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白呶!呼伦贝尔大草原

海春居士

<h3>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远离了闹市的喧嚣,满目碧绿的地毯,绿茵茵、软绵绵,微风吹过,牧草晃动,马、牛、羊群飘来闪去,禁不住在心底哼起“风吹草低见牛羊”……</h3> <h3>呼伦贝尔大草原以其辽阔、平坦而著称,那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就像大师画笔下地平线上画出的各式各样的柔和曲线。</h3> <h3>呼伦贝尔草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呼伦和俊秀的贝尔是草原上的一对情侣,因妖魔莽古斯的闯入,抢走了呼伦姑娘,毁坏了草原生态。为了救呼伦、救草原,贝尔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呼伦智呑妖魔头上的神珠,将自己化成了一汪湖水,贝尔悲痛欲绝,纵身入湖。顿时,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由乌尔逊河相连的两个湖泊,即呼伦湖和贝尔湖。草原上的人们为了永远怀念他(她)们,就把这片草原命名为呼伦贝尔。实际上,呼伦、贝尔都是蒙古语,分别指雌水獭和雄水獭,湖也好,地也罢,皆缘此得名。</h3> <h3>据说,占地25.3万平方公里的呼伦贝尔市,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美丽、辽阔、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而呼伦贝尔最好的天然牧场是巴尔虎草原。</h3> <h3>巴尔虎草原历史悠久。这里曾是成吉思汗的历史舞台,统一蒙古草原的几次重要战役均发生于此。这里也是元王朝最后消亡之地,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后,元朝残余势力被迫退回蒙古草原,直到20年后,明朝才在巴尔虎草原将元朝残余势力彻底打败。</h3> <h3>巴尔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坐落在巴尔虎草原腹地(位于301国道与满洲里至额尔古纳公路交界处,西距满洲里36公里)的民俗旅游度假区是呼伦贝尔唯一的以展现原生态巴尔虎民族、民风、民俗为特点的民族风情旅游区。</h3> <h3>景区中心区整体布局是以《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汗城为蓝本进行修建的,建有固定式战车蒙古包、豪华蒙古包、地桌式多功能蒙古包等多种样式的蒙古包。</h3> <h3>勒勒车和固定式战车包</h3> <h3>瞭望台和多功能包</h3> <h3>豪华蒙古包</h3> <h3>景区是一个综合性娱乐场所,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立体式服务。</h3> <h3>在这里可以身着蒙古袍,脚蹬蒙古靴,跨上追风的骏马,乘上稳健的骆驼在草原上漫游。</h3> <h3>可以在热情的敬酒歌声中,品偿醇厚清香的马奶酒,清香扑鼻的手把肉、烤全羊。</h3> <h3>可以立足敖包,畅想《敖包相会》的恋情,也可以参与祭敖包活动。</h3> <h3>可以远眺草原,开阔的视野令人心旷神怡。</h3> <h3>可以观看套马、驯马、赛马和搏克等表演,领略巴尔虎人的剽悍与勇猛。</h3> <h3>可以在篝火的映衬下,欣赏《魂系巴尔虎》的民族歌舞,并参与互动。</h3> <h3>可以到牧民家亲手挤牛奶、熬奶茶、制作食品,在人生中增添一页游牧民族的生活履历。</h3> <h3>成吉思汗祭祀包,是蒙古族对先祖最高规格缅怀祭祀的缩影。</h3> <h3>成吉思汗祭台</h3> <h3>元朝历代帝王和功勋卓著的先祖祭台</h3> <h3>陈巴尔虎旗有一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全境的“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她仿佛是一条盘旋的玉娇龙,在草原上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妩媚姿态。</h3> <h3>莫日格勒河是由涌泉汇聚而成的,并且所经过的区域多是杳无人烟的山地、草原,是完全没有经过污染的水源,河水非常洁净。</h3> <h3>站在草原上看着莫日格勒河潺潺的流水,你会感觉有一种温馨的娴静在心底流动,仿佛这时的蓝天白云、碧草野花只是这流水的点缀!</h3> <h3>从巴尔虎蒙古部民俗旅游度假区前往额尔古纳,一路景色如诗如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h3> <h3>额尔古纳是蒙古人的发祥地,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北麓的呼伦贝尔草原北端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它是呼伦贝尔的一个县级市,境内留有蒙古祖先穴居遗址,室韦部落传说、黑山头古城遗址、三河原、金界壕等名胜古迹。</h3> <h3>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全长970公里,为中俄界河。如今,界河已被开发成风景区,供游人游览。河岸对面,俄罗斯村庄近在咫尺,不时可见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俄罗斯人在河边劳作、垂钓,一派异国风情。</h3> <h3>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山岭森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因此,这里也是蒙古族的发祥地,成吉思汗的铁骑就是从此奔腾而出而震撼了整个世界。</h3> <h3>额尔古纳河的根河湿地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生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h3> <h3>根和湿地的马蹄泡景区。</h3> <h3>孩子们欢快地嘻戏在湿地清澈如镜的水里。</h3> <h3>出了额尔古纳市区一路往北,大约30多公里处的向阳山坡上,一片蒙古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就是弘吉剌部蒙古大营。