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因这一句话,黄山便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神奇的自然风光,那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时时刻刻吸引着我。两年来,多次心驰神往,却因各种原因而未能成行。就在前些天,机缘巧合,和爱人、朋友一行四人踏上了开往安徽的列车,开始了我的圆梦之旅。
二
五月九号晚上八点多,我们乘车到郑州,再转车至合肥。卧铺却是在最上层,顾不得淑女形象艰难爬上去,刚要坐直身子,头撞到了天花板上,只好老老实实地躺下,再不敢有大动作。第一次睡卧铺,担心会掉下去,身子不自觉地使劲往里靠,一夜小心翼翼,翻来覆去睡不安稳。外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只听到火车行进过程中的咣当咣当声。清晨的阳光透过车窗,才知道列车已经到了安徽境内。窗外,是一闪而过的青山绿水,还有那扑入眼帘的徽派民居,灰瓦白墙,依山傍水。
八点,列车到达肥西。朋友早已候在这里,带我们品尝了这里有名的牛肉粉,汤鲜,味美,肉香,一夜的劳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客随主便,上午的行程轻松而愉快。我们一行人参观老公战友的公司,喝茶,聊天。午饭,自然是盛情款待,战友们聚在一起,情如醇酒,谊如佳肴,让天天喊着要减肥的我,也抵挡不住这种诱惑,不知不觉地陶醉其中。 下午,我们游览了风光秀美的紫蓬山,参拜了历史悠久的西庐寺,欣赏了尚在筹建之中的奇石园。安徽灵璧石,被誉为“天下第一石”,历史悠久,形状奇特,色泽艳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浑然天成,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不论大小,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河岸边,古树下,亭台旁,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流连其间,让人叹为观止。我驻足凝望,或雄浑,或粗犷,或大气磅礴,或小巧玲珑,恰如万马奔腾,宛若大鹏展翅,仿佛龙腾虎跃,好像一帆风顺,恰似一柱擎天,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我轻抚叩击,泠然作声,有如金振玉鸣,余韵悠长。置身其中,让人留恋忘返。难怪宋朝诗人方岩这样称道: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
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 晚宴自然又是美酒佳肴。酒家紧邻荷塘,虽然看不到接天莲叶,却有阵阵香气袭来。酒足饭饱,漫步荷塘里的小桥上,颇有花前月下的悠闲和浪漫。 三
早上起来,看天色阴沉沉的,天气预报说有中到大雨,但丝毫阻止不了我们的行程。我们乘坐主人安排的专车一路疾驰,窗外一会小雨,一会多云,高速收费站那些温文尔雅的美女收费员甜美的微笑,仿佛一缕缕阳光,给旅途的景色增添了几分亮丽。道道青山,层层梯田,绿油油的茶树,尽收眼底,一次次峰回路转,一幕幕山光水色,让人目不暇接。
车子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地方停了下来。司机哥哥说这里是皖南民居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古村落,有名的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明水秀,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是国家5A级风景区。
我们买了门票,顺湖堤而行,岸边古树房屋倒影水中,空气中雨雾流动,真像一幅宁静淡雅的中国山水画。湖边有许多写生的学生,有摄影师,以不同方式记录着宏村的美丽。我也摆出各种pose,让老公这个摄影师给我拍照留念。 听旁边的导游介绍,宏村整个村落布局似牛形,全村以高昂挺拔的雷岗山为“牛头”,满山青翠苍郁的古树是牛的“头角”,村内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是“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渠是“牛肠”,村边的四座木桥为“牛腿”,宏村就似一头卧牛处于青山环绕,稻田连绵的山冈之中。
村头有两棵树龄五百多年的参天大树,一棵白果,一棵红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像两位德高年劭的老人,默默伫立,看沧桑变化,看岁月变迁。古树有灵气,能守护一方水土,保护一方百姓,我按下快门,留下了它的的影子。
走过古朴典雅的小桥,沿着悠长蜿蜒的石板路,循着路旁潺潺的流水,来到村子的中心位置“月沼”。 “月沼”是个半月形的池塘,是《卧虎藏龙》的场景之一,也是中国人民邮政推出发行的系列邮票中安徽民居邮票的原景地。名气还真大,我定是不虚此行的,提醒老公不停地拍照片留念。
