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多少人间爱,多少故土情,都在难忘的岁月里。"《故乡的海》是大型纪录片《千里海疆行》主题歌曲。唱的是霞浦一片诗情画意天光云影的土地,写的是浓浓的故土情,谱的是一腔来自灵魂深处的对故土的热爱。</b></h1> <h1><b>三伏未到,酷暑已到。2018年福州比往年热得早了些。<br />我们受中国著名作曲家、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三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的章绍同老师夫妇邀请,一群人从福州出发,坐动车去霞浦。</b></h1> <h1><b> </b><span style="font-size: 16px;">摄影:郑德雄</span></h1><h1><b>霞浦,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居住。境内有长404公里的海岸线,浅海滩涂面积104万亩,大小岛屿196个,岬角突出,海岸线曲折蜿蜒。每天日出日落、潮起潮落时分,霞光铺满海滩,光影色彩斑斓瞬息万变,诡谲神秘的满海竿影,不可思议的海上渔排,是一幅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也是一幅淡墨写意的中国画,让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发高烧。</b></h1><h1><b>来过几次霞浦,都是为了摄影,这里是世界最美滩涂。每一次来都是起早贪黑守着大海,等待风起潮退,彩霞满天,渔舟唱晚。这一次不为摄影,只为感受这一片大海上浓浓的深情。</b></h1> <h1><b>章紹同老師是霞浦人,海水穿過他的血液,生他養育他的海藍色是他生命的底色,浪濤聲聲激發了他無窮盡的靈感,一曲曲優美的音符和著浪花在天空回響,他已為30多部電影,1000多集電視劇配過音樂。</b></h1> <h1><b>章绍同老师先後以《相愛在西雙版納》、《台灣往事》和《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摘下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br /></b><br /></h1> <h1><b>我们一行人各自坐地铁去福州火车南站集合。没有约定,不同站台乘地铁,绍同老师夫妇刚好和我们同一个车厢。久闻大名,今日终得相见。有些意外,音乐泰斗绍同老师平常的如同邻家大哥,儒雅平和,低调谦逊,衣衫素简,没有任何音乐人的标签。</b></h1> <h1><b>知道绍同老师,缘于周老师。她和绍同老师的夫人丽菲姐是好友。遇见丽菲姐,才知道在三明丽菲姐和我曾经同在一个单位工作,是当年单位舞台上的女高音歌唱家。</b></h1> <h3> 摄影:郑德雄</h3> <h1><b>丽菲姐和绍同老师是福建省师范学院艺术系同班同学。 丽菲天生丽质,娇媚柔美,有一双传情的大眼睛。不但能歌善舞,还是团干部。丽菲在台上载歌载舞,绍同在台下暗生情愫。校园里的浪漫情怀缘于他们对艺术的热爱。牵手共白头,如今他们一起走过了几十年的漫漫人生路,经历过人生各种磨难考验,已经步入老年。一头银发在霞光里飘扬,手手相对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爱到天荒地老。</b></h1> <h1><b>不为摄影,霞浦动车站接站的却是在中国摄影界因拍摄</b><b>"霞浦滩涂"而美名远扬的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宁德文联副主席、霞浦县摄影协会主席郑德雄老师。又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用同行的福建省摄影协会会员和珍姐的话说:摄影界谁不知道郑老师呢?</b></h1> <h1><b>换乘中巴,一路来到三沙镇留云寺。留云寺背依层峦叠翠东壁主峰,面朝大海,坐落在一个天然大石洞里。</b></h1> <h1><b> 摄影:草木人</b></h1><h1><b>拾级而上,一路嶙峋怪石,千姿百态,"无弦琴"、"观音别航"、"和尚听经"、"玉兔赏月",一景又一景。"留钵传灯观自在,云台幽洞悟如来"。一行人边看边拍,来到半山间的茶室。</b></h1> <h3> 摄影:郑德雄</h3><h1><b>茶室里,郑德雄老师依窗而坐,沏茶、奉茶,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周老师恰如其分地说出了大家对郑老师的第一印象:真诚,实在。