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1985年在总参第62研究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 1970年初入伍,曾在北京军区参加107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试验工作,曾在总参通信部通信试验大队担任无线试验站副站长,曾任总参第62研究所科技处参谋。转业后曾在中国广播通信卫星公司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工作,曾在加拿大北方电讯(中国)公司工作,后陆续在外资公司担任CEO等企业高层管理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许多人通过媒体宣传了解到部队通信兵: </span></p><ul><li>那些坐在敞亮机房里面负责转接首长电话的女话务员;</li><li>那些手持电键发报的报务员;</li><li>那些攀爬电线杆的外线维护兵;</li><li>那些在现代化机房里保障通信网络畅通的设备维护人员;</li><li>那些在野战通信枢纽保证作战指挥畅通的通信兵;</li><li>还有那些各种为部队通信保障贡献青春的通信兵。</li></ul><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就是在部队通信部门工作很多年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在解放军通信部队里有这样一个单位: </span></p><ul><li>它肩负着军用通信设备设计定型试验的工作重任。</li><li>为了完成新型通信设备的设计定型试验工作,必须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紧跟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li><li>为了试验新型通信设备是否满足战术技术要求,必须在野外环境下进行各种严格的通信试验。</li><li>必须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依据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给出设备是否达到战术技术要求的结论<b>。</b></li></ul><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它就是原总参通信部通信试验大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的十七年军旅生涯分为三个阶段:</b></p><p class="ql-block">1、近二年的野战部队经历,磨炼了坚韧不拔战胜困难的毅力。</p><p class="ql-block">2、三年半的军校经历,完成了基础通信技术的学习,打下了今后业务能力提升的基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3、十一年的部队无线通信设备试验经历,实现了技术转型,业务工作能力大幅度提升。完成由技术工作向技术管理工作的转型,是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军旅生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70年6月,我刚过了15周岁生日,加入共青团以后,在河南辉县照相馆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一、当兵的第一阶段: 野战部队的当兵经历,磨炼了坚韧不拔战胜困难的毅力。</b></p><p class="ql-block">1969年底,第54军作为战略预备队紧急从云南调往河南。我1970年初入伍时,160师炮兵团没有自己的营房,团部临时驻扎在辉县百泉旁边的一个学校。我所在的炮团加农炮营一连,就驻扎在辉县高庄公社北新庄大队部的几间破旧民房里面。从参军入伍到调离54军的一年多时间里,根本没有部队营房的概念。外出训练住在农村的民房或者炮车上面,或住在利用炮筒搭建的帐篷里。外出训练回来继续住在农村的大队部低矮破旧的民房里。</p><p class="ql-block">虽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野外训练环境也是极其恶劣,在各级领导和老兵的鼓励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训练和考核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71年1月,我被评为1970年度的五好战士。160师炮团宣传干事到连队,为每个五好战士拍摄留念。在当时可以在武器装备前拍照留念,是对五好战士的最高奖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下面这张照片发表在1971年7月武汉军区“战斗报”。</b></p><p class="ql-block">1971年初夏,我刚满16岁就已担任炮班副班长(兼瞄准手)。当时的武汉军区战斗报社记者,在采访我们连队和我本人以后,专门拍摄了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文章和照片发表在1971年7月的武汉军区战斗报。采访报道的起因是: </p><p class="ql-block">我1970年3月入伍,当年5月份参加了武汉军区在林县组织的大规模军事训练和演习。当时85毫米加农炮是最主要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我除了完成本职的一炮手训练外,还进行了一专多能的瞄准手的10天训练。在直接瞄准实弹射击考核中,首发命中1000米外的面积为2米X1.5米的炮靶中央。当时部队宣传的是林彪副主席说“炮兵训练一个月就行”。我是炮兵训练十天,首发命中靶心,成为当时所在部队的训练典型。</p><p class="ql-block">1971年部队换装新型直接射击瞄准镜后,第一次夜间无照明移动目标实弹射击考核,我取得“首发命中”的优秀成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二,当兵的第二阶段: 三年半的军校时光,完成了通信技术的系统学习,打下了今后业务能力飞跃的基础</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71年12月至1975年5月,在重庆军校学习大通路载波专业,学制三年半。