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你,没有熬过四十年岁月的同学

天涯

<h3>怀念你,没有熬过40年岁月的同学</h3><div>&nbsp;</div><div>——写给走进天堂的同学</div><div>在纪念大学入学40年的日子,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的节点,这时不仅有鲜花掌声红地毯,还有对没有熬过40年岁月的同学们的深切怀念。</div><div>第一个英年早逝的是孙辛忠同学。他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不幸遇上空难,把自己的一腔理想抱负留在了蓝天。回想起来,这是一个做的多说的少的同窗。我们在一个桌上吃免费的大锅饭,这个同学总是默默地把同学的饭菜先盛好,最后才给自己盛。同学们吃好饭,他总是早早地把饭桌擦的干干净净才离开。</div><div>有一天,他有点不好意思地递给我一份入党志愿书说:“不知够格不够格。”我当时是党支部的组织委员,接下申请书回复他:“入党名额不多,申请的不少。竞争挺厉害的。”他笑笑说:“我是初中毕业考上大学的,可能基础知识不如别的同学。”我问“怎么没上高中呢?”他似乎不想谈这个不愉快的话题,只是解释了一句,“我为了谋生到南郊宾馆当了一名厨师。”于是,我记住了这位从初中考上大学生的厨师。</div><div>在党支部讨论入党名单时,我几次提出孙辛忠入党的条件,列举了他做的一些好人好事。可有两个支委怎么也不同意,结果直到大学毕业也没解决组织问题。总感觉对不住这位在四年大学生活中表里如一的同学。但他从没表示一句不满的话。幸好他毕业分配的很理想,与另一同学一起分配到山东社科院。这其间只在路上巧遇过一回。他骑在自行车上礼貌地跳下车说:“我承包了社科院的打印社,有需要打印的东西可以找我。”我劝他:“搞点学问多省心,做生意太累。”他还是笑笑说:“改革开放了,行行出状元。”没想到不久后,他到重庆出差,却再也没有回来。这竞成了我们见的最后一面。</div><div>事后,与那位不同意他入党的同学见面时,我问其原因。这个同学长叹一声说:“唉,我们那个组的人,孙都领着他们到南郊迎宾馆坐电梯了,就没带我去,当时觉得他瞧不起我是农村来的,就投了反对票。”多遗憾!孙同学怎么也想不到为坐个电梯惹这么大的误解。</div> <h3>又一个花季凋零的是我的好友孙萍。一个单纯、朴实、善良、聪明又漂亮的胶东姑娘。</h3><div>入学不久,我们就发现了她是个长跑人才。每次山师全院的长跑比赛,她都稳拿第一,连续四连冠,为政治系和 我们班增光添彩。得了不少的三好学生奖状。</div><div>这个好友是应届毕业生考上大学的,学习成绩不显山露水,但朴实善良却是人口皆碑。有个女同学打球摔坏了腿,肿的走不了路。孙萍不知从那借来一辆板车,天天拉着这个同学到千佛山医院换药。为她洗脚洗衣。我们想帮忙,她说:“帮人帮到底,你们就别再沾手了。”直到这个同学的腿伤治好。</div><div>毕业后,她是唯一留在中学教书育人的老师。几乎年年当班主任,送毕业生,累得脸都有点发黄。我当时找烟台妇联主任想调她到机关,轻松一点,她呵呵一笑说:“我喜欢和我的学生在一起,看他们考上大学有成就感。我不愿意过机关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日子。”</div><div>直到有一天真的累倒了,我到北京的301医院去看她。她却还在心心念念她带的毕业班,说自己病的不是时候,没有亲自送他们走进大学。她没有想到,上帝不会再给她这个机会了,年仅42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div> <h3>另有一位同学也倒在了60岁的生日前。他可以说是身体和智力算一流的,自我感觉是个“天才”。常说一句狂话:“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天妒英才,命运不济。他的经历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中“摸着石头过河的”的吞没者。其奇葩的路线图比北大毕业卖肉的陆步轩还曲折坎坷。在82年大学毕业后,辗转几个单位,调那儿那儿效益不好。为了生计,下海经商。又正逢国家政策大调整,成了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老板。不得已,混到一大学临时教书。本以为到60岁可以领退休金了,却没有熬过那个坎,扔下一个刚满3岁的孩子撒手西去了。这正如他曾自嘲的:“我这辈子好比姜子牙,贩盐也招蛆。”可他却没有姜子牙当宰相的奇遇了。一颗天才的新星坠落成一颗流星!</h3><div>还有一位早逝的同学算是当代社会的精英。他与孙萍得到同样的病,相跟着前后走了。关于他的情况当时有媒体做过报道,不再赘述。</div><div>40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在人生的旅途上,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节点。宇宙无限,人生有限,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宇宙,人人不过是一颗小小的星星,不论是流星,还是“留星”,早晚都会划过无垠的宇宙,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由是观之,几个”捷足先登”的同学先在天堂相聚吧。我们早晚会在某一天某一刻前去报到。只是不知道岁月这把雕刻刀是否会把我们雕得相互认不出模样儿。这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曾是同学啊!</div> <h3>那时的我们最喜欢唱的是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h3> <h3>那个长跑冠军早早辞世了</h3> <h3>小辫儿是那时最流行的发型</h3> <h3>家国情怀满满的我们</h3> <h3>总在想未来什么样儿</h3> <h3>不经意间,未来已来</h3> <h3>回忆的闸门一打开,就关不上了</h3> <h3>打捞些往事引起无限感叹</h3> <h3>这个同学一路春风得意,可惜没退休,老伴得了老年痴呆</h3> <h3>一声叹息,两行泪</h3> <h3>偶遇当年的班长,本想一叙同学情,可惜他老爹住院了,匆匆指点江山告辞!这也算为入学四十年画一个尾声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