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次回国,总会有人向我询问同一个问题;你觉得国外好还是国内好?我的答案总是:国外有国外的好,国内有国内的好,我都喜欢。我说的是肺腑之言。</h3><h3><br /></h3><h3>然而,对于我的回答,问者总有不甘。喜欢国内者,则用亲身经历反驳:国外有什么好?语言不同,饭菜无味,人烟稀少,城市建设还比不上一线城市的郊区。好山好水好寂寞!而喜欢国外者则也用事实反驳:国内空气污染严重;食品不安全;孩子学习任务繁重,父母压力山大。另外,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医疗保障问题,不一而足。对于不同人群的不同观点,我想他们的看法与我的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h3> <h3>现在,国内人出国游就如同到邻居家或者朋友家串门一样简单,每个人对于国内国外的生活或者制度的差异都有各自的观感。作为一个在国外有多年生活经历的我,也时常有一个写一篇分析国内外生活差异文章的冲动,特别是当我在国内旅游或者短住时,时常会自觉不自觉的对于国内外的生活、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比较,就如同回到加拿大购物时习惯在心中快速将加币换算成人民币、在国内购物时又喜欢将人民币换算成加币一样,这个过程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在我还没有完全停止这种比较之前,趁着有心情最好将在国内的日常所见与加拿大的情况拉杂谈论一些个人的想法,既不系统,也无逻辑,没有偏见,只是闲谈。<br /></h3><h3><br /></h3><h3><b>财产权永久不变</b>:与我们的制度不同,在加拿大,不动产的财产权归购买者所有,且产权永久不变。如果是第一套不动产比如房产系主要自住房,房主就要每年向政府缴纳房产市场价值1 - 2%的地税或者叫财产税(property tax),这样的自住房在买卖交易时是不需要缴纳房屋交易税的。但是,如果不动产所有者在具有了第一套自住房以后所购买的任何其他不动产,不论多少,除了每年缴地税外,在交易时都要按照资本收益(capital gain)的50%缴税。这不仅使不动产的管理相对简单,也增加了房屋投机和多买多占行为的成本,从而使社会资金流向制造业和其他实体经济中去。</h3><h3><br /></h3><h3>在国内,由于没有地税和对第一自住房以外财产资本收益税的成本,所以造成了国内居民投资房地产市场积极、房屋价格居高不下。这不能不说是国内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如果某一天国家采取了与加拿大一样的措施管理房地产市场,房价一定会有质的变化。</h3> <h3>(国外公寓的凉台上只有消夏的桌椅、烧烤炉具和鲜花。)</h3> <h3>除了国内不动产的征税情况与加拿大不同,与加拿大的产权细则相比,国内的房屋产权划定不明晰,比如,户主可以在自己的家庭住址上任意乱搭乱建各种非法建筑,居民楼里私包凉台,或者建筑物上的再加盖建筑物......这些情况在加拿大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加拿大,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建筑结构,不能私自在自家院落内增加栅栏、凉台、游泳池、储藏室等,任何人不得在楼房上加装防盗窗,不得在窗户上或者阳台上展示广告,不得在建筑物上加盖建筑物,不得在凉台上晾晒衣物,不得将住宅改成门头房用作商业目的等等。如果需要在自家院落内增加凉台、栅栏、储藏室或者游泳池,或者在地下室内进行装修之类的这些改善自己居住条件的事情,都必须要向当地政府申报获得批准后才可增加这类建筑。也就是说,加拿大政府掌握着每个建筑物从里到外的所有档案。其他像居民住房改造成门头房用作商业目的以及楼房内加装防盗窗和展示广告等影响美观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建筑物的整体外观而采取的必要措施。</h3><h3><br /></h3><h3>对于楼房的防盗问题,加拿大政府规定所有住房都必须购买房屋保险,就如同我们国内的强制汽车保险一样,房屋保险也是强制的,所以,如果发生偷窃行为或者事件,保险公司是可以理赔的。当然,房屋保险也包括火灾、水灾等人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这一点在国内是不够的。</h3> <h3>(国内的楼房乱装乱放防盗窗、一楼改造成门头房和广告现象严重,影响整体楼房形象。)</h3> <h3><b>法治健全,执法人员执法如山</b>:我们知道,虽然我们国家和加拿大都是法治国家,但执法力度有很大差异。在加拿大,执法人员清正廉洁并且执法如山,因为执法人员是国家法律的化身,所以很少有人敢于在执法人员面前藐视司法,轻举妄动,否则将会受到严厉的制裁。而在我国,执法人员执法不力,执法不严,甚至执法犯法情况普遍存在。我常常发现国内的执法人员执法拖泥带水,太客气,像警察在检查交通事故时,不仅要向司机敬礼,还要向犯法的人进行所谓的三次警告,执法人员的过于克制和不果断,客观上就纵容了那些机场、高铁、公路影响飞机起飞、铁路运行和交通犯罪行为的出现与滋长。</h3><h3><br /></h3><h3>很多人都说国外人的素质高,遵守社会道德,具有较高的公民意识,其实,这些文明进步都与国外铁的执法现实有关。法律,就如同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任何人,甚至包括达官显贵都无法超越。