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槐树到平遥古城

杰达先生

<h3>第一站:洪洞县大槐树……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官方移民潮之根源地。</h3><h3> 元朝末年,朝廷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受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繁,民不聊生。各地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暴政。战争连绵不断,加上各种灾害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中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田地荒芜、人烟断绝的凄凉景象。</h3><div>而这时候的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div><div>明朝推翻了元朝之后,为了巩固新的政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朱元璋根据当时国家的现实状况作出了一个大的决策——“移民屯田,开垦荒地”</div> <h3>有意思的是在明朝有许多山西人或被动或自愿移民到了北平。这就是命吧。</h3><h3><br></h3><h3>陕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较多,大概是与山西一河之隔距离近的缘故。据征集的谱谍看,武功县的戴氏、麟游县的赵氏、邢氏、扶风县的刘氏、彬县的陈氏、固源县的郑氏、米脂县的杨氏、并氏、眉县的刘氏,其先祖都是明初从洪洞迁去的。</h3> <h3>从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进行了十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h3><div>关于移民的次数,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学者们的反复考证,洪武、永乐两朝共有17次。</div> <h3>大槐树已经演变成中国民间寻根问祖的地方。</h3><h3>景点内的“祭祖堂”</h3><h3>这是一个为满足人们寻根问祖情结而建的商业味道颇浓的场所,里面不容许拍照。</h3><h3>大中华的1200多个大小姓氏被分置在八块比较大的牌位上,右手方向是一三五七位,左手方向是二四六八位,平均每个牌位上有150多个姓氏,自己很难找到。所以须先向工作人员报出自己的姓氏,会告诉你在几号牌位。但这个环节是要交香火钱的。他们会给你几支香。</h3><h3>我们武姓在一号牌位从下往上第二排左边第一个位置。尚不清楚排序根据是什么,这么靠前,与女皇武则天有关吗?开个玩笑。</h3> <h3>宋楚瑜植树处。</h3><h3>应该有比宋楚瑜更古老的人才更具说服力吧。</h3> <h3><br></h3><div>在洪洞县,“洗手间”写作“解手场”,这里有一个典故。</div><div>那时候还创造了一个词叫“解手”,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使用。百姓们被迫登记以后,为防止途中逃亡,官兵们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起来。那时候,迁徙路上,到处是一串串的移民,他们一步三回头,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人们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报告说:“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子日复一日,人复一人,次数多了,日渐简化,只要说上一声:“老爷,我要解手。”</div> <h3>《苏三起解》又名《女起解》。梅、尚、程、荀及张君秋等演出均有特色。因话本和戏剧闻名的苏三,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也确实发生在山西洪桐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桐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h3> <h3>传说中古大槐树处。</h3> <h3>同团游山西的母女,宝鸡铁塔厂的。老太太76岁,精神硬朗,只是腿有不便,行走需拄拐杖。即便这次行程无山路,但随团游的节凑很快。震撼于老人愿意出行的决心和勇气,不再好意思为不愿出行找借口。更感动于她女儿精心陪护的一片孝心(大家说如是媳妇陪着会更令人感动[微笑])。此番情景令我想起前段时间看过一位文友写的文章《我欠母亲一次旅游》。</h3> <h3>第二站:王家大院昔日荣华凝固的历史</h3> <h3>被摸得溜光的石兽</h3> <h3>栩栩如生的雕刻细节</h3><div>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div><div><br></div><div>建筑装饰</div> <h3>木之本,水之源</h3> <h3>石础的雕花细节</h3> <h3>光前裕后</h3> <h3>返程车在茂林服务区休息,我与老人女儿攀谈,我说,“我对你很敬佩,这种情况还能带老人出来散心,不容易。”她说:“没有啥,大家都能做到。”我说,不见得。</h3> <h3>养正书塾</h3> <h3>王家书院里的瞻月亭,可见主人的休闲生活何等风雅。</h3> <h3>日晷,古代一种根据光影移动来计时的工具。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实物。</h3> <h3>高处眺望大院全景</h3> <h3>规圆矩方。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h3><h3>注意,匾额上“矩”多了一点,意思是规矩多一点,麻烦少一点。同意吗?</h3> <h3>第三站,平遥古城</h3> <h3>平遥县衙。据说署比衙的官品和俸禄高一级。其中有三处比较吸引我:一是官员的饮食,比如食谱安排,二是官员的专用书房,三是官员的休闲娱乐,比如那个“风雅台”分明是官员看戏的小型舞台,它在衙里靠后比较隐蔽的一角。</h3> <h3>县衙里的后花园</h3> <h3>县官食谱</h3> <h3>孝悌忠信礼义廉无有铜钱可做来</h3><div>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div> <h3>在平遥县衙景点,自告奋勇为我们义务讲解的少年是一位三年级学生,他很有礼貌,对讲解内容非常熟悉,伴有手势。所讲的这副古联从一个少年口中说出,别有趣味。</h3><div>很欣赏他的家长鼓励他到社会大课堂里学习。</div> <h3>县衙里的演出。断案戏</h3> <h3>镖局严密的组织机构</h3> <h3>镖局,现代保安、保镖业的前身。最初是“標”,后来随着金属保卫武器的出现,改为“镖”,右边的“票”代表银票和财物。从最初的只保钱财发展到后来连命也保。这是一个高危职业,想想现在金融机构的押炒车,再看看图三那镖车就明白。因此镖局有套严格的管理制度。</h3> <h3>押送货物的镖车</h3> <h3>我以家父曾给山西“协顺永”老板打过工为由请求“票号老板”合影粘点财气,他乐意[呲牙]</h3> <h3>钱庄和票号,近现代银行和金融业的雏形。在电子支付时代,想想那时完成一笔交易需要经过多少复杂的环节和手续呀。</h3><div><br></div> <h3>著名票号“协同庆”</h3> <h3>日昇昌记</h3> <h3>碎碗酒,每喝后须把酒碗掷出摔碎,增添了喝者自我释放的仪式感。怪不得年轻人趋之如骛。%</h3> <h3>平遥的早晨,开门很晚,生活节奏慢惯了。</h3> <h3>陕西岐山醋也很有名。</h3> <h3>不由想起</h3><h3>借问酒家何处有?</h3><h3>牧童遥指杏花村。</h3> <h3>平遥古城的商家摊贩一律不“明码标价”,不知山西其他地方是不是这样。</h3> <h3>平遥的明清一条街晚上很有丽江古城味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