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15px;"> 又到一年毕业季,看到校园里一群群小鲜肉追逐、嬉笑、打闹,脸上挂着即将步入社会的憧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谨以此文,纪念自己逝去的青春和4年大学时光。</b></h1> <h1><b style="font-size:15px;">第一章 大一</b><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15px;"> 还记得2000年刚来到西师的时候,校园里面破破烂烂。没有现在的李园1舍,李园8舍,李园3舍,也没有现在的李园食堂,澡堂和小吃街。报到那天,正好天空下着小雨,整个李园的地面到处是泥浆,烦得要死。</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刚进学校,最关注的无非就是吃穿住用行,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李园老食堂,李园4食堂就是在现在李园8舍的地基上建起来的,说句心里话,里面的小炒还是蛮不错的,而李园3食堂,现在已经变成了李园文化广场,里面的砂锅不错,而且是会营业到晚上10点,这样,很多下了自习或者晚上出去跑了步回来肚子饿了,还可以整一个热腾腾的砂锅,心里还是暖暖的。最奇葩的就是:3食堂里面还可以过东风大卡车!常常吃饭的时候,身边总会轰隆隆的开过一辆装满大白菜,土豆的东风车,浓浓的苍蝇馆子既视感,让人很没有吃饭的感觉。</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其次就是李园澡堂。那个时候的学生宿舍没有空调,没有热水器,厕所里面的淋浴管只有冲冷水这一项功能,夏天还好,咬咬牙冲个冷水澡就可以解决,到了冬天,只能去澡堂了。大一的时候,李园澡堂就在3食堂附近开水房旁边,又小又破,总共只有8根水管,其中还有1,2根长期坏的无法使用,更别提莲蓬头了。每次洗澡都要排很久的队,这都不是重点,关键是每个洗浴隔间都没有门!没有门!!没有门!!!这样后果就是:在昏暗的灯光下,自己洗澡的时候,总有一大群裸男端着盆子堵在门口,目光炯炯的盯着你,让你洗澡洗得很不自在。因为那个时候刚进学校,还不敢玩儿什么花样儿,所以每次想洗澡都得老老实实到澡堂去排队。到了后来,越来越觉得在那儿花很多时间排队太不划算,干脆借室友的开水瓶到开水房提两瓶开水回寝室,在厕所里面花5分钟解决战斗。再往后,等自己已经熬成老油条了,开水也就懒得下楼去提了,想洗澡的时候直接把“热得快”甩在水桶里面,几分钟就搞定了。</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北碚的“行”我也是印象深刻。到学校报到也是我第一次到重庆,到北碚。那个时候北碚虽然已经贵为“重庆主城9区”之一,但还没有高速,更别提现在的轨道6号线。解放碑到北碚整整50公里,走的是红岩村双碑井口三溪口的老路。赶往北碚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后花园”,从大城市一直走到荒郊野岭,从下午走到晚上,看着车窗外的一片漆黑,我一度怀疑司机师傅是不是走错路了,直到在昏昏欲睡中又看到远处的朝阳大桥和星星点点的灯光。再说说城区公交车,那个时候北碚城区很小,但是公交车也不少,大公交车5毛钱一个人,主要是往歇马方向和澄江方向,都是坐半路车。另外就是北泉面包车,私营的,1块钱1个人,专门在城区里面跑圈。不过我们一般都只在学校内转悠,估计只有伟麻坐车的机会最多,因为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到综批碟子店老板那儿去一趟,交流游戏和动漫心得,随便还会给我们顺一批精神食粮回来。</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刚跨进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满是新鲜和懵懂,初来乍到,行李箱里面装着的除了衣服就是书,锅碗瓢盆铺盖棉絮床单被套都是学校配发和购置,在那个连BP机都还是个稀罕物的年代,更别提什么娱乐设施了。新生军训,天天顶着烈日在操场上面走队列站军姿,回到寝室又困又累,也不知是谁拿了个随身听,里面只有1盘刘德华的磁带,就这样刘德华的《忘情水》、《天意》、《来生缘》就这样不停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整整伴随我们度过了1个月的军训。