</h3><h3><br /></h3><h3>当然,国内的暴力执法和执法犯法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所以,要执行严格的法治,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执法监管队伍。只有国内的执法队伍纪律严明,执法如山,才能彻底打击那些机场闹事、交通秩序混乱、医闹、卖假药、旅游团坑害消费者、电话诈骗、以养生保健为噱头的坑害老年人的事件的出现,这些坑蒙拐骗行为在加拿大都闻所未闻,可见我们在法治方面的建设有多么的任重而道远。</h3><h3><br /></h3><h3>还有一个现象始终困惑着我,一个法治体系完善的国家,执法人员只要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力进行日常的检查、督办或者惩罚,这应该属于一种常态,但我们的执法检查经常是突击式或者运动式的,比如卫生检查,集中整治违章建筑,集中整治交通秩序,还有公务办事效率化等等。这些运动式的整顿措施是我们国家几十年未变的一大特点,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但比较国外的法治体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法治体制还相当不健全,我想什么时候我们的执法行为常态化了,我们的法治环境也真的走向了成熟。</h3> <h3>(在加拿大,汽车行驶到路口不论有人无人都要完全停下来,确定无人时再行驶。如果有人,礼让行人。)</h3> <h3>在国内马路上,经常出现开车的人或者停车的人与警察的争执,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让人匪夷所思。在加拿大,当司机对警察的处罚有异议,被查司机无需跟警察发生冲突,他们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到市政部门的交通法庭上诉,在司机与警察当面对质后,法官会根据他们的陈述当庭作出最终判决。这样就杜绝了警察和司机之间的矛盾。</h3><h3><br /></h3><h3>在加拿大,交通标示非常清楚,也非常严格,比如在没有交通灯的路口都有停车标志,即汽车行至此处,无论有人无人,都要完全停车,左右观察,当确认无人时方可行驶。另外,在每个路口路段都有是否可以存车、在什么时间段可以存车的标志,这些标志规定了哪个时间段是给该区居民的,哪个地段是可以公共存车,非常清晰。存车时间长短都有存车仪控制时间,从而使汽车的存放有序。还有,加拿大的汽车行驶相对容易许多,比如转弯者必须礼让直行车辆,只要出现了绿灯,直行司机无需随时踩刹车,而是大胆地往前开,所有的车与人都要对其礼让。反观国内交通管理漏洞就很多:转弯车辆与直行车辆抢道现象十分普遍;无交通灯的路口,汽车缺乏停车礼让;存放车辆无标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单向行驶车道汽车逆向存车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行人、电动车无视汽车的正常行驶,随便横穿马路现象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在各个路口设置更详细的指示标志和存车标志。</h3> <h3>(国内遇到污染空气的烧烤,城管还都等在烧烤炉前等待店主卖完所有的烧烤才请店主离开。这种执法不力的行为很难制约那些藐视司法、我行我素的老赖。)</h3> <h3>加拿大对于解决房客与房东纠纷的方法也很合理。比如,房东与房客之间的合同在各省都是规范统一的,当双方出现了法律纠纷,可以直接寻求房屋法庭的裁决。法官只需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当庭作出最终裁决。</h3><h3><br /></h3><h3>除了交通法庭和房屋法庭外,加拿大还有涉及不超过7000加元的小额法律纠纷,这样的纠纷解决起来也非常方便迅速,方法也与交通法庭、房屋法庭一样简单。</h3><h3><br /></h3><h3>由于加拿大具有非常通畅的法律解决途径,所以可以及时化解在交通、住房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纠纷,从而使加拿大的日常生活变得简单而省心。</h3> <h3><b>医疗制度有保障</b>:在加拿大,医疗制度是最被推崇也最被诟病的方面。说它最被推崇,是因为在加拿大,不论你社会财富如何,社会地位如何,居住在城市也好,居住在穷乡僻壤也罢,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全民免费医疗,这包括免费诊断,免费住院治疗,除了少缴药费外,大部分的药费也是国家承担。所以,人们都说加拿大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天堂,这个一点都不错。</h3><h3><br /></h3><h3>虽然加拿大人享受全民免费医疗,但这种优越的医疗制度也存在被滥用的问题。许多人不停光顾医疗机构,造成了医疗资源被无限占用,而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很难看病的现象一直存在。一般情况下,做个血液化验需要10天左右,做个B超需要半年,其他机械检查也要几个月到一年时间。加拿大政府也无力改善这种看病难的情况。</h3><h3><br /></h3><h3>但是,作为近距离观察和加拿大医疗体制的受益者,我对于加拿大的医疗问题并不那么悲观。首先,如果在加拿大遇到紧急病情,加拿大不会耽误病情的诊治,医生会加快急症和特殊病人的诊治。