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第四篇,勾亚平

勾亚平

<h3>作者:勾亚平,原陆军第54军161师481团卫生队卫生员,一级技术能手。1979年2月至3月,在广西边境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并荣立三等功,还火线入党。</h3> <h3>珍贵的照片,难忘的脱浪</h3><h3><br></h3><h3>2017年4月15日至16日,481团卫生队“军营圆梦"之旅活动,先后在河南省郑州市、沁阳县举行。</h3><h3><br></h3><h3>在举办之前,“军营圆梦”组委会的战友们,都在寻找部分失联多年的战友。我就是那失联多年的战友之一,退伍后,离开军营三十多年,一直未和战友们联系上。经常想起军营,思念战友!因离开部队太久,也不知战友们今在何方?多次通过电话114查询,都以失败而告终。后组委会的战友们,他们也在寻找我,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军营圆梦”之旅举办之前,最后一个找着我。我按规定的时间于4月14日下午赶到郑州,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战友们。</h3><h3><br></h3><h3>在相会之前,组委会的战友们,号召我们各自将尘封多年的珍贵相片,翻箱倒柜地找出来,发到卫生队聚会微信上。让大家回忆以往的军营生活,以及难忘的战友情谊。辨认许多年未相见而又想见的战友。</h3><h3><br></h3><h3>由于时间太久,当时照片的质量也不太好,有的照片发黄模糊了,不是很清晰。照片上的战友,有些记得清,有些也确实记不清,有些记得可又叫不出名字。不管怎么讲,这些战友们,为了共和国的明天,为了共和国的神圣领土不容侵犯,把最壮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军营,献给了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h3> <h3>在这些照片中,要说哪一张最珍贵、最有意义、最有收藏价值呢?我认为1979年3月在越南脱浪县卫生队的那张集体合影照最珍贵、最有意义、最有收藏价值。只可惜,有些战友因执行其他任务而未在其中,错失拍照机会,成为终生遗憾!我庆幸自己参加了合影拍照,留下了一张对越自卫还击战,在越南土地上拍摄的照片。</h3><h3><br></h3><h3>这张照片真是难得啊!全团就一部照相机,一部海鸥牌的上海产照相机,是团政治处一位宣传干事保管,由他帮我们拍下的。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在那照相机还未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年代里,要想拍一张相片,实属不易,但我们幸运地拍上了。照片上的我们,身着军装,戴着军帽,个个精神抖擞,英姿勃发,威武雄壮,是珍品中的珍品。</h3><h3><br></h3><h3>照片中的队长、指导员和军医们站在第二排,斜挎着54式手枪,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形象特别高大,目光特别有神!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藐视一切敌人,他们有信心打败一切来犯之敌!</h3><h3><br></h3><h3>照片中的副队长,头戴钢盔,神采飞扬,是站在最后一排中间的那一位。两旁是王医生和姚医生,他们俩位没有站在前面,没有斜挎54式手枪,而是拿着担架排的冲锋枪,站在副队长两边。他们三人象铁塔般站在后面,他们威严神圣,双目炯炯有神,好象可以打败一切猖狂的敌人!</h3><h3><br></h3><h3>蹲在前面的是卫生班和担架排的部分人员。他们依然豪情万丈,斗志昂扬。从他们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们蔑视越南军队,他们坚信有能力打败这些忘恩负义之徒!</h3><h3><br></h3><h3>这张照片为何如此珍贵?因为他记载着481团卫生队的参战时间、参战地点和参战事实。他见证了481团卫生队的战友们,为了边疆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英勇顽强地投身到了这场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他闪现出481团卫生队的战友们大智大勇、战无不胜的不朽光辉形象!</h3><h3><br></h3><h3>如果有人问你参加没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上没有上战场?到没有到越南?你只要骄傲地把这张照片发给他看,他就会明白:你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战,上了战场,到了越南,并打败了越南侵略者,为边疆的安宁作出过贡献!</h3> <h3>第二张珍贵照片,就是凯旋后广西大榕树下的那张庆功照片。照片上的我们擎着“481团卫生队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集体荣立二等功”的锦旗。同样,战友们身着军装,戴着军帽,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他记载着481团卫生队的战友们,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圆满完成了战地救护任务,而且完成任务相当出色,是载誉归来的英雄形象,就象他身后的大榕树一样高大、美丽!</h3><h3><br></h3><h3>珍贵的照片谈到这里,难忘的脱浪不得不谈</h3><h3><br></h3><h3>脱浪,它是越南的一个小小县城,是紧邻广西边境的一个小小县城。只因1979年的那场对越自卫还击战,把我们481团以及481团卫生队的战友们派遣到那里,同越南武装部队进行生死对决。