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美新疆,神秘、美丽,鲜花遍地,美女成群,听说还有点点危险。</h3><h3>2018年6月2日</h3><h3>新疆,我们来了!在随后的15天里,走近你,触摸你,拥抱你,了解你。</h3> <h3>2018年6月3日</h3><h3> 今天行程6百公里,第一站塞里木湖,车子一直沿着天山山脉北侧行驶,奔驰在准噶尔盆地。</h3><h3> 天山山脉煤碳资源非常丰富,天山下压的都是煤。准噶尔盆地几乎都是军垦的农田,全是机械化操作,灌溉也都是先进的滴灌系统,农作物以棉花为主,有少量的玉米,西瓜,油葵,听说石河子143团的西瓜是新疆最好吃的西瓜。除了农业就只有煤电厂和煤化工厂了。空气污染严重,天空灰蒙蒙的,公路左边随行的天山山脉也隐藏在灰雾之中。</h3><h3> </h3> <h3>准噶尔盆地一望无际,天山连绵,在奎屯吃过手抓饭,终于在下午4点来到了塞里木湖,天上下起了小雨,好冷啊,一下子从夏天到了冬天,整个人都不好了,湖东面草还是黄黄的,虽然景区采用了喷灌措施,但还是太干,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耽搁太久,我们驱车赶往湖西面,听说那边草绿花开,环湖一周120公里,草渐渐变绿,开始有小黄花出现,不过天气并不给力,小雨不停。找到个位置下去走走,没想到差点冻崩溃,赶紧回到车上,找出厚衣服穿上才好点,"熬过了丽江的冬天,熬过了西藏的春天,差点冻死在新疆的夏天里。"风景很美,雪山,草地,鲜花,湖水,如果天晴,美景一定震撼心灵。天气不好,只好盼望明天有一个晴朗的天气。</h3> <h3>塞里木湖</h3> <h3> 晚上体验哈萨克毡房,外型和体验过的蒙古包一样,不过里面铺设了毛毡,还有火炉起暖。吃饭也在毡房里。等待吃饭的时间有点久,天气冷,队员就在毡房里跳起了舞蹈。晚上十点,天还没有黑,终于吃饭了,煮羊肉,烤羊肉串,塞湖的野生鱼,几个素菜,非常丰盛,就是不太便宜。十二点了,外面还下着小雨,明早还要去看日出,但愿天公开眼。</h3> <h3>2018年6月4日</h3><h3> 天气依然不给力,天还是没有晴开,只好放弃看日出,也好,可以多睡一会儿了,弥补一下时差带来的劳困。当我们九点来到塞湖时,还是阴沉沉的天,只有在远处有一片阳光照耀,当即决定追逐光线而去,终于见到一点点阳光,队员们高兴的在草地上跳起了"咱们新疆好地方"</h3> <h3> 游完塞湖,我们一路下山,果子沟里的杏树、桃树都绿茵茵的,结出了碧绿的果实。果子沟大桥建成时是当时中国桥梁史上的里程碑,今天看起来依然雄伟漂亮!</h3> <h3> 霍尔果斯口岸,连接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西大门,这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安静的口岸城市。</h3> <h3>清水河镇是中国的薰衣草之乡,从这里开始,榜样的带动下,普罗旺斯已经不再是唯一,现在很多城市都建起了薰衣草观赏园。</h3> <h3>伊宁是伊梨的首府,喀赞其民俗村,虽然是老区,但干净整洁,街道两边果树成荫,家家小院花草芳香。晚餐时维族大妈的热情好客,让我对新疆有了更清晰的了解。</h3> <h3>2018年6月5日</h3><h3> 一顿饱觉,洗去了一身的疲倦,精神抖擞踏上今天的行程,今天的目的地是昭苏,这是新疆唯一一个没有沙漠的县,也是天山天马之乡。从伊宁前往昭苏要翻特克斯达阪,是一段正在施工的路段,不太好走,天山北坡还是干旱,见不到多少绿色,直到翻过达阪,天山开始绿起来,路面也好了,经过特克斯我们进入到昭苏大草原,好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我们今天游览夏塔景区,主要是夏特古道和汗腾格里山。当我们到达景区时,天又下起了小雨,非常郁闷!回程还碰上了暴雨。我不知道谁是雨神。不开心。</h3><h3><br></h3><h3><br></h3> <h3>相关链接:</h3><h3>昭苏东界特克斯县,南邻温宿、拜城两县,北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西部与哈萨克斯坦相连(边界线长200多千米),西南邻近吉尔吉斯斯坦。县城昭苏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879千米。全县总面积10464.9平方千米,总人口155997人(2003年)。有哈、汉、蒙、维、回等21个民族。昭苏,取“喇嘛昭”(圣佑庙)的“昭”字和“六苏门”的“苏”字而得名。</h3><h3>昭苏县古属乌孙国,历经沧桑留下许多古迹。富有传奇色彩的夏特古道,奇异壮观的木扎尔特冰川,吸引各地疗养者的夏特温泉,以及古松参天,野花遍地、蜂蝶起舞的库勒柯尔德克水帘洞等名胜古迹,有着发展旅游业的广阔前景。 草原石人、草原土墩墓、和岩画是昭苏草原的三大奇观。</h3><h3>昭苏因出产“腾昆仑,历西极”的天马,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天马之乡”,也因汉朝时著名的“乌孙国”而闻名,是新疆乌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很丰富。