不像摄影大咖,像兄弟。郑老师是霞浦人,大海与他血脉相连,一潮一汐就是一呼一吸,与生命息息相关。郑老师几十年来背着相机披星戴月行走在霞浦的7镇4乡3民族乡,脚印遍及霞浦的海岸线、岛屿、滩涂、渔村。以蓝色的大海和霞浦滩涂独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用别具一格的摄影风格,独特的镜头语言,对一种生活场景瞬间再创作,聚大美于方寸之中。</b></h1> <h3> 摄影:郑德雄</h3><h1><b>一幅幅照片走出了霞浦,走到了大江南北,走上了世界摄坛。《心中那片海》《丰收的日子》《梦中帆影》《海的乐章》,捧回一个个摄影大奖。</b></h1><h3><br /></h3> <h3> 摄影:郑德雄</h3><h1><b>霞浦滩涂风光,因为海耕文明与农耕文化完美融合;因为潮起潮落、光影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因为郑德雄老师的滩涂风光摄影推波助澜而名闻遐迩,成了中国"十大摄影人必去的摄影圣地"。</b></h1> <h3><b style="font-size: 20px;">追逐着太阳的光芒,我们来到三沙镇海边。居高临下看海,只见连绵不断的海岸线曲折蜿蜒,岸边型似狮子老虎的低矮丘陵带着传说让这一片东海海域多了几分故事和旖旎,海面上的小船舟楫沐浴在柔和的七彩霞光中,不愧是中国东海最美的海滩 。</b></h3> <h3> 摄影:郑德雄</h3><h1><b>虽然没遇见三五成群讨小海、走海马、推网、围缣、放帘的劳作渔民,但是一群兄弟姐妹们面对大海,面对一轮红日谈笑风云间,又有顶尖的摄影师郑德雄老师给大家拍照已是心花怒放,心满意足。</b></h1> <h1><b> </b> 摄影:和珍<b><br />看,绍同老师这姿势,如同一个个小蝌蚪似的五线谱,柔韧、动感,绝对是最佳摄影师的姿势。德秀老师说:可以跳午练软功。"周老师说:确实有点腰功。和珍说:拍照就是要抓到这样特别的场景才有意思,对吧。对对对!</b></h1> <h3> 摄影:郑德雄</h3><h1><b>合个影,大海见证我们的姐妹情深,见证我们的足迹。</b></h1> <h1><b> </b> 摄影:和珍</h1><h1><b>来自福州的、霞浦的朋友们拍好了照片,坐在岩石上,看海、看照片。</b></h1> <h1><b>这一群人同在一个群。周老师是我们的群主,她原来是一个大学老师,一个理工女却喜欢唱歌跳舞。退休后又开始学习书法绘画。是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她真诚、开朗、幽默,用她的热情和睿智把我们这些原来并不熟悉的人聚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开心友好的小团队。她年届古稀,风采依旧,她说:我们是一群情趣相投,经历相似的人,我们要抱团取暖,一起慢慢走过岁月的长河,优雅到老。</b></h1><h3><br /></h3> <h3> 摄影:郑德雄</h3><h1><b>夕阳西下,把最美的霞光留在天穹下大地上。这一群人,都已不再年轻,他们曾经辉煌,把最美的年华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如今,他们明白,以后的岁月里依然要光彩照人,活得精彩,对着夕阳微笑。</b></h1><b> </b> <h1><b> 太阳收起最后一抹亮色,一栋红房子里的一家人在院子里团团围坐准备吃饭了。他们用闽南话说:最早来到三沙渔耕的是闽南人。他们的先辈清朝康熙年间来自漳浦,现在已经是个大家族了。这一家人,老、中、青、少、幼,四世同堂,生活滋润和美。</b></h1> <h1><b> </b>摄影:周俊萍</h1><h1><b>三姐妹在小院里吹海风聊家常。她们和这一家人聊了些什么?德秀姐说比看大海精彩。</b></h1> <h1><b> 夜晚的三沙滩涂,渔火点点,海面归于寂静。最后一抹彩霞挂在天上,装饰着"陶时光"的窗。</b></h1> <h1><b>我们围坐在海边的"淘时光"民宿,唱响绍同老师谱曲的歌《故乡的海》,歌声伴着涛声回响在天穹下大海边。多少人间爱,多少故土情,都在难忘的岁月里……</b></h1> <h1><b>此时,词作者霞浦文联主席刘翠婵淡淡地笑着,跟着节拍一起轻唱,这首歌的作词正是刘主席。<br /></b><b>这首歌的谱曲、作词、演唱都是地道的霞浦人,他们联袂共同倾心创作,把对故乡这片海深深的爱宣泄的淋漓尽致,不能不说,这是一首最真挚纯粹的故土情歌。</b></h1> <h1><b>刘翠婵主席娴静淡雅,一直陪伴着我们参观,一路关照着大家。他们,是否又在商量着在联手创作一首歌曲?