月沼周围,就是堪称奇葩的明清时期修建的民居和祠堂,布局合理,造型古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人居环境,是汪氏徽商历经几代的置办和经营才形成今天这样的规模。因为月沼远离城区,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浩劫,得以保存得如此完整,2000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眼前的灰瓦白墙倒映水中,远处烟雨蒙蒙,仿佛一幅巨大的水墨山水画,让人顿生无限遐思。 山水相依,我一直认为一处风景如果没有了水的滋润和点缀,就会失去几分灵气。宏村依山傍水,“溪流沿着小巷走,家家门前有清泉”,给这座村子带来无限的灵动和活力。蜿蜒曲折的巷子,微微泛着亮光的青石板路一直延伸到爬满青藤的院落深处,不知怎么地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似乎在小巷的尽头或拐角处,就能碰见那个像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打着油纸伞,摇曳着身姿袅袅而来。 我们先后参观了气度恢弘、古朴宽敞的承志堂、敬修堂、东贤堂和三立堂等,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承志堂了。
承志堂被誉为“民间故宫”,它的最大特色在于无处不是木雕的世界。有人说,不到承志堂,你就不懂得什么叫木雕。这里精美的木雕精品遍布厅堂上下、窗棂内外、梁柱东西和仪门左右,题材涵盖了天上地下,仙人凡夫,动物植物,无所不有,有渔樵耕读,也有福禄寿喜,有八仙传说,也有三国故事。高超的雕刻技术,使那些木雕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除了木雕艺术,承志堂家俱的陈设和物品的摆放也非常讲究。比如条桌,必须有座钟、花瓶、笔筒、挂画及对联等,而且还要搭配太师椅、八仙桌等,每一件物品的摆放都是有名堂的。 参观承志堂时,我们还听从导游的建议,在堂屋的椅子上坐了一坐,男左女右,沾点儿喜气和福气。
其他几座民居,虽然比不上“承志堂”富丽堂皇,但也匠心独具,各有千秋,不管宅子大小,无不精巧别致,布局合理。建筑师独具匠心,将宅子和园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靠墙修砌花坛鱼池,周围设四时盆景,繁花疏木,绿荫葱葱,青石铺地,曲折回环,步步入景,处处作画,充分显示了皖南民居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和神奇魅力。
如果说宏村的魅力在于她的诗情画意,那么西递的美则在于她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告别宏村,我们又在烟雨濛濛中赶到了西递。
细雨如丝,听不到它落到地面上的声音,却又感觉到空气中湿漉漉的水气。烟雨中的西递别有一番韵味,一样的街道纵横,一样的布局巧妙,一样的灰瓦白墙,一样的庭院楼阁,却有不一样的景致。热情的美女导游陪我们穿街走巷,把西递的人文历史、风俗文化一点点娓娓道来。我们边听边看,不住地啧啧称赞。不说室内的陈设,单是眼前的回廊、石雕和透窗等,就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主人诗意的情怀。精美的造型,丰富的内容,无不体现出西递人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雅致的思想境界。最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一幅幅门联,书法精美绝伦,寓意深刻悠远。比如旷古斋大堂中央的对联:
世事让三分天高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
做人一定要礼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心中一定要存着善念、为子孙后代谋福,积善行德。这种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哲学,与康百万庄园的“留余”匾异曲同工。 旷古斋大堂外面的廓柱上还有一幅:“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令人惊奇的是,这幅对联中的“孝悌”写成了“孝弟”,“文章”的章字中的“早”字一竖出了头。类似的“错讹”还有瑞玉庭的一幅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里的“辛”字多写了一横,“亏”字多加了一点。这种故意出错的文字,其中的寓意不言自喻。
这些楹联,大多是有关修身养性、为人处事,只有履福堂内的一副对联却是关于主人的人生哲学、精神追求和对后代的期盼:“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品味这些古楹联,揣摩其中的哲理,算得上是一次美不胜收的精神洗礼。 四
