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主题名称:我的本领真正大</h3><h3>班级:小七班</h3><h3>实施时间:2018年4月30日~2018年5月25日</h3> <h3>一、主题来源</h3><h3> 我们班的宝宝样样事情都喜欢尝试,但是家长们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们许多练习机会,这也影响了孩子们自我服务意识的养成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预设了《我的本领真正大》这个主题,通过让孩子们走进自己家的厨房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开始,然后走入幼儿园的厨房了解厨房叔叔阿姨的劳动,探索小手的秘密、感受石头的坚硬和勇敢品质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本领在逐渐的提高,产生我长大了,我能自己做许多事情了的自豪感。</h3><h3><br /></h3> <h3>二、主题脉络图</h3> <h3>三、活动过程:我们班的特色是陪伴阅读与表演区的有效融合。所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非常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h3> <h3>1、集体活动《好喝的汤》。 比如这次向家长开放的语言阅读活动《好喝的汤》向家长开展一次老师如何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我们也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和喜好,引导幼儿尝试表达画面的内容,尽管是重复的语言,小班孩子们还是愿意来进行不断重复的讲述。如《好喝的汤小猪》画面六小猪把它的萝卜拔回来了:"咦,是谁放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老师引导幼儿回忆画面讲述"喵喵喵我放一条鱼汤会变得很好喝,叽叽叽我放二棵菜汤会变得很好吃……"鼓励孩子在学会讲述我放XX汤会变得很好吃的句式,来尝试个别学说:"我放一个萝卜,汤会变得很好吃。"整个一次有效的成人伴读过程,孩子们理解画面的意思,也会表达了每一个画面角色的语言。我们向家长展示了的日常伴读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学会表达,学会观察,让家长能有机会多和孩子一起阅读,陪伴孩子在阅读世界中徜徉。当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时运用了看听猜数模仿动作的方法,家长们在反馈表中都感慨万千:觉得老师们都能引导观察思考,善于调节课堂氛围牢牢抓住孩子的眼球。20分钟后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的学会了每个小动物所表达的短句。当然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也有经验准备的。我们已经对厨房的各类工具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老师出示绘本中的一口锅,提问你看到这口锅你会有啥想法?这个问题一出来大家都有积极回应。有了集体教学为我们接下来将绘本搬入表演区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次的六一的绘本剧表演我们只用了10来天就准备妥当,而且,孩子们都能胜任每个角色,当有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请假不能出席表演时,随时替补的演员都能演得惟妙惟肖,而且当角色游戏开展时,还有孩子要求剧场要有演出,引得爸爸妈妈等很多观众前去观看。</h3> <h3>2、游戏活动:自然角的饲养活动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关注所以对蚕宝宝的关爱也是与时俱进。来园后都要看看今天的蚕宝宝有什么变化,结成的茧被孩子们当作宝贝给收藏起来,每天都在期待飞蛾的出世。在这个氛围中我推荐孩子们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在完成熟悉绘本后再将《好饿的毛毛虫》搬到我们的表演区中。和孩子们一起商讨角色,讨论台词。一起收集道具。孩子们从家里搬出大小不同的毛毛虫玩偶。食物有老师绘制图片。整个录音有孩子一起参与录制,整整一个小故事融入了我们小七班所有小朋友的声音,每一次木偶剧上演孩子们都骄傲地说我也是小演员哦。</h3> <h3>3、散步活动:老师说:石头是坚硬和牢固的。幼儿园内有岩石吗?我们跟着老师有石头的地方散步,去寻找最小的石头、最光滑的石头、圆石头、斑点石头、彩色石头、白色石头黑色石头,把特别的石头保存下来作为奇石收藏。大家找的好仔细哦,你们看每人都拾到了一些坚硬的石块,回到教室后我们才发现有的是水泥块,是岩石粉碎后变成了水泥,用来造我们坚固的房子,这个水泥块是造房子时遗留下来的小碎块。散步也能让我们增长知识的。</h3> <h3>四、主题成果呈现。 我们愿意把知道的故事表演出来</h3> <h3>我们学会探索</h3> <h3>我是理发师我就要让小朋友变得美美的</h3> <h3>我会做的事情真正多</h3> <h3>听到警报响起要听从老师指挥不能慌张</h3> <h3>我们知道书坏了要及时修补。</h3> <h3>我长大了很勇敢小小针儿也不怕</h3> <h3>我们会和老师一起布置会场了</h3> <h3>我朗诵会获奖了</h3> <h3>五、所思所得。自陪伴阅读融入表演区后,在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角色分配、情节协商、材料准备等方面,甚至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等情况,这时就需要幼儿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如果在角色、规则、情节、材料、动作、对白等方面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介入,应该为幼儿协商、磨合。提供时间和空间,当幼儿无法解决时,适当介入。这也是我们在短短一个主题内能出演两个绘本的心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