</h3> <h3>历史上弘吉剌部是蒙古声名显赫的贵族部落,也是一个盛产美女的部落。据传成吉思汗的母亲、妻子、儿媳都出自于这一部落。所以蒙古部落的男子都以娶到弘吉剌部落的美女为荣。</h3> <h3>弘吉剌部大营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蒙古包群,由103个蒙古包围合而成,每个蒙古包,都是以弘吉剌部嫁入皇家声名显赫的公主们命名的。据载在蒙元时期,弘吉剌部共走出18位皇后,16位驸马。</h3> <h3>到蒙古包作客,素以热情好客著称的蒙古牧民总是走出包外热情迎接你。他们将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礼,随着“赛白呶!”(您好!)的问候,客人被请入包内。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间,落座后,主人就会端上奶茶和奶制品请你品尝。</h3> <h3>主人还会向您献“哈达”,敬美酒。草原牧人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在敬酒过程中,辅佐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扬动听的马头琴声。</h3> <h3>夜宿蒙古包,别有一番感受。</h3> <h3>长期生活在广袤辽阔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传统的民族舞蹈,还会看到节奏欢快、舞步刚劲的现代民族舞蹈。这里是篝火晚会现场。</h3> <h3>游客们也开始了互动。</h3> <h3>弘吉剌部大营,浓缩了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等多民族风情,除了可欣赏到浑厚的蒙古族长调,还能看到俄罗斯姑娘的舞蹈,至于纵马驰骋,拈弓搭箭,则更是传统项目了。</h3> <h3>小外孙女似乎更喜欢有点刺激性的草原越野四轮摩托车。</h3> <h3>额尔古纳拉布大林北部40公里处沿省道201一线,有一占地面积近1千公顷,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的原始的纯天然白桦林带,是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唯一一块纯白桦林自然景观。</h3> <h3>也许是爱屋及乌吧,林间草丛中一叶小草也令人陶醉。</h3> <h3>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的室韦,位于额尔古纳市的北端。它依山傍水,镶嵌在大兴安岭北麓的额尔古纳河畔,与俄罗斯小镇奥洛契仅一河之隔。</h3> <h3>室韦额尔古纳河对面的俄罗斯小镇。</h3> <h3>额尔古纳河边的临江屯,只有八十多户人家,其中三分之二有俄罗斯血统。那里的人淳朴、好客。世世代代守候着最原始的生活民俗。</h3> <h3>临江屯向北约7、8公里处的老鹰嘴,因一块形似石头而得名。</h3> <h3>老鹰嘴有着大片的油菜花和麦田,是电影《麦田》的外景地。</h3> <h3>老鹰嘴,一边是完全的自然风光,一边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农田,无论你选择哪一边作为背景,都可以拍出美轮美奂的照片。</h3> <h3>额尔古纳根河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有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这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少数民族。</h3> <h3>驯鹿,俗称“四不像”,因为它的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子似牛而非牛。驯鹿曾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运输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因为他们狩猎时也使用驯鹿,所以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即“使鹿部落”。</h3> <h3>“使鹿部落” 居住在敖鲁古雅河畔的原始森林中,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住的是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罗子”。 “撮罗子”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或者说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h3> <h3>“使鹿部落”的鄂温克族人虽无固定住所,却有固定的仓库。他们先将相邻的两棵大树砍去树梢,作为柱子,然后用木头垒成一间悬空的仓库,地上斜竖一根砍有阶梯的木柱为梯。仓库中存放食品、猎物、衣服、用具等。仓库从不上锁,其它猎人可任意取用,事后如数归还即可。</h3> <h3>驯鹿性情温顺,适宜在寒冷的地带生活,喜食没有污染的苔藓、石蕊和食盐,需要人类提供,所以驯鹿已经习惯和依赖鄂温克民族的迁移和饲养环境。</h3> <h3>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恩和,也坐落在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这里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住房都是典型的俄式木砌房子“木刻椤”,来到这里就可以不出国门而领略异国风情。</h3> <h3>走进恩和人家,可以自己动手“打列巴”。</h3> <h3>列巴,是俄文的音译,指大面包。俄罗斯传统的加工方法是以酒花酵母发酵好的面团,加入适量的盐,放在很大的立式烤炉里用东北森林里的椴木或桦木等硬杂木烤制。烤制好的大面包,夏季可存放一周,冬季可存放一个月左右。</h3> <h3>位于大兴安岭北部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具北国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享有“南有西又版纳,北有莫尔道嘎”的美誉。