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浅夏六月,再一次与磊相约,这次的目的地——普陀山,奉化溪口。<br></h3><div><font color="#010101">三日三夜,驱车往返一千五百公里,不可谓不远。在两位男士的大力支持下,与以往每次出游一样,依旧是乘兴而去,兴尽而归。在我的坚持下,三晚的住宿,有两晚选择了民宿,然而我却高估了我们的适应能力,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晨起后的眼眶肿胀,然有失必有得,此行于我而言,却有了区别于以往的全新体验。此美篇取名《慢旅行,新体验》也因此而来。</font></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这里黎明静悄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为避免连续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出发时间选择在前一天下班后,中途在同里古镇歇息了一宿。到达古镇停车场时,已是晚上十点了。在客栈派来的小伙子带领下,我们拖着行李箱往客栈走去。路上没有什么人,四周一片寂静,行李箱的轮子划过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发出吱吱哑哑的响声。河边的柳树挂着一串串红灯笼,昭示着刚刚褪幕的繁华。昏黄的路灯拉长了夜行人的影子,河面上吹来的丝丝凉风轻拂着我们的脸颊。我们不敢大声交谈,只怕一语惊扰梦中人。</font></h3> <h3>第二天,一如以住的早醒,窗外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引领着我,轻手蹑脚的走出了客栈。出了小院,就是一条穿镇而过的小河,我们所住的客栈傍水而建,名符其实的枕河人家。</h3><h3>晨曦中的客栈,二层小楼</h3> <h3>走在青石板路上,我毫无目的地漫步闲逛。时间尚早,街上的行人廖廖无几,一改旅游景点游人如织的场面,没有了车水马龙,没有了人声喧嚣,古镇显得格外的宁静。我独喜这样清静的氛围。在这片静谧中,江南水乡的温婉气息扑面而来。幽巷窄弄,高墙深院,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一一的展示在眼前,映入眼底,而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沁入心扉。这才是我心目中向往的“小桥、流水、人家”。</h3><h3><br></h3> <h3>推车前行过桥的一对老人,</h3> <h3>寻常人家的街头小巷,是如此的绵延悠长。斑驳的墙面,见证了岁月的变迁</h3> <h3>深墙大院,里面是怎样的风景,不得而知。它锁得了寂寞,却关不住爬山虎一颗向阳的心</h3> <h3>丽则女校,当时的江南名校。青砖灰瓦,飞檐凉亭,拱形门廊,建筑风格已渗有西洋的元素,可见当时古镇的繁华与开放程度。而学校的创建人是年仅19岁的意气风发的少年。</h3> <h3>随着时间的推移,镇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米,大部分是晨起锻炼的老人,河岸边的码头上,居然有人保留有在河中浣衣的传统。这一切给古镇增添了一份生机,一份烟火气息,一日之计在于晨,古镇新的忙碌的一天即将开始。</h3> <h3>返回客栈途中,遇到同样早起的谢哥夫妇。在谢哥的镜头里,我与磊化身为温婉,从容,淡定的江南女子。</h3> <h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海上的浪花开呀》</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同里出发,四个小时的车程,中午抵达普陀山。途中经过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接近36公里,令人震撼。正是这样的一座座跨海大桥,将一个个海中小岛与大陆相连,方便了交通,更节约了时间。奇怪的是,离普陀山越来越近,天空也越来越蓝</h3><h3>岛上找好往宿的农家小院,稍事休息,按当地人的介绍,前往百步沙。