现在想起还真不可思议,天天听1盘磁带居然还没有听厌! </b></h1> <h3>军训拉练缙云山</h3> <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一的时候住L7-617,本来在宿舍名单上看是满满的安排了10个人,但是其中有个来自甘肃的“武红星”同学一直没有来报道,所以最后617住进了9个人,4个四川人,4个重庆人,1个云南人,还好,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交流也不必使用普通话,大家相处也很和睦。当然,这也归功于“寝室生活传统文化—卧谈会”的持续开展,617卧谈会一般围绕三个主题:鬼故事、美女和想当初。现在我都还清楚地记得,睡在我旁边铺,来自雅安的伟麻躺在床上口若悬河讲述他当年在游戏机房单挑一群混混的壮举,换来大家一阵哈哈和伟麻的恼羞成怒。还有就是争论到底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是“春雨贵如油,当春乃发生”的经典桥段,辩论主角依然是我们VS伟麻,结局是手持标准答案的伟麻被我们洗脑,然后齐齐沉沉睡去的过程。</b></h1> <h3>617全家福</h3> <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一课程比较多,学习还是比较认真,还和高中一样,课前一天要预习,学过之后要复习,不过在这样坚持了2个月之后,就不预习不复习了。也许还是受高中学习的影响比较大,觉得挂科简直是奇耻大辱,但越怕越有鬼上门,大一结束的时候,我的数学光荣的挂了。当时很紧张,觉得很对不起学校,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但发现其实挂科的人还是很多,而且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重修嘛,于是又和以前一样了,这种思想又直接导致了大二的QB也挂了,当然,这也是后话……</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那个年代思想都很传统,能在高中就开始耍朋友的人凤毛麟角,所以我们617都是单身汉,除了上课就无所事事了,于是就出去聚餐,基本上是3天一小聚,5天一大聚,聚餐是不分场地的,可以在火锅馆,可以在串串厅,可以在小炒店,甚至可以在食堂。我们寝室9个人,每个人的生日都在不同的月份,于是每个月我们寝室都有一次盛大的节日,这样,大一那一年,北碚街上比较有名的火锅店基本上都吃遍了。像北碚综批上面有个门面,我们都不知吃了他们几轮老板,一直到改头换面成为茶楼和服装店,我们才不得不变更聚会窝点,另外还有月亮田的“经典自助火锅城”,502大巴车站对面的“久运自助火锅”,当时都是18块钱一个人的就餐标准,我们每次去都是一直吃到他们打烊,最后彻底关门歇业为止。而每次上街只要发现有哪个火锅店搞活动,比如多少多少折啊,比如酒水免费阿等等之类的,都将成为寝室聚餐的理由,大一这一年,体重增加了不少。</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除了聚餐,我们的寝室活动似乎就是上网了。那个时候QQ还叫OICQ,除了读书,我们的话题就是网吧,网友,聊天室,OP,7位号等等,常常寝室里面互相比看谁交的网友多,谁接到网友的信多,谁会使用聊天室的快捷回复,现在想想觉得其实很无聊,但当时却总是乐此不倦。那个时候北碚街上网吧不多,而且规模都很小,有些网吧都只有5,6台电脑,而我们一上网就是一个寝室一起去,于是常常为了晚上上网,总要在下午4,5点就要去占位置,有时候去早了,QQ上网友一个都没在,便开始学着打游戏,于是在彩虹桥下面的“无极限”网吧(可惜现在彩虹桥下面那一排网吧都消失了,变成了一片电梯公寓),我学会了打三角洲、星际争霸、帝国时代。那个时候1个小时网费是3元,渐渐变成2元,不过每次我们去上网总要玩很久,这样每次都要花很多钱,觉得很可惜了,于是便开始学着上通宵网,在外面觉得不安全,于是就在学校图书馆的底楼,8块钱一个通宵,生意还比较红火,每次去同样也都要排队。</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一常常看到墙上贴着找联谊寝室的广告,于是我们寝室一大群单身汉也梦想找联谊寝室了,于是便怂恿室长田麻四处活动。于是不久,我们便与中文系2000级一个寝室迅速配对,可惜,我们之间的兴趣爱好始终不在一个点上,所以在一起吃过几次饭之后,2个寝室之间就没有任何来往了。不过在龙宝兄生日的时候,对方送了一个清明上河图的拼图,在寝室9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拼图很快完成了,还把它贴在报纸上挂在墙上以示众人,我想对于联谊寝室,龙宝兄应该是印象最深刻的那个吧。