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粽叶飘香,龙舟竞帆。布谷声声的五月,又一年的端午,又一次的伤感缅怀。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因屈原而诞生,屈原因寄托了无限怀念和深思的端午节而常存。</h3> <h3>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谗去职,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的黑暗日子里,他依然没有放弃令人无限悲伤的楚国土地。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当秦兵攻破楚都,他的寄托已不能代替那透彻心扉的绝望。报国无门,千悲万叹。于是,公元前二二七年五月初五,他怀着悲愤的心情纵身跃入了那滚滚的汩罗江。让滔滔江水洗去所有的烦恼和污浊,让灵魂在激荡中升腾。</h3><h3><br></h3><h3><br></h3> <h3>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伤不已,纷纷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相沿而成端午节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百姓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一个忠魂。</h3> <h3>汩罗江的呜咽,已被历史的风雨淹没。撕开粽叶,品尝满口余香的粽子,耳边总能想起那震荡古今的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忧国忧民的诗人随着岁月河流漂走了,可他那传世不朽的《离骚》等光辉诗篇以及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中华灿烂的史册上。</h3> <h3>包粽子、佩香袋、插菖蒲、喝雄黄酒、赛龙舟……千百年来,中华儿女过端午节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有一个方式永远不变,这就是粽子永远担当主角。端午节的这枚粽子,品的不仅是习俗,更是一种情怀,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h3><h3><br></h3><div><br></div> <h3>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有人说得好:“端午的味道,就是粽子的味道”。粽子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难以割舍的温馨。</h3><div><br></div><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北方粽以甜味为主,特别喜好甜而不喜咸。或者制成无味的白粽子,蒸熟后沾糖吃。而南方粽咸甜口味都有,但大都以咸的为主。或许粽子起源于南方的缘故吧,南方粽子的品种花样繁多,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是根据馅的不同,略加改变而已。</font></h3> <h3>在我家乡,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少不了这洁白如玉、软糯香甜的美味粽子。那是一场粽子的盛宴。</h3> <h3>粽子主要有咸甜二种。</h3> <h3>咸粽又以肉粽为主。有时肉粽里还放些板栗、蛋黄或梅干菜。</h3> <h3>肉粽的做法:1.五花肉(稍肥一些最好)切成大块,加入5克盐,2大勺老抽拌匀,腌制3-4小时。</h3> <h3>2.糯米淘冼干净,将清水滗干后放置半小时,加3大勺老抽,10克盐拌匀,让其吃味2-4小时。</h3> <h3>3.粽箬用清水浸泡至吃透水,放入沸水中烫几分钟,以上三步骤准备好之后,便可以开始包裹粽子了。取两张叶子,上下叠起来,折成漏斗状。先填入三分之一的糯米,再放入肉块。如果要放板栗和蛋黄的,这时也一同放入,然后填入剩余分量的糯米。将叶子折叠起来裹严实糯米,取棉线缠紧。粽子就包好啦!😄😄</h3> <h3>4.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号的锅内,水要没过粽子,最好压上一个直径差不多的盘子,不要让粽子浮出水面,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焖煮3小时即可。</h3> <h3>清新的粽叶混含着鲜肉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而加入一颗翻沙流油的金灿灿的蛋黄又让咸香的粽子带上一丝甜意,风味独具,美味十足,口口留香。</h3> <h3>甜粽以豆沙粽子为主,有时用蜜枣或黑枣代替。</h3> <h3>糯米自身的淡淡香味,加上豆沙浓郁的甜味,一口咬下去,满嘴飘香,满嘴甜蜜。</h3> <h3>爱吃咸粽的独爱它的肉香,爱吃甜粽的则偏爱那份清甜可口。</h3> <h3>粽子的包法也有很多种,常见的有长粽、四角粽、三角粽、塔型粽、锥形粽(牛角粽)等。</h3> <h3>粽子,外形精美、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营养丰富。无论咸甜,都让人陶醉于浓情蜜意的端午佳节之中,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节令美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