</h3> <h3>莫尔道嘎,蒙古语意为“上马出征”。森林公园龙岩山“大汗凭吊”景区,有一18米高的大汗拉弓射雕的巨型雕像矗立其中。相传铁木真祭祖,游猎于此,登上龙岩山,忽一大雕自云头冲下,大汗拉弓搭箭,巨雕扑地。铁木真大吼一声“莫尔道嘎”遂挥师西进,终成大业。</h3> <h3>森林公园以其林海、松风、蓝天、白云的夏季风光和冰峰、雪岭、严寒、雾凇的冬季风韵、为人们提供清凉避暑、休闲度假、生态考察和体验寒冷、挑战极限、体味人生的理想境地。</h3> <h3>海拉尔是呼伦贝尔的首府城区,素有“草原之都”的美誉。这里的成吉思汗广场,是呼伦贝尔市境内最大的广场,也是海拉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3> <h3>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度为22米的广场雕塑,顶部是成吉思汗策马扬鞭的造型,寓意蒙古族人民象成吉思汗一样坚毅的品格,衬托金鹰的白钢造型是白云草原的抽象提炼,柱脚为金箔饰面,柱身为银箔镂空的图腾图案。</h3> <h3>广场的主题雕塑是千年伟人成吉思汗上马出征的图景,他的方向正对着蒙古人的发源地额尔古纳。</h3> <h3>城区的苏联红军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解放战役中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修建的。高16.25米的八棱型红军烈士纪念塔正面用俄文刻着“为苏联的荣誉和胜利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塔基南北两侧刻有长眠在此的27名阵亡官兵的姓名、军衔和出生年月。</h3><h3><br></h3> <h3>草原之都海拉尔北山山体中有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关东军所修筑的北山要塞(河南台阵地)遗址。</h3> <h3>当年日本关东军独立混成第80旅团的司令部即位于此要塞地下。日本冀图以该要塞作为聚兵屯粮之所,向北进攻苏联,与德国法西斯联手将苏联扼杀,并称霸世界。</h3> <h3>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58万红军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与中国抗日联军、蒙古人民军相互配合,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了摧枯拉朽般的进攻。8月18日,龟缩在河南台阵地里的3800名日本关东军走出地下工事缴械投降。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牺牲数万中国劳工生命修建的要塞以较好的历史原貌保留至今。</h3> <h3>如今在此遗址上崛起了一座“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纪念园是按国家5A级标准建设的战争主题公园,以目前国内同类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为载体,融入战争场景再现、军事设备设施恢复、呼伦贝尔抗战实物图片展出等元素,集旅游、教育、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身,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北方红色旅游新胜地。</h3> <h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的基座上雄踞着一辆真实的苏制t_35型坦克。它高耸伟立,彰显着维护和平的力量。</h3> <h3>坦克炮口所对准的是两座被炸得摇摇欲坠的日军炮楼(真正用途是售票口)。在坦克与炮楼之间是纪念园的大门,门栅栏仿日本“三八式”步枪,就是咱老百姓通常所说的“三八大盖”的模样所制。</h3> <h3>穿过大门,走过45级台阶,一座宽阔的广场展现在面前。广场正中间伫立着一尊18米高、表现中俄蒙三国士兵高举长枪、马刀欢呼胜利的场面。这尊雕像既是整个广场的灵魂,也是纪念园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集中体现。</h3> <h3>广场右侧是米格15战斗机、红旗2型导弹、高射炮、日本军车等军事设施的展示。</h3> <h3><br></h3> <h3>设计者巧思妙用,长椅、围栏、垃圾箱都被设计成炮弹的模样,就连卫生间都变身为一颗硕大无比的地雷。而且你还会看到日本关东军士兵出没其间。</h3> <h3>广场南端是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以展示1931——1945年间呼伦贝尔地区抗战的实物和图片为主田;地下部分则完全以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为展出主体,为里完整地保留了要塞的原貌。</h3> <h3>来此纪念园所受到的心灵冲击,不禁让人蓦然惊觉,原来呼伦贝尔不仅有辽阔的草原、壮美的河山值得欣赏,也不仅有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值得品味,还有一段在中国革命道路上负载的沉重历史、留下的光辉印记值得凭吊和铭记。</h3> <h3>手把肉是草原上众多美食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美味佳肴。手扒肉是把宰杀、剥皮后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放在清水里煮,开上两滚即离火起锅,持蒙古刀,手把着带骨肉边割边吃。蒙古人认为肉的外表刚变白,肉里透着微红的血丝,这才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肉的鲜嫩和营养。吃起来的确可口,令人回味。</h3> <h3><font color="#167efb">蓝蓝天空,白白云朵,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群群牛羊,点点毡房,袅袅炊烟和浓浓风情,不能不说,这里是世界少有的游牧圣地,是旅游观光不可错失的佳境。</font>真可谓:<font color="#ed2308">天际碧草连苍穹,心驰绿野情放纵,欲问仙家何所乐?呼伦贝尔大草原!</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