</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就在这吃吃喝喝玩玩夹杂着看书学习,大一就这样结束了。 </b></h1> <h1><b style="font-size:15px;">第二章 大二</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进入大二,看着刚刚进校的师弟师妹们,终于可以悄悄地以老油条自居了。学校在这一年开始大兴土木搞建设,于是李园3食堂和4食堂在挖挖机轰隆隆的声音中被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李园1舍和8舍。8舍就在我们7舍对面,中间就隔着一条路,目测不过10米的距离。那个时候似乎都习惯半夜施工,我们也从来没有想过拨打环保投诉电话或者区长公开信箱,那个时候也没有校园网,更不可能有校园BBS供我们吐槽,我们每次都只能在楼下517劲哥哥的带领下在窗口对着对面瞎嚷嚷发泄一下,仅此而已。直到某一天,我们的寝室卧谈会都结束很久了,大概到了半夜2点,楼下搅拌机居然还在轰轰轰的工作,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终于发飙了,一群人全部挤在窗口对着下面疯狂的口吐芬芳,然后从床底把军训时候穿的9双胶鞋全部甩了下去,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也许是看到我们被折磨的够呛,在8舍修好之后,学校大方的把它安排为成教女生宿舍,这下我们倒是大饱眼福了,每天吃饭都是趴在窗台上吃的。而517在劲哥哥带领下就更过分了,居然和对面打招呼,甚至牵线搭桥准备联谊寝室了。</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老食堂被拆了,伙食问题只能在新食堂解决。李园新食堂其实在大一的时候就修好了,而且在50周年校庆的时候就开放过,不过只针对当时回校的校友开放。现在3、4食堂没有了,新食堂算是真正意义上开张了,虽然食堂修得很霸道,足足3层楼,但是饭菜却远没有以前的老食堂可口,新食堂也一度被评为校园最难吃食堂,我们有时甚至宁愿长途跋涉到桃园食堂!不过还好,在建新食堂那会儿,在旁边有一块长条形空地,后来在空地建了一排小门面,出租给地方老板卖点小炒啊,面条啊,炒饭炒菜什么的,在新食堂投入使用后不久便开始生意兴隆。在李园老食堂拆掉之后,老澡堂随之烟消云散,新澡堂闪亮登场,明亮的灯光、宽敞的浴室、50根出水管、可以锁门的单间,让习惯了只有6根管子出水,而且被一群裸男窥视的我们确实激动了好一阵。</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二刚开学,本着改善大家精神文化生活条件的初衷,伟麻从刚认识的“兄弟伙”家里顺来了一台二手电视机。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漆黑的夜晚,久等出租车未果,好不容易等来一个火三轮,伟麻和余芽大度的说:“你和电视机先走,我们等下一个三轮”。然后我和电视机坐在火三轮上,迎着扑面的寒风,从川仪厂家属区一阵突突突回学校,等到了学校门口下车的时候,脚都麻了,而伟麻和余芽,他们居然两个人打了一个出租车,还在中途超了我的车!</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电视机有了,但是寝室里面居然没有闭路线,那个时候也不会有什么宽带,这个盒子那个盒子之类的黑科技,我们好不容易搬回来的电视机成了瞎子的眼镜。不久,余芽从家里带来一台VCD,于是寝室生活又多了一个内容——看电影。我们用室费在泉外楼旁那个碟子店办了会员卡,一个月50块钱租60部电影。于是在大二上半期,通过寝室那台破旧的电视机和VCD,我们鉴赏了不少经典的电影,也受到片名的蛊惑,看了不少烂片。电影看久了总会看厌烦,大家从心底无限期望能看电视,就算广告也可以接受。俗话说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俗话说穷则思变,俗话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虽然没有闭路,但是我们可以用天线啊!于是我们把电视机搬在窗口,把电视的天线伸出去,没信号,再伸,还是没有……,然后不知谁说可以在天线上掉易拉罐接收信号,不久,去食堂吃饭的同学路过7舍的时候只要抬头往上一看,总会看到在L7-617的窗口伸出一根钓满了易拉罐的天线,很是壮观!电视终于收到信号了,虽说只能看重庆台,而且还不清楚,但也算满足了。