</b></h1> <h1><b> 海风吹拂,海浪翻卷,谭姐在众人的要求下声情并茂地演唱《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 ,见玉兔 ,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 ,乾坤分外明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b></h1> <h1><b>谭姐声音婉转如莺,韵味醇厚,一曲听罢如饮百年香醇,直接唱醉了在场的认识不认识的人,鼓掌、叫好、送花,今夜酒不醉人歌醉人。</b></h1> <h1><b> </b>摄影:周俊萍</h1><h1><b> 俗话说:台下三年功,台上三秒钟。谭姐自小喜欢京剧,听音就跟着练唱,几十年如一日,可以说是无师自通。她说:曲唱千遍,其声自转,用心练习,自有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谭姐在第二届全国京剧票友电视大赛中荣获银奖。细端详,年近80岁的谭姐风采依旧,那种美丽已有了几分古典。</b></h1> <h1><b>今夜不醉不归。<br /></b><b>"陶时光"里烛光摇曳,我们唱起祝福的歌:祝你生日快乐!第一次逢着和珍夫妻,</b></h1><h1><b>刚好是扈和珍先生曹老师的生日,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夫妻喜欢摄影,都是福建省摄影协会会员。一路同行,他们相携相伴,互相切磋摄技,夫妻情深。</b></h1> <h3> 摄影:和珍</h3><h1><b>晚上,我们住在摄影主题酒店。霞浦,一切都和摄影有关。酒店里,长长的走廊,每一个房间都挂着照片,一步一欣赏,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时刻浸润在摄影的艺术里。</b></h1> <h1><b>入夜,酒店对面的霞浦博物馆霓虹灯在窗外闪烁着梦幻般的蓝色,那是大海的颜色。</b></h1> <h1><b>到了霞浦,一定要去溪南镇的半月里。这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是畬族历史文化遗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b></h1> <h1><b> </b> 摄影:周俊萍</h1><h1><b>大红的"福"字贴在门上,光阴里的故事像一缕光线透过雕花门窗。</b></h1> <h1><b>参观过龙溪宫,雷氏宗祠,举人府,沿着鹅暖石小道登上状元顶,远望笔架山清晰可见,俯看半月里绿树掩映,村落层次错落,建筑风格独特。</b></h1> <h1><b>一边参观一边拍摄,一路来到半山间的畬族民俗搏物馆。</b></h1> <h1><b>畲族,生活在中国南方游耕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岁月更迭,许多民俗渐渐淡化,许多物什蒙上了尘埃散落在各家各户。是雷其松老师不辞辛劳,走户串家,打捞起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家珍,佛去尘埃,建起了博物馆,让雷氏家族傳世文物370多件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还有展品1600多件,包括畬服、瓷器、古籍、婚嫁用品、生活用品。半月里的历史文化就在这一件件藏品的故事中口口相传,万世流转。<br /></b><b>展厅里,雷其松馆长如数家珍,为我们讲解着一件件藏品的来龙去脉。</b></h1> <h1><b>黄童小儿自是好奇,这雕花小柜里藏着什么?</b></h1> <h1><b>墙上一排畬衣,传统的织染工艺,精美的手工刺绣。雷馆长说一针一线都出自男人之手。畲族风俗绣花是男人的事。<br /></b><b> 德琼老师看得专注仔细。</b></h1><h1><b>德琼老师是福建省榕树合唱团现任团长,几十年来一直在合唱团,与大家一起共创了合唱团的辉煌。如今,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华,歌唱人生,是她一生的追求。</b></h1> <h1><b>畬族花斗笠工序非常复杂细致,一个斗笠一人需要八天的时间才能做好。太阳一照,斗笠内側会显出暗八卦图案。</b></h1> <h1><b>雕花窗下,一缕光线照射进来,一个畬族妇女正聚精会神织布,于是参观成了摄影,原来这博物馆就是她家。</b></h1> <h1><b>周老师拿起画笔把花虫鸟兽跃然纸上,织起布来也像模像样,颇有几分畲家女味道。