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八大关综述</h3><h3>Introduction </h3> <h3> 八大关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岛太平山、湛山南麓,汇泉湾以东、太平角以西的区域, 分为八大关别墅区、太平角旅游度假区、太平角、汇泉角、岳阳路休养疗养区五部分,主要分布着二百余座庭院式建筑、亭台楼阁、小树林、湖塘、海水浴场,占地面积70余公顷。因有八条以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命名的街道(山海关、嘉峪关、武胜关、宁武关、居庸关、韶关、紫荆关、正阳关),故称"八大关"。解放后又增加了函谷关、临淮关两条道路。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是中外闻名的度假疗养胜地和风景游览区。</h3><h3> </h3> <h3>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对城市的功能定位为军港、商埠、经贸和旅游度假,全市分为欧洲人居住区、中国人居住区、码头区和别墅区(设在今汇泉一带)。1922年中国政府收复青岛后,胶澳商埠当局把湛山西南、太平湾一带划为别墅区,也称"颐养区"。以太平角一路为界分为两个小区,东小区为太平角小区,最早开始修路建屋。</h3><h3> </h3> <h3> 1929年国民政府又将西小区设立为特别建筑区,并成立特别建筑规划委员会,负责别墅区的建筑审批,在青的各国领事、商人和高层人士纷纷购地建房,建起一些别墅。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件,全面侵占华北,原在北戴河建造别墅的中外人士,为躲避战火来到青岛,又在八大关购地建房。至1937年底,八大关建有130多幢风格不同的别墅建筑,成为与秦皇岛北戴河、庐山牯岭、厦门鼓浪屿并称的"中国四大别墅区"。</h3><h3> </h3> <h3> 1949年青岛解放后,中央在此成立了青岛接待委员会,为青岛举行会议、领导人休养和夏季办公服务。接待委员会撤消后,卫生部所属的青岛疗养院分布在八大关一带,后为山东省卫生厅所属,部分房屋划给青岛市政府交际处,现属八大关宾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的青岛疗养院分布在太平角一带,后为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h3><h3> </h3> <h3> 自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景区开发建设以来,一直是青岛的黄金宝地。近百年来,国内外许多政治家、名人到过这里,为八大关增添了许多迷人色彩,留下许多名人轶闻。 <br /></h3><h3> </h3> <h3>八大关建筑<br /></h3><h3>Architecture</h3> <h3> 1929年青岛国民政府将八大关一带定为"特别建筑区",同时成立了青岛市建筑审美委员会,负责对建筑师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审定评比,奖励优秀的建筑设计。</h3><h3> </h3> <h3> 据1932年颁布的《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划》中规定:这些庭院式建筑的最大密度,不应超过建筑本身用地的50%。庭院内应留有相应的绿地,层数不能超过五层,围墙要采用透空式。建筑本身还要保持与入住者相应的国籍、种族、爱好的完美统一。</h3><h3> </h3> <h3> 八大关成为中外建筑师的"建筑试验场"。中国的王屏藩、黄佳模、张景文、陈瑞庭、赵诗麟等,俄国的尤力甫等建筑师参与建筑设计。他们不仅吸收了西方的古典主义,而且还继承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流行的新建筑风思潮。</h3><h3> </h3> <h3> 在庭院的设计上,建筑师们充分考虑了自然地势风貌与中国园林特色的结合,镂空的各式围墙,遍植的各类树木和花草,营造的假山、池塘、亭廊和草坪,构成特有的自然、静谧、安逸的别墅韵味。</h3><h3> </h3> <h3> "青岛的建筑,一方面是传统的延续,而同时又雄辩地宣告着一个新时代即将诞生。这个时代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建筑上的丰收时代。"<br /></h3><h3> —— 日本现代著名建筑师堀内正昭</h3><h3> </h3> <h3>八大关环境<br /></h3><h3>Environment</h3> <h3> 八大关景区地势起伏,花木葱茏,空气清新,环境幽雅,造型迥异的西式别墅、别致精巧的庭院绿地、花木繁茂的街道、幽静清凉的湖塘和碧波荡漾的海滨浴场。</h3><h3> 2005年10月,青岛八大关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一。</h3> <h3> 八大关景区南边是景色优美的太平湾,由太平角和汇泉角两个伸向海中的岬角左右环抱,从东至西分布着5个自然海湾,第二、第三海水浴场座落其中。近年来修建的滨海木栈道,将海滨一带美丽的风景串联起来,游人漫步其间,凭海临风,无不惬意。</h3> <h3> 八大关每条路的行道树各不相同、花期也不同。春季,韶关路的碧桃和宁武关路的海棠,粉红如带;夏季,正阳关路的紫薇盛开,花开粉黛;秋季,居庸关路的银杏一片金黄,嘉峪关路和宁武关路的五角枫,红霜漫天;冬季,紫荆关路的雪松和临淮关路的龙柏敖雪挺立。</h3> <h3> 八大关各条街道之间分布着大小10余处游园,营造了湖塘、亭廊,栽植了各类树木和花草,漫步绿丛间,闻花香鸟啼,使人怡然而自得,悠然而遐想。