下面这张照片是1973年元旦,我在重庆军校教学楼前的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三,当兵的第三阶段: 十一年的部队无线通信设备试验经历,让我实现了技术转型和技术工作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让我完成由技术工作向业务管理工作的转型,这是最值得怀念和回忆的一段军旅生涯的经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在北京军区763工程参加107对流层散射通信站的筹建和系统试验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1976年3月,由北京军区通信团和北京军区通信工程二营等单位抽调少数干部(一名营职站长,一名政工干部,四名技术干部,二名分队长,一名司务长),组建北京军区无线电散射通信站,对外称北京军区763工程,直接归属北京军区通信部直接领导。</p><p class="ql-block">我当时由北京军区通信团三连技师调往无线电散射通信站,参加组建工作并负责数字电话和电报设备试验工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在部队院校学习专业是有线通信工程(大通路载波通信)。毕业回到部队以后,阴差阳错开始了无线通信的技术工作。调入北京军区无线电散射通信站后,让我彻底完成了由有线通信向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技术转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77年元旦,我在天津蓟县黄花山顶,北京军区无线电散射通信站的临时机房前的留念。当时临时机房建设已经完成,军用直升飞机已经将系统设备和天线馈线吊运到山顶,天线馈线系统和设备还没有开始安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大家一定读过一些,也听说过一些,描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期间,通信兵艰苦奋斗的回忆文章和事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1976-1980年期间),北京军区无线电散射通信站在完成简易机房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系统试验工作中,所遇到的恶劣环境和艰难险阻,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情况,实属那个年代通信部队所罕见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包括前面我在临时机房前的照片以及后面的几张工作照片,我都没有着制式军装。为什么会是这样情况?当时无线电散射通信站址选择在河北蓟县黄花山顶,那里是一片荒野,一切生活条件和设备安装以及试验条件均不具备,我们在山上和山下一直是穿着工作服进行施工和设备安装以及系统试验工作。在1976-1979年期间,我们这些从事当年最先进的对流层微波散射通信系统试验的人员,是怎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描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首先说住。</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从1976年5月开始到1979年春天,连续三年时间凡是在黄花山顶参加临时机房建设和系统设备安装以及试验工作的人员,都是居住在山顶的军用帐篷里面。冬天外面温度零下二十多度,我们住在帐篷里面,铺着狗皮褥子,盖着被子和皮大衣睡觉,经常半夜里被寒冷和呼啸的北风冻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然后说行。</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76年5月初北京军区散射站进驻黄花山下的天津蓟县小港公社石头营村。从村里到达黄花山顶没有道路,只有放羊人踏出的一条山路。从村里临时驻地到山下大约3公里,然后需要爬山到山顶的施工地点。从山下到山顶的高度,差不多是北京香山公园爬到鬼见愁的三倍距离!当时山上的所有生活用品都是靠人背到山顶的,散射通信站所有干部和战士只要是去山上的,不容许空手上山,必须背上生活必须用品或者是设备安装和试验的用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最后说吃。</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黄花山上没有水,在山上居住的人员,每天二次轮流去山下驼水,无论是干部和战士一律参加。二个人赶着二头毛驴,每头毛驴要驼二个塑料水桶(每个可以容纳40升水),每个人再背一桶水(大约是20升水容量)。下山和上山的来回路途差不多要二个半小时的山路。在山上进行临时机房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试验的十多名干部战士,每天就是靠这二头驴子驼上来的八桶水和人背上来的四小水桶,解决吃饭用水。洗脸刷牙用水,是利用山顶上一个水坑储存雨水解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 牺牲在黄花山的战友。</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散射通信站临时机房建设过程中,一名刚刚从重庆通信学院毕业分配到我们单位的同志,由于发生意外而牺牲。散射通信站还有一位同志在施工中造成头部受伤。 在参加建设通往黄花山顶的战备公路的野战部队中,也出现了牺牲一人,负伤多人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如今的黄花山已经成为天津著名的自然风光旅游风景区。在旅游介绍文章中会提到,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黄花山曾建有部队的雷达站,目前已经撤走(由于散射通信使用6米抛物面天线,周边群众误认为是雷达站)。</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下面这张照片是1977年春天,107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6米抛物面天线完成架设以后,我和参加工程安装的技术干部在天线前的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78年夏天,107散射通信试验设备已经全部安装完毕,开始进行实际通信试验以后,我在天津蓟县黄花山顶留念。</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77年12月,我在天津蓟县黄花山顶107散射通信系统的临时机房内,修理12路数字电话终端设备的电源部分。