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鄭人華工作照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艺术简介 一 职业 雕刻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一级高级技师,担任 乐清市东方根雕艺术研究院 院长,研究院 地址 浙江省乐清 柳市镇大兴东路与长江路 交叉口 村民中心正对面</span></p> <h3>2000年10月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 “中国艺术博览优秀艺术家“ 荣誉称号</h3> <h3><font color="#010101">《瑶池赴会》黄杨木雕 作品刻画了仙女麻姑划着仙槎给西王母娘娘送仙桃祝寿情景。麻姑用的是木雕技法,麻姑划仙槎扭动的姿态,在风的吹动下飘起的头发和衣服、飘带,在他的精细雕刻下,表现得栩栩如生。而下面的仙槎系选用黄杨木树根巧雕而成。上面雕有松树、仙桃,以及翻腾的水浪,给欣赏者拓展出艺术想像的广阔空间。两者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作品精美而又灵动的动态美感和生活实感。与发表《美术报》上。60*85 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麻姑献寿》黄杨木雕 作品。87*55 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女娲补天》黄杨木根雕 作品,80*50 cm 荣获 刘开渠根艺奖 ----- 特级精品奖 2015.9</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司春女神》72*38 cm 又:(天女散花)黄杨木雕作品 发表《美术报》上</font></h3> <p class="ql-block">与中国台湾艺术大师杨大阁先生在大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国台湾著名艺术大师 杨大阁 先生 题写 我作品为《独标傲世》</span></p> <h3><font color="#010101">早年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陈士能 会长 在温州工艺美术作品展,展位前合影</font></h3> <h3>中央领导人何鲁丽与蒋巨峰书记观赏工艺美术木雕展览时的场面</h3> <h3>多年前与浙江省委副书记梁平波及浙江画院张华胜院长一起留影</h3> <h3>早年前与温州市副市长陈莲莲一起留影</h3> <h3>多年前 与中国美院教授 西冷印社副社长 著名书法家 刘江老师 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恩爱夫妻》作品 黄杨木雕(胸像)</font></h3> <h3>《鲁迅先生》作品 花梨木 ( 局部图 )2007.10 被 国家级 北京 鲁迅博物馆 陈列收藏 全身高45*15*15cm</h3> <h3><font color="#010101">企业家 陈先生(全身雕像)黄杨木雕</font></h3> <h3>早年前与中国美院教授孙晴义等在展会上留影</h3> <h3>多年前,与 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组 周编导 在一起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乌镇茅盾故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乌镇的留影</font></h3> <h3>早年前在四川内江张大千纪念馆留影</h3> <p>宝林寺留影2021,3,6</p> <h3>年青时在 上海鲁迅纪念馆 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济公百态》根雕 </font></h3><font color="#010101">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黄杨木根雕 60*25 cm 2016</font> <h3>《济公百态》 黄杨木根雕 52*41 cm</h3> <h3>黄杨木根雕 65*31 cm</h3> <h3>78*33 cm</h3> <h3>62*30 cm</h3> <h3>《飞来峰的传说 》作品的造型,是《济公百态》中不可缺一的 典故作品,</h3> 话说灵隐寺的长老圆寂以后,济公缺了依托少了护身,监寺广亮终于将济公逐出山门,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济公来到了南屏山下、西湖边上的净慈寺。德辉长老慈悲为怀,又恐五百弟子怨言,佛门注重功德,便让济公出去寻镇寺之宝,若能寻回,便可名正言顺地收留济公。 济公来到翠竹村,一石狮告诉他这里马上就要大难临头了,人祸是皇上招亲苦了百姓;天灾是西天有座山峰将要飞来,落在翠竹村,村中男女难免被压死。为搭救众生,济公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都觉得这个和尚济公疯疯颠颠的,以为是在捉弄大家,谁也没有去理会他。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亲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 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下来,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这就是“飞来峰”的由来。