<br /></h3> <h3> 八大关路名由来</h3><h3>山海关:</h3><h3>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东部15公里处,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其倚山连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山海关以城为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h3><h3> </h3><h3>嘉峪关:</h3><h3>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明朝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后增设长城和烽火台等。关城有三重城廊,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有"天下第一雄关" 之称。</h3><h3> </h3><h3>武胜关:</h3><h3> 武胜关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5公里处,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武胜关与东之九里关,西之平靖关,合称义阳(今信阳)三关。武胜关地处险□,历来为南北抗衡之地,行师必由之道。</h3><h3> </h3><h3>宁武关:</h3><h3> 宁武关位于山西省西宁武县城区,建成于明成化三年(1467),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h3><h3> </h3><h3>居庸关:</h3><h3> 居庸关位于北京以北50公里的昌平县境内。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现存关城是明朝大将军徐达督建的,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北京西北的门户。这里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h3><h3> </h3><h3>紫荆关:</h3><h3>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北45公里处,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这里地势险要,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为长城内三关重镇之一,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h3><h3> </h3><h3>正阳关:</h3><h3> 正阳关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古有"凤城首镇"之誉,正阳关镇是皖西著名的商贸重镇。明朝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设立收钞大关,直属户部管理,"正阳关"因此得名。</h3><h3><br /></h3><h3> </h3><h3>临淮关:</h3><h3> 临淮关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北8公里处,南为凤阳山,北为淮河平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和明中都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析临淮县置凤阳县。现有龙兴寺、明皇陵、明中都城遗址、钟离古城遗址及城南25公里的韭山洞等。</h3><h3> </h3><h3>函谷关:</h3><h3> 函谷关原位于河南省灵宝县东北140公里处的宏农涧河西岸。关城在谷中,山谷深险如函,故名。战国、秦朝时在此设关,汉武帝时将关移至新安县东,称函谷新关,原关称函谷故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被称为"一夫当关,万人莫克"之地。</h3><h3><br /></h3><h3> </h3><h3>韶关:</h3><h3> 韶关位于广东省北部,是一个四面环山、三江通外的"盆底"形城镇。军事上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势,商贸上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之重镇,进出的商品货物,均有东、西、北三关把守,所以商贾从来就将韶州称为韶关。韶关是世界上红层古生物圈恐龙、"马坝猿人"的故乡和世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h3><h3> </h3><h3> </h3> <h3> 《中国青岛八大关》是青岛市一部有着浓郁城市地方特色的专辑画册,也是首部专题介绍八大关的大型摄影画册。全书分为综述、建筑、环境三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八大关风景名胜区,采用的200余张照片是该书作者毛卫东从十几年跟踪拍摄积累的近万张照片中精选出的,艺术展现了八大关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迷人风采,曾作为市政府礼品赠送给中外嘉宾。</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