寝室有了电视,光看电视和电影已经不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作为游戏狂,伟哥又买了PS,土星,任天堂,甚至还有DC,于是在那段时间,我们寝室人气高涨,人头攒动,实况足球就不说了,跟着我又熟悉了生化危机系列,恐龙危机系列等一大堆有名的游戏。</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到了大二下期,学校后知后觉,终于开始试点开通校园网。幸运的是,因为L7基本上都是住计科系,于是我们资环院2000级和L5一起成为了最先享受校园网的幸运儿。当时上网还没有计时上网,只有计流量,2毛/兆,不过那会儿QQ也只有聊天功能,没有表情包、没有酷炫字体,不能传图片,所以就算是聊一个通宵也不过1-2毛钱,网吧上网1个小时足够上一个月校园网了。于是,大家纷纷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名义向家里申请经费,然后组团到石桥铺买电脑,15寸纯平、赛扬433、TNT2,内存128,硬盘20G,在当时应该算是主流配置了。在大二快要结束的时候,寝室已经是9个人7台电脑,场面也算很宏大了。</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买了电脑不可能光聊QQ,当时三角洲已经没落,CS1.3已经在校园内开始流行,于是开始学着打CS。因为是由三角洲转行,都是第一人称射击类的游戏,因此上手适应很快。不久,L7成为了全校CS氛围最好的地方,每天随时打开局域网搜索,立马会弹出一串服务器,开了32人上限的地图总是人满为患。每次穿行L7的楼间,总能传来枪声,爆炸声和欢呼声,骂声。一年下来,Dust2,Inferno,Nuke,Aztec这些经典地图早已经熟悉得闭着眼睛跑完了,MP5、M4a1,AWP也可以熟练的切换、爆头,于是变琢磨这学着职业玩家一样开始组战队5V5打比赛。一时间,L7战队成风,[A.I.M],还有我们班上组的[G.P.S],还有后来的[C.I.O]都是当时L7很著名的战队,我们也开始自带键盘、鼠标、耳机到网吧,和互联网的其他战队联系友谊赛。直到现在,我都还怀恋当时那些一起打CS的战友,[A.I.M]的guy,tiansha,benbenfox,BLYZ的小六子,妖缘,QINCHAO,XXKONG,我的阴人启蒙老师—QINGBAORENYUAN,当然最忘不了的还是我的战友Figo,Diego,Christian,Piero,Liglass等等……很怀恋和他们一起战斗的日子!希望他们还记得我,集冲锋手、阴人王和二号狙击手于一身的[G.P.S]|St•SingeL。</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一因为地皮没有踩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内和北碚城区内活动,到了大二之后,有了一种想出去看看的愿望,于是在本地室友余芽、象牙的带领下,寝室9个人又一起去杨家坪看动物园,也去了朝天门逛过批发市场,去歌乐山吃辣子鸡,去南山吃泉水鸡,也去了小什字吃过胖子烂火锅,甚至还蹲在解放碑下面吃过盒饭,每天都耍得不亦乐乎。</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二快结束的时候恰逢02年日韩世界杯,寝室看不到电视就只能到西师街的电影院(现在已经拆了)去看,2块钱1个人。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每逢中国队的比赛,我们即便逃课也要去电影院看,脸上涂着国旗油彩,和全场几千人一起高唱国歌,每次都让我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可惜中国队,一场未胜,一分未得,一球未进的尴尬表现,让我们失望到了极点。</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二耍得很开心,出来混迟早要还,临阵磨枪适合那些死记硬背的科目,于是继我数学挂了之后,计算机QBasic语言也不负众望的挂掉了,同时挂掉的还有我的第二次和第三次CET-4,不过当不及格成为习惯时,感觉便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唯一感觉就是: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交了几百块钱的重修费让我心痛不已。</b></h1> <h1><b style="font-size:15px;">第三章 大三</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二放假前几天,无征兆的接到学校通知,要求我们资环院在L7的3个寝室:517,617,717在放假前全部搬到6舍去,理由是方便统一集中管理。