</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77年12月,我在临时机房修理数字电话终端设备的语音编解码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谁会想到,当时最先进的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的试验环境,竟然是没有任何取暖条件的简易机房。参加试验的技术干部,穿着几个月没有洗过的工作服,在维修当时最先进的通信设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二)1979年3月-1987年1月,在总参通信部通信试验大队和总参第62研究所科技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这段时间,我除了继续从事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外,还完成了由技术工作向业务管理工作的转型,这是一段最值得记忆和怀念的军旅生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总参通信部通信试验大队工作以及在总参第62研究所科技处工作期间,由于工作关系我参加过10多次新通信设备设计<span style="font-size:18px;">定型试验。其中包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1600瓦短波单边带电台通信车试验工作(主要装备大军区通信团和集团军通信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中长波地下通信试验工作(城市人防和防御阵地应急地下通信手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3)短波单边带八时八频终端机试验工作(大功率短波单边带电传报抗干扰终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4)15瓦短波单边带电台试验工作(团营间的无线通信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5)通用超短波电台试验工作(营连间的野战无线通信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6)师团双波段电台试验工作(师团间的短波和超短波一体化野战无线电通信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861连排指挥电台试验工作(连排班之间的无线通信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8)无线通信车收发天线对比选型试验工作(解决野战部队行进中的无线通信联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组织了三次外军最先进无线通信设备的野外试验工作,和国外技术工程师共同交流沟通,验证这些设备的实际使用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这里重点回顾二个设计定型试验情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1)调入通信试验大队以后,我独立负责组织的第一个试验工作,是1979年秋天在空军通信总站组织的“短波单边带八时八频终端机”设计定型试验 。</span></p><p class="ql-block">当时400W以上的大功率短波单边带电台已经装备到部队军以上单位的通信部门,通信手段也已经从传统的摩尔斯电报(手键发报),转变到电传报和单边带话的通信模式。由于短波是依靠电离层反射传播,所以短波信号受环境影响非常大。在日出日落和遇到雷雨时,无线电信号极其不稳定,造成电传报通信严重误码。</p><p class="ql-block">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信部6902工厂研制了“短波单边带八时八频终端机”,将电传机误码率由平均百分之二,提高到千分之三。按照军工产品定型要求,必须首先进行设计定型试验,证明达到战术技术要求的规定以后,才能进行设计定型。</p><p class="ql-block">试验工作安排在北京郊区的空军通信总站无线收发信台进行。通信距离选择了短波通信最不稳定的250-350公里之间,试验时间选择在日出和日落以及雷雨时间段。</p><p class="ql-block">那是我第一次独立主持试验工作,也是我刚刚介入的短波单边带业务领域。在试验现场,除了日以继夜的学习工厂提供的设计文件,了解该产品以往试验情况和试验数据。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在现场了解实际试验情况,一定要及时分析当天的试验数据。</p><p class="ql-block">由于这次设计定型试验工作不是由通信试验大队组织进行,我只是作为试验负责人派到空军通信总站主持试验工作,所以通信试验大队没有派电传报务员参加电传机收发工作。我为了掌握第一手试验情况,必须参加所有重点时间段的试验: 每天凌晨日出的4:30-7:30,傍晚日落的19:00-21:00,午夜的12:00-1:00,如果遇到雷阵雨天气,为了验证设备对强干扰环境的纠错能力,会临时安排加班进行高强度的电传通报试验。在参加试验期间的半个月里,我每天的睡眠不足五个小时。</p><p class="ql-block">在试验进行过程中,总参第62研究所副所长蒋同泽(军队无线电通信专家)和通信部有关部门的人员去现场了解试验情况。当蒋副所长了解到我刚刚调到通信试验大队不久,第一次负责组织设计定型试验,以及原来参加过无线散射通信试验情况以后,耐心的指导我有关短波无线电传播的特点,提醒我应该注意的试验重点以及试验数据的整理归纳原则。离开以前专门叮嘱我,一定要注重收集试验数据,一定要确保数据真实性,一定要实事求是,保证试验数据和报告的准确性可靠性。</p><p class="ql-block">最终这次试验取得完整真实的试验数据,该设备对大功率短波单边带电传报的纠错能力出色,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了可靠的试验结果。</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79年秋天,在完成“短波单边带八时八频终端机”设计定型试验,到通信部科技处(后改为科技局)汇报试验情况以后,在翠微路照相馆拍摄的相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1981年上半年,为了适应部队新型通信装备试验工作需要,通信试验大队进行了通信试验站的整编工作。这次整编工作有二个突出特点:</span></p><p class="ql-block"><b><u>特点1</u></b>:将原来的若干个连级试验站编制,改编为三个营级试验站。