66*23 cm 2017.3 创作 <h3>《济公百态》69*38*27cm 黄杨木根雕 2017.5 作</h3> <h3>《济公百态》49*50*36 cm 黄杨木根雕 2017.7 作</h3> <h3><font color="#010101">电视台记者 在展位上的拍摄报道</font></h3> <h3>著名雕塑家 中国美院雕塑系 教授 傅维安 老师 撰题 运斤见工巧 应对有妙招</h3> <h3><font color="#010101">西冷印社 著名书法家 吕国璋先生题写《精妙绝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 萧立 教授 题</font></h3> <h3>中国美院教授,西冷印社副社长,著名书法家刘江先生 撰题 天缘和居</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国台湾著名书法家 冯学炎 先生题 艺林珍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国台湾著名书法家 竹艺大师 李佑增 先生题</span></p> 《 韩美林艺术馆》在韩老师雕塑作品旁留影,2019.10.30<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母爱》根雕作品 41*23 cm</font></h3> <h3>《成功女士的风采》黄杨木根雕,70*31cm,作品 造型以一个成功的女企业家形象,站在颁奖台上受表彰的时刻,台下的人们一片热烈喝彩掌声,而她向台下的人鞠躬,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左手在空中比划着说:咱企业的产品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该作品形态比较优美,自然根材之美与女性身姿美以及人体结构比例动态上 天人合一,作品的面世,仅此光辉形象献给所有成功的女士们。2017. 3</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中国美院学习 的合影,拍摄于象山校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早年前 中国美院 肖峰院长前来艺术指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早年前与浙江省文化厅 杨建新 厅长在一起</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15年9月拍摄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系 与萧立 教授一起留影</span></p> <h3>中国美院教授叶尚青老师在一起</h3> <p>中国木雕艺术大师 黄榕国 先生 题写《神思妙手》</p> <h3><font color="#010101">《一苇渡江》根雕作品 30*12cm 达摩-中国禅宗初祖。南天竺婆罗门人,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子,禅宗二十七至祖般若多罗到该国传法,菩提多罗从他学法,很得般若多罗的赏识,就给他改名为达摩,意译为道法,是达摩已通达到法的意思。梁武帝普通年到达广州,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金陵,但观念不相契合,达摩悄然北上。途经北江,没有渡江的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踏蹑而渡。「达摩一苇渡江,栾巴噀酒灭火。」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1996.6 创作</font></h3> <h3>《悟禅》黄杨木根雕 50*36cm</h3> <h3>《达摩面壁》黄杨木根雕 ,70*33 cm 相传达摩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离绝顶不远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他就在这个石洞里,面对石壁,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两腿曲盘,两手作弥陀印,双目下视,五心朝天入定。开定后,他就站起身来,作一些径行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待倦怠恢复后,又是坐禅入定。就这样进行了长达九年的修性坐禅。2017.2 创作</h3> <h3><font color="#010101">《悯农》作品 花梨木雕 是根据唐代诗人李绅诗作《悯农》中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社会场景,发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警世之言为题材,经过构思、提炼、概括、造型而创作,选用珍贵的花梨木精雕而成。作品以农夫坐田间歇息为主景,采用多个三角形组合的结构形式,并运用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的雕塑及写实的表现手法,刻画夏日田头,烈日当空,茶罐旁置,铁锄闲搁,艰苦劳作后的老农夫,右手拿毛巾仰天麻木地擦拭热汗,微眯的双眼衬着一脸的迷惘。思绪何寄?嗷嗷待哺的家小?缴纳不尽的租赋?收成未卜的来年……给人留下的是不尽的艺术想象空间。作品注重表情和造型,可谓恰到好处,并具有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此作品的问世,在艺术界引起很大的震撼,作品首次发表于温州晚报《收藏•鉴赏》版,而后又发表在《美术报》第388期,同时载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30*25 cm</font></h3> <h3>《赶集 》黄杨木雕作品,35*12 cm 发表《美术报》,并被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馆永久陈列收藏</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国集邮画报 刊登的版面</font></h3> <h3>《文化交流》杂志——代表中国文化艺术 交流(中英版)发行有150多个国家与地区,中国著名作家 高松年先生撰文, 美在似与不似之间一一郑人华根雕艺术欣赏</h3> <h3><font color="#010101">几位朋友与苍南籍的上海 谢大画家 在江西余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根艺精品展,(中)中国根艺美术学会 马驷骥会长,(左)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李德利 教授,在江西余江</font></h3> <p>央视 文物鉴定 专家 原厦门博物馆馆长 教授 傅宋良先生 一起在福州</p> <p>著名的书画艺术大家 北雁山人 汤老 汤余铭先生 所题会所名,鄭人華雕刻藝街會所 2019.5.1 拍摄</p> <h3><font color="#010101">早年前的工作照被 世界艺术家网 选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演乐飞天》大型作品 260cmX160cmx100cm背景由千年香樟木根部,七个飞天人物由黄杨木雕成。