登黄山有三条路线:南路,东路,和北路。我们选择了最省力最节约时间的东路,从温泉乘车经百丈泉到云谷寺,乘索道上山到白鹅岭。旅游车沿盘山公路向上爬行,透过车窗,只看见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竹林,再往远处看,就是苍茫的云海,忽而一个转弯,远处的山峰和山峦像海市蜃楼一样就出现在雾霭中了。山路狭窄,两辆车迎面相遇,我暗暗为司机捏了把汗,还好司机大哥技术好,我们有惊无险。大约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云谷寺。不知道云谷寺名从何来,想是这深山古寺藏在白云深处吧。
平时去旅游,一说要坐索道,我就心里发怵,因为经常在网上看到某个旅游景点缆车索道出现意外事故的报道,而且还一直以为自己恐高,若一低头看见脚下的悬崖峭壁还不吓得头晕,但今天不用担心,因为除了看到周围飘忽的云雾,其他什么都看不到。腾云驾雾一样,很快我们就平安到达云鹤岭。
山中天气变化莫测,一会阴一会雨,我最不想穿雨衣了,样子很狼狈。湿漉漉、灰蒙蒙的,像是落汤鸡,照相自然没感觉。虽说是上山,但黄山不同,它是一会上一会下,阶梯还很不规则,又逢下雨,真的很累。 疲惫不堪时,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奋力地向上攀登,又看到从我身边挑着重物稳稳走过的挑山工,想起小时候读过的冯骥才写得文章《挑山工》,心生敬意,浑身又有了力量,继续前行。
为了避免走弯路,又不错失美景,接下来就跟着一个旅游团,走走停停,听导游讲讲景点。讲得最多的就是黄山的松树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的“四绝”,一路领略了梦幻般的“云海”,接下来,就说一说“奇松”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它们在岩石缝中生存,树干挺拔,有参天气势,松针又粗又长,富有活力。几乎所有的松树错根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显示着其顽强的生命力。根据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和生长环境,就有了各种各样贴切而富有趣味的名字,最具代表性的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黄山十大名松”。 如:黑虎松、龙爪松、蒲团松、卧龙松,团结松、云海松、连理松、探海松、迎客松、送客松——这些松树千姿百态,各俱神韵。有的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撑开了殷勤地等你;有的像开屏的孔雀,抖动着美丽的羽毛,炫耀着自己独有的魅力;有的像望穿秋水的伊人,在高处侧着身子苦苦地把你眺望;有的则兀自独立,高傲得像百年孤独的丽人。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位于始信峰的连理松(夫妻松),这棵松树一根两干,并蒂齐肩,如情侣相依相伴有四百多年了。这样有象征意义的景点,定是不能错过的,哪怕远处云雾弥漫,还是留下了这张难忘的照片。 后来,怕随着团队耽误时间,就参考路边指示图,边走边问,自行选择了观赏迎客松最近的一条线路。大约下午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海拔1860米高的光明顶,登高望远,我晕,竟全是白茫茫一片,山风卷起云雾,就像置身于《西游记》的天宫中一样,我本来一直想看看《红楼梦》中片头的那块飞来石,可惜被浓雾遮挡,只能在想象中去回味了。顺着人流,我们排队穿越“鳌鱼洞”,走过“一线天”,登上“百步云梯”,好不容易走到了玉屏楼,这里群山环抱,奇松耸立,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终于在人山人海中看到了“迎客松”。悬崖之上,她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旁边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不知众多的游客能否领略到黄山松的魅力,我可是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我想,这种精神会不断鼓舞我,鞭策我,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更充实。
本来是想步行下山,这时雨更大了,雾更浓了,只好选择乘坐缆车。返程总是感觉很快,海拔越来越低,雾忽然间就不见了,眼前豁然开朗,奇花点缀的山谷清晰可辨,怪石嶙峋的山峰历历在目。不知什么时候,天空明朗起来,山色青翠起来,突然间,葱郁树丛中鎏金红瓦的宏伟建筑闯入眼帘,那就是紫光阁,心底忽的有了一丝小小的遗憾。来去匆匆,还有许多像紫光阁一样美丽的景点无缘一见,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还会再来。 五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返程,坐在几千米高空的飞机上,厚厚的云层让我的思绪迷离。一山一水总关情,这一路走过的风景,一路收获的感动,让我觉得自己仿佛穿越了一个美丽的梦境。我将怀揣这些美好的记忆,通往下一个未知的旅程。