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从陪伴逐渐过渡到不陪伴</h3> <h3>亲子阅读总是一个从陪伴逐渐过渡到不陪伴的过程。</h3><div><br></div><div>陪孩子读到几岁,这因人而异,家长无须纠结该不该陪、陪到几岁的问题。有的孩子四五岁就喜欢自己拿着书看,有的孩子十四五岁还喜欢家长给他读,这些都是正常的。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阅读基础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家长要做的就是配合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享受这个过程。抱着孩子或和孩子依偎在一起,共读一本书,这是多么难得的时光,会成为生命中最值得回忆的温馨画面。</div><div><br></div><div>但家长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而且如果孩子能早一些学会自主阅读,他自身的阅读内容、速度和阅读量都会上一个台阶。所以当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从亲子共读逐渐过渡到独立阅读。</div> <h3>这个过渡要尽可能做得不露痕迹,要自然而然地让孩子独立去阅读。比如遇到一本孩子很想读的书,家长假装忙得顾不上陪他读,让他自己先读了,然后讲给家长听,不管孩子讲得如何,只要他读了,能讲出一些,就一定要夸奖,激励孩子继续读后面的部分。只要肯动脑筋,方法总是无穷的,而孩子其实是很容易配合的,因为自主阅读更具乐趣,它是人的天性,就像人都愿意自主走路一样。</h3><div><br></div><div>最差的方法是家长直接对孩子提要求:“你该独立阅读了。”在识字量不多的情况下,孩子缺乏阅读自信,如果家长催得太急了,会引起孩子对独立阅读的反感和对立情绪,结果适得其反。</div> <h3> 2.尽早引导孩子读长篇小说</h3> <h3>当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已经能够独立地阅读绘本和文字量中等的书籍,且家长感觉孩子的阅读水平已具备再上一个台阶的可能时,就要鼓励和诱惑孩子去读长篇小说。</h3><div><br></div><div>很多孩子面对文字量较大的书时,会没有信心,认为那是大人们才能读的,迟迟不肯在阅读上跨一个台阶,一直停留在读绘本和简单文字的浅阅读阶段。这时家长要理解孩子的难处,不要直接指令孩子读长篇,而要动用一些诱惑的手段。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看热播的电视剧或电影,家长可抓住这些时机,把原著小说买回来自己读,并且推荐给孩子读。</div> <h3>阅读是不难进入的过程,重要的是让孩子无所顾忌地拿起一本书去读,在孩子的早期阅读中,绝不要因任何原因给孩子的阅读添堵,比如遇到生字要求孩子查字典,要求背精彩词句、复述故事等等,凡孩子不愿意做的,一概不做。孩子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才会发现读长篇小说的乐趣。只要读过一两本,读长篇小说就会变成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会越读越多,越读越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