通知一下,我们就开始纠结了,虽然寝室是由以前的公共厕所改造的,但是毕竟是我们住了2年的地方,不仅通风透气,光线充足,而且房间宽敞,住在这里的两年时间内,大家已经包含了太多的感情,突然说要搬走,心里还是很舍不得。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 L6都是6人间,如果搬过去之后就意味着有寝室面临分裂,有3个人要搬出去,大家在同一间屋子里住了2年,虽然平时有一些磕磕碰碰,但总的来说相互关系都还不错,无论是喊谁搬出去都觉得心里过不去,于是我们便联合楼上的717和楼下的517,准备和学校反抗到底。但是来自学校和系上的压力让我们的抵抗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搬寝室已成必然,而关于谁搬出去的问题只能采取最残酷的抓阄。最后,余芽,凯妹和龙宝兄搬出去了,人员定了,寝室定了,大家开始搬东西,一想到马上就要离开住了2年的617,心里就总不是滋味。</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三开学了,背着行李来到了新寝室L6-602。新宿舍房间比617小了不止一半,床破旧不堪不说,还是那种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上的那种,整个房间不透光不透气,而且衣柜都没有,直接多给我们一张上下铺的床用来放大家的的行李箱(直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重新给大家安装了衣柜),感觉真是差到了极点,一想到以后要在这儿住上2年就很是不爽。由于寝室空间太小,正式入住之后发现家当太多,特别是电脑。6人6台电脑,只能放在寝室过道中间,而学校配的书桌明显太小,不仅放不了电脑,还占空间,于是大家一咬牙把学校配的书桌直接甩到楼梯间,然后大家又集体团购了单人电脑桌,整整齐齐的码在寝室里。</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所有的家什都安装到位了之后,大家才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6舍没有通校园网!我们的电脑搬过来之后立马就像摆设一样,除了玩玩儿单机游戏,看看电影之外啥都不能干,而且游戏和电影资源全部要靠伟麻在电脑城他那些兄弟伙那儿顺,万一哪个时候他不高兴了,我们就彻底断粮了。幸亏新寝室的对门住的是计科99级的,比如wahaha,比如李日鬼,比如盐巴,他们也是一大帮子耍哥,学术有专攻,从来没有享受过校园网的他们为了能自由上网可谓是穷尽了方法,我们也算是第一次看到组团电话线拨号上网的初代网虫。</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受此启发,我们也开始学着用202电话卡拨号上网,靠着寝室殷部和伟麻那还算高超的电脑技术,用其中一台电脑做主机拨号上网,再用路由器带动其他电脑上网。6个人6台电脑,还是用电话线拨号上网,那个网速真是酸爽到了极点,所以当时寝室上网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能聊qq,不能或者少翻网页,如果翻网页必须关闭图片、动画功能,严禁任何时候用下载软件下东西。不过每次伟麻都趁大家不注意在后台悄悄运行个什么网络蚂蚁啊、网络吸血鬼啊,网际快车之类的东西,一度让大家的网速成字节状态,十分过分。所以说现在的小朋友们不知足,一天都在嚷嚷网速,你们上过平均网速只有10KB的网么?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网速度虽然确实慢了点,不过按照电话费的标准,一个小时1.2元,AA制之后一个人2毛钱,还是很便宜。唯一不好的就是,每次想出个门、吃个饭什么的,看着另外5个人还在聚精会神的上着网,心想着我一个人退了那岂不是白白浪费自己那2毛钱?所以这也间接的促使我们成为同甘苦(熬夜、不吃饭)共进退(上网、登QQ)的“团结”寝室。</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搬到6舍之后,没有了校园局域网,CS混战也搞不成了,殷部又不知从哪儿弄了个交换机,比路由器高端了好多,关键是端口多了不少,完全是方便大家联游戏,于是周围寝室纷纷把网线联了进来,XUXU居然买了50米的网线从3楼拖到我们6楼来联网,这在当时李园已经算是一个创举了。我们甚至还谋划买根100米的网线从L6直接拉到L7去,可惜这个疯狂的举动最后被宿舍管理员以安全为由及时制止了。