</h3><h3>美丽的昭苏草原上生活着哈萨克、汉、蒙古、维吾尔、回、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锡伯、俄罗斯、塔吉克等21个民族。</h3> <h3>夏特古道是聚考古和探险为一体的高危的徒步探险线路,穿越途中,支离破碎的木扎特的冰川,冰缝、冰河,以及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会给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加上马匹无法通过木扎尔特冰川,探险者只有靠自己背负所有的装备食品,在高海拔山区行军对体力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h3><h3>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位于昭苏西南部的汗腾格里山下,是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h3><h3>夏特古道北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的夏特牧场,南至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破城子,它沟通天山南北,全长120公里,是北疆通往南疆的捷径,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夏特古道承载着太多太厚重的历史,有过太多太炫目的辉煌。2000年前秦汉的和亲公主从这里远托异国;1300年前唐玄奘从这里翻越3500米的哈达木孜达坂,到达天山南麓的佛国龟兹·····上个世纪初期,芬兰探险家马达汉,由新疆的阿克苏出发,路经夏特古道回国,1944年~1946年他担任芬兰共和国总统,不知在成为总统后的马达汉有没有曾经在梦里重回夏特···上世纪中叶,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筑路军人先后打通了两条跨越天山南北的通道,险峻的夏特古道逐渐被人遗忘···荒凉,有时也是一种美;静默,或许是生命的另一种倾诉···</h3><h3>随着新疆南北疆公路的贯通,这条古道早已经无人问津,人们从南疆的温宿县到北疆的昭苏县要走近2000公里漫长的交通线。由于古道地质条件复杂,众多的高山垭口、激流、冰川使得修通贯穿古道的公路成为一代人的梦想。</h3> <h3>2018年6月6日</h3><h3> 闹钟响了,不想起床,困得很,昨天有点感冒,打开窗帘,是个大晴天,当我走到楼下车场,真正感受到阳光照耀时,才真正反应过来,我想要的晴天来了!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来一个小小的晨跑以示祝贺。远处连绵的雪山在绿色田野的映衬下格外妩媚动人。顿时点燃了全队的热情,一改连日来的荫郁,心情好起来。</h3><h3>11点才进入喀拉峻景区,这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5A级的景区,景色没啥说的,蓝天白云,雪山青草,野花马羊。曝晒的一天,不过依然高兴非常,反正比下雨好。</h3> <h3>6月7日,早上出门就开始下雨,真是好笑了,跟雨杠上了!路况不是太好,弯道比较大,还有一部分土石路。在琼库什台吃过午饭,天开始晴了,我们沿着库尔代河体验了一把乌孙古道。往回的路程天空放蓝,好漂亮的高地草原!直接看图</h3><h3><br></h3> <h3>景点攻略</h3><h3>琼库什台,在哈萨克语中是“大平台子”的意思。 琼库什台沟壑纵横,在草原中颇具阳刚之美。台地上纵切出无数的沟壑,将平静的草原勾画的象大海里掀起的波浪。游客可以在这里看到蓝的天、白的云、白云下面是银色的雪山、墨绿的杉林、淡青色的草原和五颜六色的花海,几种色彩层次分明,色调和谐,形成一幅天然图画。如果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成:蓝天白云下是雪山,雪山杉林下是琼库什台,琼库什台下就是喀拉峻。</h3><h3>琼库什台草原上的琼库什台村是个哈萨克牧民村庄,它是天山半坡的一个小村,乌孙古道的北入口,以前没人知道它的存在,自从天山的鲜花显现于世,它的名字才被人了解。琼库什台村几乎所有的民房都是木建筑,有的房子是由整根原木搭的,有的房子是将原木从中间一分为二,通过掏、榫、拱等各种工艺搭起来的。村庄四面环山,房屋依水而建,村里人畜饮水及生活用水均来自库尔代河,河谷较宽,常年水流不止。</h3><h3><br></h3> <h3>特克斯小城因八卦布局而闻名。 传说特克斯八卦城最早是由南宋道教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布置的。八卦城呈放射状圆形,街道布局如神奇迷宫般,路路相通、街街相连。</h3><h3>特克斯有着无数的“之最”,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世界上惟一的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中国最西边的八卦城和易经文化所在地;中国道家文化传播最西端的地方;中国西域最大游牧古国——乌孙国的所在地;中国现存乌孙古墓最多的地方;中国古代有史记载远嫁公主最多的地方;中国古代有史记载第一位公主远嫁的地方;中国古代最大的赛马场——“汗草原”所在地;中国古代游牧民族津命“牙帐”最多的地方;中国古代汉王朝与西域游牧古国和亲时间最长、来往最密切的地方;有中国惟一用“乌孙”命名的山脉——乌孙山……</h3><h3> 这无数的光环还是掩盖不了今日的落寞,车行街道上,没什么人气,房屋破烂,勾不起游览的兴趣。