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80年的那年高考,可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壮观场面:家长倾巢出动,警察全城戒备,媒体滚动播报,社会广泛关注。那时的高考,除了老师们像现在一样对学生的千叮咛万嘱咐外,还有就是我们自己心中能惦量得出高考对我们每个人未来的份量,对我来说,心中也只有一个信念:拚尽全力,跳出龙门!</h3> <h3> 不知道听谁所说,我考前花了几元钱买了一瓶500ml维磷补汁,在考试期间饮用,以期好的成绩。<br></h3><div> </div><div> 考试的地点是峰口镇洪湖二中,考场是曾经上课的教室,没有陌生感。</div><div> </div><div> 考试期间的伙食,是随我的好同学贾书章到他父亲单位的职工食堂进餐,只记得那几天的饭菜真香,以致后来回味了好多年。</div><div> </div><div> 也许是维磷补汁的效果,也许是伙食改善的功劳,至今还依稀记得考试的内容不是那么难,特别是物理,自己平常也很感兴趣,感觉做的也很顺手,只是数学题,做的不是很理想,有道题没做,为了珍惜这人生最重要的机会,每次交卷前都认真复核,绝不提前交卷,只是最后一天的英语,因为不记高考满分,平常也根本就没上过课,大家相约把打钩的题目随便钩完就出来,只记得在我至今所有经历的考试中,那一门考试是最轻松的。</div> <h3> 回到家,自己悄悄地评估了整个试卷,大约在350分左右,估计读大学是有可能的,至少也能读个中专,跳出龙门不是问题,高兴之余放下杂念帮助家里干起了农活。<br></h3><div> </div><div> 记得成绩揭晓的那天,我早早地赶往学校,也没特别跟家人打招呼,那时家人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关注高考的事。记得快到学校的一段路上,我好像感到一种莫名的好气氛,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用一种羡慕赞许的目光投过来或打招呼,直到最后走进教室,班主任梁义恺老师把分数单亲手交给我,高考总分374分!全班第三,这份惊喜让我好久沉浸在梦幻之中。</div><div> </div><div> 那年高考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各100分,英语30分(100分卷面分),总分530分,本科起分线是357分,374分对我来说,真的出乎我的意料,当初也没估那么高,心里也只盼跳出龙门。现在回头来看,也是充分发挥了平常的好成绩,其中物理82分,是几门课中最高的,跟平常成绩差不多,数学64分最低,没有发挥好,但让我开心的还是英语居然得了5分,相当于卷面分20分,这可没花我一点脑筋,但这对我能被录取理想的大学至关重要,谁能想到我们那时根本就没上过英语课,后来上大学的英语课还是从 ABC开始的。</div> <div> 那一年是我们峰口中学高考成绩最好的一年,考上大学本科的同学有十多个,对于一个刚组建的农村高中,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老师们也都兴高采烈,后来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每况愈下,高中停办,现在是一所初级中学。 <br></div><div><br></div><div> 我们复读班大约50多人,那年高考之前还进行了预考,淘汰了10多人,我预考的成绩班上排名17,同学贾书章名列18。班主任一直对我和他颇有陈见,并不看好我们俩,也许是觉得他是峰口镇上的人,吊儿郎当,富家之子,我跟着他是没多大出息的。记得有一次晚自习,我俩打球迟到了,被梁老师训了一整个晚自习。但我和他是这个复读班唯二的外来生,以前我们是洪湖二中同学,现在又一同来到峰口中学复读,关系一直很好。 </div><div><br></div><div> 班主任递给我成绩单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他的神情略显复杂,原来他得意的几个门生考砸了,贾书章同学也出乎他的意料,考了362分,后来就读武汉粮食工业学院(现在的武汉轻工大学)并留校,他现在可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 </div> <h3> 我还记得填报志愿的时候,是一门心思报临床医学,第一批重点志愿第一志愿填的是中山医学院,第二批普通志愿第一志愿是武汉医学院,第三批也就是中专第一志愿填的是武汉卫校,后来上大学后感受到当时填报的志愿还真的是很到位,我就读的武汉医学院(即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来同宿舍的七位同学中,只有一个比我低两分。<br></h3><div> </div><div> 录取通知书是父亲从镇上拿回来的,记得那天下午,我一个人坐在屋后树林中的土堆上,一边憧憬着未来,一边眺望着路的远方。当父亲高举着录取通知书,高喊着录取了的时候,我知道,我的高考梦想成真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