枪炮声又开始在过道里面回响,只不过从那一刻开始,我们寝室便和盘丝洞一样,网线从我们寝室脚下网门外延伸,如同蜘蛛网一样四通八达而去。我们开玩笑说:晚上如果有小偷进我们寝室,如果不开灯的话,不知道要摔多少跟头才能出门。然后每次班级会我们辅导员集中点名的时候,一说到我们617寝室总会说:那个网吧寝室的人来齐没有?</b></h1> <h3>我们的网吧寝室</h3> <h1><b style="font-size:15px;"> 作为大三的人没有了到下面开水房提开水的习惯,我们寝室本来应该人手一只的开水瓶一直都只有一个在超期服役,其余5个早就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没有了去楼下澡堂洗澡的心思,平时都是在寝室,一桶水,一根热得快,5分钟解决。平均一个月去一次澡堂享受一下淋浴的感觉,顺便还可以带一大堆衣服进去慢慢洗。结果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洗得也越来越久,然后学校便出台了一个变态的政策:洗澡按流量收费!插入校园卡后开始出水,抽卡停水,洗得越久,放水时间越长,花的钱就越多。这下可以打中了大家的七寸,澡堂里面那些洗衣服的、泡澡的一下子都没有了,女生我不知道,反正男生澡堂洗澡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脱衣服—插卡放水—抽卡关水—打香皂—插卡放水—抽卡关水—穿衣—走人。而无聊的我们也开始利用这个政策开始玩起比拼谁洗澡花钱最少的无聊游戏,我的最高纪录是洗一次澡花了7毛钱。</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大三的我们,甚至连下楼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每次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我们都是稳坐在电脑前各种神操作,其实我们并不是不饿,我们只是在暗暗比拼耐力,看谁最后熬不住饥饿。要是谁受不了说要去吃饭了,保证立马会递过来5个饭缸——带饭。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带饭的重任都落在了凯妹身上,为了鼓励他,我们专门为他准备了袋子,甚至一度准备给他买一个篮子,这样一次可以带5,6个人的饭。现在想起这些往事,真觉得好笑,我们应该算是初代宅男了吧。</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当然,我的大三并不是天天都是吃吃喝喝睡睡玩玩。大二的时候交了女朋友,也就是现在我老婆。作大学的女生,基本上都是以学霸的姿态出现的,她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说每次考试都排名前列,比如说每次上课坐第一排,比如说上课从不迟到更别说旷课,比如说每天都要上晚自习,所以我在她的押解下每天晚上都要在教室去陪坐,最开始的时候坐上坐着实在无聊就不停以上厕所为由溜出去透气,渐渐地能坐住了就买《读者》《足球俱乐部》之类的杂志在教室里面混时间,再后来居然还要看看教材,准备迎考资料。就这样,大三结束的时候终于没有新增挂科,但遗憾的是,大一挂的数学,大二挂的Qbasic,因为基础差得太多追不回来,所以重修之后又挂掉了,让我在开学交重修费的时候,心又痛了一下。而让我咬牙切齿的CET-4,我只能说我又收集了2张准考证……</b></h1> <h1><b style="font-size:15px;">第四章 大四</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恍惚之间,我已经大四了,突然开始醒悟了。毕竟离毕业很近了,渐渐开始感受到了找工作的压力。在大三结束那个暑假,我做出了一个决定:考研!这个决定让规划班所有认识我、熟悉我的人都目瞪口呆,当时班上的研友们之间把我笑称为规划班考研四大虚幻人物之一,因为考研的人一般从大二甚至大一就开始就在准备了,而我则是在大三结束后才做出这个决定,而且我身上还背着两门挂科,甚至连CET4都还没有过,这时离1月份的考研只剩了半年时间,一切都将是从零开始。</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于是在女朋友(老婆)的鼓励下(她是保研),我重新拿出了参加高考的那股热情和激情,开始疯狂的备考。当然,我自认为惨烈的备考经历对于大部分研友来说简直可以是嗤之以鼻,小儿科而已,其实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我是这样安排备考的:上午9点起床去教室自习到12点,然后食堂吃饭,回教室在课桌上小睡1个小时,然后继续自习到5点半,食堂吃晚饭,最后自习到晚上10点半后结束一天的学习,火速奔回寝室,因为还有一帮人等着我回来一起看电影、打CS……,凌晨1点,关电脑睡觉,当然还包括不定时的逛逛街、购购物,还有雷打不动一周3,4次的足球时间。