增加每个试验站的技术干部数量,以适应日益增多的设计定型试验工作。</p><p class="ql-block"><b><u>特点2</u></b>:改编以后的营级试验站,站长负责全面工作,副站长重点负责试验技术工作。副站长由试验工作表现突出的技术干部担任。营级试验站设立后勤助理员负责试验站的行政后勤工作,取消原来的排级司务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这次通信试验大队试验站整编过程中,我被上级任命为通信试验大队第二试验站副站长,第二试验站主要负责短波无线电设备的设计定型试验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通信试验大队第二试验站,主要的技术干部和战士在河北涿县营房。还有二个下属的连级分站。一个在河北涿县下胡良,主要是流星余迹散射通信试验。一个在河南鸡公山顶,主要是大功率短波通信试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2)千呼万唤始出来: 新型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的设计定型试验的一波三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野战部队团营之间的战术无线电通信手段,主要使用的是“小八一”短波双边带战术电台。在对越反击战以后部队急需一种替代“小八一”电台的新装备。电子部769厂根据总参通信部提出的战术技术要求,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部队的急需,必须立刻安排设计定型试验工作。我担任通信试验大队无线试验站副站长以后,组织的第一个试验工作就是15瓦短波单边带电台设计定型试验。</p><p class="ql-block"> (1)为了加快试验工作进度,我带领参加试验工作的技术人员去769厂,配合工厂研制小组进行设备指标测试,同时学习该设备采用的新技术。室内测试合格以后,在当地野战军通信部门配合下,进行野外通信试通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工厂进行的一切工作只是了解设备情况的一种手段,所有测试数据和野外通信结果只是参考。正式的设计定型试验工作和试验数据,必须在通信试验大队,由通信试验大队技术干部操作完成。</p><p class="ql-block"> (2)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的设计定型试验工作在通信试验大队进行。首先要按照电台的技术指标要求,由通信试验大队的技术干部使用试验大队自己的测试仪器,进行严格的电气指标测试。</p><p class="ql-block">(3)室内技术指标测试合格后,才能安排野外实际通信试验。该设备属于短波战术电台范围,根据该电台的战术技术要求规定,使用1.5米鞭天线在通信距离10至15公里之间进行通话试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u>第一次进行野外通信试验时,就发生了让所有参加试验的人员感到意外的事情!新型的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的通话距离,竟然和老式的“小八一”电台一样!</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在理论上,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试验现场的惊愕和怀疑气氛可想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当上述情况逐级反映上报后,总参第62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迅速赶到试验现场,第62研究所蒋同泽副所长,总参通信部主管科研的杨千里副部长,总参通信部科技处(后改为科技局)的领导,电子部科技司和电子部通广局的领导,要么亲临现场, 要么电话听取汇报了解情况,表现出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b>这是部队急需的新型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无论军工产品研制部门,还是军方使用部门,都寄予高度重视和急切希望。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必须找到存在的问题 ,解决问题,必须达到战术技术要求规定的通信距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作为该产品的设计定型试验负责人,面对突然出现的问题,面对上级单位领导和技术专家的质询,面对工业生产部门领导和研制单位技术人员的不满以及疑惑,在反复进行野外通信试验取得数据以后,根据对不同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后,最终做出实际通信距离没有达到战术技术要求的结论。</p><p class="ql-block">根据第一次设计定型试验,电台没有达到战术技术要求的通信距离的实际情况,769厂将四部参加设计定型试验的样机返回工厂,进行进一步的原因查找和技术改进工作。</p><p class="ql-block">在769厂和试验大队技术干部的共同配合下,终于在第二次设计定型试验过程中找到了存在的二个关键问题。最终使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的实际通信距离,满足了总参通信部下达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通过了设计定型鉴定。</p><p class="ql-block">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最终经历了: 二次正式的设计定型试验 ,多次非正式通信试验,多次设计改进,一次设计定型预备会议,一次正式设计定型会议,才最终完成了产品设计定型,进入批量生产部队试用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开始接受试验任务到769厂学习,到最终完成设计定型工作,断断续续的整整持续了一年半时间。这也是我经历的十多次设计定型试验工作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涉及面最广、困难最多、甜酸苦辣、艰辛付出,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是这次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的设计定型试验,引发我对无线电台通话质量评定方法和标准的思考。