作品取材于敦煌壁画。花雨比喻飞天乐神,其身姿之美,其花落如雨。七个飞天更以奇异难得的一段树椿为衬托,其形似菩提树,两者结合颇有神秘之感。菩提生佛国,乐神天外降,一片喜庆祥和的气氛。傅维安教授撰文,鄭人華-----创作雕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该作品是《演乐飞天》大型作品中的其中一件,51*13 cm</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肚能容》根雕作品 作品取弥勒五短形象之特征,作品采用S形的构图和传统的“开合”等构图处理手法。配有树皮服饰,能体现出圆圆的大肚子,右乳房与肩部位皱着凹凸形与明显的树皮,使作品虚实巧妙,相交得体的动感,右手部位在不破坏自然美的前提下,刻画出手拿着佛珠,头向右偏着,慈祥的笑容。自然美之根材,在艺术处理上采用多圆构图,圆在我国传统艺术处理手法中,代表完满、和谐与包容,以充分体现团结与吉祥美好的主题思想。作品选入第八届《百花杯》获奖作品集萃 金奖1996.8 创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神游》作品 根雕,选入《中国根雕艺术大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弥勒佛》香樟木雕 22*29cm 仿红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中国国家博物馆 孙文祥老师 书画家 教授 撰题的《妙趣横生》</h3> <h3>中国美院教授 著名书画家 吴山明 先生题</h3> <h3>早年前 中国美院教授(周沧米)先生题</h3> <p class="ql-block">中国美院 教授 陈品超 老师一起留影,2021.7.28</p> <p class="ql-block">中国美院 教授 陈品超老师 的墨宝</p> <h3><font color="#010101">曾任 浙江省文化厅 钱法成 厅长 题</font></h3> <p>鄭人華 本人写的书法 吉祥如意2020.5.12</p> <p>《兄妹聚游》文/鄭人華, </p><p> 兄妹聚游黄檀硐,</p><p> 古村深山秀险峰。</p><p> 观经状元十朋馆,</p><p> 乐清地灵出圣人。</p><p>游写于 2016 .11 .6</p> <p>郑氏家族 堂兄堂弟堂妹们聚游在古村黄檀硐景区 用自拍器拍的画面 2016.11.6 乐清黄檀硐古村,黄檀硐古村落海拔400余米,于2007年以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的独特景观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景区内瀑布高悬、水声潺潺,毓秀清幽;丛丛竹林分布在山谷里、石硐前或清溪银瀑畔,如画如诗,妙境迭出。</p> <p>观赏 王十朋纪念馆 时在王十朋雕像前留影 2016.11. 6</p> <h3><font color="#010101">《杜甫》根雕作品 榉木 60*46 cm 获得了99年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艺术作品展 金奖,载入《中国艺术博览与收藏指南》,被美术报和温州日报刊载。作品采用屡经风雨侵蚀的老根,底下两处分杈处一为足,一为袍之下摆,利用自然的纹路抽象为臂膊,瘦削的双肩依势雕出,挺直的鼻梁,紧促的眉头,深沉忧郁的眼神,无不折射出一个忧国忧民的文弱书生内心的苍凉。饱经风霜的诗人,饱经风霜的根材,通过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在雕凿中的良好把握,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奇巧结合。上身的单薄与下部的厚重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震撼,不单单是表达出诗圣一个单个人的精神气质,更唤起了欣赏者内心勃郁之气。</font></h3> <p class="ql-block">《杜甫》作品 黄杨木 根雕,选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 。被中国台湾高级政府官员蔡先生收藏</p> <h3><font color="#010101">《弘一法师》作品 花梨木雕 , 选入《百花杯》获奖作品集萃 45*13 cm</font></h3> <h3>《刘海戏金蟾》黄杨木雕,37*16 cm 发表在 石狮日报 收藏快报 上。</h3> <h3>《北京2008奥运 --- 奔 》作品 根雕 69*58 cm</h3> <h3>68 *38 *28 cm</h3> <h3>第十一届 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与书法家王堤老师留影,2017.10.27</h3> <h3>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增利老师有缘认识在第十一届合肥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 留影 2017.10.28 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h3> <h3>多年前与《山海经》杂志社 主编(中)陈德来先生一起留影</h3> <h3>2017年 父亲节 在杭州 天鸿书画院 ,陆雨声 院长予以拍摄</h3> <h3>几十年前的理想《追求》拼搏 奋斗 如今的成果!《追求》散文 刊发在《乐清日报》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