</h3><h3>没有导游的引领,我们根据景区的指示牌,路过普济寺,经过多宝塔,这时远远地听见波涛拍岸的声音。“快到了,快到了”,四人一阵欢呼。循着海浪声,前行三百余米,一片宽广,平坦的沙滩跃入眼帘。百步沙南北长约六百余米,东西宽则二百米。南北两侧布满了礁石,可谓姿态百千,怪石嶙峋。而俗称“狮子尾巴”的岬角从沙滩中部延伸入海。远处的珞伽山如同一座安详的佛像,静卧海中。站在礁石上仰望天空,湛蓝一片,我们坐轮渡过海时看到浑浊暗黄的海水在这里也变成了蔚蓝色,真是“天蓝蓝,海蓝蓝,海天一色”。</h3><h3>许是接近傍晚的缘故,沙滩上的游客不多。“阳光,沙滩,海浪,老船长……”“儿时的童谣霎那间浮现脑海。林立的礁石,细腻的沙滩,波澜不惊的海浪,西下的夕阳,这才是我对大海真实的向往。这几年,我走过三亚的亚龙湾,普吉的皇帝岛,还有家门口的日照,连岛沙滩,那里攒动的人头,嘈杂的人群,让人总有到此一游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傍晚时分,在普陀的沙滩上,独享属于我们的静谧时刻。</h3><h3>我与磊则脱了鞋,光着脚,细细地感受沙滩细腻柔软的触摸。阵阵海风吹乱了头发,脖子上的丝巾也随风飘荡,也为我们带来了丝丝凉爽。一波波的海浪翻滚着涌上沙滩,轻轻地吻着我们的双脚,抚平了我们在沙滩上留下的一串串脚印。</h3><h3>时光不语,涛声依旧,漫步逐浪,礁石听涛,这一刻久久记在心间。</h3><h3><br></h3><h3><br></h3><h3>,</h3> <h3>围巾不仅仅是大妈们旅行必备,也同样为大叔添了一份文艺气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当那太阳升起的时候》</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又是早醒,无法按捺对海上日出的向往,简单喇洗,一人直奔百步沙而去。寂静的山路空无一人,只有两侧的路灯发出柔和温润的光亮,引领我走向海边,去向那日出的东方。</h3><h3><br></h3> <h3>这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地方,明显的天空中的云朵已染成了一丝绯红。</h3> <h3>这是偏北的天空,缺了霞光的灰蓝色</h3> <h3>刚过多宝塔,远远的听到波涛拍岸的声音。”快到了,还有一里路,赶得上,”心中一阵窃喜。时间绰绰有余,不禁放慢了脚步,这时天刚刚破晓,天空渐渐的由灰蒙蒙转向灰蓝色。</h3><div>不紧不慢的走到百步沙,沙滩上人不算多,三三两两的靠在栏杆上。我在自在亭边找块礁石,面向大海,面向东方,静静地等待那日出海平面的时刻。</div><div>刚坐定的时候,东方的天空是一片鱼肚白,白中带着一点浅蓝,只是在那挡住太阳的云层中有一丝霞红,如同一副水墨丹青上点了些蓝,染了点红。时光悄悄的流逝,东方的云也越来越红,霞光从云层的后面照射出来,天空越来越亮,这是属于霞光万丈的辉煌。慢慢的,一个红色的园球从云层后悄悄地露了出来,刚开始羞答答的,我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两语“千呼万唤始出来,怀抱琵琶半遮面”,用来形容它是极贴切的。眼睛紧紧的盯着东方,不愿有丝毫的错过,耳朵里听到的是海鸟的鸣声和轰轰的涛声。</div><div>太阳慢慢的升上去,挡在它前面的云层不甘示弱,努力地挡在它的前面。太阳费力地挣脱着,东方的天空也越来越亮,最终摆脱了云层的桎梏,一跃而起,登上了那云之巅。刹那间,太阳升起的地方由红变成一片金色,那遥远的海面在阳光的照射下,也变得波光粼粼。太阳升起来了,又是新的一天。</div><div><br></div> <h3>按拍摄时间顺序放三段视频</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想到了就来普陀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想到了,就来普陀山”原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而这次三天浙东行,也是临时起意,不能不说是机缘巧合。既然想到了,对于我们四个任性而为的人肯定是说走就走。在普陀山,我们的耳朵里听到的是渺渺梵音,眼睛里看到的是“山当曲处皆藏寺”,鼻子里闻到的是香烛的味道。