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家好,我们是武松组,我们组负责文本解读的是小学课文中写人记事的文章。组里的成员分别是刘冰洁,陈金楼,卢玉嫦,陈小妹,王彦,陈雪莲,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嘲笑,热热闹闹的完成了这一次汇报。这里是这群姑娘的合照!</h3> <h3>首先,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组主要学习的内容:从教法上来说,主要从线索结构的梳理,词句的品析到最后中心思想的总结归纳来进行。</h3> <h3>1.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h3><h3>作用</h3><h3>①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h3><h3>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h3><h3>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h3><h3>④推动情节的发展。</h3><h3>2.语言描写的作用</h3><h3>(一)表现人物的性格。语言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因此,人物的语言描写,能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语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br /></h3><h3>(二)能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h3><h3>(三)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等。</h3> <h3>得到以上的总结,是我们组一起努力共同完成的结果,当然也少不了王萍老师的点拨指导,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一段学习过程吧!</h3> <h3>我们在约老师前,我们小组先进行了讨论,进行年级的分配,谁负责几年级的。陈雪莲解读的年级是一年级,卢玉嫦解读的是二年级,刘冰洁组长解读的是三年级,王彦解读的是四年级,陈金楼解读是五年级,陈小妹解读的是六年级,我们小组进行分工,对自己负责的年级,找出叙事文的科目,并罗略出来,在从中找出自己解读的一两篇课文进行解读。我们每个人先准备了对各个年级的篇目进行解读。</h3> <h3>在5月30号的下午,我们约了老师在八点钟见面,所以我们提前了一个小时去了图书馆的四楼,因为担心自己解读的不好,所以先去图书馆进行准备。在进行最后一次的演练。在见到老师后,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与老师分享我们的解读方式。</h3> <h3> 第一个是由陈金楼给老师解读了《桥》这篇文章,因为陈金楼本来想用“洪水的来临,像泼,像倒,像一群受惊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表达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用“木桥木桥开始发斗,开始痛苦的呻吟”表现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老师打断了我的话,老师说,这两个的修辞手法,都是体现当时的环境描写,适合用于场景描写。因为都是烘托出洪水和当时的场景。我们也觉得老师说的是对的。还有就是《桥》这篇文章中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老师给我们了肯定。还有就是在结尾这方面,《桥》的结尾告诉我们“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她来祭奠两个人,他的丈夫和儿子”从而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从结尾中统领全文的作用。所以在陈金楼解读的《桥》这篇课文中,我们得出了场景描写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h3> <h3>第二个是王彦给老师进行解读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虽然再解读的时候,思路并没有很清楚,在老师的指导下,给我们得出了一个中心思想的要点,又给我们归纳出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h3> <h3>第三个是卢玉嫦给老师进行解读是《我们成功了》,她本来是想通过提炼中心路和提炼字词来表现场景描写的,后来经过老师的修改,老师让我把场景描写的作用及每个篇目中场景描写提出来,并把它们的的作用一一列出来。这也让我们得出了场景描写中如何去体现出来。</h3> <h3> 第四个是刘冰洁给老师解读的是《爬天都峰》她原先是讲课文中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险是为了为下文中“我”和老爷爷爬山的艰难做铺垫,王彦就提出是不是可以从铺垫、埋下伏笔这方面进行解析。就这样提出了场景描写有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h3> <h3> 第五个是陈小妹给老师解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第一次见王萍老师询问时候,她以总分总去解读课文,解读的很细致,课文大概内容和詹天佑这个人的爱国,然后才说动作描写,语言描写,长篇大论。王萍老师认为我说的太多,感觉全部都是重点,可反而让人听不懂我说的是什么,建议我精炼语言,抓住一方面重点解读和给我们提供他了,以线索去进行解读。</h3> <h3> 还有我们的综合性学习,本来是想通过“猜一猜”来进行的,例如:给同学们一个物品,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摸这个物品,并把它描述出来。还有就是用一句话来描述同班同学,让大家进行猜想。可是由于操作方面的问题,我们选择了“填一填,扩一扩”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和把句子扩长。有利于让学生进行对写作方面的学习。</h3> <h3>经过老师一晚上的讲解,我们结合所有的课文所得出的要点进行整合。我们也是很非常的谢谢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因为老师再我们前面还跟二班的同学进行了研讨,接着就是对我们进行指导,中间都没有去休息呢,王萍老师很棒哦!</h3> <h3>再者,我们回来的时候也进行了讨论老师给我们的要点,经过我们每一个人的想法,我们得出了五个方面的要点:1、梳理线索,理清结构。2、写人记事文中的艺术手法——描写手法。3、体会中心思想4、教学设计《爬天都峰》5、综合性学习<br /></h3><h3>而我们组要汇报的内容是关于叙事文解读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要负责的部分。</h3><h3>1.理清叙事线索,理解条理结构,这部分由陈金楼汇报;</h3><h3>2. 解读人物形象,品读人物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这部分由陈小妹汇报;</h3><h3>3.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这部分由卢玉嫦汇报</h3><h3>4. 体会文章中心的方法:首段、尾段、关键词句等,这部分由王彦汇报。5.总结我们组所总结出来的解读方法,详细解读课文爬天都峰,这部分由刘冰洁汇报6、最后的综合性学习是由陈雪莲汇报的。</h3> <h3> 经过几天的努力,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所负责的部分弄好了,准备第二次约王萍老师。