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师如何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里,回归语文学科的本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七年级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和深入实践的课题。为此,结合学校的安排,于3-5月本组语文教师参与了“人人讲好一堂优质课”、同课异构、编写“经典诵读”地方教材等活动。各个集思广议,认真备课,取长补短,在教中相互学习,在议中共同进步。</h3><h3> 严国旺老师授的《黄河颂》一课,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成语、俗语和古诗词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传承了华夏久远的黄河文化。课上以歌曲《保卫黄河》开场而情景导入,由景入理,注重了黄河精神的点拔。</h3> <h3> 文言文教学贵在精讲,能领悟古人语气和情感。《孙权劝学》写法最大的特点在于以人物对话为主,串起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李彩风老师正好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读中模仿人物语气,去品悟人物个性,以破解本课教学的重难点。</h3> <h3> 同样的文本一一《老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个人的教学设想和课堂构思。李积福老师以短诗导入,创设情景,抓住文本中的关键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引领学生把握线索,去赏析杨绛先生散文意蕴丰富、情感至真的风格;而王以成老师紧扣主人公老王的“苦”和“善”,引导点拔学生梳理内容,以“善良体察善良”的方式,让学生体悟和发现普通人身上的闪光之处和可贵品格。</h3> <h3> 焦兴连老师的课堂历来思路清晰,吐字清楚,板书简洁,为人称道,这次授的《陋室铭》一课也不例外。课上,他旁征博引,讲述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试译与教师点拔相结合,将新授内容与理解型填空相结合,做到了即时学习即时检查反馈。</h3> <h3> 作为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一般有三:1、让学生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2、疏通文义,熟读成诵;3、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杨占祥老师从复习导入,以展示学习目标为出发点,结合上述目标的前两点开展教学,有的放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h3> <h3> 老师们认真地聆听,显得很投入,不时写下个人的感悟,思考个人上课的不足,取其精华,为我所用。</h3> <h3> 乐都区语文学科原负责人,现我校乐都二中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红玉同志率先垂范,深入课堂,走近教学第一线,感受我校师生的现状,边听边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今后更好地指导我校的教学工作。</h3> <h3> 授课教师,或许有的囿于课件而忽略了对文本字句的解读,或许有的对课堂时间未把控好而没有完成设计的教学内容,不管怎样,瑕不掩瑜,各个老师都以字词句篇为抓手,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为突破口,注重“积累”、“理解”和“运用”,重视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基本能力的养成,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各自尽显其能。</h3><h3> 议课时,大家畅所欲言,开诚布公地指出授课教师上述的优劣,就今后语文教学的所思所想谈了个人的看法。</h3> <h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唯有树立大语文观,站在教育教研开拓创新的高度,不断“充电”,不断挖掘语文教育资源,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语文密切联系实际生活,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怕学生语文知识学不到,还怕学生语文能力养不成,还怕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提升?</h3><h3> 语文本身知识面广,内容博杂。因此,语文教学每节课不需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每堂课不宜拘泥于形式,而应时时调节课堂结构,充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节节地落实知识点,务实做好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让语文教学回归真实有效的课堂,那语文教育教学定会重新焕发生机,将会迎来美好的春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