最后我们完胜对方,占领了脱浪县。脱浪县这个不起眼的地方,不起眼的名字,甚至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但它留下了481团以及481团卫生队战友们的身影和足迹。</h3><h3><br></h3><h3>它南北走向,旁有小溪,四周群山怀抱,山青水秀。它长不过2000米,宽不过1000米,就是这么个小县城,这么个弹丸之地,现被我们踩在脚下。</h3><h3><br></h3><h3>我们卫生队驻扎在它的南面,距离脱浪县大约四、五公里,在一处小山村里安营扎寨,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上面提到的那张合影照,就是在那个小山村里拍摄的。</h3><h3><br></h3><h3>我和和刚、曾德荣三人组成的医疗救护小组支援三营攻打650高地,抢救那里的伤员。完成任务后,在波沛搭乘军用卡车,来到了脱浪县旁的小山村,也就是卫生队驻扎地。在那里休息了两天,体力慢慢恢复。</h3><h3><br></h3><h3>一天,卫生队一位战友告诉我,他到脱浪县城里面去了一趟,还缴获一些战利品,看到了一些过去未曾见过的东西。</h3><h3><br></h3><h3>怀揣着一颗好奇心,我也想到脱浪县城里去看一看,去观看一下越南的经济、文化、风俗,以及房屋建筑和街道建设。于是,我向哈副队长请求批准,他说里面危险,埋有地雷,不同意。</h3><h3><br></h3><h3>我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决心要去蹓跶一番,毕竟从未出过国,到越南也是第一次。我和另一位战友,他也未去过脱浪,他也想去。</h3><h3><br></h3><h3>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吃过早饭后,我俩悄无声息地踏上了游览脱浪县的征程。我俩边走边聊,一路豪情满怀,一路潇洒自如,一路兴高采烈。大约行走了四十多分钟,来到了脱浪县城。</h3><h3><br></h3><h3>这个小县城不大。房子不是很多,房子也不高,大多一至二层,房前屋后种满了芭蕉树、香蕉树,以及一窝一窝的不知名的竹子。香蕉树上还挂满了果子,但还不熟不能吃。树后还有甘蔗、菜地,一层一层的梯田连成片。远处群山脚下是越军修筑的工事,有战壕、猫儿洞等。不远处是我们的炮兵阵地,有火箭炮、榴弹炮和加农炮。不定时地几十发,几百发,甚至上干发,发射炮弹,射向十几公里,几十公里之外的敌阵地。</h3><h3><br></h3><h3>我和我的战友,由南向北,沿着不算太宽也不算太窄的街道,一边走一边观看这即将消失,即将炸毁的小城。</h3><h3><br></h3><h3>我们先来到一处粮食仓库。只见仓库里堆放了不少粮食,是我们过去支援他们的粮食。装大米</h3><h3>的麻袋上赫然印有“中粮",我们的车队卡车几十辆停在那里,一袋一袋的粮食由支前民兵和民工扛抬到车上,运回国内。</h3><h3><br></h3><h3>不远处,有一处祠庙,庙里供奉着一尊尊佛像,佛像旁有中文对联。门的两旁也有中文对联。和我们的祠庙差不多。</h3><h3><br></h3><h3>离开了祠庙,我俩又来到一处加油站,加油站旁堆放了几十桶汽油,油桶上也印着中文,可能是我们以往支援他们的吧!我们的军用卡车也停放在旁边,一些支前民兵和民工正在繁忙地搬抬这些油桶,并整齐地摆放在车厢里,以便卡车运回国内。</h3><h3><br></h3><h3>我俩继续北行,来到了一所医院,我想看看他们的医院怎样?医院不算大,也不算小。里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很简陋,有白大卦、听诊器,以及桌椅、床铺等,还有一些药品和医用书籍。</h3><h3><br></h3><h3>不远处是一所邮局,邮局的信筒安放在门外,此时倒在地下,也是绿色的,形状和我们邮局的信筒差不多。进入屋内,内有拒台,墙壁上悬挂着一些镜框,框内有一些看不懂的越文,可能是用邮的方法、规定和注意事项。</h3><h3><br></h3><h3>我们还观看了他们的书店、学校、照相馆等文化教育场地。他们的书籍、画刊、相片,我们翻阅了一些。我俩惊奇地发现:越南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在某些方面还是挺开放、挺大胆的。一些女性照片穿衣较少,裸露身体较多。这在当时还是超前的。</h3><h3><br></h3><h3>我俩观看得差不多了,开始返回。在返回的路上,只见一个战士喜气洋洋地骑着一辆红色的缴获的摩托车,风驰电掣般东奔西跑。红色的摩托车,过去真还未见过。</h3><h3><br></h3><h3>我们还看到一些支前民兵和民工,有的牵着牛,有的骑着牛,吆喝着在路上行走。他们可能将这些缴获的水牛带回国内,以备日后耕田犁地时使用。</h3><h3><br></h3><h3>回到卫生队,我将此次游览脱浪县的事情告诉了哈副队长。并将所见所闻向哈副队长讲了一些。此次未获同意,违规去了脱浪县,队领导原谅了我俩,没有批评我们。</h3><h3><br></h3><h3>过了两天,哈副队长告诉我,又有一些战士违规,到脱浪县城里面游玩,不幸踩上地雷,爆炸身亡。</h3><h3><br></h3><h3>脱浪县城旁有一条小溪,溪水清净明亮。我们在那里洗了个澡。把脸上、身上以及衣上的泥巴洗得干干净净。洗去了疲劳,洗出了欢声、笑声以及溅起的水花声,在脱浪县上空久久回荡!</h3><h3><br></h3><h3>在脱浪县驻扎了一段时间,尊照上级指示,我们481团以及481团卫生队的战友们将要凯旋回国了。在回国的路上,依然见到不少越南人修筑的工事,有的地方甚至布满了铁丝网。我们的炮兵阵地,依然吐着熊熊的怒火,发射炮弹,射向较远的敌阵队。</h3><h3><br></h3><h3>回国后,我听哈副队长讲,我们离开后不久,脱浪县城被炸了,并布满了地雷。</h3><h3><br></h3><h3>2017年5月20日改写于湖北省咸宁市温泉</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