最终的时间是6月3日。这次主要是针对我们每个人所弄的内容再次展示给老师,让老师帮我们再次去检查这样做好不好,我们还是往常的一样提前先去了图书馆,等待老师的到来,在等老师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试讲,根据每个人的先后顺序进行着,好让老师能够看到我们的成果。</h3> <h3>老师给前面的一组讲完后,就到了我们小组,我们还是按着先后顺序着。首先是由陈金楼给老师讲了她的解读思路。可是老师觉得不是很好,让人听了,不知道是在讲什么。没有抓住重点。没有理清结构中的思路。老师的建议是寻找线索和结构,要能理清课文讲了什么,像逻辑结构,心理变化等方式去进行解读。</h3> <h3>第二个是卢玉嫦的,她从以《我们成功了》《詹天佑》《桥》这篇文章为例子,抓住文章经典语句来讲解场景描写的作用,并把场景描写的作用放在后面进行总结,后来老师给我建议,老师建议她把作用穿插到每篇文章里去讲,这样同学们能更能深刻的去了解场景描写的作用了。</h3> <h3>第三个是陈小妹的解读,老师的建议是让她精炼了语言,可是忽略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王萍老师提示道使用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让我深入思考。</h3> <h3>第四个是王彦的,她所得到的思路是1、标题诠释法.许多标题就是文、段的中心,结合文段的内容对标题的含义进行阐释.2、找中心句.中心句有统领的作用.文章的中心句多在开头和结尾,也有在中间的;段落的中心句多在段头,又叫首括句,也有在段尾、段中的;3、摘要法.文、段的意思总是多层次的,如果有主次之分,那就提取主要的省去次要的;如果是层层递进的,那就提取它最后归结的意思.4、联合法.文章中段落、层次的意思如果是并列的,那就把它们联合起来,简要概述.5、词句整合法.文、段、层的主要意思,通常是通过重要的语句或关键的词语表达出来的,我们把这些相关的语句或词语重新整合,就可概括出主要意思。</h3> <h3>第五个是刘冰洁的,所讲的是《爬天都峰》的教学设计,再给老师讲完她的想法后,老师给出的建议是:重点解读一篇,希望所讲的每个点都可以和前面她们所讲的一一对应,也算对她们的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并略解一两篇。</h3> <h3>第六个是陈雪莲所负责的综合性学习,根据我们所找出的例子,如鲁迅是什么,进行填空,还有就是海南是个好地方,和战士守卫边疆进行扩句。</h3> <h3>在修修改改,匆匆忙忙中,就到了要上台报告的时候了。我们组的这一次的汇报内容分为三个方面</h3><h3>一、叙事文解读方法:</h3> <h3>在老师最后的帮助下,我们最后进行了修改,在星期一的时候,也就是6月4日的下午,我们进行最后一次的试讲,这样做让我们能够在星期二,时候能够正常发挥,把我们的成果展示给大家。</h3> <h3>1.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理清叙事线索,理解条理结构,这部分由陈金楼汇报。</span>她用课文中的事例,解析课文《桥》中是以洪水和老支书为线索,以洪水的来临洪水的过程洪水的褪去。贯穿全文的线索。</h3> <h3>2.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解读人物形象,品读人物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对话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span>,这部分由陈小妹汇报。小妹主要分析了课文《詹天佑》中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体现出来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h3> <h3>3.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span>,这部分由卢玉嫦汇报。她细致的讲了环境描写的三点作用:(一)交代时间、地点、背景; (二)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 (三)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h3> <h3>4.<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体会文章中心的方法:首段、尾段、关键词句等</span>,这部分由王彦汇报。</h3> <h3>二、叙事文的教学设计方法:由刘冰洁汇报,以《爬天都峰》为例:</h3><h3>1. 第一环节,设计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按照什么线索来叙事,以照应陈金楼的内容;</h3><h3>2. 第二环节:1找爬山的动作描写,感受爬山的艰难,2.找环境描写,再次理解爬山的艰难,3..找人物对话描写,"你也来爬天都峰",通过品读"也"理解人物心理。(这些精读环境的设计照应陈小妹和卢玉嫦的解读方法和解读内容)。</h3><h3>3. 第三环节,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设计让学生理解尾段爸爸说的话.(照应王彦的解读方法和内容)。</h3> <h3>三、陈雪莲带领大家综合性学习,通过扩句的方式,训练学生把事情说具体说生动。</h3> <h3>在综合性学习的讲解过程中,雨薇小姐姐加入我们,回答问题,这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我觉得她的发言非常精彩,也让我们的模拟课堂更加真实。</h3> <h3>来看一看大家认真听讲的背影~</h3> <h3>以及结束讲解之后,老师和每个小组的一人一句话评价。对于这次记叙文讲解的总结: </h3><h3> 王茹同学说我们的记叙文和他们的民间故事的篇目有相撞的地方,但是我想民间故事是属于叙事类的记叙文的,因为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范围很广,所以有些民间故事也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h3><h3> 刘娟美同学点评我们组讲的很好环环相扣,这点我们是承认的。</h3><h3> 慧芳同学建议我们组把六要素加进去,我们一开始也是这样规划的,但是六要素太过于束缚想法,所以没有加进去,这个原因也在前面说明。</h3><h3> 宇婷同学评价我们组的思路清晰,小组分工明确,语言、场景、中心思想描写都写的很详细生动。</h3><h3> 榕婧同学对我们组的几位同学都点评了一下,例如小妹的直率有缓急区分,让他们能感受到关键点区分,王彦同学的情感朗读很到位,但是几乎都是在朗读,可能会让人感觉她是在朗读而不是在解读中心思想。</h3><h3>冰洁同学的教学设计详略得当,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h3><h3> 针对各位同学们的点评,让我们知道了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课后我们还会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谢谢大家!</h3> <h3>总结:这一次的小组学习,我们组每个人的收获都很大。从最开始的一筹莫展到现在的上台展示并且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让我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努力真的有很大的意义,在以后的学习或是未来的工作中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是很好的经验和积淀吧。相信在以后的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配合得更加默契,表现的更加出色,请期待我们的以后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