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黄龙潭若没有柳树,就没有灵魂。看柳是到黄龙潭游走的乐趣。</font></h3> <h3> 春天的消息,最早从柳梢上传来。细嫩的柳芽如小鸟张着鹅黄的喙,叽叽喳喳叫嚣着,把大地从沉睡中唤醒。又如婴儿睁开惺忪的眼,好奇地打量着这陌生的世界,新的生命之旅就此启程。</h3> <h3> 夏天的柳影最宜远观。</h3><div><br></div> <h3> 远望中,只见长堤蜿蜒,柳影婆娑,甚是婉丽。烟柳画桥,云树绕堤,从柳永的词中走来,定格成了一幅绝美的水墨画。</h3> <h3> 秋天的潭柳最让人惊艳。</h3><h3> </h3> <h3> 当柳叶在枝头经霜泛黄,将落未落的时候,选一个晴明的清晨,站在潭边迎接朝阳的升起,那万道的晨光映衬着一树树金柳,煞是壮美;日在中天,蓝天碧水,那一抹柳影甚是秀丽;而夕阳西下时,那渐暗的日色与萧萧树影又让人从心底泛起苍凉。 </h3> <h3> 可是,最让我震撼的还是冬日的残柳。</h3> <h3> 冬天,我曾在月出东山时从柳堤上走过。月下,黑黑的树影在水面上留下斑驳的痕迹,月映水面,在浮跃的水光的映衬下,树影更见沉寂。远处水面上不时传来几声野鸭的鸣声,令人顿生寒意。</h3> <h3> 我描述不出那些静止的老树虬枝带给我的具体感受,但它会让我想起一些人和事。</h3> <h3> 当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仰天长叹“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时候,对美人宝马的难舍未尝不是他对叱咤风云的英雄岁月的追忆!英雄末路的苍凉与悲慨正从眼前的柳影中渗出。</h3> <h3><font color="#010101"> 每次看那些历史人物的塑像,我都喜欢琢磨他们的表情。大多时候,他们的表情都被雕成平和或平静,但我却能从这平和或平静中想象他们平生中的纵横驰骋和慷慨激昂。就如面对着这些柳影,虽然是枯枝老木,但没有人能否定他此前的繁荣。</font></h3> <h3> 我还想到了前不久看到的耀一法师的一段演唱视频。作为歌手时的李娜,歌声响遍大江南北,她用高亢嘹亮的嗓音唱响了《青藏高原》,曾深情地呼喊出《嫂子颂》,她的歌曲脍炙人口,活跃于乐坛的生活丰富多彩,声名利禄尽收囊中,但她却在如日中天的时候皈依佛门,成为了耀一法师,远离了红尘喧嚣。在视频中,她以平缓的音调唱着梵音《是心做佛祖》,表情平静的,眼神是平和的。就如眼前的这些古柳,虽然没有勃勃的生机,但通身透出的绝不是死寂,而是沉静。</h3><h3> 我常常这样静静地在冬日里看这些静默的老柳,看着看着,不禁肃然起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