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二季第5期节目,请到了曾陪伴最后一只白鱀豚(白鳍豚)淇淇生活了22年的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刘仁俊研究员。听刘老师讲述白鱀豚淇淇的故事,勾起了我的思绪阵阵。有关淇淇和我的集邮故事一一浮现。 <div><br></div><div><br></div> <h1><b>与白鱀豚结缘</b></h1> <h3> 1981年春季,在成都航空发动机厂实习期间,我和我的同学们曾尽享天府之国蓉城内外的美食美景。我们几乎游遍了城内的各个人文景观和周边的新都宝光寺、都江堰、青城山。每逢周末甚至是周内中午休息时分,大家都会从水碾河坐车进城 。武侯祠、望江亭、人民公园的茶馆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足迹。猛追湾游泳池更是我们常去戏水游泳的场所。还记得,有一天午休时,我和肖西蒙同学在府河里划橡皮舟互相拍照过程中,不小心皮舟失衡侧翻,两人均落入了府河中,湿淋淋落汤鸡般甚是狼狈。两人乘公交匆匆赶回换好衣服,下午准时赶到了车间工艺室实习。那段时间里,我们出门时通常会首选去商铺云集的春熙路。那一带正好汇集全了整个蓉城各家传统名优小吃,而各家字号又几乎是比邻而居(作)。回头想想,很是安逸。</h3><h3> (十多年之后,我也曾带过两届学生到该厂实习。时过境迁,早已没了当年的那份感觉)</h3><h3> 记得那是在一个周末,游览完草堂亦或是青羊宫后,我们几位同学恰好看到了街角处的一家邮局,没成想,进去之后竟大有所获。特别令人惊喜的是,居然发现了在西安根本不可能遇到的本票。几位急忙上前抢购。毕竟也是数量有限,身位靠前的肖同学收获最丰,而后面闻讯赶来的其他同学则遗憾错失良机。只跟肖同学差了一两个身位的我,则将刻舟求剑、白鱀豚和紫貂三套本票收入了囊中。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了解到了我们国家的这种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白鱀豚。白鳍豚实际上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鲸🐳,呈纺锤体的食肉类水生哺乳动物。</h3> <h3>宝光寺留影</h3> <h3>天下第五名山——青城天下幽</h3> <h3>宝光寺</h3> <h3>肖同学落水瞬间给我留下的珍贵纪念,几秒钟后我也湿身落水。</h3> <h3><font color="#010101"> 与白鱀豚结缘之后,陆续通过一些文字和图像资料,关注到了有关白鱀豚的种群生态和淇淇的相关信息。也因而得知,恰好是在1980年渔民偶然间捕捞到了淇淇和有关部门已经关注到该种群濒临灭绝,国家特意在1980年发行了相关题材邮票的背景故事。接下来,先后在南方周末和电视纪录片中,知悉了淇淇从捕捞地城陵矶到武汉水生动物所后的生活点滴,以及长江生态的恶化对白鳍豚造成的灭顶之灾。终于在那一年,当淇淇在水生所白鳍豚馆中的池中生活了22年之后寿终离世时,我们国家不得不遗憾地宣布:白鳍豚这个珍惜保护动物物种已经在世界上绝迹消失了。获知这个消息之后,我当时的情绪有些低落悲哀。我对国人的自私贪婪和索取无度感到出离愤怒!因为由此前了解到的相关细节已经得知:长江沿岸两湖渔民们居然会用钩网、电击等各种极端手段捕捞水生生物,航运船舶的推进系统螺旋桨也常常会伤害到这类大型哺乳类水生动物,再加上水电站和围垦等开发活动的副作用。总之,白鳍豚的灭绝,甚至同样濒危的江豚生存生态环境也在持续恶化,使我对当局的发展理念和管理能力感到很无语。这个的确是与发达国家价值观完全相背,而发达国家同样经历过惨痛教训而费心总结出来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理念,最终还是败给了GDP唯上先发展再治理的短视行为。</font></h3> <h1><b>有关集邮的故事</b></h1> <h1><b>先父是我集邮的启蒙老师</b></h1> 我的集邮爱好萌发于小学高年级的文革期间。那个时期 ,我特别爱阅读,经常会寻找翻看家里的书籍和杂志读物。不知是在哪一天,我偶然翻到了父亲放在抽屉里面的集邮册,当时自己就被这些方寸之间包含琳琅满目故事的物件给吸引住了。父亲看我喜欢,也就将他的邮册转给了我,并给我介绍了集邮相关知识,手把手教会我从信封上剪切、浸泡分解、板贴熨平邮票的正确方法。 <div> 后来因在大小朋友之间传阅交流,流失掉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票票。而家父从未因此责怪过我,年轻时,总是会要付出一些成长代价的。</div> <h3>父亲留给我的部分邮票</h3> <h1><b>我的集邮史</b></h1> <h3> 实际上,对于我来说,严格意义上的集邮历史也只持续了大约20年光景。</h3><h3> 也就是恢复高考从农村回城上大学那段时光,校园中逐渐兴起了集邮的热潮。当时所谓的集邮,是先在学校图书馆阅读集邮杂志,了解到当月的发行计划,并在发行日当天及时赶到钟楼邮局去购买成套的新票。那时的集邮真是一种爱好,因为不方便收集购买,所以必须得是一种喜好才可能坚持下来。毕业进厂以后,自己也曾订阅过集邮杂志。后来发现可以在驻地邮局办卡订购全年邮票,相对而言,也就方便了许多。随着邮市在一个阶段的大火,邮局也不好好保证供应给订户预留的特种票。比如说普票可以给你,而本票和型张就借故私吞掉了,也没办法跟他们讲理。加之再往后,相关部门也开始耍起流氓——几千万套的印刷发行量,票面质量和题材也每况愈下。让人渐渐对这个爱好也丧失了兴趣。最终,我在1990年代末期彻底放弃了这个爱好,不再收集新票了。</h3><h3> 十几年的集邮过程,带给我许多有意思的故事和美好记忆,也留存了些许遗憾——如在那个阶段通信时用掉流失了部分新票。手头上保有的较珍贵邮品有,第一套生肖票和早期发行设计印制精美的部分小型张。那些邮票背后的故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甚至也能记得哪几套票是在出差天津和顺德时意外收获的邮票。</h3> <h1><b>我的一部分邮品</b></h1> <h3>1980年至1991年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设计精美(雕刻版刻画细节),印刷精良。最值得收藏!</h3> <h3>1992年开始发行的第二套生肖票,已经开始粗制滥造大量发行,不具珍藏价值了。</h3> <h3>几套小本票</h3> <h3>乒乓球七冠,1982年夏季,天津劝业场购得。</h3> <h3>一二三次全国集邮联合会型张</h3> <h3>兵马俑</h3> <h3>铜车马</h3> <h3>仕女图</h3> <h3>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小全张</h3> <h3>国庆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全张</h3> <h3>首日封</h3> <h3>明信片</h3> <h3>90年代初,顺德出差时买到的《袋销票》</h3> <h3>邮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