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冯小刚从影20周年代表作《我不是潘金莲》,我们耳熟能详的带着冯氏幽默印记的电影,融入了平民意识和世俗精神,让观众在笑声中"男默女泪"。20年后,这部从片名看起来似乎未能免俗的电影却走出了冯小刚喜剧的温情哲学,走向了更深远的意境。</h3><h3>大多数人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会觉得《我不是潘金莲》在模仿《秋菊打官司》,都是一个女人为了一句话从下告到上的社会人情浮世绘。</h3> <h3>《潘金莲》勾勒出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官场面貌,成为了原著兼编剧刘震云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片中真正想要刻画展示的形象是李雪莲在无数次的上访之中,完成了生命的三次升华,更揭示了全片真正的三层意境。</h3> <h3>第一个就是李雪莲家养的大黑牛,李雪莲第一次主动放弃上访,是数次上访受阻直到被请去"喝茶"之后,发觉整个世界都没有理解她的人,于是只能问她家养的大黑牛。</h3><h3>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牛?为什么不是羊汤、驴汤或鸡汤呢?牛虽然性情温顺,但兼具忍辱负重、坚韧不拨的特点。《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乾、坤两卦所体现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从汉代开始,人们就以马来比喻乾卦,以牛来比喻坤卦,以马和牛的品格来表达乾健、坤顺的特点,而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发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正合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民间就有俗语:风调雨顺,有种有收,入山学道,老子骑牛。</h3> <h3>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对,就是那位把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的白胡子老爷爷。在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曾讲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h3> <h3>至于为什么老子骑青牛,而李雪莲家养的是黑牛呢?除了冯导可能有意将范冰冰和李晨在电影里继续组cp,更是因为在五行中,"青",乃五行之木,代表了东方,老子自周入秦,向西而行,来自东方,后世人称"东方圣人",雪莲的故事就发生在水乡,连走远门都要乘坐竹筏。而水往低处流,这正应承了道家讲究的超世、超然物外和顺其自然,说白了就是想得开。</h3> <h3>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个细节郭涛饰演的厨师赵大头从中学就开始暗恋她,处处照顾她。他问李雪莲:"人是愿意跟自个儿喜欢的人在一起,还是愿意跟仇人在一起?"</h3><h3>雪莲疲惫并娇羞的小声说,当然是愿意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h3><h3>李雪莲第二次放弃了上访。是啊,有什么能比和相爱的人在一起更幸福呢?电影中喜欢李雪莲的男人不止赵大头一个,但为什么李雪莲只看上他了呢?</h3><h3>只因赵大头对孤苦落魄的李雪莲关爱有加是为仁,不越雷池是为礼,有勇有谋是为智,儒家五常他一个人几乎占满了。</h3> <h3>提到儒家,我们脑海中第一反应肯定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在《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就是说人有感情、有情绪很正常,是人之本性,但都不可以太过,陷于其中,是会伤害自己的身体的,对外也不一定对事情有所帮助,有些时候很可能还因此得罪人,适当、合理就好了。</h3><h3>赵大头把不能自拔的李雪莲从这种极端的情绪中劝解出来,让她回归平和、正常的情感需求,无疑是儒家中庸之道的完美展示。</h3><h3>比起道家的超世,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br /></h3><h3>在李雪莲最需要援助的时刻,赵大头不止一次的勇敢站了出来,给予了一个孤独心冷的女人最温暖的需求,用似水柔情("儒"字的本意就是柔)真正融化了这朵水乡雪莲。</h3> <h3>电影最后,李雪莲来到一个果园,找了棵歪脖树,打算上吊寻死。这时,范伟饰演的果农制止了她,理由很充足:"俗话说的好,不在一颗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您多大工夫。</h3><h3>果农这样一句诙谐生动的劝导,不仅是充满俗世安身道理的笑料,更将官场讽刺提升为人性讽刺,官员们处理上访时一个个先想着自己,其实普通人也一样。这让李雪莲在冬日的暖阳下扑哧一笑,顿悟了人性,第三次放弃了上访。<br /></h3><h3>事实上,果农这句话来得很突然,李雪莲颖悟得也很快,一下子就放下了心结这一瞬间,从哲学上讲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佛教术语里,这叫从渐修到顿悟。</h3><h3>顿悟是中国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宗派禅宗的法门,主要的是通过灵感来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就时间来说可能是一瞬间。</h3> <h3>这些禅学思想放到这部电影里,就是李雪莲一直被禁锢在上访的"囚室"中,一直被各色人等阻拦劝回,轮转不息。若要断此无尽的烦恼、苦痛,唯一的方法,就是借用一个如弥勒佛形象的果农范伟的一席话,令她会心一笑,这一笑,李雪莲幽暗的心房就开了一条缝,佛的智慧之光就照射进了她的心房,令她幡然省悟,去除了执着的己见,看破了过往的轮回,发现了生死的真相,终于离苦得乐。<br /></h3><h3>比起道家思想的超世,儒家思想的入世,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h3><h3>李雪莲在电影中,最终放下了"上访"这一如影随形的宿命,正是"空"的表现,迎来了内心真正的解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背后,我们能看到官场、戏场和情场,也能看到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一切,都看你带着怎样的心去看。</h3> <h3>每一个被激化的矛盾,都本可以被温柔地解开。只是因为,你不懂对方的心,不能用对方可以接受的语言去沟通。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表达,去要求,去苛责,但这,并不是对方想要和需要的。</h3><h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自我利益的追逐,可以堂而皇之凌驾于生命的尊严之上。世间冷暖,似乎真是如此。</h3><h3>多点真诚,少点套路,这世界的伤害会少很多。<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