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幼儿陶艺教育,是一种孩子喜欢的教育方法、一个可以激发孩子潜力的途径。<br />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去当陶泥艺术家,不用去学陶艺。其实不然,我们这里所讲的幼儿陶艺活动,其实是一种孩子喜欢的游戏、一个可以激发孩子潜力的途径。人最怕的是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一生无法有很大的成就,因为他想到的别人早就想到了,没有独到的眼光和视角,不能开发新的领域,作为父母,你为孩子做了一切,但是你想过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吗?<br />我们把陶艺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全面提高每个幼儿的艺术素养,从而发展幼儿的特长;把陶艺教育作为幼儿人文素养和创新教育的总目标,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我们陶艺课用的陶土是高白泥,是无毒无臭的天然矿物,柔软湿润,可塑性强,上釉烧制出来后色泽鲜艳,孩子爱不释手。<br />(一)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br />陶艺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陶艺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儿童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br />(二)有利于审美感的发展<br />陶瓷艺术作品本身具有美的特征,优秀的陶艺作品可以打动人的情感,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使人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首先,是在欣赏陶瓷作品中,发展了儿童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其次,在双手制作过程中,儿童努力尝试去发现美的造型,去予以实现。第三,由于陶土可塑性强,具有魔术般的变化,儿童的天性在"玩泥"中得到充分沉浸,情操得到充分的陶冶,美育自然融在其中。<br />(三)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张扬了儿童的个性<br />陶艺教学是一个动态开放过程陶。艺可塑性强,儿童可随心所欲,均按自己个性特点自由发挥。上课时,教师让儿童根据各人的性格和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粗人粗做,体现"朴实无华,大大咧咧"的豪放风格;细人细做,体现"形准面光,精巧玲珑,"的风格。不同性格,所制成的作品的风格也不同,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br />(四)获得自信心,体验成就感<br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上釉后烧制成彩色的瓷器,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br />(五)培养了意志力和独立能力<br />意志是意识的能力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儿童对陶土的亲近和陶土本身的可塑性强,儿童很喜欢参与陶艺制作,在制作中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而积极乐观的情绪能促进人的意志活动,增强人的体力、精力,激励人去克服困难和惰性,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而培养儿童的自制力、意志力和独立能力。<br />(六)陶艺活动让孩子越来越细心<br />"泥塑"是一门需要耐心,需要细心,需要认真用心体会的课程。一件复杂的作品,需要花不少时间反复修改,由于喜欢,儿童往往忘记时间,在精雕细塑中,会更细心。如泥条盘制,一不小心很容易折断,儿童在不断的实践中了解泥塑的规律和要求,慢慢地学会了细心,形成了耐心细致做事的习惯;同时体验劳动不易,更能珍惜劳动成果,形成爱护财物的好思想。<br /> <br />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