坐摩天轮也还是看不到八卦全貌,也许坐飞机可以。</h3> <h3>2018年6月8日</h3><h3> 今天就一句话,否极泰来,上午的阴雨压抑着心情,下午全部还回来!</h3><h3>那拉提草原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境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那拉提”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官兵们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于是有了这个地名。</h3><h3>晚上还欣赏了哈萨克歌舞,竟然还参加了八九十年代的交谊舞!</h3> <h3>2018年6月9日 事实总在验证着古人的名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带着对中国第二大草原的满满期待,我们登上了景区区间车,瞪大眼睛,满眼冒着星星。闯入眼睛的片片枯黄,失望顿时弥漫心中,还有一点期待,前面就是天鹅湖了,有水就有绿草了!</h3><h3>天鹅湖?其实就是个水潭而已,有几只天鹅,几只海鸥。枯草让我们直接情绪低落到底。强打精神,安慰自己,九曲十八湾的落日一定很美!</h3><h3>登上山顶了,哦哦哦哦哦哦。漂亮!宽广的草原,九曲十八湾蜿蜒流淌,心情一下释放开了,所有的荫郁全部消散。好美!斜阳下金光照耀,一切都平静了。</h3><h3><br></h3> <h3>相关链接: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海拔约2500米,面积23835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草原,仅次于内蒙古额尔多斯草原。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草原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那里不但有雪山环抱下的世外桃源,有“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更有优雅迷人的天鹅湖。2016年11月4日,巴音布鲁克草原晋级5A级景区。</h3> <h3>2018年6月10日</h3><h3>冰火两重天,从十度的巴音布鲁克来到四十度的吐鲁番,一路无语。</h3> <h3>2018年6月11日</h3><h3>今天游览坎儿井,火焰山,品尝民俗歌舞餐。住鄯善,玩库木塔格沙漠。</h3><h3>相关链接:</h3><h3>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h3><h3><br></h3> <h3> 走进鄯善,迎面就是沙漠与城市相连的壮美,这里绿洲与黄沙千年作伴,飞鸟伴着丝绸之路古道的驼铃声起舞,硬朗的大漠风光与柔美的江南美景相映,如此美丽的景色之后,还有一个更为传奇的亮点—鄯善不仅仅是西北唯一的一座滨沙之城,而且是楼兰故乡。从鄯善老城向南望去,鄯善沙漠成了城市的依靠,金色的大漠沙山连绵,当地的维吾尔人称库木塔格为“沙山”,就在这样的“沙山”之下,谁能想到,这便是吐鲁番地区上千坎儿井的水源地呢?</h3> <h3>6月12日 今天无语,赶路早上9点到晚上9点半。鄯善到北屯。沿途戈壁</h3> <h3>6月13日</h3><h3>离开北屯,今天的目的地是禾木。途经乌伦古湖,布尔津,地貌从开满红柳花的戈壁滩慢慢变绿,来到了阿尔泰山脉,山地草原紧紧连接着雪线,色彩搭配完美,蓝天白云,雪山森林,草地花朵,河流以及两岸的白桦林,标准的北疆美景,赏心悦目。</h3><h3>禾木村就座落在禾木河的岸边台地,建有一大片的尖顶木楞房。</h3><h3>值得一说的是,建筑群并没有整体的美感,相反让人觉得零乱,照片的效果不是太好。不过环境很好,温度舒适,空气清新,世外桃源的感受,小住几天倒是不错的。区间沿途入眼都是野生花卉,白黄红蓝,很漂亮!太漂亮!只是离村子太远,没有拍到照片,有遗憾。另外吃住都不便宜</h3> <h3>相关链接:禾木乡是大草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在这里——禾木村,是著名的图瓦人村庄之一,也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总面积3040平方公里,全乡现有1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图瓦人有1400多人,以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为主,他们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h3> <h3>6月14日一15日</h3><h3>喀纳斯 喀纳斯离禾木并不远,都是相同的地貌和民族。