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班牙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自从罗马人统治时期开始就确立了天主教国家的地位,在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于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期时成为影响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这是一个充满浓烈艺术气息的世界。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实现了环球旅行的梦想。走在西班牙,一路的惊喜,源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太厚重,积淀太深沉。西班牙不仅仅有巴塞罗纳天才高迪的世界,还有塞万堤斯的《唐吉诃德》,狂野的斗牛士和奔放的弗拉明戈表演。</h3><h3> 马德里‘’零公里‘’地标是16世纪国王菲利普二世所设,西班牙全国所有的公路里程碑都从这里开始计算,马德里市的门牌号也是以这里为起点。</h3> <h3> </h3><h3> 太阳门广场最早起源为15世纪马德里的一个城门,因城门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而得名太阳门。广场上的《棕熊与树莓雕像》中隐函着一段有趣的美丽传说,因而成为了今天马德里市标志之一。广场上最早的建筑是18世纪的旧邮政大楼,也就是今天的马德里自治区政府楼,在佛朗哥时期曾是国家安全总部。</h3> <h3>马德里18世纪邮政大厦楼🏢,现为马德里自治区政府大楼</h3> <h3><font color="#010101">马德里太阳门广场</font></h3> <h3>太阳门广场中《卡洛斯三世的骑马雕像》</h3> <h3><font color="#010101"> 马约尔广场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中心广场,修建于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广场中央是主持广场修建的菲利浦三世</font><font color="#010101">国王的骑马雕像。</font>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座广场仿佛散发着难以穷尽的魅力,在高大的长方形回廊包裹之下,广场让置身其中的游人倍感空间上的束缚感,然而这束缚感又并非纯粹的压迫,而是巧妙地通过建筑底层优美的连体卷拱门自然溢出,不着痕迹。</h3> <h3>马约尔广场</h3> <h3>马约尔广场菲利普三世雕像</h3> <h3>马约尔广场</h3> <h3>地处马德里西班牙最大的商场英格列斯百货</h3> <h3>布兰大道商业街</h3> <h3>布兰大道商业街</h3> <h3>马德里东方广场菲利普四世雕像</h3> <h3>马德里街区</h3> <h3>马德里街区</h3> <h3>马德里街区</h3> <h3>走在马德里街上,累了,歇一歇。</h3> <h3>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之一,是卡洛斯三世国王于1786年下令建造,这里云集了16世纪至19世纪西班牙艺术史上最好的作品,其中有:委拉斯开兹、戈雅、格雷考的作品,当然还收集了大量国外文艺复兴时期大画家的作品,1819年起对外开放。著名画家莫奈、雷诺阿、洛特雷克、毕加索、马蒂斯、达利都来此参观过,并对他们的画作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h3> <h3>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br></h3> <h3> 马德里西班牙广场,在格兰大道尽头,能看到一个中心喷泉。在广场中心最显眼的是塞万提斯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1916年为了纪念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逝世三百年而建造的。</h3> <h3>马德里阿尔卡拉大街上的英雄纪念碑</h3> <h3> 马德里西贝莱斯广场,也称之为大地女神广场,周围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群、大理石雕塑和喷泉,为马德里的标志之一。女神和战车是弗朗西斯科·古铁雷斯的作品,而狮子是罗伯特·米歇尔的作品。</h3> <h3> 马德里 阿尔卡拉门,是马德里仅存的几个古老城门之一,建于1788年,有建筑师萨巴蒂尼设计,用于纪念’‘马德里最杰出市长’’卡洛斯三世。大门为新古典主义风格,采用大型罗马凯旋门的形式,是18世纪欧洲史无前例的建筑巨作。</h3> <h3><font color="#010101"> 马德里王宫 ,</font>在摩尔人统治期间,马德里还不是西班牙首都,莫哈迈德一世出于防御目的,在今天王宫的位置修建了炮楼,之后逐渐翻修此炮楼,直到14世纪卡斯蒂亚的国王宣布将炮楼修建为城堡。