不过这种复习强度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毕竟我放了3年的假。同时,我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在考研前最后那次CET-4,我又挂了,我收齐了第6张CET-4准考证。也许是自己运气比较好,加上家人的鼓励和支持,那年考研我英语51,政治61,2门专业课都是129,总分370,考研得偿所望,我的努力得到回报。</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备考期间,虽然已经明确了自己努力的目标,但是当辅导员告诉我们石桥铺将举行一次大型招聘会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去试试,也算是两条腿走路吧。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了当时大学生找工作有多困难。早上6点钟,我们全寝室难得这么早起床,洗漱完毕后难得吃了顿早饭,然后就到车站坐车前往招聘会现场。而车上,满满当当的全是西装革履夹着自荐书的二愣子。而招聘会现场则简直可以用壮观来形容。我们到的时候还有点早,会场还没有开放,但在门口排队的人已经排到了几个街口以外,人人都是衣冠楚楚,夹着自荐书,打着手机,脸上充满了渴望、憧憬和惴惴不安。会展中心到处都是警察在维持秩序,现场停了一堆移动和联通的临时基站车,但我发现我的手机还是打不通,一个女声不厌其烦得告诉我:网络正忙,请稍候再拨。9点,招聘会开始了,人们想潮水一样涌入,场面差点失控,里面每一个招聘摊位都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你要递自荐书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扔!砸!!你想挥洒自如地向招聘单位展示才华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后面不停有人在推你,现场的嘈杂让你说话必须用吼,根本谈不上礼貌和得体。我只是象征性的带了几本自荐书,所以很快就扔完了。而伟哥出来的时候西装上全是灰,领带也歪了,出门才擦得发亮的皮鞋上凭空多了几个鞋印,他无奈的说:终于把自荐书扔完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招聘会,也是印象最深的一次,以前常常听人们说就业难,这次我终于见识到了,我庆幸自己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求职大战,但是也在开始担心,三年后研究生毕业,我又何去何从?</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这次招聘会虽说场面很大,但是我们寝室颗粒无收,寝室里几个全心准备找工作的人都失望而归。还好不久以后,西师又组织了一次针对师范院校的招聘会,虽然我们是非师范专业,但仗着西师的脸面还是找到了工作,于是凯妹和伟麻分别去了新疆和丰都的某中学当老师(后来双双跳槽去了深圳),而谭麻,象牙,殷部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找到了婆家,我和田麻则如愿考上了研究生。</b></h1> <h1><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b style="font-size:15px;">因为CET-4一直没有过,在收集了第7张准考证以后,终于发现在大学阶段我已经没有机会拿第八张准考证了。因为涉及到要拿学位证和毕业证的问题,所以不得不参加学校的校内四级考试。到了复习班我才发现原来2000级里面没有过四级的难兄难弟有这么多。我那个补习班100多个人,都是来自我们资环院、生科院和计科的兄弟,而补习不久遇见一个老朋友居然也是在补习之列,很好奇地问他:你们班上都是哪些系的?他说:全是俺中文系的!</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补习期间是很无聊的,因为在毕业前夕,散伙饭、足球告别赛都预约到一个星期之后了,期间偏偏还要抽时间来背单词,背试题,感觉一天忙得脚不沾地。谢天谢地,最后的考试基本上都出自于外语系印发的那10套卷子上,终于成功的通过了校内四级考试。