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生聚散寻常事,相会鹿城非一般。<br>徐妹不辞千里远,王兄力克万重难。<br>江郎甬女如云集,瓯海南张情意牵。<br>犹似楠溪江里水,长流不息永绵绵。<br><br> 姜寒松:《记诗路鹿城会》</h3> <h3>5月15日下午,福建王钧泽厅座偕夫人薛凤翔先生、江山姜寒松老师携宁波杨兰珠妹妹,先后乘动车安抵温州,南泉洁热情接站,下榻在奥林匹克大酒店。这次七子十老鹿城欢聚,极其难得,邀请了乐清叶逢林老班长偕夫人、苍南的小贵陈绍雄和城里的严珠凤、苏松木等老同学,相聚大酒店二楼贵宾3欢宴。叶老班长不但带来了家藏的美酒,席间还早早地悄悄地买单请客,实在太客气了!</h3> <h3> 我们这些老同学,是1962年夏天考入杭州大学政治系,杭州四校合一后,现在可算是浙江大学校友了。当年校系调整,杭大政治系由三年制专科晋级为四年制本科后,开始全面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新生,培养目标是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四年后毕业时,文化大革命前原来的毕业分配方案,绝大部分同学分到外交部、文化部、冶金部、马列主义研究院、南京军区司令部、福州军区政治部等单位,只有十来人到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报到。南泉洁分配外交部,陈绍雄和江安生(汪涛)分到陈伯达当院长的马列主义研究院,曾晋京报到,想不到已撤销了。1967年实际分配时,同学们还是全国满天飞,至今还有不少老同学在北京、东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江苏等省外各地工作与生活。我们大学同学会先后在杭州(2006.10)、温州(2009.10)、舟山(2011.11)、绍兴(2012.10)和杭州(2016.10)举行了五次。<br> 翻检旧照,发现了一张摄于1963年7月13日的《小组分班照片》照片,重温55年前同窗的青春靓丽:前排左起尹晋安、黄书孟、王钧泽、刘东平;后排左起徐云英、叶逢林、张永坝、张韵思。大一时,60多位同学一个班,大二分成两班。当年,一个寝室6位男同学,外加两位女同学凑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我是小组长,有三位温州人,叶逢林是党员班长。</h3> <h3> 当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1962年高考是历史上最难考的一年,杭大教育系、地理系、历史系等仅招10名新生。据说高考成绩总平均为80分,次年降至70分。那一年,杭大政治系招了60名新生,六分之一竟是温州籍学子。他们是:叶逢林,曾改名海山,开始分到台州市玉环县工作,后调任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王钧泽,曾改名王忠泽,先后在福建省林业厅、中共永泰县委工作,最后在省农业厅副厅长任上退休,常回温探亲。南泉洁,曾用名南泉吉,相继在温州市文成、乐清、瓯海等县(市、区)委和温州日报社担任领导工作,最后任中共温州市委副秘书长。严珠凤,曾改名朱枫,开始在北京市石景山中学执教,后随夫调至四川攀枝花,再调回故乡泰顺县委党较,最后任温州市委党校党委委员、教务处长。陈文淼,分到中共北京市平谷县委工作,父母健在时,每年都会回温探亲,老同学聚一聚,不幸前几年已仙逝。徐光兴,一直在平阳县政府公检法司部门当首长,退休后随子定居杭州。陈绍雄,曾改名陈坚,从玉环县广播站调回平阳报社工作,后任苍南县委办公室副主任。苏松木,曾改名苏武,从福建调回后,在温州中学执教。金锡祥,曾改名金彤,从青田县广播站回温,担任温州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逻辑学教师,研究犯罪心理学,可惜英年早逝。本人因病延迟一年分配,先后在市郊永强中学、温七中教书,最后在温州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工作至退休。所附照片是十年前的风华,仅金锡祥同学无像片。<br> 杭大政治系除了66届同学中有10人是温州人外。据《杭州大学校友通讯录》(1989年4月)一书载,此后至文革前三届毕业生中,大约还有30人左右是温州籍学子,平均每届10人左右。南泉洁夫人何连英是68届校友,她同届同学有十来个温州人。69届毕业生中,温州人有14个。文革前几年的杭大政治系,真有点像“温州黄埔军校”的味道。</h3> <h3> 这次七子十老聚会,实属不易,老同学都是七老八十了,或多或少身体欠健,还有坐轮椅的王厅,外出访友远游,更是困难重重。巴蜀双徐的子女很关心他俩这次外出,从绵阳送至成都后,女婿从上海打飞的到成都,送两老登机。王厅虽行动不便,但重游故里,再会老友的决心极大。原定雇滴滴车专程返乡,不巧发生了“空姐遇难”事故,滴滴车停运一周。只得改乘动车出行,雇了一位护工专程护送抵温。他俩曾想不惜重金租车返温相聚,实在可敬可爱!南泉洁赋诗两首点赞:“义薄云天闽地来,艰辛千里记心怀。精神坚似泰山石,夙愿未还人不回。”“万苦千辛旧地回,三天相聚笑颜开。情长犹似瓯江水,岁岁年年不绝来。”