1734年城堡被大火烧毁,1738年当时在位的费利佩五世下令重建城堡,于1764年竣工,直到1931年阿方索八世退位前,这里一直是皇家的住所。如今仍用于国事活动,只是王室不再在这里居住。</h3> <h3>马德里王宫</h3> <h3>马德里王宫由于限制室内拍摄,无奈,就在入口处拍了一张皇宫标志</h3> <h3>马德里王宫护卫警</h3> <h3> 马德里阿穆德纳圣母主教堂,皇家教堂⛪️是天主教马德里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该教堂的主保圣人为阿穆德纳圣母,其亦为马德里的主保圣人。 1561年时,西班牙将首都从托莱多迁至马德里,但教会中枢仍然留在托莱多,使得这个新首都一直没有一座主教座堂,虽然西班牙是一个天主教国家。早在16世纪就有修建此教堂的计划,并且已决定将该教堂奉献给阿穆德纳圣母,但迟至1879年才正式开工。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兴建工程曾被迫中断,直到1950年才复工;而该教堂的建筑样式原为哥德复兴式,复工后的建筑外观被改为巴洛克风格,以和白色与灰色建筑立面的王宫相对应。1993年6月15日,该教堂在时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祝圣下正式启用,成为欧洲最新启用的主教座堂。</h3> <h3>远眺马德里阿穆德纳圣母主教堂</h3> <h3> 位于马德里市中心的丽池公园,占地面积118公顷,其内有将近一万五千棵树,两个人工湖,是马德里城市的“肺”。丽池公园于1630年开始修建,目的是为了给国王在市郊不远的地方建立度假地,并一起建立起了丽池剧院、王国芭蕾厅(即如今位于公园东部的普拉多博物馆的丽池之家图书馆)和丽池王宫。历经几任国王后,卡洛斯三世国王开放了公园一角供市民参观游玩。而后在1808年拿破仑攻入马德里后,公园遭到大范围毁坏,只留下了王国芭蕾厅。之后经过重建,于1868年向公众开放至今。</h3> <h3>马德里丽池公园</h3> <h3>马德里丽池公园</h3> <h3> 圣米格尔市场——马德里著名的食品市场,海鲜类,肉类,咸点甜品,琳琅满目,人声鼎沸,从早到晚都是人山人海,能坐的凳子很少,却有许多可以站着吃的狭窄高台吧,喝着啤酒🍺聊着天,休闲至极。这里每天要到凌晨两点才打烊。</h3> <h3>琳琅满目的小吃</h3> <h3> 托莱多主教堂⛪️世界最大天主教堂之一的托莱多大教堂,是哥特艺术的顶峰之作,也是最佳的历史见证。 是一座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风貌的古城, 托莱多大教堂是当时西班牙基督教教会总教区的第一大教堂,是西班牙排名第二的大教堂。1247年动工。它采用了当时在西班牙教堂中很少用的法国哥特式建筑形式。1493年完成。西班牙式哥特艺术风格在教堂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h3> <h3>托莱多主教堂华丽而精致的内饰</h3> <h3> 托莱多主教堂唱诗班的装饰,可以说是天主教界中最伟大的创作,左右两排文艺复兴时期风格雕刻的座椅,上面是天主教徒如何征服格拉那达伊斯兰的各种示意图。</h3> <h3>托莱多主教堂华丽而精致内饰</h3> <h3>托莱多主教堂精致的雕塑</h3> <h3>托莱多主教堂</h3> <h3>托莱多教堂钟楼</h3> <h3>托莱多主教堂楼顶</h3> <h3> 托莱多太阳门月亮门,它建于13世纪,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高大,宏伟,挺拔。之所以叫太阳门,有两种说法:一是称门上有太阳、月亮的图案;二是称阿方索十世时代星象测量结果,此门位居子午线零度上,从日出到日落,日光总照着此门。</h3> <h3>托莱多城古城风貌</h3> <h3>托莱多古城街区</h3> <h3>托莱多城市街区</h3> <h3><font color="#010101"> 托莱多圣胡安皇家修道院,</font>又名“圣若望皇家修道院”,是西班牙托莱多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方济各会修道院,供奉圣若望,由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兴建于1477年,以庆祝他们的儿子胡安王子的出生,以及在1476年决定性的托罗战役中战胜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军队,为两国的合并铺平了道路。1809年拿破仑军队占领托莱多期间,该修道院遭严重损坏。1835年关闭。1883年开始修复,直到1967年才完成。1954年该修道院重归方济各会。修道院内的教堂装饰得十分华丽,回廊的伊斯兰雕刻精美绝伦,站在高处能欣赏到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和植物图案的雕刻。修道院外墙上悬挂着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获得自由的基督徒的镣铐,非常引人注目。</h3> <h3>托莱多圣胡安皇家修道院<br></h3> <h3>修道院突出特点是拱形回廊上高超的雕刻艺术,精妙绝伦。