虽然于博大深邃佛教文化不甚了解,而在这“人间第一清净地”,我们带来了一颗虔诚心。朝圣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感受佛教圣地的气息,接受佛教文化的启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又称普陀三大寺,尤以普济寺香火最盛。三寺分别在普陀山的山脚,山腰,山顶。我们一路坐缆车,下石阶,朝拜于三寺。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三寺人织如潮,众多的善男信女从各地奔处这里,敬香拜佛,虽然游人如织,却无喧嚣之声,众人都虔诚的在心中默念自己的心愿,敬香礼佛。我们去朝拜的时候,三大寺的宝殿都各自举办着法事活动。一时间殿内众人齐颂,钟罄合鸣,一派佛国圣景。“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初夏的普陀山绿荫如盖,凉风习习,走在山间的石阶上,两边绿树成荫,古樟成林,寺刹石刻,随处可见。观音洞,二龟听法石,,磐陀石、心字石姿态各异,且都与观音结缘,留下了一段段美妙神奇的传说。只能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愧“南国圣境”的美誉。而矗立在海边的露天南海观音,更是普陀山的标志,也是普陀山上最大的一尊佛像。观音菩萨面容慈祥、俯首垂目,神圣庄严,给人震撼的力量。“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一直护佑着天下芸芸众生。朝拜的路上,我们边走边歇,不时看见有人三步一跪地往山顶而去,虔诚的用身体丈量着前行的道路。这是怎样的信仰,力量竟如此强大,支撑着信众一路向前。从进岛到出岛,我们在岛上呆了整整一天,博大精深的佛学文化需要长期的参悟。拜佛于我而言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美好的愿望。其实不论有无信仰,人生在世都是一场修行,秉承自己的内心,做个善而有信的人,这就是我此行的感悟。</font></h3> <h3>磐陀石</h3> <h3>二龟听法石,栩栩如生的神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蒋公之新认识》</h3><div>汉庭酒店,一觉睡到自然醒。离约定的早餐时间尚早,又是独自一人,依照导航的指引,来到大桥菜场,只为那软糯可口个大如瓜的芋艿头。旅行途中,能抽出时间去逛逛菜市场,彰显煮妇本色,倒也不失为一种新体验。</div><div>九时许,抵达奉化溪口镇,溪口东濒武陵,南临剡溪,古镇山青水秀,风景秀美。更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出生地。武陵门,文昌阁,小洋房,丰镐房……一处处历史遗迹,一张张珍贵史料,抛开政治因素,更多的从人性方面展现了蒋公的人格魅力。为人子,他恪尽孝道,建“孝子梯”供小脚母亲出入方便;为人夫,他伉俪情深,余生只爱一人;为人父,他慈严并济,在思想,生活上关心儿子:为乡邻,他既有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的义举,也有面对邻居不肯动迁时无奈的退让……一件件墨宝手迹,更展示了他非凡的书法造谐和深厚的国学功底。近三个小时的游览,对蒋公有了新的认识。</div> <h3>武岭门为进入溪口镇的唯一通道,城门正面“武岭”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背面“武岭”为蒋公自题,显示蒋公尊重前辈,谦虚礼让的品德</h3> <h3>孝子梯,特别为小脚母亲打造的,只为老人家上下楼方便</h3> <h3>无法拆迁的乡邻旧址</h3> <h3>《乐亭记》展示了蒋公深厚的国学造谐</h3> <h3>浙东行,我们不求大而全,一揽子看尽所有的景点,力求“少而精,有所取舍;摒弃一昧的赶路,放慢脚步,仔细观察,细细体味旅途中不同的风土人情,游而有所得。对于我们来说更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快乐心情。三天的浙东行,累并快乐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