</h3> <h3> 这次七子十老聚会,非常难得,必须重点介绍川妹导珍的先生友矩和三位夫人。<br> 导珍的先生也姓徐,昵称她俩为“双徐”。徐老是宁波人,浙江大学64届高材生,我们也算是校友了。大五时,他在上海从事一项课题研究,档案就已被二机部九院(核九院)拿走了,连毕业典礼都未参加。他是我国第一代杰出的核科学家,在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朱光亚、邓稼先、郭永怀等领导下,长期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核九院于1958年在北京创建,初名二机部核武器局(序号为九局),先后更名为二机部九局、北京第九研究所、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所、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简称核九院)等。对外全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简称中物院、839。核九院先后迁至青海海晏、四川九〇二地区与绵阳科学城。双徐先后战斗在西北荒原和巴蜀深山峡谷,风餐露宿,顽强拼搏,历尽艰险,经受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为研制国之神器两弹一星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毕生的精力,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一家两代六人都是核九院人,是最可爱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20余年前,徐老友钜到温州雪山饭店疗养时,南泉洁、严珠凤和我去拜访过他。这次三天相聚,深感伟大科学家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年逾八旬,那么老健。祝双徐百年和美,五世其昌。王钧泽《赞绵阳双徐》诗:“温州之旅乐开花,更识研究员一家。核九研究功勋著,神州重器贡献大。青春全献国社稷,朴实低调不自夸。情融诗路胜兄弟,钦佩之余敬有加。”</h3> <h3> 王钧泽夫人薛凤翔先生,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好奶奶。她是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的高材生,与王厅志同道合,相濡以沫。近年来,王厅腰椎病手术失误,只能坐着轮椅生活,夫人就成了他的拐杖和代步车,生活起居出行,全仗夫人照料。正如姜寒松称赞:“薛老师保驾护航有功!”我们感动地赞道:“薛老师,你太辛苦了!非常非常感谢你对老同学王厅的护理!你要多珍重!王厅更要珍重!”</h3> <h3> 南泉洁夫人何连英大律师,既是大姐,又是学妹。她是著名的高级律师,退休后与人合伙创办了浙江联英律师事务所,首任所长,温州市仲裁委仲裁员,温州市法学会理事,温州市律师协会理事。联英律师所先后获浙江省优秀律师事务所、温州市十强律师事务所等荣誉称号。群友说,要聘请她担任本群法律顾问。杨兰珠点赞:“让人羡慕的一头瀑布般的黑发,让人钦佩的娴熟法律知识和准确指点的头脑。穿着简洁、大方,又不失时尚的黑白衣裙,对一批老顽童细心、耐心的周到照顾,好一件贴心的小棉袄!”王钧泽赋诗:“巾帼律师何连英,能歌善舞人欢迎。布洒慈善功得积,美名远幡胜雄鹰。”这次接待工作,南泉洁全家出动,付出了最大的努力,确保聚会平安顺利地获得成功。夫人何连英不用说全程陪同,全方位服务。他们的小公主南鸰和著名书画家、外甥叶向荣多次轮流开着自备车参与接机、打点、陪同和送客等服务工作。据说公子南航时刻准备着,接受老爸指派的服务任务。</h3> <h3> 我的老伴翁莲芬,喜旅游,爱拍照,这次帮忙接待中,也受到老友们的赞扬。杨兰珠感慨:“一路娓娓道来,对景点如数家珍,不是导游胜似导游,好脾气媳妇,山人福气啊!”徐导珍赋诗:“赤日清池不见莲,芬芳美艳在身边。张家有妇川珍妹,相识不易别尤难。”南泉洁说:“卡片机拍出这么多好照片,不容易!为旅游达人,摄影好手张夫人莲芬点赞!”王钧泽发帖:“@雁荡山人,了不起的破卡片机!向你夫人致敬!”并于5月19日作《谢山人夫妇》诗:“欢声笑语洒一路,诗情画卷圆满游。山人夫妇贡献著,古道热肠说不休。永坝睿智献计谋,莲芬摄影兼导游。虽说相机非最棒,技术精湛胜一筹。”挚友盛赞,愧不敢当。</h3> <h3> 不得不提一下那位中巴司机。他是一位来自河南商丘的年轻帅哥,想不到他的女儿已读研了。两天来,我们叫停就停,随意停车让我们欣赏楠溪江山水美景。特别是每次都要耐心地帮助王厅上下车和搬运轮椅。谢谢你,帅哥司机!<br> 最后,不得不想起先后仙逝的十九位老同学:沈云兰、虞一为、尹晋安、黄绍英、刘东平、张韵思、陈根木、周明水、金锡祥(金彤)、陆云灿、何文禄(何文武)、陆隆昌、陈文淼、钱友仁(鲁山)、徐道船(徐旭)、申屠经成(申屠进)、俞柏林、孙可庸、金森桠。愿这些仙逝的老同学在天国安乐! <br> 2018.05.25稿 06.03改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