另外,加拿大的医疗预约制度我就觉得很好,如果患者需要看病,首先要看的不是专科医生,而是一直为你服务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作为患者的第一守护神,他们对于自己的病人了如指掌,甚至可以保驾终生。每个医生都会按照医学大纲进行诊治,根本不会出现给自己的病人乱开药,乱检查的情况。当家庭医生无法解决病人的专科问题,他们会推荐给专科医生,作为病人的第二守护神,专科医生会继续对于病人的进一步诊治,而且专科医生会及时与家庭医生j沟通,让家庭医生也可以了解专科治疗的进展情况。</h3><h3><br /></h3><h3>在加拿大,每个医生都与专科医学会或者家庭医师学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除了专业培训与医学会有着直接联系,行医标准、费率核定、执照管理、研究出版、机构监管、医疗政策等与医疗相关的各个领域都与医生有直接关系,所以医生的业务水平与医疗大纲是一致的,不存在大医院与小诊所的区别。这样就解决了患者只认大医院而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诊所门可罗雀的问题的产生。</h3><h3><br /></h3><h3>另外,加拿大的医生十分重视继续医学教育,他们能够随时跟随上国际医学发展的步伐,医学理念与国内医生有很大不同。比如对于妇女的子宫肌瘤和甲状腺结节,在国内基本上是立即手术,以免将来出现癌变的可能,另外,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一般都会采取支架介入治疗,而且植入许多。而在加拿大,医生的解释就是肌瘤或者结节之类的东西,癌变的可能很小,只要年龄接近更年期,就没有手术的必要,只要每年进行检查即可。而对于心脏疾患,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最终采取搭桥或者支架介入。</h3><h3><br /></h3><h3>加拿大的诊所或者医院,不仅需要预约,而且特别注重患者个人隐私,每个患者看医生都是单独会见,而不是哄哄呀呀的一屋子人。医生与患者交流没有干扰,这样更便于医生专注于所诊治的病人。</h3><h3><br /></h3><h3>当然,在国内医院看病非常便利,上午抽血,半天就可以知道结果,CT、B超、核磁共振和其他医疗措施也非常便利快捷。这点在加拿大是享受不到的。</h3> <h3>(加拿大患者看病前需要预约,然后在秘书处登记,最后在诊室外等待,单独会见医生。)</h3> <h3>在加拿大,还有一样事情让我特别点赞,那就是政府对于药品的监管。任何药品公司,不论是化学药品还是天然药品,只要具有治疗作用的,都不得在公共媒体上做广告,因为药品属于医师药师专业范围,所以,凡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只能在专业期刊或者专业媒体上做广告,一般老百姓需要用药,必须经过医师或者药师推荐方可用药。而在我们国家,药品广告已经成为了一个重灾区,公共媒体一方面传播国家的大政方针,一方面夸大其词地炫耀某些药品,甚至没有治疗作用的保健品的"神奇"疗效,让人感觉非常鄙夷这些公共媒体。但仔细去想,责任不在他们,而是监管部门失职或者措施不到位造成的。</h3><h3><br /></h3><h3>除了药品不得在公共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外,烟酒也不得在任何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毕竟烟酒有损健康,保护儿童和大众的健康是政府的职责所在。</h3> <h3>(国内医生被患者包围,如进入到集市一样,味道不佳。患者隐私得不到保护。)</h3> <h3><b>人文情怀:</b>加拿大最令人欣赏的地方,不是山,不是水,不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而是其简单的生活方式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h3><h3><br /></h3><h3>加拿大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包容社会,她鼓励各种文化现象齐相绽放;各个民族没有相互的歧视,就是有也没有人敢于表现出来。</h3><h3><br /></h3><h3>加拿大是一个小政府大社会的国家,政府编制合理,人员极少。国家级政府只负责外交、移民、科研、国防等事物,省级政府主要负责教育、公共卫生,而市级政府则负责公安交通和市政卫生。不像我们国家,任何机构一个杆子捅到底,人浮于事,资源浪费十分严重。</h3><h3><br /></h3><h3>在加拿大,公民生活的有安全感,心态坦荡,任何人不需敷衍趋势于任何党团、社会组织,因为他们手中的选票,就是一个公民行驶神圣权利的武器;各个单位没有繁琐的会议,没完没了的政治学习;没有与任何组织保持一致的纪律约束;她的政府监管机制完善,贪腐现象极低;加拿大没有口号式的宣传广告;媒体对于当权者批评的多,赞美的少,因为官员手中掌握着众多的国家资源,他们只有在批评和指责中工作,才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加拿大的政府官员秉公守则,按章办事,态度和善,没有那种颐指气使的傲慢。</h3><h3><br /></h3><h3>在加拿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人们不用进行复杂的社会联络和社会活动;朋友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持自己的个人空间。