观小学校园、中心小学校园都得到了很好的改造。特别是2017年暑期太平中学校舍维修项目及人文校园建设改造,使校园环境得到了彻底优化。校园人文环境的布置,无不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着每个师生的智慧,无不激发着师生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漫步在太平三所学校的校园,我无不感到幸福、感到骄傲、感到自豪。</div><div>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该有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在素质教育提倡多元化评价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无拘无束地伸展。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太平处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每年“六一”文艺汇演、校园足球节、风铃合唱团、武术队、舞蹈、美术、象棋围棋、田径、足球、文学等社团的设置等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生经历。看着这些孩子们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矫健的身姿、精致的作品,我心里流淌着的是一种幸福,是学生成长中的一种幸福。</div><div> 记得2011年刚调来太平的暑期培训,我为每一位教师发了一本肖川的《教师的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这本书,书里讲了幸福人生的“四有”:第一是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第二是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爱岗敬业;第三,身边有亲人,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需要;第四,家中有积蓄,经济上富有是重要的,我们经常说富贵吉祥,首先是“富”,然后才是“祥”,希望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做这样的“四有新人”。虽然,在现行体制下,某些方面尚不尽人意,但一切都在变好。肖川博士说“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态度,是源自内心深处的体验,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理想。肖川博士又说:“教师脸上的微笑多少,学生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教育是缔造幸福的事业,只有幸福工作着的校长,才能把工作的激情、工作的乐趣、工作的价值、工作的幸福传递给教师,也只有一个幸福工作着的教师群体,才能真正构建一个给学生当下幸福和一生幸福的幸福校园,我愿以此为追求,努力以积极的心态去扮演好幸福校长这个角色,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无愧于自己的事业。</div><div> 最后,摘一段网络上的心灵鸡汤与大家共勉:做人就要像花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但是你一定要绽放,你不是为别人而绽放,而是为自己绽放,不做别人的赏物,只做最绚丽的自己。这世上,有些人把你当童话,有些人把你当神话,也有些人把你当笑话。沒关系,这些人都是外人,做好你自己!花若盛开,蝶自飞来,你若精彩,幸福开怀!努力奋斗的样子是最美丽的,也是最幸福的!</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