</b></h1> <h1><b>半月里,畲族文化,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这个福建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b></h1><h1><br /></h1> <h1><b>巧遇了省电视台一群人。</b></h1> <h1><b>时值中午,太阳当头照,一群人上后岐牛栏岗避暑。一下车,大家就是一阵惊呼,这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顾不上烈日炎炎,顾不上不是拍摄时间,先按几下快门,摆几个PS。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不就是海子的诗吗?</b></h1> <h1><b>在这里可以背起相机寻找最佳角度拍日出日落滩涂好风光,可以邀二三友人吹着海风品茗聊天,放下尘世的纷扰,可以独自寻得半日之闲,翻开一册书,潜入,忘却。也可以一群人在二楼的露台上弹琴唱曲吃海鲜……喜欢上草木人,喜欢上草木人主人,还没离开已经有约。</b></h1> <h1><b>几许深深庭院,静流处处芳菲。</b></h1> <h1><b> 草木人民宿就坐落在这鲜花之中。在宽敞舒适的茶厅里,草木人民宿的主人披肩长发,一身休闲装,拿来一本《时光纪》,我一边翻看一边听她讲述着草木人从开始打造到今天的鲜花盛开的过程。谁没有一个梦?谁能把梦变成现实?她做到了,她放弃了远方,选择了自己深爱的故土,并把这儿打造成了海子的诗,她说"草木有情,人有爱",这便是她对"草木人"最好的诠释。</b></h1><h1><br /></h1><h1><b><br /></b></h1> <h3> 摄影:周俊萍</h3> <h1><b>德秀老师是福建省榕树合唱团前任团长。榕树合唱团是福州人的骄傲,她们把一首首歌唱出了中国唱到了悉尼歌剧院唱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获得了无数奖杯。不在舞台在现实中的德秀老师温文尔雅,一颗安静的心灵塑造了她的娴雅恬淡,无论在哪儿她都在静静地翻看着一本书。</b></h1> <h3> 摄影:郑德雄</h3> <h1><b> 草木人边上有一家鲜花簇拥着的私人住宅。推门,郑德雄老师正在沏茶,原来这是他家。几分意外,俨然一家诗情画意的民宿啊,郑德雄老师的确是把生活过成了诗,他不仅仅是摄影人,把霞浦的滩涂风光推向了世界,还是最美霞浦文化使者,开讲堂,授知识,而且霞浦的民宿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搞得风生水起。一个人,引领了一群人,改变了一个城。</b></h1> <h1><b>霞浦正是海带丰收的季节。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海带线条般优美柔顺。随手闪拍,竟别有一番韵味。</b></h1> <h1><b> </b>摄影:曹老师<b><br />两天霞浦行,深深故土情。<br /></b><b>此行,我遇见了来自福州和霞浦的出类拔萃的一群人。这一群人各自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才华缤纷着这个世界,用自己微弱的光温暖着人间;这一群人最大年纪的82岁,在漫长的时光中,他们已经走过了人生最辉煌灿烂的华章,品尝过了人生的甜酸苦辣,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厚厚的书;这一群人举手投足间都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美好。<br /></b><b>我用三言两语浮光掠影地给这场行程做一个记录。因为每一次同行,都不会重复。<br /></b><b>珍惜,每一次相聚。</b></h1><h3><b><br /></b></h3><h3><b>备注:未注明摄影人照片均由杨丽拍摄</b></h3> <p class="ql-block"> 摄影:周俊萍</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 杨丽,陕西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海洋摄影协会福建分会理事,立雪书院鼓山分院理事。</p><p class="ql-block"> 用文字记录人间百态,用镜头定格美景。</p><p class="ql-block"> 出版散文集《露润清莲》《行走的诗意》及台湾版《人间自有真情在》《潮落还有潮起时》。文章散见各杂志、报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