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的历史变迁

竹林听雨

<h3>(图片/李业顺)</h3> <h3>   取暖的历史变迁</h3><div>  文/孙彦全</div><div>  </div><div>  走进家门,一股暖流迎面拂来,身上的寒气知趣的悄俏地溜走,顿时觉得浑身舒适。我立马脱掉棉衣和保暖裤,换上秋衣秋裤。是啊,十一月十五日,是新源热力公司集中供暖的日子,这个时刻是温馨的,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而言,是个最为开心的日子。大家知道,老人和孩子最怕冬天里的寒冷。送暖就意味着冬日寒冷的结束,暖气为他们注入了新的活力,老人舒展开了身体,脸上漾溢出满意的笑容。孩子高兴的在散发着热气的地板上打滚、撒欢、翻斤斗,好一幅冬日暖洋洋合家欢乐图!</div><div>  用上暖气,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取暖那可是另一番情景。那些年,好象雪下得比现在大,下的比现在还要勤,银装素裹,茫茫一片,冷得出奇。每家房檐下都挂满了一尺多长的冰凌,如同武士长樱在手,仿佛为人们看家护院。那时,农村生活十分艰苦,吃饭都成问题,哪有什么好的取暖设备,每家每户只有一只大火盆,一只小火盆,都是陶器的。大火盆直径有五、六十公分,内外加贴泥巴,陶盆只是个内胆。大火盆内装满谷糠、麦糠或高梁糠,点着后放在屋内。它虽然没有明火,但在一层浅白色的草灰下面,暗暗储存着红红的液焰,慢熳散发出丝丝热能,为农家提供温暖。小火盆只有二十公分左右,所用燃料与大火盆相同,一般放在桌子上,用于暖手。也可在睡觉前放到被窝里烘暖被窝,孩子们钻进去暖和舒服。也可在阴雨天、夜间为婴儿烤尿布,烤小衣服。火盆上面罩上一只烘蓝,把衣物、被子放在烘蓝上,干得块、也热得快,还便于防火。烘蓝的样式如同夏季饭菜桌上放置的防蝇罩,但它是用木条编成的,黄澄澄的,孔大、美观、结实。</div><div>  我还记得,在我十岁那年,刚上二年级,教室里很冷,没有任何取暖物。学校允许每个小学生可带一只小火盆,用来烘手暖脚。可是,小火盆温火的时间很短,一个小时之后火盆慢慢变凉,双脚冻得像针刺一般疼痛。为此,在老师的提议下:学生全部起立,"一、二、三",原地跺脚,教室里顿时响起了嘭嘭的擂豉声。这个教室一响,其它教室积极响应,整个学校如同战场,炮声隆隆,惊天动地,持续时间一般在二、三分钟。小小的火盆,调控了人间的冷暖,温融了岁月的艰辛,让逼仄的日子有了暖暖的阳光。</div><div>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人们取暖用上了带烟囱的火炉,后来发展到火炉连上暖气片,如同藤儿连着瓜,又似战机挂上新型导弹,取暖效果提高了不少。可是,烧煤仍是个麻烦事,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那是一吨煤呀。秋末必须纳入家庭财政预算,入冬前就得付诸实施:选煤,砍价,顾车,卸煤,把煤捣古到楼梯间的煤池里,一环扣一环,环环都精彩。有煤垫底,如同农家有了粮食,家庭就有了温暖,孩子就有了笑声,老人也有了依靠。看到煤,我心里踏实,好似完成了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div><div>  后来,生活条件更好了,很多家庭用上了空调,在农村不少家庭也安上了空调。空调种类很多,商店里玲朗满目,我迭上了格力牌立式空调,一入冬天气转冷,空调就哼上了欢块的供暖小曲,厅内立马变得温暖起来。但是用空调也有不尽人意之处,空调不能休息,一停机,寒气鬼灵灵的趁虚而入,一冷一热老人孩子容易着凉。另外,各卧室也要安装空调,否则,客厅的空调能力有限,卧室享受不到客厅空调的阳光普照。况且,一家人也不能挤到客厅里睡觉,不合常理,该花的钱也得花,。因此,我在卧室里也安上了挂式空调。</div><div>  如今,小火盆、己经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历史。现存的部分小火炉,也会在不远将来,光荣退出它的历史舞台。它们记载着多少家庭的温馨,见证了多少家庭的酸楚。现在,市内绝大多数家庭通上了暖气,它以质量优,价格合理,服务周到,受到市民的赞誉,还有不少分散的居民区正在积极申请,盼望早日通暖。</div><div>  纵观整个取暖过程,它的纵截面虽小,但它所谱写出的"火盆、火炉、空调、热力"四部曲,奏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历史乐章,浓缩了人民生活发展的进程。但愿新源热力更加给力,没有用上暖气的人们早日通暖,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div><div>  (2018年6月2日)</div><div>  </div> <h3>(后排左一为本文作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