</h3> <h3>修道院内院</h3> <h3> 托莱多圣马丁桥建于十三世纪,桥头矗立两座防卫塔,属哥特风格。同属哥特式的天主教国王的圣胡安修道院 ,是胡安.古阿斯(Juan Guas)的杰作,受天主教国王(los Reyes Católicos)之命而建。</h3> <h3> 托莱多城堡🏯 ,建在古城548米的山顶上最显著的建筑,内部包含了兵器博物馆与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顶层,具有古城内置高的观景位置。罗马时期,阿方索六世和阿方索十世统治时期城堡被重建,成为第一个方形结构的堡垒并且具有角塔。后来皇帝查理五世再次将其重建,但是在1936年被毁于西班牙内战。1940 至1961年再次被修复。外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具有防御性的功能。</h3> <h3>去往格拉纳达,沿途随拍。</h3> <h3>风景在路上</h3> <h3> 来到格拉纳达,我们入住酒店,黄昏中远眺梦幻般的阿尔汗布拉宫沉浸在夕阳中。</h3> <h3> 格拉纳达老城建筑大多建在奇趣的山坡上,除了有几条主干道外,其它都是小道,道路狭窄,形态各异,车辆无法通行,游客只能自己扛着行李找酒店。很累,但也是一种记忆。</h3> <h3>老城街区</h3> <h3>老城街区</h3> <h3>格拉纳达山坡上的酒店</h3> <h3>透过餐厅窗户,可以远眺格拉纳达老城和阿尔汗布拉宫。</h3> <h3>华灯初上的阿尔汗布拉宫</h3> <h3> 阿尔罕布拉宫的名字来自于阿拉伯语,是“红堡”的意思。其细腻精致的美感、清新脱俗的格调,警世之美令人溢于言表,更是摩尔艺术上最伟大的鼎盛之作!天方夜谭中的瑰丽建筑真实存在于此,无论是外墙还是内壁都有繁复的壁饰与巧夺天工的细碎雕塑,到处刻着古兰经文。阿尔罕布拉宫是伊斯兰建筑的极品,是摩尔人(北非阿拉伯人)统治西班牙800年留下的结晶与瑰宝,阿尔罕布拉宫集城堡、宫殿、庭院、花园为一体,由皇宫、卡洛斯五世宫殿、阿尔卡萨城堡以及夏宫等几大部分组成。作为伊斯兰教建筑与园艺完美交融的结合,阿尔汗布拉宫是摩尔文化硕果仅存的遗产。在1984年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h3> <h3><font color="#010101"> 黄金厅天井位于阿尔罕布拉宫的心脏纳斯瑞德王宫部分。 踏进王宫后,最先看到的是梅斯亚尔厅。精致装饰大柱子建成的会议厅,旁边相邻的就是黄金厅天井,沿著马蹄型拱廊走就是黄金厅,天花板上有精细的木质雕刻,并镶有象牙及珍珠。厅内墙壁刻满精巧的符号式经文及装饰,屋顶有超过8,000块木雕镶嵌在上面,富丽堂皇美不胜收。</font></h3> <h3> 精致装饰大柱子拱廊围成黄金厅天井,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更显灿烂!<br></h3> <h3> 阿尔汗布拉宫梅斯亚尔厅,精致装饰大柱子建成的会议厅。<br></h3> <h3>阿尔汗布拉宫处处被伊斯兰文化所渲染</h3> <h3>大柱子上精美的篆刻艺术</h3> <h3> 摩尔人工匠把古兰经教义与建筑工艺与材料完美结合,无比精致细腻。</h3> <h3> 美丽的阿尔汗布拉宫,经过几个世纪的火灾兵难,仍然优雅端庄。五百多年前,西班牙光复运动的最后一仗就在这里进行。</h3> <h3> 阿尔罕布拉宫歌剧院也称之卡洛斯五世宫,是一座庄重的文艺复兴式建筑,与阿尔罕布拉宫整体的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宫殿建于1526年,也就是格拉纳达回到基督教手中之后,是为卡洛斯一世的婚礼而建。<br></h3> <h3> 王宫融穆斯林、犹太教和基督教建筑风格,各树一帜却又浑然一体。这里的一砖一木都与往事牵连,历史书写的干净利落: 十五世纪以来,伊斯兰摩尔人和西班牙基督教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摩尔人最终被击败,从最后的王国格拉纳达退出,从此穆斯林在欧洲的统治宣告结束。</h3> <h3> 格拉纳达是一个很另类的古老城市,由于有过几百年的穆斯林统治,这里到处都有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这个地道的欧洲城市充满了异国风情,很有阿拉伯味道。 </h3> <h3>阿尔汗布拉宫花园</h3> <h3> 格拉纳达大教堂建在原清真寺的地基上所建,从1523年开始建造,到1704年才完工。开始时原本准备建造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但建造过程中却改了文艺复兴式,这也是欧洲那些建造过程长达百年的教堂常见的命运。</h3> <h3>格拉纳达清真寺教堂⛪️</h3> <h3>教堂内高大的管风琴</h3> <h3>教堂内饰</h3> <h3>皮制的格拉纳达教堂乐谱</h3> <h3>格拉纳达古罗马遗址——摩尔人建于九世纪的城堡</h3> <h3>格拉纳达~阿尔拜辛市容</h3> <h3><font color="#010101">阿尔拜辛街区</font></h3> <h3>英俊的马德里皇宫护卫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