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父亲

墨韵诗心

<h1>父亲去逝巳有九个年头了,但对父亲的思念却有增无减,父亲的音容笑貌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慈祥和蔼的面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豁达的处世之道。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构成了一个个故事,像放电影一般浮现在我的眼前,想着想着,泪水渐渐浸润了我的双眼。</h1><p class="ql-block"><br></p> <h1>今天是父亲去逝七周年的忌日,谨以此文来悼念我的老父亲,愿他老人家在天堂里无病无痛,快快乐乐!</h1><p><br></p> <h1>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父亲德才兼备,多才多艺,勤劳朴实,为人厚度,是我们那个地方出了名的农村艺人,几乎无人不认识他。父亲凭借他熟练的吹打弹唱手艺,养活着我们一家。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父亲几乎没在家里过过一个年。团年那天,吃过午饭,父亲就要背上行囊,带上笛子、二胡等传统乐器,去给人家拜年,说难听一点就是有尊严的“乞讨”。大过年的,父亲奔跑在农村的各条村庄,厚着脸皮,挨家挨户地请求别人接受他们的拜年,只为赢得那几分、五角、一元的酬谢,有时候可能还会被人家拒之门外,受别人白眼。尽管这样,父亲还是坚持年年春节去卖唱,只有这样,我读书的学费、生活费才有着落,家里的开销才有指望。除了春节去卖唱,平时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给送殡的人家做祭礼攒取的报酬。这工作是苦差事,通宵达旦,经常要熬夜。回来时,父亲的双眼总时红红的,充满了血丝,眼袋耷拉下来。尽管累成这样,回到家里父亲都不休息,而是到地里干农活。父亲热爱这份工作,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精湛的吹打技术,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周边村庄喜欢这门艺术的年青人都来找父亲,拜他为师,学习传统的送丧艺术。父亲豪不吝啬地把他所掌握的传授给他们。</h1> <h1>父亲对艺术的追求,可以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无论何时,只要呆在家里,我都会看到父亲在啄磨着剧本、乐器。家里的二胡、小锣鼓几乎都是父亲自己做的。儿子小时候玩的小锣鼓也是父亲做的,可惜没好好保护、珍藏,小锣鼓已不见了,这是一大遗事。</h1><p><br></p> <h1>父亲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坚持抄写剧本,家里有好几本父亲手抄的剧本,有的封面已发黄,四边已破烂成锯齿形,由此可见,这些剧本父亲不知翻看了多少遍。剧本里面的字迹非常工整、整洁,看起来非常舒服。我佩服父亲做事的这种态度,他的这种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我,让我在工作中尽量做到最好,直到自己满意为止。</h1><h1><br></h1> <h1>父亲不仅会做乐器,吹笛子、拉二胡、弹琴,唱戏也唱得很好。父亲年轻的时候长得非常帅气,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皮肤白白的。他演戏扮演过《白毛女》中的喜儿,喜儿是全剧的主角,听村民说,父亲演得惟妙惟肖,非常投入,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父亲不爱赌,也不喜欢喝酒,闲瑕时间都用在吹打弹唱上,有时候独自在家自娱自乐,有时候邀上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共同愉悦,唱戏、玩乐器成了父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h1> <h1>我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天赋,完全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遗憾的是父亲在的时候,我没好好向他学习,当他年迈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要向父亲学习拉二胡,可惜的是,来时已晚,父亲只指导过我两三次,就走了,我对二胡还一知半解。四姐妹中,只有老大会拉二胡,听说,老大的二胡也不是父亲教的。我不知道,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为什么不教我们拉二胡,弹琴,这是一门很高雅的艺术呀!生活中,多了一份艺术,就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快乐,就多了一份幸福!我一定要把二胡学好,以慰寂在天之灵的老父亲!父亲为什么不教会我们弹琴、拉二胡呢!我想应该有他的想法。因为在那个年代,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是不被尊重的,是下贱,可能父亲不想我们重蹈他的覆辙,让我们受苦受累!看人家的白眼吧。</h1> <h1>为了养家糊口,只要能攒钱的活,父亲都愿意做。父亲做过木工、做过泥水匠。有一次,父亲在给别人建新房时,由于劳累,不顺从门框上掉了下来,虽无生命危险,但摔得头破血流,从此,父亲告别了泥水工。</h1><p><br></p> <h1>“我爸多厉害,跑得比车还快!”这句话是四姐告诉我们的。当时,四姐跟随父亲去一个砖窑干活,父亲扛着一大块泥土正要越过马路时,突然来了一辆大客车,父亲见状,一个箭步冲过马路,避开了大客车。四姐见到这种情景,骄傲地说:“我爸多厉害,跑得比车还快!”。这句话,一直成为我们怀念父亲的话题。</h1> <h1>父亲在工作之余,也忘不了对我们的教育,每次出门,父亲总爱说的一句,就是:“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要和你身边的人好好相处啊!”</h1> <h1>父亲患病时,我没有长时间陪伴在父亲的身旁,总是来也匆匆也去匆匆,未能与他多聊天,缓解他身上的病痛,安慰他孤寂的心,现在想起来,非常愧疚,对不起我的老父亲!对不起他对我的养育之恩。父亲在弥留之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四姐。每次我或者大姐去探望他,问他我们是谁时,他回答的都是同一个名字:“宝莲”。由此可见,父亲最牵挂的就是我们的四姐,在我们四姐妹当中,四姐的生活相对比较困难,她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还住在一间破旧的租房里。</h1> <h1>父亲,请您放心,四姐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会照顾好母亲的,母亲身体良好,您要照顾自己啊!</h1><div> </div><div><br></div><div><br></div><h1>2018年3月19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