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班化,研学共成长—东片课改共同体活动之社阳小学站

凤梧清风

<h3>  淅沥的小雨送来夏日的一丝清凉,6月5日上午,东片课改共同体&quot;小班化教学&quot;研讨活动在社阳小学如期举行。本着&quot;互学互助,共同提高&quot;的原则,此次活动以兄弟学校送教的形式展开,启明小学、七都小学和十里铺小学的老师们分别为社小的师生带来了三堂别开生面的音体美示范课。</h3> <h3>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范梦莹老师的美术课堂,精美的门钹,传统的艺术,范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呈现在学生眼前,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h3> <h3>  "观、听、思",理论学习我认真!"捏、搓、揉",实践操作我能行!在范老师的示范引领下,三年级孩子们的门钹做得形象逼真,表情或凶狠狡诈,或可爱俏皮,真是有趣极了!</h3> <h3>  快来看看我们的学习成果吧!是不是很特别呢?造型独特的门钹真是一份美好的礼物!</h3> <h3>  欣赏完一场视觉盛宴,接下来就该亮一亮嗓子了,你听!</h3> <h3>  一曲《穆桂英挂帅》将周老师的气场展露无疑,在她的带领下,五年级的孩子们走进了河南,去到那里了解豫剧文化并合作学习河南民歌《编花篮》。</h3> <h3>  示范—指导—演绎,周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丰富多彩。课中,周老师还引入河南方言的教学,让学生在学唱民歌的同时加深对歌词的理解,相辅相成,突出特色。</h3> <h3>  "那哈 咿呀 嗨......"唱词掷地有声,轻重音分明,轻快的乐曲加上动作的配合后,唱起来更加琅琅上口。</h3> <h3>  再把目光聚焦到体育课上,十里铺小学的夏锋老师与三年级孩子们的见面方式有些特别—《前滚翻》。</h3> <h3>  "蹬地—推手—团身紧",夏老师采用模仿练习法、自主学练法和小组互助法,引导学生完成前滚翻的一系列动作。分解再组合,在夏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反复尝试与练习,动作越来越娴熟。</h3> <h3>看!我的前滚翻还不错吧!看我小试牛刀!</h3> <h3>  最后,社阳小学的徐倩老师与五年级孩子们合作完成了一堂颇具实用性的数学课—《比赛场次》。</h3> <h3>  徐老师的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运用线段和图表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发现数学规律。小组合作有序高效,学生在探索中不断思考和总结,最后得出共性及规律公式。</h3> <h3>听课的老师们也十分认真,不由得为他们点赞。</h3> <h3>  精彩的课堂,精彩的点评。课后,共同体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齐聚一堂,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对课堂展示的老师进行点拨与指导,并就"小班化教学"这一理念谈论了自己的看法。</h3> <h3>  接着,大家建言献策,畅所欲言,分享经验,指导点评。徐副校长首先对社阳小学的小班化教学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陈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希望,希望借助五校共同体的平台及青年教师的力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良性发展。</h3> <h3>  一路学习,一路探索。本次活动的开展,既交流了各校小班化的教学思路,也因校制宜地展示出教学改革中的亮点与不足,值得借鉴和推敲。</h3> <h3>  进无止境,多一些实践与思考,多一些行动与交流,相信在小班化之路上,我们一定会越走越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