加拿大人态度平和,与人交谈时特别照顾对方感受,注意聆听,从来不会打断对方讲话而自说自话;加拿大人不显山漏水,炫富攀比,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支。他们每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生活在别人的眼神中;</h3><h3><br /></h3><h3>在加拿大,家庭是整个社会的核心,每一个家长,下班后的任务就是回家陪伴家庭成员和子女,周末整理家务。除了每年10天的国家法定假日,每个人只要工作,都有2周到6周不等的个人假期,假期的使用不受单位的工作干扰,而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安排出行或者在家休息的时间,从而减少了所谓黄金周、长周末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拥堵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与社会资源的浪费。</h3><h3><br /></h3><h3>加拿大不提倡舍身忘死,见义勇为,因为你在没有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救了别人而牺牲了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于生命的不尊重,对于这种事情的过分宣传也是一种不人道的行为。专业的事情要由专业人士处理,公民的任务就是首先要自我保护好自己。当然,不提倡见义勇为并不是没有见义勇为,这与鼓励宣传是两码事。</h3><h3><br /></h3><h3>加拿大是一个对于孩子成长充满人文关怀的地方,孩子的学习压力小,在进入高中前都是在娱乐与文体活动中度过;加拿大鼓励家长多生于子女,还为此采取了积极的资金补贴措施:加拿大是残疾人的天堂,失能失智等残障人士可以获得政府的资金补贴,还有专门的机构护理。</h3><h3><br /></h3><h3>在加拿大,陌生人在路上相遇,彼此会主动打招呼,甚至攀谈;每个饭店的厕所都对外开放,内急者不用为了方便而到处寻找公共厕所;养宠物者,随手携带着垃圾袋,当宠物排泄粪便时,主人会自觉收拾宠物的粪便;加拿大人喝酒时不会劝酒,个人随自己的喜好适量饮酒,不会因为豪饮或者狂饮而损伤身体;加拿大城市内公共绿地众多,在每个社区都有公园以供居民散步或者休息;加拿大的自然资源保护的完好,人在其中漫步或者野营,不会因为人员的拥挤而丧失游玩的心情。</h3><h3><br /></h3><h3>在加拿大,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再富裕的家庭也会让孩子在18岁以后走出家门独立生活,而不是让他们靠啃老而娇生惯养、游手好闲。因为娇生惯养和游手好闲,在一个成熟社会中是不齿的和遭人鄙夷的。加拿大人既不会让孩子啃老,也不会牺牲个人的幸福与健康为下一代照顾他们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当然,加拿大人年纪大了也不会麻烦子女照顾自己,如果能够自理,就还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否则,就进入养老公寓。</h3><h3><br /></h3><h3>对比国内与加拿大的各种差异,可以客观地说,加拿大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具有公平正义的社会,因为她所有的一切代表着一个人类的普世价值。魔鬼隐藏在细节里,在加拿大呆的时间越久,越能够品味出加拿大整个社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h3><h3><br /></h3><h3>许多移民加拿大的人在谈到他们移民的理由时,一是为了子女,二是厌倦了国内复杂的关系。也许正是因为加拿大为儿童创造了宽松的成长环境、平静的家庭生活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人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h3> <h3><b>小结</b>:当然,加拿大也有加拿大的问题,比如加拿大人办事效率低,看病难,经济活动不活跃,工作不好找,人口老化,工作期限长,人们要工作到65岁才能退休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加拿大与中国无法相比的地方。另外,加拿大人也是人,他们具有人性中所具有的所有劣质,他们的文明举止,是建立在不要影响到他们个人利益的礼貌之上的,一旦什么事情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也会出现嫉妒,自私,欺骗和傲慢。但总的来说,加拿大的法治环境和文明程度,要比我们国内的好许多。加拿大和中国,一个是国土辽阔、人口稀少的民主社会,一个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正在跃居世界经济强国的泱泱大国,如果两个社会能够合二为一,让我们享受到两边的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那是再好不过的,但这是痴人说梦。所以,能够在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边生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既享受了加拿大的宁静祥和的生活和清新的空气,又享受了国内的亲情,丰富的中国文化和美食佳肴,那是一种福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