不过相比起来,喀纳斯的花更多,更让人容易接近,水比禾木更清,管理也比禾木更好,水怪的传说也更带有神秘感。如果可以,其实可以在喀纳斯多住一晚。住老村较好。还可以去白哈巴村转转。</h3><h3><br></h3> <h3>相关链接:喀纳斯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景区规划面积1003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喀纳斯景区内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河谷、那仁草原、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等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2000年以来,喀纳斯景区先后荣获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西部十佳景区、中国摄影家创作基地、中国最美十大湖泊、中国最美十大秋色、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单位、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等数十项荣誉和品牌,并首批入选《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h3> <h3> 回程住童话边城布尔津,看过了满洲里,觉得后者更好一些。五彩滩是个特别的去处,离城20公里,有五彩的泥石丹霞就在额尓齐斯河边,有水有树,有丹霞,色彩搭配相得益彰。不过规模上要比张掖的五彩丹霞小很多。</h3> <h3>6月16日,今天开始返程,一顿丰盛的早餐后,我们离开了宁静的布尔津,一路向南直奔乌鲁木齐,连日的奔波,大家都很累,沿途的戈壁更是让人昏昏欲睡,强打精神游览了乌尔禾魔鬼城。天气太热,大家很快就出来了。晚上8点半,我们终于到达酒店。</h3><h3>相关链接:</h3><h3>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克拉玛依市区东北100多公里的乌尔禾地区。北倚哈拉阿拉特山,方圆大约30余公里,这里有中国罕见的风蚀地貌。在地质学上,魔鬼城被称为风蚀地貌或雅丹地貌。这种地貌是由三叠系的各色沉积岩、侏罗系的各色觉积岩和白垩系的各色沉积岩组成的,经过雨水的冲刷和风力的切割,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这样绚丽多彩姿态万千的自然景观。</h3><h3><br></h3><h3>当地蒙古族人称其为“苏鲁木哈克”,哈萨克人叫它“沙依提克尔西”,意思都一样——“鬼城”。在“魔鬼城”里,色彩斑斓的装饰用卵石,俯拾即是,有时还能捡到晶莹美丽的玛瑙石。</h3><h3>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风城地处风口,四季多风。每当风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回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鬼哭神号,若在月光惨淡的夜晚,四周肃索,情形更为恐怖。</h3><h3>魔鬼城在1亿2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曾是一片淡水湖泊,这里湖泊广阔,气候温和,植被茂盛,是恐龙家族的乐园。这里曾先后发现了“克拉马依龙”、“乌尔禾剑龙”、“准格尔翼龙”的化石。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湖泊消失了。巨大的地质构造运动把深埋地下的岩石抬升成高山。湖地升起为陆地,湖底被水浪千百次打磨过的山或礁石,忽然见上了阳光、风雨,成了陆地上活的雕塑。这些由泥板岩、砂岩等组成的小山,和裸露的湖底,经风的手指、雨的手指、太阳的手指年年月月的抚摸、打磨,在戈壁荒漠成型之时,土色的裸山也成型了……经过亿万年的风削雨蚀,水刷雪浸,乌尔禾魔鬼城也就出现了</h3><h3>魔鬼城地表突兀奇特,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石油和天然沥青,是中国的一块再不是"魔鬼"们的乐园而是已被勘探开劈的新油田。</h3> <h3>6月17日,天山天池,名气很大的,不去会有遗憾。</h3><h3> 新疆旅行的心情竞然是由天气决定的,究其实是由景色决定的。明天行程就结束了,回顾16天来的经历,我们从身体上和精神上都经历了一次历练,对新疆从地理,人文,社会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心中的新疆终于尘埃落定。感谢一路以来大家的坚持和宽容,也感叹缘份让我们一起旅行,因为你们的优秀,行程得以安全顺利。谢谢!祝大家端午节快乐!</h3> <h3>6月18日,玩累了,想家了。我们回去!还是家乡宝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