英语过关了,大一、大二挂掉的数学,QBasic也是该了结的时候了,在交了好几百重修费之后,在大学的最后一次重修考试中,终于如愿以偿以两个60涉险过关。期间的斗智斗勇和刀光剑影就不一一累述了,反正最后,我侥幸的拿到了梦寐以求的2证。拿到2证就意味着可以离校了,离校前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什么图书证啊,饭卡啊都要挨个的去办理作废,该死的学校在这个时候做得点都不人性化,害得我们大家顶着烈日往返于信息中心,膳食中心,图书馆,学生处,感觉是那种被学校卖了还要帮他们数钱,很不爽。</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要毕业了,考完了所有的考试,一下子就发觉寝室里面成堆的书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而很多东西比如磁带,随身听,耳机似乎也没有带走的价值,于是开始在7舍下面摆起了跳蚤市场,赵班长则挖到了规划2000的第一桶金,而我因为还要继续在学校呆三年,没有什么东西要卖,但为了凑个热闹,还是把我以前买的考研复习资料合在别人的地摊上出售,1本考研阅读理解,花了40块钱,只翻了10页,结果卖了5块钱,虽说是贱卖,不过这也是我人生挖的第一桶金</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学校在大学生涯的最后半年终于全校性的开通了校园网,但这个时候的我们已不可能全身心的泡在里面了,散伙饭才是我们的主题。以前我们5天一大聚3天一小聚的传统改为了2天一大聚1天一小聚,找到工作考上研的春风得意,没有找到工作的郁郁不欢,所以每次聚餐总有人不能全身而退。有的人喝醉了直接就睡过去了,有的人喝醉了直接飞流直下,有的人喝醉开始胡言乱语,也有的人喝醉了痛哭流涕,没醉的人默默的在旁边照顾,没有人嘲笑他们,也没有人嫌弃他们,因为大家都是4年的同学,不容易</b></h1><h1><b style="font-size:15px;"> 迈入离别的最后时刻,伴随着重庆的酷暑,闷热的寝室里面没有空调,让大家在寝室里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作为老油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直接把席子扯在走廊上面睡,不多久,出来睡得人越来越多,最后居然出现了还要先出来占位置的局面,6楼的睡不下了就到5楼去睡。我们对门99级计科系的那帮耍神早就毕业走人了,现在住是软件工程大一的小兄弟们,每天早上他们夹着书出门上课的时候总会很诧异门口横七竖八躺了一片裸男。而在学校混了四年,和楼下管理员也保持了不错的关系,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烧热得快还小心翼翼的,因为师傅都很照顾我们,每天早上,管理员上来打扫卫生,就挨个喊我们起床,还顺便帮我们把寝室内部的清洁打扫一下,简直把对门那些小朋友们羡慕的够呛。</b></h1> <h1><b style="font-size:15px;"> 2004年6月28日晚,北碚小天鹅火锅,最后的晚餐。这次聚餐是全年级的聚餐,也是人最齐的一次。聚餐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吃得很平静,还相互开着玩笑,没有出现离别的伤感。但是,谁也没有料到会来的这么突然。也不知是谁开始,突然就开始抱头痛哭,先是田麻,凯妹,然后boer,大头,然后…………,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大家是哭成了一团。哭了就开始喝酒,开始互相倾诉,那天没有人会尝出山城啤酒是什么滋味,也没有人会尝出小天鹅火锅是什么味道,反正就是一个劲的往喉咙里面灌。据说我当时灌下了11瓶啤酒,不过我也没有什么印象了……我只是记得,当我喝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正准备吃点东西垫一下肚皮,就被系上的辅导员,书记们连拉带拽的拖出了火锅店</b></h1> <h3>小天鹅最后的聚餐</h3> <h3>大学最后一夜</h3> <h1><b style="font-size:15px;"> 7月2日,把我的东西寄放在我未来的师兄寝室之后,我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在离开大校门的那一刹那,我知道:我的大学已经结束了!</b></h1> <h3>想念你们,规划班的兄弟姐妹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