在通信试验大队姜书田大队长的支持下,我提出了通信试验大队的“无线通信设备通话质量试验方法”。同时我还参加了原四机部【通信设备语音测试及评定方法】部标的起草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的一张照片是1982年,我担任总参通信试验大队二站副站长期间,主持最新的15瓦单边带电台设计定型试验期间的工作照片。由于试验出现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为了确保试验结果真实可靠,避免和研制方的矛盾,野外实际通话试验都是我亲自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另外一张照片是1982年11月,在河北涿县至高碑店沿线,试验美国PRC174短波单边带电台,以对比国产15瓦短波单边带战术电台的通信距离和效果。我旁边是总参62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盛生。</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1982年夏天,通信试验大队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3年8月至1987年1月,我由通信试验大队调入总参第62研究所科技处担任参谋工作</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工作分工范围是: 负责第二研究室(无线通信);第十研究室(人防通信警报);通信试验大队等三个单位的业务协调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二张照片是1984年,我陪同总参通信部通信处(后改为通信局)史副处长,62研究所龚副政委,62所李总工程师,试验大队姜副大队长,在通信试验大队机房,视察62研究所研发的部队首台汉字通信系统的实际通信情况。</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b>1984年6月,总参第62研究所建所20周年活动中,分管作战的总参谋长助理谭旌樵首长来到第62研究所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新产品展台上,展示了将在1985年开始陆续装备野战部队的几种新型电台。这些新型电台大部分是经过通信试验大队无线试验站,进行的设计定型试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当时是负责第二研究室(无线通信室)业务协调的科技处参谋,又曾担任过通信试验大队无线试验站副站长,并亲自主持过几种新型电台的设计定型试验工作,对这些新设备实际使用情况了如指掌。所以由我向总参首长介绍这些新型电台的情况。</p> <h3>1984年夏天,我第一次跟随总参通信部和北京军区通信部有关领导去第38集团军112师,了解机械化师的通信设备改装使用情况。</h3><h3><br></h3><h3>在向师团二级指挥员请教和学习中,使我更加深刻了解到通信装备的【战术技术指标】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了军用通信设备的技术指标一定要满足战术指标的必要性。</h3> <h3>下面这张照片是1984年8月,我和总参通信部科技处有关人员以及总参62研究所二室主任郑祖辉等人,参加野战综合通信系统使用要求论证会议期间,在会议地点南苑空军招待所留念。</h3> <h3>下面这三张照片是1985年,我再次随总参通信部有关领导去第38集团军112师,了解机械化师的通信设备改装使用情况。这次的重点是师长装甲指挥车的多种通信设备,如何保证对整个机械师的畅通指挥。特别是机械化部队在多路纵队,大纵深行进中的无线通信保证。</h3>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h3>和112师领导沟通以后,我专门去38集团军通信团,和通信团营长高振江沟通有关设备使用情况。</h3> <p class="ql-block">1985年,我被借调到总参通信部人防通信处工作二个月(后改为人防通信局),参加筹备全国人防通信工作会议并正式参加会议。这是会议代表在南京长江大桥的留念。</p> <p class="ql-block">1985年在南京参加筹备全国人防通信工作会议期间,得到南京军区通信部领导和军区通信部人防通信处领导的大力支持。这是与南京军区通信部参加会议筹备工作的参谋合影。</p> <h3>1985年在南京参加全国人防通信工作会议期间,会议代表参观南京中山陵。</h3> <h3>1985年在南京参加筹备全国人防通信工作会议期间,在会议厅调试大屏幕投影仪。</h3> <h3>1985年在南京参加筹备全国人防通信工作会议工作期间,和总参第62研究所人防通信警报研究室的工程师合影。</h3> <h3>1985年全国人防通信工作会议结束后,与总参通信部原人防通信处领导合影。</h3> <p class="ql-block">1983年至1985年期间,我多次参加过总参通信部组织的对外技术交流活动,并且负责组织过二次由外国工程师和试验大队技术干部共同参加的,国外最新军用无线通信设备的试验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1986年1月份,我去长城饭店接外国公司的工程师,去顺义共同进行野外试验前的照片。</p> <h3>1986年初,总参第62研究所和61研究所合并,组建新的总参第61研究所,这是我在原第62所办公楼前留念。</h3> <h3>我和原第62研究所科技处领导以及老参谋合影留念。</h3> <h3>总参62研究所科技处合影。当时除了处长和副处长以及参谋外,科技处还有一个技术组专门负责汉字通信终端机的维修工作。</h3> <h3>1986年国庆节带着儿子去天安门时,我在天安门前留念,也是我最后一张军装照。</h3> <h3><font color="#010101">1986年冬天,我转业到正在筹建中的中国广播通信卫星公司工作。公司最初的办公地点是在著名的万寿路新六所大院内,这是我在新六所大院内办公楼前留念。</font></h3> <h3>1987年初,我已经转业到中国广播通信卫星公司工作。在参加一个全国卫星通信广播设备展览时候,看到我在总参62研究所工作期间,曾经参与过的6904厂的移动式卫星通信站参加展览,专门在卫星通信车前留念。</h3> <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我专程回到阔别47年的河南辉县,在曾经当兵的160师炮兵团团部门口,向英雄的老部队,向自己无悔的军旅生涯,致以庄重的军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欢迎继续欣赏我的其他美篇</b></p><p class="ql-block">【1970年我在炮兵部队的那些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